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特別為您準備的“表彰獎勵規(guī)定”絕對是您所需要的。在職業(yè)生涯中掌握文檔處理技能是非常有用的,網上有很多范文供我們學習和參考,范文能夠降低我們的錯誤率。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關的信息請不要錯過我們的網站!
表彰獎勵規(guī)定 篇1
公司各部門、車間,萬盛新公司公司,新路標公司:
在20xx年的工作中,公司全體干部員工奮力拼搏,推動公司快速發(fā)展。本年度的“評先”工作,根據《公司優(yōu)秀員工評選管理辦法》,經民主推薦、組織評審和公司董事會認真審核,決定對劉德才等52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一、公司優(yōu)秀干部(10名):投資管理部澹臺生、七八車間高延鋒、成品一車間王培川、財務部張立浩、精制二車間劉德才、萬盛新公司王建鋒、萬盛新公司尹國勝、萬盛新公司張賽、新路標公司盧軍棟、劉環(huán)環(huán)。
以上人員授予公司優(yōu)秀干部,頒發(fā)榮譽證書,各獎勵獎金3000元。
表彰獎勵規(guī)定 篇2
一條 為規(guī)范全市工商系統(tǒng)獎勵表彰行為,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guī)
定和上級政策,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青島市工商局和分(市)局政工部門是獎勵表彰工作的主管部門。
第三條 獎勵表彰事項應當具有全局性、典型性、綜合性,能夠產生較大影響,有利于
促進工作創(chuàng)新、效率提高和隊伍穩(wěn)定。
第四條 獎勵表彰工作應當堅持精神鼓勵為主的原則。
第五條 獎勵表彰工作應當堅持傾斜基層的原則,每項獎勵表彰原則上按2:8的比例
確定機關和基層獲獎數量。
第六條 獎勵表彰的對象為全市工商系統(tǒng)各單位、各部門及所有人員。
第七條 獎勵表彰按組織實施的主體分為:
(一)向上級推薦申報的獎勵表彰,是指以市局名義向上級推薦申報,由上級實施授予
的獎勵表彰;
(二)市局獎勵表彰,是指以市局名義實施授予的獎勵表彰;
(三)分(市)局獎勵表彰,是指以分(市)局名義實施授予的獎勵表彰。
第八條 獎勵表彰按受獎對象分為對集體獎勵表彰和對個人獎勵表彰。
第九條 對向上級推薦申報的獎勵表彰項目,實行集中審核審批制度。
需要市局向上級推薦申報獎勵表彰的,由主辦部門向市局政治工作處提交書面推薦申報意見和相關材料,經市局政治工作處提出審核意見后,提報市局黨委研究決定。主辦部門根
據市局黨委的決定推薦上報。
第十條 對市局獎勵表彰項目和分(市)局獎勵表彰項目實行年度申報、審核審批制度。
申報時間為每年12月底以前。
因特殊情況需要及時進行獎勵表彰的,可以采取一事一報的辦法進行。
未經審批的,一般不得進行獎勵表彰。
第十一條 市局政治工作處負責編制全系統(tǒng)獎勵表彰計劃,于每年1月底以前公布。
第十二條 開展獎勵表彰活動,應當統(tǒng)籌安排,綜合平衡。
獎勵表彰項目應當從嚴控制。
第十三條 申報市局獎勵表彰項目的,由主辦部門填寫獎勵項目立項審批表,向市局
政治工作處申報,經市局政治工作處提出審核意見后,提交市局黨委研究決定。 申報分(市)局獎勵表彰項目的,由主辦部門填寫獎勵項目立項審批表,向市局政治工
作處申報,由市局政治工作處審核,報分管領導審批。
第十四條 凡經批準的獎勵表彰項目,屬市局獎勵表彰項目的,由市局政治工作處會同
有關部門部署實施;分(市)局獎勵表彰由各分(市)局自行部署實施。
第十五條 獎勵表彰應當堅持政治標準,以貢獻大小來衡量,并結合工作性質和特點,制定明確具體的評選條件。被評選的受獎對象,應當有突出事跡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受獎勵
表彰的個人,上一年度考核等次應當在稱職或合格以上。
第十六條 給予獎勵表彰,須征得紀檢監(jiān)察部門同意。
第十七條 推薦上報擬受獎勵表彰的集體和個人,應當填寫統(tǒng)一的審批表,并附簡要
事跡材料。
第十八條 開展獎勵表彰活動,應當堅持從簡的原則,結合工作會議或發(fā)布表彰通報
等形式進行。確需召開專門獎勵表彰大會的,應 當報市局批準后實施。
獎勵表彰通報,由實施獎勵表彰的機關發(fā)布。
第十九條 已獲上級獎勵表彰的集體和個人,不再參加本級單位組織的.同類型的獎勵表彰
評選。
第二十條 對獲得獎勵表彰的集體,頒發(fā)獎牌、獎狀或錦旗;對獲得獎勵表彰的個人,頒發(fā)獎章或獎勵證書。獎章、獎牌、獎狀、獎勵證書等按規(guī)定的式樣和規(guī)格,由市局政治工作
處統(tǒng)一監(jiān)制。
第二十一條 對獲得獎勵表彰的個人,優(yōu)先安排培訓和考察學習,優(yōu)先提拔使用;獎勵表彰
結果記入個人年度考核檔案,在年度考核中適當予以加分。
對獲得獎勵表彰的集體,應當在本單位年終目標績效考核中適當予以加分。
第二十二條 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經市局黨委研究決定,可以向上級推薦申報記
表彰獎勵規(guī)定 篇3
為了規(guī)范表彰獎勵工作,褒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出臺了表彰獎勵規(guī)定,下面是詳細內容。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表彰獎勵工作,褒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fā)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根據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等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務院及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開展表彰獎勵,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開展表彰獎勵堅持以下原則:
(一)以德為先,突出功績導向;
(二)體現先進性、代表性和時代性;
(三)公開、公平、公正;
(四)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以精神鼓勵為主。
第四條 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負責政府表彰獎勵工作的綜合管理、政策制定、統(tǒng)籌協(xié)調、監(jiān)督檢查等。
第五條 國務院開展表彰獎勵,一般由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會同有關單位提出建議,國務院決定。
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的表彰獎勵實行項目管理,項目的設立、調整等,須經國務院批準。各地區(qū)、各部門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和程序開展,不得要求下級單位配套設立和開展相應的表彰獎勵項目。
嚴格控制表彰數量,國務院各部門表彰獎勵計劃應事前報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審核。
第六條 表彰獎勵采取定期開展的方式,周期一般為五年。對在搶險救災、處置突發(fā)事件或者完成重大專項任務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可及時給予表彰獎勵。
第七條 表彰獎勵應當面向基層一線,表彰名額應當少而精。省部級表彰獎勵的個人名額一般按不超過評選對象數量的萬分之一確定,集體名額一般按不超過評選對象數量的千分之一確定。
第八條 對受到表彰獎勵的集體和個人,可根據其行業(yè)、單位、職業(yè)或者事跡特點授予榮譽稱號。具體名稱應與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相區(qū)別。
國務院對事跡特別突出、堪稱楷模的個人和集體,可采取提名方式授予榮譽稱號。
第九條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模范遵守憲法及法律、法規(guī),品德高尚,群眾公認,符合下列標準之一的,可給予表彰獎勵。
(一)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二)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三)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文化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四)在維護社會安定,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五)在節(jié)約資源能源,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六)在推動外交工作,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七)在平凡工作崗位甘于奉獻、辛勤勞動,作出突出貢獻的;
(八)在其他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第十條 國務院表彰獎勵的推薦評選,一般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會同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部門提出表彰獎勵工作方案,報國務院批準。
(二)有關單位對符合表彰獎勵條件的對象,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推薦意見,并在本單位公示后,逐級上報。
(三)經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等初審同意后,由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部門組織公示。省級推薦單位應對推薦的機關事業(yè)單位及個人征求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意見,對企業(yè)及企業(yè)負責人征求工商、稅務等部門意見。
(四)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會同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部門組織復審,并在全國公示。
(五)國務院審定并發(fā)布表彰決定。
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開展表彰獎勵活動時可參考上述推薦評選程序,制定具體辦法。
第十一條 對表彰獎勵獲得者頒發(fā)獎章、獎牌或證書等,可發(fā)放一定數額的獎金。
第十二條 表彰獎勵獲得者按規(guī)定享受相應政治、工作、生活等待遇。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獲得者關心和幫助,開展走訪慰問、培訓交流、休假療養(yǎng)等活動,邀請其參加慶典和重大活動。
各級人民政府應建立困難幫扶機制,設立專項基金,對生活確有困難的表彰獎勵獲得者,及時予以幫扶。
第十三條 表彰獎勵獲得者應當珍視并保持榮譽,模范遵守法律法規(gu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維護表彰獎勵的聲譽。
表彰獎勵獲得者應當妥善保管獎章或者獎牌及證書,獲得者去世的可由其繼承人或者指定人保存,或者交由國家收存,任何人不得出售、出租或者用于從事其他營利性活動。
第十四條 表彰獎勵獲得者因犯罪被依法判處刑罰的,弄虛作假、違反規(guī)定程序等獲取表彰獎勵的,有嚴重損害表彰獎勵聲譽行為、影響惡劣的,應撤銷其表彰獎勵。
對被撤銷表彰獎勵的個人,應當收回其獎章和證書,停止享受有關待遇;對被撤銷的集體,收回其獎牌和證書。
第十五條 國務院可以向參與特定時期、特定領域重大工作的個人頒發(fā)紀念章。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經批準后也可頒發(fā)紀念章。紀念章是榮譽性紀念。
第十六條 生前作出突出貢獻符合本條例規(guī)定條件的人士,本條例施行后去世的,可予以追授。
第十七條 對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促進中外交流合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等,授予中國政府“友誼獎”。
第十八條 對擅自舉辦表彰獎勵活動或者借表彰獎勵活動收取費用的,以及在表彰獎勵工作中徇私舞弊、違法違紀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予以處理。
第十九條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表彰獎勵,按照國務院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獎勵另行規(guī)定。
第二十條 本條例自2016年 月 日實施。
表彰獎勵規(guī)定 篇4
第二十三條 未經批準開展獎勵表彰活動的,視情節(jié)對主辦單位(部門)給予通報批評,同
時追究主辦單位(部門)及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第二十四條 對獲獎集體及個人有偽造事跡騙取獎勵表彰、申報獎勵表彰時隱瞞問題或嚴重
違反規(guī)定程序等情況的,撤銷其獲得的獎勵表彰。
第二十五條 撤銷獎勵表彰,由原申報部門報請審批機關批準。特殊情況下,原審批機關可以直接撤銷。獎勵表彰被撤銷后,審批機關應當收回其獎章、獎牌、獎狀、獎勵證書和錦
旗等,停止其享受的有關待遇。
第二十六條 上級有專門規(guī)定的獎勵表彰,按其規(guī)定組織實施。
第二十七條 本規(guī)定具體執(zhí)行中的問題,由青島市工商局政治工作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規(guī)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