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講述活動教案范本

字號:


    老師為了上課前準備,必須編寫教案課件,所以每天老師都會按時按質完成教案課件的編寫。形成切實可行的教案有助于老師把握教學進度。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我們推薦您閱讀一下“大班講述活動教案”,相信您會在這篇文章中獲得一些收獲!
    大班講述活動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本專門為孩子創(chuàng)作的名人傳記繪本, 細致地描繪了閱讀改變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命運的故事。主人公林肯所受的正規(guī)教育不到一年,但他讓所有的奴隸都獲得自由,他是美國史上最受人尊敬的總統(tǒng)之一。不管生存的條件多么惡劣,父母都堅持讓他讀書,這使得林肯熱愛閱讀。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2.能自己翻閱圖書,并根據畫面大膽的講述林肯是怎樣愛看書。
    3.體驗讀書的快樂,熱愛讀書。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背景音樂。
    活動建議
    一、創(chuàng)設“我們一起聽故事”的情境,組織幼兒談話,引出活動。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讀書嗎?有一個叫林肯的小男孩很小的時候就酷愛讀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吧。
    二、結合課件,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結合圖片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問:林肯生長的環(huán)境是什么樣子的?他都在哪里讀書?
    2.結合圖片繼續(xù)講述故事。
    提問:林肯家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他是怎么做的?
    小結:即使條件很艱苦,林肯仍然不放棄,一直在讀書。
    3.結合課件,教師講述后半段,引導幼兒感受讀書的成就。
    提問:他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4.林肯最后成為怎樣的大人物?是什么讓他這么有成就?(讀書、學習)
    5.小結:林肯不管環(huán)境如何,依然刻苦讀書, 最終成為了影響世界的大人物。我們也要向他學習,養(yǎng)成愛看書的好習慣,不斷積累知識,長大也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三、整體欣賞故事,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是怎樣看書的,萌發(fā)對讀書熱愛情感。
    1.教師結合音樂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你們喜歡讀書嗎?說說你們在書中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
    小結:哦,原來書本里有這么多開心的事情, 相信你們也會越來越喜歡上讀書的。
    附故事:
    愛看書的男孩
    有一個叫林肯的男孩出生在美國的茂野中。林肯兩歲的時候,父母收拾簡單的家當,帶著他和姐姐搬到小丘溪。
    他在學校里學習數(shù)字,從 1 到 10;學習寫字母,從 A 到 Z。他把字母寫下來,在學校寫,在家里寫,反復不斷地寫在土地上寫,在雪地上寫,在樹樁上寫,字母很神奇, 能夠拼成詞,他學得很開心。
    他的父母都沒上過學,每當一天工作結之后,全家人就緊緊圍坐在壁爐邊,母親會把圣經故事說給大家聽;父章也會講故事,讓全家哈哈大笑。
    林肯 7 歲那年,他們又搬了次家。全家人經過了上百英里才到了印第安納州。
    他們撐著簡陋的木筏,渡過俄亥俄河。林肯幫他父親在濃密的樹林和繞的藤蔓中砍出了一條小路,最后抵達他們中請的那塊土地。
    林肯 8 歲的時候,已經能幫助父親清理農地,他學會了揮動斧頭砍樹,但是他更愛回到學校去讀書。
    9 歲時,母親因喝到病牛的奶去世了,林肯削了木釘,釘好母親的松木棺材。他的憂傷深不見底,從此不敢提起母親的名字。
    一年好不容易過去了,父親再婚,繼母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待林肯和姐姐就像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
    繼母帶來一些書,等林肯干完家務事,就讓他看書。他們的小木屋又變的像一個家了。
    繼母讓孩子們回到學校讀書,林肯穿著短短的鹿皮衣,戴著一頂貍皮帽。他用兀鷹羽毛做成的筆寫字,寫下了:“亞伯拉罕.林肯,用筆寫出來,他將出人頭地, 上天自有安排?!彼谀景迳涎菟慵訙p法,但是他最愛的還是讀書,跟人比賽拼字,還有編寫故事,評論對錯。
    學校停課的日子,林肯去農家打工,賺一些零用錢幫父親養(yǎng)家。林肯劈木頭、挖井、砍樹。但是他做工的時候,一直渴望讀書。他遇人就說“我想知道的事情, 樣樣都在書中?!?BR>    有一次,屋頂濕了,濺濕了一本他向朋友借來的書, 他接連三天,不顧烈日當頭,去朋友的田里幫忙摘玉米, 當做賠償。
    林肯犁田的時候,口袋里總放看一本書,每次犁完一行,他就把書掏出來讀。這時,拉犁的馬就會站在一邊, 等他看完書。鄰居們都搖頭,說他太懶了。他們并不了解這個愛看書的男孩。林肯知道自己要走出去,離開這一片荒野。劈木頭和犁田,并不是他的愿望。
    19 歲那年,林肯看到許多黑皮膚的男人,女人和小孩,都被鐵鏈鎖住。這些人頭頂?shù)纳戏?高掛著一塊牌子, 上面寫著“拍賣臺”,一個人也可以像斧頭和犁具一樣, 被拿來買賣嗎?林肯認為買賣人口是不對的。他有一次賣志西多收了 6 分錢,于是,這位“誠實的林肯”走了好幾英里的路,把錢還給人家。
    林肯不靠老師,自己看書,研究法律,不久,他成為律師,他還注意到,文字能改交大眾對事情的看法,多盡點名找他的時侯,他用文字伸張正義朋友都說他可以參加競遠,最初,他黨選國會議員:然后,競選國會參議員:最后他竟選成為美國總統(tǒng)。
    大班講述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并掌握故事情節(jié),感受小蝸牛善良、愛朋友的美好情感。
    2.能圍繞故事主題大膽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愿意制作微笑卡片,初步體驗關心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萌發(fā)幼兒的愛心。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教學課件。
    2.信件一封裝有小蝸牛的微笑卡片。
    3.各種卡紙卡片、彩筆。
    4.《幸福拍手歌》mp3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夠圍繞故事主題大膽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初步體驗關心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萌發(fā)幼兒的愛心。
    【活動過程】
    一、出示信件引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我這里有一封森林里的小蝸牛的信,你覺得信里面會寫什么什么呢?
    師:原來是一張微笑的卡片,為什么小蝸牛會寄微笑卡片呢?這里面有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教師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分段理解故事。
    1.講述故事第一段
    師:森林里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小蝸牛的心里為什么著急?
    2.講述故事第二段
    師:小兔子師怎樣夸獎小蝸牛的?如果小兔子你會怎樣夸獎它?(播放課件小兔子走到蝸牛的旁邊)
    師:小蝸牛會想出什么辦法呢?
    師: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么樣的事?它把微笑送給了誰?森林里的小動物收到蝸牛的信,心里感覺怎么樣?
    3.師幼完整講述故事
    師:請小朋友仔細聽一遍故事,你來給故事起個名字?
    師:為什么小蝸牛會想到吧微笑送給大家?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么他們覺得小蝸牛了不起?
    小結:原來微笑能給人帶去快樂,小蝸牛雖然力氣不大,但它有一顆愛心,為了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大家,給大家?guī)チ丝鞓?,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
    三、感受和體驗微笑
    師:你們覺得小蝸牛的微笑美嗎?你們會不會微笑?我們來學學小蝸牛的微笑,你準備把微笑送給誰啊?(例如:我把微笑送給媽媽,讓她快樂;我把微笑送給生病的小伙伴,讓她身體快點好起來)
    師:小朋友的微笑真美麗我們把微笑拍下來看看大家的微笑。(在電腦上展示幼兒微笑的照片)
    四、制作微笑卡片傳遞微笑。
    師:小朋友的微笑真好看,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制作微笑卡片吧我們的微笑送給周圍的人吧!音樂響起大家就可以開始了,音樂停時間就到了。(在歌聲與微笑的伴奏下制作卡片)
    師:我看大家都特別開心,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幸福拍手歌》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一笑嘿嘿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一笑哈哈
    師:今天來了客人老師讓我們把微笑卡片送給客人老師吧!
    活動反思:
    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對幼兒來說,它是一個比較抽象概念,怎樣讓幼兒理解愛,感受愛,表達愛,傳遞愛?在活動中,我把愛細化,具體化,將愛轉化成幼兒容易理解、接受的“微笑”,讓微笑說話,讓微笑傳情,我采用了:1、故事激情。短小、精悍的故事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那微笑著的蝸牛抓住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孩子的興趣跟著微笑提升,思維隨著故事開啟,情感也跟著感覺釋放。2、音樂渲情。運用音樂《歌聲與微笑》引領幼兒走向高潮,體會幸福和快樂。通過這次活動,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一張空白的紙,大人在紙上畫什么,孩子就是什么,關鍵是成人要正確引導。讓我們不斷探索,將孩子的童心培育成色彩斑斕的愛心。
    大班講述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根據圖片的關系排列順序,并講述理由。
    2、學習運用“驚慌”“喝醉”等詞句,講述角色的動作、表情與心理活動。
    3、能安靜傾聽同伴發(fā)言。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貪嘴的貓》圖片4幅,醉貓手偶一個。
    2、幼兒用書第23頁《貪嘴的貓》。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能根據圖片的關系排列順序,展開聯(lián)想并講述。
    2、活動難點:能用一定的詞句、連貫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角色的動態(tài)、表情,根據事情發(fā)生的前后經過排列圖片,并進行講述。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手偶,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教師出示手偶),是誰啊?看一看今天的貓和平時的貓有什么不一樣?它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2、出示圖四,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
    (1)這張圖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2)老鼠不是很怕貓嗎?怎么敢在貓的眼皮底下竄來竄去,還敢偷吃魚和雞蛋呢?
    (3)貓怎么會睡著的呢?猜一猜,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4)貓喝醉了,躺在地上打呼嚕,睡得又香又熟。那么,這瓶酒又是從哪里來的?是誰放在那兒的呢?為什么?
    3、觀察圖二。
    教師提問:(1)這張圖片應該排在哪里?前面還是后面,為什么?
    (2)老鼠為什么在桌上放酒和魚呢?
    4、觀察圖一。
    教師提問:(1)再看看這張圖,說一說這張圖應該排在哪里,為什么?
    (2)洞外的老鼠被貓抓住了,洞里的老鼠心里覺得怎么樣?從哪里看出它們很驚慌?它們可能在商量什么事情?
    教師小結:一群小老鼠經常從墻洞里鉆出來偷東西吃??墒牵魅损B(yǎng)了一只大花貓,老鼠一不小心就會被貓給捉住。這天,大花貓又抓住了老鼠,躲在洞里的老鼠看見了非常驚慌,它們說:“這可不行,咋們可不能在這等死,要馬上動腦筋想辦法對付大花貓?!?BR>    教師提問:它們想辦法對付貓,貓會上當嗎?
    5、觀察圖三。
    師:看看最后一張圖應排在哪里,為什么?說一說你的理由?
    啟發(fā)提問:
    (1)貓看到一大瓶酒和魚會高興地說什么?它是怎樣喝酒、吃魚的?
    (2)貓喝著酒,啃著魚骨頭。這時候,墻洞里的老鼠心里會怎么想?為什么會笑?
    (3)貓怎么會上了老鼠的當?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貓?
    6、按順序編講故事。
    師:這四幅圖講的是貪嘴的貓上了老鼠的當?shù)墓适?。請小朋友們把這件事的開始、經過和結果,連起來編一個故事,并把貓和老鼠是怎么想的、怎么講的、怎么做的,用已經學過的好聽的詞句編到故事中去。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互相提示及編講故事。
    (2)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述。
    (3)教師評價——鼓勵用詞恰當,編講時有情節(jié)、有對話、有心里活動的幼兒。
    7、教師示范講述。
    大班講述活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細致觀察圖片,根據自己的理解, 嘗試用連貫的語言有條理地講述畫面內容。
    2.能創(chuàng)造性地排列圖片,大膽合理想象角色對話及其心理活動,形成有發(fā)展情節(jié)的故事。
    3.體會變換圖片順序的樂趣,學會傾聽他人講故事。
    4.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5.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重點:細致觀察圖片,根據自己的理解, 嘗試用連貫的語言有條理地講述畫面內容。
    難點:能創(chuàng)造性地排列圖片,大膽合理想象角色對話及其心理活動,形成有發(fā)展情節(jié)的故事。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閱讀繪本的經驗,能在閱讀的時候對畫面進行一定的描述。
    物質準備:PPT;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出示兩只小老鼠形象,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引出西瓜船故事。
    1.提問:這是誰?請你為他們起個名字吧!
    2.出示小老鼠的不同表情,請幼兒觀察并描述。
    提問:你看到小老鼠都有哪些表情?你覺得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逐幅觀察圖片,并講述圖片內容。練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有條理的講述畫面內容。
    1.教師配合音樂逐幅出示掛圖,請幼兒認真觀察,師幼一起分析講述,注意幼兒語言優(yōu)美和邏輯講述。
    (1)出示第一幅圖“兩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高興地玩”。(開心的音樂)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他們在做什么呢?
    (2)出示第二幅圖“起風了,兩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驚慌失措”。(緊張的音樂)
    提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你能用什么詞語形容一下他們的表情?(豐富詞匯:驚慌失措、手忙腳亂、打哆嗦等)
    (3)出示第三幅圖“一只小老鼠掉進了水里”,第四幅圖“一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
    提問:兩只小老鼠怎么了?有什么辦法能救它?
    結合故事經驗,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坐船時不嬉鬧,落水時不慌張,想辦法自救。
    (4)出示第五幅圖“小青蛙推著西瓜船,兩只小老鼠坐在西瓜船里”。
    第六幅圖“小青蛙坐在西瓜船里,小老鼠站在岸上和他再見”。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啟發(fā)幼兒有禮貌,要感謝幫助自己的人。
    2.請幼兒與同伴講述自己看到的畫面內容,嘗試用連貫的語言描述角色對話及其心理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在講述時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并為故事起名字。
    提問:這六幅圖其實是一個好聽的故事,你能用完整的語言來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嗎?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通過豐富的語氣、語調變化,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人物不同的心情。
    (3)教師啟發(fā)幼兒可以顛倒圖片順序進行講述。
    提問:這些圖片如果顛倒位置,故事還會是這樣嗎?
    三、幼兒分組操作,自由排序,大膽合理想象,形成有發(fā)展情節(jié)的故事,并完整交流講述故事。
    1.請個別幼兒嘗試更換順序進行完整講述。
    2.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想象力并排序。幼兒分組描述圖片,鼓勵
    幼兒用語言大膽與同伴分享自己看到的圖畫,并為故事起名字。
    3.每組請一名幼兒來講講自己的排序,學習按故事發(fā)展的一定順序
    講述。教師提醒并指導幼兒用恰當?shù)脑~語,連貫講述故事。
    四、活動延伸
    提問:你覺得小老鼠小青蛙之間還會發(fā)生什么故事?讓我們用畫筆記錄下來。為故事寫一個續(xù)集!好嗎?
    大班語言《西瓜船》課后反思
    《西瓜船》這一活動運用圖畫的形式,描述了兩只老鼠乘坐西瓜船在水里玩耍,遇到危險后,在熱心的青蛙的幫助下又成功脫險的故事。整個故事畫面形象、生動,情節(jié)豐富且起伏跌宕,十分符合大班下學期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理解水平,能夠為幼兒帶來美的欣賞和開心的感受。
    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小老鼠的不同表情,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fā)幼兒表達的熱情,體現(xiàn)教學的趣味性,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音樂烘托故事中時而快樂,時而緊張的氣氛,幫助幼兒通過多感官渠道進一步感受看圖講述的樂趣。
    整個過程幼兒自始至終興趣盎然,能夠主動跟隨教師發(fā)現(xiàn)情境中的問題,并通過小組合作操作來解答問題,氛圍輕松愉快,幼兒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結合教師提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顒又谐浞掷昧苏n件圖片、音樂烘托、親手操作、小組合作等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豐富畫面語言。
    活動中我也注重了對幼兒優(yōu)秀品質的培養(yǎng),如:學習故事中小青蛙樂于助人、小老鼠知恩圖報,以及在活動中學會傾聽他人等,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均以達成。
    但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也有不足,比如對幼兒的回應可以適當?shù)脑黾幼穯?,或者對幼兒的表達可以有更詳細的點評等。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加以改進,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更好的體驗。
    大班講述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細致觀察圖片,使幼兒能夠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有條理地講述圖片的情節(jié)。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地講述。
    3、通過讓幼兒自由排圖的方式,引導幼兒獨立構思,讓幼兒自由地發(fā)揮想象,培養(yǎng)幼兒大膽講述、創(chuàng)編故事的能力。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請大家聽好了:什么樣的比賽是往后退才能贏呀?(猜一個運動項目)請大家猜猜是什么。
    教師小結:對了,是拔河。拔河是要拼命地往后退才能贏的比賽。
    今天,老師將要帶大家去看一場非常精彩的拔河比賽。老師準備了四幅關于拔河比賽的圖片,請大家來看一看,看完之后請你們來說一說好嗎?
    小象在做什么?它嘴里含著什么?手里拿著什么?
    你們想一下最后誰贏啦?為什么?(右邊的人多,拉的很輕松,左邊的人好像快急死了,正在拼命地拉)
    師:這張圖片上又有誰???和剛才的圖片對比一下有什么不一樣???少了誰?它們去了哪里啦?小象還是做?(裁判)它們還是在拔河對不對?
    那么最后誰贏啦?(小鴨向后仰,把繩子拉過來了,小雞很吃力地拼命拉)
    師:這張圖片有誰?。堪l(fā)生什么事情啦?想象一下(繩子斷了,之后小動物們怎么樣啦?—四腳朝天,大家哈哈大笑了)
    小朋友注意到了嗎?大象的旁邊多了誰啊?(小麻雀、小老鼠),它們來干什么啊?
    師:小朋友們真棒!剛才老師給大家看的圖片是沒有順序的,現(xiàn)在老師想請小朋友來排一排這些圖片。你們自由分組,討論把這四幅圖按照你們喜歡的順序排好連成一個故事,然后每一組請一個小組長來說。請小朋友們要注意:編故事時要注意說清楚故事里有誰、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變化等,然后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師:小朋友都很積極地討論哦!現(xiàn)在老師要請每一個小組的其中一個人來跟大家分享分享你們那個小組是怎么排圖并編成一個故事的,哪個小組先啊?請舉起你們的小手,讓老師看見好嗎?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的很棒!用了很多美麗的詞語,值得表揚!
    四、教師有感情地講述該故事,為幼兒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小朋友注意到了老師用了什么比較好的詞語來描述這場拔河比賽了嗎?
    教師小結:小朋友在編故事的時候一定要盡量把圖中的內容編進你的故事里面去。
    活動結束:
    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喜不喜歡???今天,小朋友學會了看圖自己編故事的本領,回去用老師剛才用到的好的詞語跟你們的爸爸媽媽分享分享自己編的故事好嗎?好了,我們的課就上到了這里了,謝謝!
    附故事:
    圖一:小雞和小鴨在草地上拔河。大象嘴上銜一只哨子,手里舉一面小旗當裁判。“氍”的一聲響,拔河比賽開始了。繩子被小鴨拉過去了?!半贝笙蟠盗碎L長的一聲哨子。小鴨勝利了。
    圖二:小雞請小豬來幫忙,拔呀拔呀,繩子被小雞它們拔了過來?!半敝宦牬笙笊谧右淮?,小雞它們勝利了。
    圖三:小鴨請小羊和小貓來幫忙。拔呀拔呀,繩子被小鴨它們拔了過來?!半敝宦牬笙笊谧右淮?,小鴨它們勝利了。
    圖四:小雞和小鴨又請了小狗來幫忙。拔呀拔呀,拔了很長時間不分勝負。小老鼠來了,小麻雀也來了,它們站在大象的鼻子上喊:“加油!加油!”大家用足了力氣拔,“一二三!”“嘭”哎呀!繩子拔斷了,大家都倒在了地上。
    大班講述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捕捉圖片中所提供的線索,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理解。
    2、聯(lián)系各自生活,產生想了解自己父親的積極愿望。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兩塊磁性黑板;PPT圖片;音樂;幼兒收集爸爸的照片;前期進行過相關調查。
    活動過程:
    一、聊聊自己的爸爸
    教師:先說說自己爸爸的照片在第幾排第幾張,然后請把爸爸介紹給大家。
    幼兒:我爸爸的照片在第三排,第二張就是我爸爸。我爸爸的名字叫劉智恒。他今年34歲。我
    爸爸的愛好是天天陪著媽媽還有我在家里面吃飯。
    教師:哈哈,這位小朋友一口氣說了爸爸的名字、年齡,還有愛好,尤其愛好很特別也很感動。
    還有誰愿意介紹?
    幼兒:我爸爸在第三排倒數(shù)第一。我爸爸今年33歲,我爸爸的愛好是天天去爬山。他是做雪糕的。叫李勇。
    老師:原來還可以介紹爸爸的職業(yè)。
    其他幼兒介紹(略)
    總結:看來有的孩子對爸爸非常了解,有的孩子還有些問題哦。
    【從說自己的爸爸導入,鼓勵幼兒大膽介紹。此時教師應關注幼兒的回答,用適時的追問幫助幼兒更加完整的、全面的介紹自己的爸爸,以滿足幼兒介紹爸爸的愿望和激發(fā)幼兒對爸爸的自豪之情?!?BR>    二、說說故事中的爸爸,展開聯(lián)想
    (一)認識PETER的爸爸(PPT呈現(xiàn)《我爸爸》圖片)
    老師:這是PETER的爸爸,你覺得這位爸爸帥嗎?
    幼兒:不帥。
    教師:哪里你覺得不帥?
    幼兒:他的眼睛是藍色的;他的臉有點泛紅。
    教師:噢,我明白了,你們不舒服的是他的膚色和眼睛。爸爸是英國人,是個白種人,而我們是黃種人。我們之間是有差異的。白皮膚的人容易泛紅,白種人的眼珠可能是綠色的、咖啡色的,也可能是藍色的。
    【因為畫面上爸爸慵懶的形象以及膚色差異,幼兒很容易將其歸入“不帥”之列,教師應把握尺度,用平和的心態(tài),從人種差異的角度向幼兒解釋,更體現(xiàn)文化尊重】
    過渡環(huán)節(jié):測一測“認為自己的爸爸比PETER爸爸帥的請起立?!?BR>    老師小結:其實和你們一樣,PETER也認為他爸爸是世界上最帥的爸爸??此榻B自己的爸爸了。
    (二)爸爸的愛好(PPT呈現(xiàn)若干圖片)
    老師:爸爸愛好是什么?
    幼兒:他喜歡唱歌,喜歡跳舞、踢球。
    老師:他跑步跑得怎么樣?從哪里能看出他會得第一名?
    幼兒:他胸口有一個“1”。
    老師:胸口有“1”就一定是得第一名嗎?
    【鼓勵幼兒從畫面中取得正確的信息。通過追問,讓幼兒仔細觀察并做深層次思考,使幼兒對定格的圖片進行活動的聯(lián)想,以加深對圖片的理解?!?BR>    (三)爸爸的本領(PPT呈現(xiàn)游戲環(huán)節(jié))
    過渡語:爸爸除了這些愛好,他還有一些本領。(PPT呈現(xiàn))PETER多聰明啊,把爸爸的本領藏在動物里,這句話就說爸爸像什么動物一樣怎么樣。
    游戲一:翻翻樂
    老師:爸爸像魚(猩猩、貓頭鷹)一樣怎么樣呢?
    幼兒:爸爸像魚一樣會游泳、潛水;爸爸像黑猩猩一樣有力氣;爸爸像貓頭鷹一樣晚上上班……
    【游戲增加了活動的情趣,通過對動物的聯(lián)想,進一步挖掘爸爸的本領。需解釋在英國,貓頭鷹常常被認為是最聰明的動物。鼓勵幼兒模仿表達句式,為下一步配對游戲做準備。】
    游戲二:配對游戲
    老師:你覺得自己的爸爸像什么動物一樣怎么樣?
    老師提供魚、猩猩、馬、獅子、豬、蜜蜂等卡片,包括省略號。讓幼兒將自己爸爸圖片與卡片予以配對,鼓勵幼兒用動物來表現(xiàn)自己的爸爸。并說說一些選擇的理由。
    【由于這是一種新的形式,幼兒會感到很新奇。但有時也有片面與不恰當,如:孩子會說“爸爸象豬一樣懶,睡到中午才起床”。教師的回應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用追問促幼兒思考,使得他對爸爸的評價更加客觀真實?!?BR>    (四)幽默的爸爸
    出示爸爸做鬼臉的圖片,幼兒哈哈大笑。
    老師:你們的爸爸有沒有做什么搞笑的事情讓你哈哈大笑?
    幼兒:說笑話、撓我癢癢、也做鬼臉……
    小結:看上去你們的爸爸和PETER的爸爸差不多,會做一些有趣的事逗你開心。
    【此環(huán)節(jié)略講,突出爸爸的幽默即可。】
    (五)勇敢的爸爸
    老師:假如一天有一只大灰狼走進PETER的家,看,爸爸會怎么說的?
    幼兒:滾出去。
    老師:有意思,但語氣不夠厲害。
    幼兒:你給我滾出去,不許進來。
    老師:真像一個勇敢的爸爸。
    【大灰狼的圖片呈現(xiàn),應從局部到完整,層層推進。讓幼兒有了更多猜測和遐想的空間。通過觀察——猜測——模仿,轉化幼兒的角色,而情景表演中鼓勵幼兒模仿爸爸的表情與動作,用語言來顯示勇敢爸爸的形象?!?BR>    三、從故事中走向自己的爸爸
    1、完整呈現(xiàn)作品,教師配樂朗誦。
    這是我的爸爸,他是世界上最帥的爸爸。他喜歡跳舞,喜歡唱歌,還喜歡踢足球。他總夢想著跑步能得第一名。爸爸像魚一樣游得快,像黑猩猩一樣有力氣,像貓頭鷹一樣聰明。他還扮鬼臉逗我笑。假如,有一天,一直大灰狼走進我的家,爸爸一定會對他說:“出去,不許傷害我的孩子”。這就是我的爸爸,我愛他,永遠愛他。
    2、老師:今天聽了PETER的介紹,你覺得怎么樣?
    幼兒:很感動;他的爸爸很棒;我要落淚了……
    3、老師結合PPT總結:請看看自己爸爸的照片吧,確實,你們的爸爸長相不同,愛好不同,有的是(略)。爸爸非常地愛媽媽,也非常非常地愛孩子。所以,請象PETER一樣,去看看自己的爸爸,和爸爸多聊聊,象他一樣寫下自己爸爸的故事,讓大家都知道你的爸爸有多么的了不起。
    【教師的配樂朗誦是對故事的小結,也是對情緒的梳理。整個活動過程,教師都帶著幼兒在自己爸爸和PETER爸爸之間游走。從各種角度引發(fā)幼兒對爸爸這個角色的回憶與思考,感受與體驗,最后從作品中走出,回歸生活,升華了孩子們對自己爸爸的情感。】
    活動反思:
    通讀繪本后,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個維度去挖掘文本的教育價值。仔細閱讀繪本,我發(fā)現(xiàn)要讓幼兒理解故事中父子間濃濃的親真的很棒并不難,而要用“像……一樣”的比喻句來夸爸爸則比較難,需要幼兒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并將“比喻物”的特性和爸爸的愛好、本領相對接。另外,最后的情感體驗部分也需要幼兒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才能理解繪本所表現(xiàn)的偉大而平凡的父愛,并表達出自己對爸爸的愛。
    大班講述活動教案 篇7
    課題生成:
    在游戲活動和戶外活動時,幼兒經常大聲喧嘩,不能自覺控制自己的聲音,影響了他人的正常活動,可見幼兒對噪音的認識不夠。因此,我根據幼兒已有的發(fā)展水平以及我園省級“環(huán)?!闭n題的實施,便設計了講述活動《咪咪OK酒店》,首先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議議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感知噪音的危害,同時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說說周圍生活中噪音有哪些,我們應當怎么做,并知道減少噪音的方法,以及主動勸阻他人的不良行為,進一步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和行為。
    活動目標:
    1. 通過學習,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內容。
    2. 在看看、聽聽、議議過程中,懂得噪音會給人類帶來危害,使幼兒進一步形成環(huán)保意識。
    3.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發(fā)展想象力。
    活動準備:
    1. 制作與講述內容相關的課件。
    2. 一盤錄有多種噪音的磁帶。
    3. 《歡樂蹦蹦跳》音樂、錄音機、幼兒已學會律動。
    4. 手袋人手一只、彩筆人手一支。
    1.(放錄音)聽,這是什么聲音?有什么高興的事要放鞭炮?
    2.師:原來小貓咪咪新開了一家酒店:“咪咪OK大酒店”。消息傳出去后,小動物從四面八方趕來,大家都想看看,卡拉OK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們能不能告訴小動物們卡拉OK是怎么回事?
    3.師:原來卡拉OK就是手拿話筒,看著電視,跟著音樂唱歌,真有趣,我們一起去“咪咪卡拉OK大酒店”看看好嗎?
    二. 看大屏幕講述。
    問:為什么到“OK大酒店”的人會越來越少,連有獎唱歌也不能吸引客人呢?(幼兒猜想,各抒已見)
    2. 看屏幕欣賞故事第二段。
    (1) 集中討論:為什么客人會越來越少?(說清人少的原因,理解噪聲就是各種嘈雜的聲音)
    (2) 請個別幼兒表演虎大媽、熊奶奶、大象和小貓 咪咪的對話。(引導幼兒把角色的動態(tài)、表情、語言表現(xiàn)出來)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表演咪咪和小動物的對話,看誰表演得最棒。
    (3) 討論:咪咪本想豐富小動物的生活,可是卡拉OK聲、說話聲太大了,變成噪音了,反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休息。酒店生意越來越差,咪咪很苦惱,小朋友來幫咪咪想想,有什么主意能使酒店生意好起來,又不影響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A. 自由討論。
    B. 幼兒在集體面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C.“酒店搬家”、“白天唱,晚上休息?”、“張貼禁止汽車的鳴叫牌”等。
    (1) 師:小朋友想出了許多辦法,我們來聽聽小動物們想出了哪些好主意?
    (2) 師:“咪咪酒店”的生意又紅火起來了,它想謝謝小朋友和小動物們,請我們去參加舞會。聽!小動物們已經唱起來了,我們也一起加入吧!
    (3) 師生表演律動《歡樂蹦蹦跳》。
    三.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噪音對人類的危害。
    1. 師:剛才我們幫咪咪想了許多減少噪音的辦法,知道噪音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健康,那么我們的`周圍有沒有噪音呢?在哪兒呢?
    2. 聽一段錄好的噪音,說說心里的感受。
    3. 師:假如你是小小發(fā)明家,那有什么好辦法來減少噪音呢?(引導幼兒發(fā)明,想象更好、更新的辦法)
    1.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做減少噪音的宣傳牌,提醒我們身邊的人注意減少噪音,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2. 幼兒動手制作減少噪音的宣傳牌。
    3. 師:我們現(xiàn)在就把制作的宣傳牌貼到外面去,讓更多的人來保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