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美術(shù)設計教案5篇

字號:

格美術(shù)設計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美術(shù)(嶺南版)第十二冊第10-11頁。
    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重復的形式美感。
    2、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色彩重復的構(gòu)成方法,并運用對比色或同類 色搭配作色彩的重復設計。
    教學重點:了解重復的變化規(guī)律,感受重復的形式美感;掌握對比色和同類色配色 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重復的變化規(guī)律,設計有新意。
    教具準備:CAI 課件、電腦。
    學具準備:電腦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課件演示自然界中的重復現(xiàn)象: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動畫、鳥飛翔和豹奔跑的動畫。
    師生談話: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重復現(xiàn)象,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魅力。
    2、課件演示生活中的重復現(xiàn)象(圖片)。
    師生談話:這些重復現(xiàn)象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加美好。
    3、課件演示藝術(shù)中重復的運用。
    ①指導欣賞一段動聽的音樂(民族管弦樂曲《瑤族舞曲》)。
    師生談話:音樂中重復的應用也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②美術(shù)是藝術(shù)的一個門類,在美術(shù)中重復的應用也很多,并能創(chuàng)造出很美的視覺效果。我們在五年級的時候?qū)W過《有趣的重復》,那是一種“形”的重復。
    課件出示一些“形”的重復作品,指導學生欣賞。問:這些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請幾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jié)。(“形”的重復的制作步驟:①設計一個簡單的基本形;②設計排列骨式;③確定排列方式;④將基本形按排列方式填入排列骨式中。用課件演示重復構(gòu)成的制作過程。)
    引出課題:如果我們將這些重復構(gòu)成作品涂上顏色(課件演示),就成為“色彩的重復”作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色彩的重復”(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色彩的重復”的設計和制作方法
    (1)課件出示數(shù)幅“色彩的重復”作品,學生欣賞,想:“色彩的重復”是怎樣做成的?
    (2)請一位學生說說“色彩的重復”的制作步驟。(教師在黑板演示:①設計一個簡單的基本形;②設計一個排列骨式;③確定一種排列方式;④將基本形按排列方式填入排列骨式中;⑤涂上顏色。)
    (3)教師示范時重點講解“色彩的重復”的制作過程中較難掌握的地方:①基本形要設計得簡潔;②骨式圖的繪制要規(guī)整;③怎樣將基本形不走樣地畫到排列骨式中?(用硬紙片做一個基本形模子)④色彩的搭配(用對比色或同類色搭配)。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選用對比色或同類色的搭配方法,設計一件色彩的重復作品。
    要求:1、截取的基本形要飽滿,外形簡潔,基本形排列要有規(guī)律。
    2、格子可以是方形、菱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
    3、不超過四種顏色。制作精致,畫面整潔。
    四、課堂小結(jié)。
    格美術(shù)設計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為本節(jié)課將要設計的“旅游節(jié)”定一個主題。
    2、根據(jù)主題,完成一組能夠反應當?shù)仫L貌的“旅游節(jié)”宣傳資料。
    3、增進對當?shù)仫L土人情的認識,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收集信息,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設計制作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教具準備:
    1、學生:調(diào)查天津的旅游資源,收集相關(guān)的圖片、照片、地圖和有關(guān)的文字資料,準備紙、筆、剪刀等。
    2、老師:收集各地旅游節(jié)海報、宣傳手冊、旅游地圖等參考資料。
    教學過程:
    一、觀察欣賞 激趣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四課《旅游節(jié)》,請同學們打開書。
    教師板書:14、旅游節(jié)
    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
    生:喜歡。
    師:那你們都去過哪些地方呢? 在那里都看了什么,玩了什么?
    生:看到山、水……還有漂亮的工藝品。
    (如果學生沒提到工藝品,就提醒一下:每個旅游景點都會有自己特色的東西,比如土特產(chǎn)啦或者各種工藝品等,你們有看到么?) (設計目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你們剛才提到的山、水、文物古跡等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旅游資源。如果按照屬性分的話:可以把它們分成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兩種。同學們請看書,找一找什么算自然資源,哪些又是人文資源呢?
    生:山、水、森林、湖泊等這些自然風光,叫做自然資源;而那些文化古跡、民族風情、工藝品等被稱為人文資源。
    教師板書: 自然資源
    人文資源
    二、動手操作 巡視指導
    提問:同學們,我們的家鄉(xiāng)天津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是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誰能舉例說出我們這里都有哪些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呢?
    (知識樹:盤山、長城、八仙山、獨樂寺、白塔寺……)
    師:近幾年來,天津的旅游業(yè)發(fā)展很快,很多景點都進行了擴建
    例如薊縣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山區(qū)和翠屏湖的周圍,老百姓建起了很多農(nóng)家院,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旅游觀光、還有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
    師:有幾位外國朋友想到咱們天津來玩一玩。他們聽說我們五年級的同學不但很熟悉天津的各個景點,而且還樂于助人,所以想請我們做他們的導游,詳細的介紹下天津景區(qū)的情況。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
    生:愿意。
    師:可是有些朋友雖然知道咱們天津,但是對這個地方不了解,怎樣才能讓他們知道呢?
    生:打廣告、做宣傳。
    師:現(xiàn)在宣傳的手段很多,比如電視廣告、網(wǎng)絡宣傳、張貼海報、散發(fā)宣傳單等。我這里有一張宣傳手冊,大家來看一下。
    師:下面同學們請看書,書上也有幾個設計好的宣傳手冊和海報,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設計思路。
    和學生交流書上范圖,指出它們做的好在哪里,都用了哪些方法進行裝飾。
    師:如果讓你們做,能不能做的比他們更好?
    生:能。
    三、動手操作 巡視指導
    師:現(xiàn)在你們就利用手里的資料,為剛才介紹的景點做個宣傳海報。畫面上不但可以添畫具有景區(qū)代表性的建筑,比如天津電視塔,盤山的掛月峰,白塔寺的白塔,還可以寫上一些有關(guān)的傳說故事。
    提示:有圖片的可以直接把圖片粘貼上去,沒有圖片的景點再用筆畫。
    四、作品展示 點評小結(jié)學生展示作品,教師講評。
    五、總結(jié) 拓展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制作宣傳海報,課下你們還可以用廢舊材料或者樹根、石頭等做些小工藝品,送給你外地的親戚朋友,為天津做下宣傳,為我們的家鄉(xiāng)做點貢獻。同學們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一下,有用的留起來,沒用的放到垃圾箱里去。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格美術(shù)設計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橡皮泥、色紙表現(xiàn)小鳥和鳥窩的形象,提高學生立體造型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對保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小鳥、鳥窩的造型和制作(有變化、有創(chuàng)意)。
    教具學具:橡皮泥、色紙、手工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導入:播放鳥類活動的光盤進入教學,引導學生欣賞、問答。
    (2)請同學們說說小鳥的模樣和它們的家是什么樣子?揭示課題。
    2、發(fā)展階段
    (1)引導學生運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試著塑造成圓形、橢圓形、立方體或長方形然后設計小鳥和它們的家。
    (2)引導學生搓成不同的線,捏或用紙折成各種點、圓和立方體、長方體形象進行組合。如制作鳥窩時,可制作圓形、方形或橢圓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張其長短和粗細,還可以裝飾小花紋使制作的鳥窩更有新意。
    三、收拾與整理并總結(jié)今天所學的內(nèi)容,還要提倡同學們要保護鳥類不能去傷害它。
    格美術(shù)設計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學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使大自然更加絢麗多彩?!睹艿幕ā愤@一課內(nèi)容,有利于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美,體驗生活的美好。
    本節(jié)課選擇了奧地利畫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園》,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感情畫家是如何用繪畫語言表達對花的茂密、千姿百態(tài)、爭奇斗妍的感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進一步體驗、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學生的作業(yè)中,有的用線、有的用線與色相結(jié)合,提示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現(xiàn)自己對花的感受。
    二、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回憶、分析與交流,使學生初步了解有關(guān)花的知識及如何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茂密的花。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現(xiàn)出不同種花的特點,用前后遮擋的方法畫出茂密的花。
    三、重點難點
    重點: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點和前后關(guān)系。
    難點:如何表現(xiàn)花的不同特點和前后遮擋關(guān)系。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shù)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學會與人交流,體驗合作的快樂。
    六、材料準備
    收集一些花的圖片,并準備繪畫用的彩筆、油畫棒等。
    七、教學過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錄像片,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美。
    學生談感受:花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美感:
    多樣的外形
    豐富的顏色
    不同的姿態(tài)
    2、(板書課題)組織組際之間的交流
    小組同學利用自己帶來的花的圖片互相介紹花的種類、名稱及外形特點。
    3、課件介紹幾種有特點的花,用線閃爍出外形特點。
    ①各組派代表介紹本組有特點的花的名稱及外形特點。
    ②學生進行比較,幾個同學分別到黑板上用線畫出看到的花。
    格美術(shù)設計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利用大自然環(huán)境資源,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與變化,進行秋天的感受和欣賞。
    2、學習利用落葉拼貼,進行美的再創(chuàng)作。
    3、了解秋天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對秋天的美好感受;學會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利用各種落葉拼貼一幅畫,掌握落葉貼畫的拼貼和制作步驟。
    教學難點:如何拼擺落葉,使落葉貼畫更加美觀,更富有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的能力。
    學具準備:色彩繽紛的各種樹葉、雙面膠、彩色筆、剪刀、卡紙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師:一年四個季節(jié)中,同學們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學生談自己的想法并說出喜歡的原因)
    2、師:是的,秋天給我們的印象是豐富多彩的,它絢麗多姿、色彩斑斕,不僅有美好動聽的聲音,還有五色繽紛的顏色,更有著成熟的韻味?,F(xiàn)在,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美麗的大自然,去領略秋天的魅力!(課件展示秋景圖片)。
    3、師:欣賞了美麗的秋,誰來說說你對秋天的感受?(學生談感受)
    4、師總結(jié)學生發(fā)言,引出課題。板書:留住秋天
    二、欣賞范畫,指導方法。
    1、師:怎樣才能將秋天留住,在這節(jié)美術(shù)課堂中,你有什么方法嗎?(生談自己的方法)
    2、我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同學們,想不想和我一樣留住秋天?(展示課件:落葉粘貼作品)
    3、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講解落葉貼畫《樹枝上的小鳥》是選用了不同大小、形狀、顏色的落葉搭配制作而成。
    4、講解樹葉粘畫方法。
    a、構(gòu)思 b、拼貼、修剪 c、粘貼 d、調(diào)整修改
    5、在老師的引導下,欣賞各種各樣的落葉貼畫,說出每幅落葉貼畫的創(chuàng)新之處和特點。開闊學生的藝術(shù)視野,了解更多的落葉貼畫表現(xiàn)技巧。
    三、動手拼貼,創(chuàng)造美。(播放音樂)
    學習了制作的過程之后,我看到有的孩子早已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想創(chuàng)作了吧?
    不過,在動手之前,智慧老人也想出來給大家打打招呼:
    (課件展示)
    1、拼一拼、擺一擺、多試幾次,找到最滿意的畫面。
    2、要注意樹葉顏色的搭配。對樹葉的形狀可作大小部分的修剪,但不能太多。
    記住智慧老人的話了嗎?現(xiàn)在開始創(chuàng)作吧。
    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
    四、成果展示,鑒賞美。
    1、小組推薦學生展示本組的作品,進行介紹。
    2、學生進行點評,指出優(yōu)點,缺點。
    3、教師總結(jié)點評。
    五、課堂小結(jié),秋景升華。
    1、從本課的學習中,你有何收獲,談一談。
    2、同學們,寒風凜凜的冬天就要來臨了,五彩繽紛的秋景漸漸退出大自然的舞臺,但我們已不再遺憾,因為我們用雙手留住了美麗、留住了秋天,讓我們共同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美麗的家鄉(xiāng)。(課件)
    板書設計:
    留住秋天
    粘畫方法
    a、構(gòu)思 b、拼貼、修剪 c、粘貼 d、調(diào)整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