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風箏》教學反思800字

字號:


    出國留學網主題欄目精選:“理想風箏教學反思”,敬請訪問。
    知識是要自己像開礦一樣去取來的。老師會在正式上課前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可以有效幫老師推進教學內容,節(jié)省很多時間。您掌握了寫教案的訣竅了嗎?出國留學網現(xiàn)在向你推薦《理想的風箏》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喜歡!
    《理想的風箏》教學反思(篇1)
    《理想的風箏》這篇課文描繪了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小朋友們根據自己的理想扎出不同的風箏,并將這些風箏放到蔚藍的天空,讓風箏帶著自己的理想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文中一共寫了7個小朋友放了不同的理解,如作者是放飛水兵帽,希望以后能夠當一名海軍;小薇薇放飛蝴蝶希望以后可以當昆蟲學家等。
    講完全文,讓學生明白不同風箏代表不同理想后,我也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理想是一個人的奮斗目標,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理想。那么請問你們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話剛說完,整個班級就沸騰起來了:老師,我想當科學家;老師,我想當老師;老師,我想當作家;老師,我想當一名工程師……
    但是有些學生的答案竟然是要當孫悟空,學他大鬧天宮,還有的要當神仙……
    等大家講完后,我進行小結:同學們的理想都很好,如當老師、作家、工程師……但我們說你現(xiàn)在并不是有了理想就等于你已經實現(xiàn)了理想,還需要大家面向這一理想的方向去努力和奮斗,付出汗水才能實現(xiàn)。但有一些理想應該值得注意:想當孫悟空的同學,這樣的理想與眾不同,有獨特的想法,但不是很切合實際。因為孫悟空畢竟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是靠我們人去想象出來的。雖然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在孫悟空身上的一些本領已經實現(xiàn)了一些:如神六的上天等,有些還要大家以后去努力實現(xiàn)。但也有些卻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如72變、一根毫毛變成一只猴子,大鬧天宮等,因為天上沒有天宮。所以對于這一些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希望大家要去掉。
    小學生處于兒童時代,對什么都感到好奇、善于模仿。很容易對一些想象中的英雄人物由于佩服而崇拜,特別是童話、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常常希望有朝一日也象他們一樣能夠神通廣大,大干一番。因此理想就向這一方向去追求。所以我覺得這一些都需要我們去發(fā)現(xiàn),并加以引導。在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大膽追求的同時,必須引導他們怎樣去通過奮斗來實現(xiàn)理想。并指導他們去掉那些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如前面所說的孫悟空的72變、大鬧天宮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理想的風箏》教學反思(篇2)
    初讀課文,就被劉老師樂觀、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細節(jié)描寫所打動。再讀課文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劉老師的形象在我心中越來越豐滿了,我被作者濃濃的思念感恩之情所感動。三讀的時候,我被理想風箏的豐富內涵所感動。于是,細節(jié)——情感——內涵成為我腦中的三個關鍵詞,這個課堂設計也便圍繞這三個關鍵詞展開。
    讀文多遍,內容多,挖掘點也多。怎么上,我首先決定抓“主題教學”。我從文中找到了一條線,用這條線貫穿整堂課的教學,這條線就是文中的這句話:“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中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shù)粉筆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風箏?!币驗檫@個句子對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難度,而且也最能體現(xiàn)劉老師放飛的不單單是自己生命的風箏,放飛的更是一個個學生生命里的風箏,照應課題,突出了文章的主題。拎住這條線,我就拎住了這堂的主題,于是學生就緊緊地圍繞這條線,從關于劉老師的三個事例中找到相關的細節(jié),品讀感悟,劉老師的形象逐漸豐滿,劉老師的人生態(tài)度逐步彰顯,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逐步深入,文章的主題也逐步清晰。
    其次是“以生為本”。“學生已經懂的不學,說了學生也不明白的也不學”。我在課堂上給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這篇課文中,事例很典型,文字表面的意思很好理解,難體會的是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因此,我把立足點就放在讓學生通過細節(jié)的感悟,去體會文字背后的情感,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但因為這篇文章很長,有1200多字,所以,我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抓住了幾個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當然還滲透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學習新的內容。
    《理想的風箏》教學反思(篇3)
    這篇文章讓人讀多少遍就會感動多少次。劉老師那種熱愛生活、堅強面對生活的精神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敬仰并好好學習的。在教學中,我有取舍的進行了教學,讓孩子們在反復的閱讀中去感受,說一說劉老師是一名怎樣的人,并能夠用相關的文字進行說明。孩子們在閱讀中也都感動了,都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劉老師的敬仰之情,在朗讀中都能夠運用豐富的情感來感受劉老師的平凡中的偉大,感受劉老師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生命意志的堅強。在最后,我列舉了孩子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說一說在生活中的煩惱,當孩子們熱烈的表達的時候,我又出示了張海迪、尹小星、何軍權等殘疾英雄的事跡,讓孩子們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與煩惱,和這些殘疾英雄相比較,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生活呢?孩子們的反應強烈,并且都若有所思地寫下了自己的感受。
    我想新課程標準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語文教學,不僅僅只停留在文本的教學中,應該有一種大語文觀念,應該有一種人文關懷,更應該為孩子們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走正確的人生道路奠定思想基礎。
    我想,這應該就是教育的真諦吧!
    《理想的風箏》教學反思(篇4)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劉老師堅強、樂觀、風趣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課件(詞語、回憶老師的話)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問題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
    2.讀了課文的題目,你有什么問題?
    (以題目設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guī)е鴨栴}朗讀課文,并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事?同時,自學生字新詞,查詞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不動筆墨不讀書,不動腦筋不讀書,要讓讀書有所目的,有所要求。)
    2、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巡視并幫助學生。
    三、檢查自讀,了解內容。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重點指導朗讀能體現(xiàn)出劉老師熱愛生活,頑強的生命的句子。這樣,無形中引起他們的注意,加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3、課文中哪一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教師指導學生概括課文中寫劉老師的三件事并板書。 [板書:笑談腿疾、旋轉板書、放飛風箏]
    (讀書是自主的,自由的思想感悟,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個平臺,讓他們暢所欲言。)
    正是因為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追求在無時不刻的鼓勵著作者,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呼喚劉老師。
    4.出示課件
    5.指名讀,齊讀。(讀出對劉老師深深的懷念之情。)
    四、作業(yè)鞏固: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反思:
    《理想的風箏》這篇課文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回憶了自己學生時代的一位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贊揚了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生活無比熱愛的精神,表現(xiàn)了作者對老師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中,作者細膩感人的筆觸和劉老師堅強樂觀、愛生敬業(yè)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這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我從一點入手:
    注重了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先對劉老師的形象有所感悟。在初讀課文上,我一般都會讓學生先朗讀一遍課文,然后,指名一些學生進行朗讀,再進行一些指導,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這篇課文有深情的細膩的描寫,也有點睛的議論,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反復去朗讀的,而也就是在這不斷反復讀書中,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到作者對老師尊敬,佩服之情。
    在教學過程中,因為事先對景山的學生的能力估計不充分。開場時,不夠靈活的把握,導致,課堂不是很活躍。同時,還犯下了一心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有點趕堂了。這點,黃慧娟老師說得好:課堂應該講究簡單,過程簡單、思路簡單、教法簡單。簡單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簡單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問題過多,過雜,只會適得其反。我銘記于心。
    《理想的風箏》教學反思(篇5)
    這次活動關注更多的是“常態(tài)課堂”。因此,我在備課時首先確立一個這樣的認識,“常態(tài)”就是要擯棄虛浮,靠往平時教學,在“有效”一詞上下功夫,立足學生的實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追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把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在這們理念指引下,我預設并教學了這一節(jié)課。
    一、互動生成,長文讀短。
    “長文讀短”意在訓練學生提取信息的概括能力,教學過程中,先想想課文中回憶了劉老師的哪幾件事。
    直奔故事,在描寫細膩的地方批注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把個性閱讀落實到位。這樣可以把長文讀短,迅速把握課文內容,把目光集中到“笑談腿疾、艱難板書、開心放風箏”這三件故事上,經歷“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過程,就在與文本不斷深入對話中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俄統(tǒng)一。
    二、“思念”引路,情感升華
    文章起筆舒緩,情景交融,事例典型,手法細膩,是學生模仿習作的典范。為了讓學生能自主發(fā)現(xiàn)文本的美,自主喚醒與文本的共鳴,我避開了熟套的人物品質特點分析,對于這樣一篇情感真摯的文章,如果以“你覺得劉老師是個什么樣的人”來建構話題,也許提不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感覺乏味。所以一開課我就讓學生配樂傾聽作者的心靈獨白,把濃濃的師生情意融入平淡的文字之中,“未成曲調先有情”。“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隨后學生品出情、讀出情、升華情,讓學生融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感悟這份濃濃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礎上感悟人物形象也就水到渠成。
    三、品悟細節(jié),突破難點
    這篇課文篇幅比較長,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有效地學習,我抓住了劉老師的三件事:“笑談腿疾、轉寫板書、笑放風箏”來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品味文字,體會情感。達到了長文短上的目的,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長課短教,把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明了,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使復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這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素養(yǎng)。
    在教學“談腿疾”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抓住劉老師的笑的神情和講的故事感悟劉老師的樂觀幽默的特點。并且抓住了學生聽故事后的情感變化“笑——酸澀——尊敬”,進行情感補白,更能深入地走進人物的內心,感受人物情懷。在教學“寫板書”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抓住劉老師寫板書的動作:“撐地——離地——急速地一轉——轉向——轉向”來品味,通過老師動情地朗讀,讓學生想象情景后談感受就能入情入境,情動辭發(fā)。學生的感受也很深刻:不容易、感動、擔心摔了一跤,如果沒有想象怎能有這些真切的感受。第三部分抓住了劉老師放風箏的動作和語言,感受他的堅強、自信、熱愛生活的品質。
    四、讀寫結合,實現(xiàn)“雙飛”。
    這是一篇很好的寫人的文章的范例。我注重讀寫結合,在注重內容理解的同時,不忘寫法的指導,不忘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在學習完整篇文章后,我把板書一分為二,讓學生明白:一只眼睛看課文,一只眼睛看寫法。閱讀是吸收,習作是表達,讓學生學習謀篇布局,統(tǒng)籌規(guī)劃。相信長期堅持,受益無窮。
    當然,課后深深反思,也發(fā)現(xiàn)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自己只感動于文章的優(yōu)美,戀戀不舍地要與學生品悟許多細節(jié),以致于沒有一個學生站在課文的高處,整體性去感悟。不過,這種高度的解讀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也許,“功到自然成?!膘o靜等待花兒開放吧!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