[薦]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8篇

字號:


    器大者聲必閎,志高者意必遠。為了讓自己的演講更加得體,更加出色,我們就可以把自己想表達的思想寫進稿子中。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用于公共宣傳的演講形式。一篇屬于自己的演講稿需要我們投入些什么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元宵節(jié),所以我講話的題目是:元宵與圓夢。
    正月十五為什么稱為元宵節(jié)呢?原因是:元就是第一的意思,元月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宵是夜晚,正月十五是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
    傳說,漢高祖劉邦死后,他的兒子劉盈當(dāng)了皇帝,也就是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yōu)柔寡斷,大權(quán)漸漸落到呂太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后,呂氏家族害怕受到劉氏家族的排擠,密謀徹底奪取劉氏江山。劉氏宗室劉囊,為保住劉氏江山,聯(lián)合周勃、陳平起兵討伐,最后平定了“呂氏之亂”,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平亂之后,大臣們擁立劉邦的二兒子劉恒為皇帝,稱漢文帝。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呂氏之亂”日子,定為與民同樂的日子,京城里家家張燈結(jié)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按民間的傳統(tǒng),在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的節(jié)日夜晚,人們賞花燈、猜燈謎、放煙火、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我的演講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篇2)
    大家好!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突然災(zāi)難降臨、城內(nèi)洪水泛濫,城外田地干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后玉帝回宮辦事,于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yīng)是城外雨五分,城內(nèi)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fù)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后,也發(fā)現(xiàn)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后來玉帝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后,變成一只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jié),人們都要敲鑼打鼓,慶祝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quán)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wù)交給我來執(zhí)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wù),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jīng)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BR>    最后我們?nèi)医蚪蛴形兜刈谏嘲l(fā)上看著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我期盼著明年的元宵節(jié)……
    謝謝大家!
    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篇3)
    元宵節(jié),早在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到了漢文帝時,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司馬遷創(chuàng)建“太初歷”時,已將元宵節(jié)確定為重大節(jié)日。
    元宵燃燈的習(xí)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jié)。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jié)要燃燈。上海到重慶物流
    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由來,眾說紛紜,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傳說:
    其一,
    在很久以前,有一年春節(jié)剛過,有人在獵殺兇禽猛獸的時候,誤殺了一只迷路的神鳥,玉皇大帝得知后非常震怒,意欲派遣天兵天將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所有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光。
    玉皇大帝有個女兒,心地非常善良,她不忍心看到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上海到重慶運輸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人們,希望他們早做準備。
    眾人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如雷貫耳,惶惶不可終日。這時,有個老人想出一條妙計,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jié)彩、放鞭炮、燃煙火。這樣一來,玉皇大帝以為人間已被燒光了,無須再派天兵天將,大家就會平安無事。”大家聽了老人的話,點頭稱是,于是分頭去準備。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玉皇大帝從天庭往下一看,發(fā)現(xiàn)人間一片紅光,上海到重慶物流公司響聲震天,以為是熊熊火焰,人畜財產(chǎn)定會燒光,心中大喜,隨即取消派遣天兵天將的命令。人們?yōu)榱思o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點花燈,放鞭炮,燃煙火,久而久之成俗。
    其二,
    據(jù)說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是為漢惠帝?;莸凵耘橙酰瑑?yōu)柔寡斷,大權(quán)漸漸落到呂后手中。漢惠帝死后,呂后獨攬朝政大權(quán),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以及劉氏宗室深感憤慨,卻又懼怕呂后殘暴,敢怒而不敢言.
    呂后死后,呂氏家族惶惶不可終日。有一天,呂氏家族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到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上海到重慶貨運 決定起兵討伐諸呂,于是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lián)系,設(shè)計解除了呂祿兵權(quán),“諸呂之亂”徹底平定,終于保住了劉氏江山。眾臣擁立劉恒登基,是為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jié)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jié)日——“鬧元宵”。
    其三,
    相傳漢武帝時有個奇人東方朔,人稱智圣,詼諧幽默,足智多謀,心地善良。有一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場大雪,東方朔到御花園給漢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他發(fā)現(xiàn)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正準備投井自盡。東方朔慌忙將她扶起,并詢問自殺原因。這個宮女叫元宵,家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進宮以后,她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jié),她就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還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后,深表同情,并且告訴她,一定設(shè)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有一天,東方朔出宮,他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上海到重慶貨運公司 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卜的結(jié)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間,人心惶惶,紛紛向東方朔求問解救辦法。東方朔不緊不慢地告訴大家:“正月十三傍晚,火神君派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火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dāng)今天子想法解救?!闭f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太監(jiān)立即稟報給皇上。
    漢武帝接過紅貼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武帝看后大驚,急忙請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沉思良久,然后對皇上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jīng)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zāi)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長安城里張燈結(jié)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凡。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dāng)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今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做湯圓供火神君,同時正月十五全城掛花燈,放煙火。宮女“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正月十五這天就叫做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習(xí)俗
    元宵節(jié)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幾乎全國各族人民都過元宵節(jié),各地的習(xí)俗大同小異,但各具特色。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由來已久?!霸弊鳛槭称?,早在宋代就流行,民間把這種新奇食品叫“浮元子”,后稱“元宵”,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fēng)味各異??蓽蟆⒂驼?、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寓意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聽說印度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xí)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xiāng)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節(jié)放燈的習(xí)俗,在唐代的時候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在皇帝的親自倡導(dǎo)下,元宵燈節(jié)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到了唐玄宗時,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宏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做巨型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的規(guī)模和燈飾奇幻精美方面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更具民族特色。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由初八延長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中國的情人節(jié)
    元宵節(jié)也是一個浪漫的節(jié)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tǒng)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tǒng)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jié)卻可以結(jié)伴出來游玩,元宵節(jié)賞花燈正是一個交誼的好機會,未婚男女借觀賞花燈物色心上人。元宵燈節(jié)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大好時機。
    在臺,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來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tǒng)習(xí)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公”、“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xiàn)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tǒng)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jié)賞花燈時相遇而一見鐘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jié)也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篇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好!
    “元宵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家人團團圓圓地聚在一起過節(jié)日。按照咱們老福清的習(xí)俗,大多數(shù)的家庭在農(nóng)歷正月十四上午就開始上街購買食材啦,到了晚上的時候,煮上一桌好菜,全家人其樂融融在一起吃晚餐,晚飯后,全家人就圍著一張飯桌,搓湯圓,搓出那一片溫情。
    還記得這次搓湯圓的情景:
    “來來來,大家趕緊洗手準備搓湯圓啦!”媽媽一邊手拿著大坨的糯米團,一邊大聲沖著正在看電視的我們吆喝道。媽媽的這份“圣旨”,大家當(dāng)然是要遵守了,于是我們匆匆洗好了手和家人圍坐在桌子上,你一手我一手地將肉陷包在糯米團里,搓起了湯圓。外公搓了一個“巨無霸”,他自豪地對大家說:“我搓一個的,愿我們家將來能發(fā)揚光大!”“好!
    那我也來搓一個最圓的,祝愿我們今后一家人和和睦睦、團團圓圓!”外婆不甘示弱,也頂上一句來?!皨專瑡?,我要搓一個愛心形的,愿今后我們一家人的心緊緊相連。”看著自己滿意的作品,我也插上一句。這時,外公摸了摸他白白的短胡子,和藹地對我說:“嗯,很好,琦琦長大了,懂事啦!”“那是,那是?!蔽疫B忙笑著附和著。
    次日即是元宵節(jié)的早晨了,我?guī)缀跏潜幌阄兑T起床的。迅速洗漱后,我一股腦坐到了餐椅上。隨后,一家人都圍坐在桌子的邊上,看著碗中一個個圓圓的,白白胖胖的湯圓,正懶洋洋地躺在我的碗里,我顧不得那么多了,我和弟弟像“饞貓”似的抓起筷子吃湯圓,一個接一個,連湯也不喝,那副小饞貓的樣子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這一頓飯吃得快樂無比,吃得其樂融融,一家人有說有笑,相互傳遞著溫暖,讓人回味無窮。
    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篇5)
    元宵節(jié), 每年都有。但是每年的風(fēng)格都不一樣,每年續(xù)寫的故事也不一樣。在我的眼中,過年里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度過。在過年里,令我最難以忘懷的就是元宵節(jié)。
    清晨,我早早得起了床,因為今天是一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元宵節(jié)。我打開窗,太陽公公的陽光照射在我的臉上,我的心里暖烘烘的。非常高興。忽然,一陣陣微風(fēng)吹拂在我的臉上,頓時又有了清涼的感覺。我開始打掃我的房間。左掃掃地,右擦擦灰。沒過一會兒,我的房間潔白如雪。所有東西都整整齊齊的排列著,沒有一絲混亂。
    夜幕降臨,我們一家人聚在餐桌前吃團圓飯,我們每人一碗湯圓。一個個湯圓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咬一口甜甜、軟軟的感覺。這個胖娃娃非常調(diào)皮,身上滑滑的,剛想用筷子夾起它,就開始左蹦右跳,我實在拿他沒辦法,就用勺子把它盛起來。果然,湯圓就是怕勺子,就乖乖進了我的嘴巴。咕嚕咕嚕三下兩下吃完了整整一碗。
    吃完了飯,我又上街去猜燈謎。一行燈籠掛在天空。家家戶戶都張燈結(jié)彩。每一個燈籠下面有一張小紙條,那張小指條上面寫的就是謎語,我看看這個謎語,再瞧瞧那個謎語??纯茨膫€我會?這是這些謎語都好難啊?我一直思索著答案。各種各樣的謎語在我的腦海中徘徊。突然,我腦中閃過一道靈光。哦,就是這個。我自言自語說,謎語是:風(fēng)平浪靜(打一城市)我猜的謎底是:寧波。我扯下那張小紙條,立刻奔向工作人員,我把紙條遞給工作人員并報出答案。那位阿姨說:恭喜你,答對了。還給我了一個精美的文具盒。我拿著文具盒高高興興地回家找媽媽。我走在路上。大地好像在為我吶喊歡呼,花兒和小草為我拍掌祝賀。
    我走到了家樓下,媽媽在陽臺向我揮手。媽媽給我端了一碗餃子,還說:我包了個幸運餃,盛在了這幾個碗里?叔叔阿姨他們吃了都沒吃到,外公外婆他們還沒吃到。哦,我知道,這個幸運餃肯定在這三碗中,我說。我小心翼翼地咬著。生怕遺漏了哪里沒有咬到。只聽外公哎呦一聲,外公吃到了這個幸運餃子。我和外婆是沒有希望了,就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剛剛在那玩得那么久,我是真的餓了。一溜煙,我又吃完了一碗。
    今天,是春節(jié)的最后一天。也是我最開心的一天。這一天,到處都熱鬧非凡。每個地方都能聽到歡聲笑語。今天過后,我們就要踏進美好的校園,開始新的學(xué)習(xí)生活。
     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篇6)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元宵佳節(jié)。元宵節(jié),又名元夕、上元節(jié)等,是中國自古以來一年中最為熱鬧的節(jié)日,堪稱中國的“狂歡節(jié)”。而狂歡節(jié)又是一種具有世界性質(zhì)的文化現(xiàn)象。去年,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調(diào)整方案出臺,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但是,新增設(shè)的節(jié)假日里沒有元宵節(jié),不免讓人感到美中不足。因為,要想體驗和發(fā)揚中國特色的狂歡節(jié)精神,元宵節(jié)具有無與倫比、不可取代的地位。
    元宵節(jié)的文化豐富而多層次。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圓月之日,國人根據(jù)這“第一良宵”之意,名之“元宵”;因為這晚通宵掛燈結(jié)彩,故又名“燈節(jié)”;此前后,正是立春節(jié)氣,元宵一過,農(nóng)民們要忙農(nóng)田耕作了,所以節(jié)日活動有一些農(nóng)耕意味,像是個“農(nóng)耕之節(jié)”;元宵又是約定俗成的男女交往之節(jié),“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是“元夕”,“眾里尋他千百度”的還是“元夕”,從這個功能看,元宵堪以中國的“情人節(jié)”名之;再是各地社火演藝集中演出的日子,由這一點著眼,元宵又可稱為“歌舞戲劇節(jié)”的。元宵在國人的社會生活中是個“大節(jié)”。元宵的節(jié)日食品在漢語里就名“元宵”,和節(jié)日同名,在節(jié)日文化里獨一無二,沒有人會把粽子叫“端午”,把月餅叫“中秋”。
    元宵狂歡節(jié)精神之第一要義就是“解放”精神。人們首先把自己從冬天里、從室內(nèi)解放出來。放燈觀燈,是元宵節(jié)的第一大節(jié)俗。人們看燈、賞燈、玩燈,超過觀月的欲望,清代梁元穎《元夕前門觀燈》云:“今宵閑殺團團月,多少游人只看燈?!狈路鹑藗兙褪且圃斐鋈耸篱g的光亮來抵御月亮光,與月亮光媲美??礋舯厝灰綉敉?,到通衢大街上。人們在屋子里“貓”了一冬了,元宵燈吸引大家走出戶外,這樣對身心健康有好處,所以會有“走三橋”、“走百病”之謂,到處走走,百病無有,實在是個號召運動、鍛煉身體的動員令、廣告語。人們很快就要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元宵游可以說是一種熱身運動,松動松動筋骨,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
    在這辭舊迎新、吉祥喜慶的時刻,我們滿懷喜悅迎接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的到來!
    謝謝大家!
    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篇7)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好!
    “元宵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節(jié)日,到了那一天我們不僅可以吃到甜甜糯糯的元宵,還可以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去賞花燈,一派喜慶、歡樂的氣氛!
    今年的這個元宵節(jié)更是令我難以忘懷。我不僅吃到了美味可口的元宵,還和家人一起去了舉辦第一屆花朝節(jié)的賽石?花彩小鎮(zhèn)賞花燈。
    大清早,我就從床上蹦下來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向廚房,跑到冰箱面前打開它,掏出元宵,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包裝,用饑餓的眼神瞪著盒子里的元宵似乎在說:“哈哈,你們早晚成為我的腹中餐!”元宵們驚恐地尖叫著:“天哪!他要吃了我們,怎么辦啊?”我燒開了水,那沸騰的熱水似乎在說:“進來吧!感受一下我的熱情。”我把元宵一個個滾了下去,元宵在水里翻來覆去地滾動著,不一會兒的功夫白白胖胖的元宵就浮到水面上。我叫醒了爸爸媽媽,一家人圍坐在桌前,歡歡喜喜地吃起了元宵!
    到了夜間6點鐘,我們一家去了賽石?花彩小鎮(zhèn)。那里真是風(fēng)景如畫、燈光璀璨、華燈閃爍,非常美麗!讓我來給你講講有哪些美麗漂亮的彩燈:七兄弟葫蘆娃、小馬寶莉、七天取經(jīng)、三打白骨精、小哪吒……舉不勝數(shù)。還有許多香噴噴的美食:牛肉面、烤羊肉、糖葫蘆、烤冷面、酸辣粉……各地的小吃美食定會讓你垂涎三尺。
    時間不知不覺過了好幾個鐘頭,也已經(jīng)深了,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一路上銀光月色伴著我們愉快地回家啦!
    過元宵節(jié)演講稿(篇8)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農(nóng)歷十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民間自古有正月十五鬧元宵之俗,各種豐富多彩的慶?;顒?,使元宵節(jié)成為年的高潮,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歌之詠之,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元宵佳作,至今讀來依然唇齒留香,趣味無窮。
    翻閱典籍,最先以詩歌形式描寫元宵節(jié)盛況的,當(dāng)屬隋煬帝楊廣寫的《正月十五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法輪天下轉(zhuǎn),梵語天上來。燈樓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凝流水,春風(fēng)含夜梅。幡動黃金池,鐘發(fā)琉璃臺。全詩雖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卻記錄了當(dāng)時元宵節(jié)的活動場面?!端鍟分休d,隋煬帝楊廣為粉飾太平,彰顯國力,曾多次舉辦元宵盛會,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nèi),綿亙八里,列為戲場。從昏達旦,光燭天地,百戲之盛,亙古無比。詩人薛道衡作60句長詩以記之:京洛重新年,徹夜龍銜燭。歡笑無已時,歌詠還相繼鼓樂喧天、人潮涌動、通宵達旦慶賀的場景如在眼前。
    唐代時,元宵節(jié)張燈成為一種定制?!洞筇菩抡Z文章類》中載,中宗李顯神龍年間,京城正月十五盛飾燈彩之會,民眾爭相上街夜游觀燈,文人皆賦詩一章,以紀其事。當(dāng)朝中書侍郎蘇道味作《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宵之夜,平時緊閉的皇宮宮門破例開放,宮內(nèi)火樹銀花,蔚為壯觀。男人們約朋喚友,婦女們穿著艷麗服裝,涌進皇城去觀花燈。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這首《正月十五夜燈》詩把宮廷內(nèi)萬燈齊明、舞袖聯(lián)翩、歌聲入云的壯觀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而李商隱的詩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葛長庚的詩碧玉融成萬里天,滿街羅綺競春妍。柳梢掛月黃昏后,花市張燈白晝前。則記錄了當(dāng)時民間玩燈的習(xí)俗:大街小巷,燈火通明,民間藝人或表演各種奇術(shù)異能,或載歌載舞,共慶佳節(jié)。
    宋代對元宵節(jié)更加看重,不但創(chuàng)造性地推出了燈山這種較為復(fù)雜的組合形式,還把張燈之夜增加到四天:正月十五到十八。宋代詩人朱淑真的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fēng)一詩,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dāng)時元宵節(jié)的盛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上元》詩中寫道:明月滿街流水遠,華燈入望眾星高。風(fēng)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闌送目勞。從方向、亮度、彩度、遠近等各個角度,對元宵節(jié)進行了描寫,而且詩句平衡對稱,頗堪玩味。宋代的元宵節(jié)還成了一些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鵲橋會,辛棄疾的《元夕》詞描寫的便是這一風(fēng)俗: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年男女趁著元宵觀燈的機會,約會自己的心上人。
    在此后的歷朝歷代中,也涌現(xiàn)出很多描寫元宵佳節(jié)的詩作,而且詩人多半把視角聚向草根階層。宋代詩人姜白石即把深夜賣元宵這一生活場景寫進了詩: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fēng)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而明代的大才子唐伯虎,則為后人描繪出了一幅絕美的《鬧元宵》圖: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小編精心推薦閱讀
    演講稿范文 | 演講稿格式 | 演講技巧 | 演講稿開場白 | 演講稿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