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入職的老師而言,教案課件還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工具,是課堂教學的保障之一,好的教案課件應該包含哪些內(nèi)容?出國留學網(wǎng)花時間整理了“金字塔課件”,這是我的個人體驗和見解僅供您參考!
金字塔課件【篇1】
引導學生感受金字塔宏偉、精巧的特點以及按空間順序描寫的方法。
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的人民創(chuàng)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筑——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必然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謎團重重。今天就讓我們做一回小小研究員,走進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簡單板書:金字塔建在哪里?金字塔是什么樣子的?怎樣建造的?有哪些神秘的傳說?……
4、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吧。二、初讀課文、疏通詞句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2)讀通句子,難讀的多讀幾遍。(3)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4)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并朗讀。(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討論交流解決。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理清參觀的先后順序,想一想各段說了什么?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有你想了解的關于金字塔的內(nèi)容嗎?四、激發(fā)興趣、鼓勵質(zhì)疑(一)學習第1段。
1、輕聲朗讀課文第1段,共享你閱讀中的收獲。指名匯報閱讀中的收獲:
地理位置——尼羅河沿岸;數(shù)量——許多;大小——大大小??;歷史悠久——四五千年的歷史。
2、引讀課文第1段。
(二)學習第2段。默讀課文第2段,指名說:這段主要寫了金字塔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世界古代建筑的一個奇跡。課件展示圖片。引讀、齊讀。
(三)學習第3段??焖贋g覽第3段,指名告訴大家這段主要寫了什么。(四)學習第4段。
(1)指名朗讀,想:作者運用的是什么記敘順序?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指名說方法。(記敘順序:由遠到近;描寫方法:比較法、列數(shù)字法、舉例法。)(3)默讀這一段,邊讀邊勾畫用上述說明方法的句子,想一想:有什么好處?同桌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適時引導學生了解:“胡夫”金字塔外觀和結構上的特點。小結說明方法:作者運用比較、列數(shù)字、舉例等方法拉近了我們與遙遠的金字塔的距離,對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寫作中的說明方法的運用是為表現(xiàn)建筑特點服務的。引讀、同桌對讀、一問一答等喜歡的方式反復讀第4段。讀到這里,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在遙遠的古代,這樣龐大的建筑物究竟是怎樣建成的?)
(五)學習第5段。是呀,作者也有這樣的疑問,齊讀第5段。本段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上下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作者成功地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走,我們也隨他去了解了解,看看金字塔到底是怎樣建成的。
(六)學習第6段。
1、默讀課文第6段,思考: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2、指名說說建造金字塔的兩種不同說法。
3、這兩種說法是怎么來的?(是考古學家們提出的兩種不同的猜測)為什么會有這兩種猜測呢?
(七)學習第7段。齊讀第7段,談談你讀后的感受。指名談感受(相機板書:血汗智慧創(chuàng)造奇跡)
小結:建造金字塔是一項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費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法計算的,僅從古埃及人民運石頭、壘石塊這兩件事,就足以表現(xiàn)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1、關注金字塔的研究,感興趣的同學,查找積累資料,了解金字塔2、關注世界七大奇跡,查找資料,在課后完成一張手抄報,題目自定。六、課堂小結
1、指名說說這篇文章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生自由說,教師歸納總結)
2、教師小結:同學們,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謎團重重。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通過資料進一步地了解金字塔。
1、同桌互默本課的生字新詞。
金字塔課件【篇2】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多媒體播放有關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短片;同學們看到了什么?說說你的感受。
2、教師相機激情導入:
在非洲廣漠的原野上,羚羊在奔跑,獅子在游弋,蒼鷹在盤旋……盡管它們的生存方式不同,但幾千年過去了它們卻都能在這片大草原中生存下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在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中找到答案。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質(zhì)疑自學
1、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可能會問:什么是生態(tài)金字塔?生態(tài)金字塔是怎么樣構成的?
2、帶著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試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學生說分段情況
三、研讀賞析,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讀課文1、2自然段,看看自己能讀懂哪些內(nèi)容,還要哪些內(nèi)容自己不理解,邊讀邊在書上勾畫。
2、反饋交流。通過反復朗讀,品味有關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有趣的生物現(xiàn)象
1)第1自然段的后兩句就向大家介紹了生物世界的.一般規(guī)律。(“不被”或者“少被”這些詞語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理解)
2)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句,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板書或畫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其意思。
3、生物世界真的是這樣嗎?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舉例說明的。
4、交流反饋,讀文畫示意圖,加深理解
1)第2自然段的前4句列舉事例來說明各個等級生物的數(shù)量的多少
雜草的數(shù)量大于并養(yǎng)活——食植物性動物
食植物性動物數(shù)量大于并養(yǎng)活——食肉性動物
2)學習作者的說明方法。在讀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辨別
“一只甲蟲,地下1平方米的采食空間便可以滿足它的能量和營養(yǎng)的需要,而鷹則需要在幾十平方千米的范圍內(nèi)覓食才能得到足夠的食物?!?BR> 這句把“甲蟲”和“鷹”的采食空間和活動范圍做比較,用“1平方米”和“幾十平方千米”這些準確的數(shù)據(jù)加以說明,因此這句采用了列數(shù)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說明食植物性動物和食肉性動物的不同。
3)畫圖理解
鷹
山雀
蜘 蛛
甲 ?蟲
青 ? 草
4)領讀課文,加深理解
三、課堂練習
朗讀課文
金字塔課件【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點,學習作者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懂得尊重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chǎn)。
教學重點:體會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點,學習作者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懂得珍惜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chǎn)。
教學方法:“四環(huán)”教學法。先學后教,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引領達標。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提高熱情。
師生互動,詢問學生對本篇課文的朗讀情況。
師:把課文讀過一遍的同學請舉手,老師要伸出一個手指頭贊揚你(大拇指)———你真棒!
師:把課文讀過兩遍的同學請舉手,老師要用兩個手指頭來夸獎你(食指和中指)———耶,你勝利了!
師:把課文讀過三遍的同學請舉手,老師要用三根手指頭表揚你(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OK,你做的太好了!
師:把課文讀過三遍以上的同學請舉手,請大家伸出十個手指頭,為這些同學鼓掌!
游戲小結:同學們學習語文就要反復的讀,剛才這些同學都做得很好,如果堅持做下去,我相信他們會收獲到更多的掌聲。
二、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跡。當你面對著外國游客時,我們這些小導游會向他們介紹哪些地方呢?(出示課件一:萬里長城、秦兵馬俑、北京故宮)。
自由說,如果此時,我們來到埃及,你猜,那里的小朋友會向我們介紹什么?你想不想了解?
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埃及首都開羅,向金色的沙漠出發(fā),去看一看那神秘的金字塔——板書:埃及的金字塔
1、(出示課件二)金字塔圖片,看到了嗎?金字塔是什么樣子的?(巨大的角錐形建筑)
2、此時,站在金字塔腳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金字塔的位置、做什么用?怎樣建成的?————————)
3、帶著你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和周圍的同學交流交流金字塔的位置、作用、名字的由來、數(shù)量、特點、建造方法等。
4、看到你們自信滿滿的樣子,老師就知道你收獲一定不小,誰來說一說?
(6)金字塔的建造方法———————相機板書:宏偉、精巧。
四、重點品讀,領悟方法。
1、同學們讀書可真認真、仔細,了解了這么多關于金字塔的知識,老師太為你們高興了!
2、同學們是從文中那些語句中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作者分別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出示課件三)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再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的?作者又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自學提示:①用
2 “圈點勾畫批注”法讀書。②讀——勾———品———注———說。
五、自學反饋,引領達標。
師:同學們,讀好了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誰先來說說描寫金字塔宏偉的句子有哪些?
生: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1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這段話是描寫金字塔宏偉的。
師:看來英雄所見略同嘛,下面讓我們來好好感悟感悟這段話。
師:出示課件四:這座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師:這句話里有個詞語“摩天大廈”,摩在字典里有三種解釋摩:
1、摩擦;
2、接近;
師:那你能不能說說摩天大廈這個詞的意思呀?生:快要接近天的大樓師:能不能表達地再準確些?生:形容大樓非常高
師:誰來讀一讀,一定要讓大家感受到金字塔真的很高很高??!
這座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的摩天大廈。這座塔高146米多。生自由讀這兩句話。
生:不能,如果去掉,我們就不會想像出金字塔究竟有多高。生:不能,如果去掉,這句話就不太形象了。
師:老師同意你們的說法,有了后半部分,讓我們形象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樓的高度。那么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呢?
師:完全正確。同學們要記住這種說明方法,在我們以后寫說明文時可以運用。還有一句描寫金字塔宏偉的句子是?
師:(出示課件五):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1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大屏幕出示,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讀一讀這段話。
師:每塊石頭很大,230萬塊石頭壘起來會怎么樣?用一個詞語來形容。
4 230萬塊、2。5噸、60萬節(jié),這里叫什么說明方法呢?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能難倒你們的,誰再來讀一讀金字塔精巧的語句?
生: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師:(出示課件六):“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BR> 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從中我們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金字塔太神奇了,幾千年過去了,居然刀片都插不進去。生:我是從這個句子里讀出的:“幾千年”,說明時間過去已經(jīng)很久了,一般的建筑物可能都倒了,有的也肯定已經(jīng)破損了。但書上說“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說明金字塔的結構很精巧,居然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風吹雨打都能巍然屹立,真的是不可思議。
師:你真善于讀書,從一個詞就讀出了這么多東西。想一想,金字塔為什么這么精巧呢?
生:因為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嚴密。
師:對,原因就在這,每一塊石塊都磨得那樣平整,砌得那么嚴密。要知道那可是在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生產(chǎn)力是相當?shù)拖碌?,人們用的都是相當原始的青銅器或石器等工具,要打磨平一塊石頭已是非常困難的,現(xiàn)在他們要把350萬塊石頭都打磨得平整,要花費多少時間,付出多少心血啊。所以,修建金字塔是一件異常艱苦,異常浩繁的工程,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書上這樣告訴我們—
(出示課件七)“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jīng)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生:經(jīng)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生:我讀出了修建金字塔的人很多,經(jīng)常有10萬人在干活。生:我讀出了整個工程的浩大,居然要用整整三十年的時間。現(xiàn)在埃及有七十多座金字塔,那要花多少年呢。
生:我從中讀出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勞,是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將將一塊塊巨石打磨,筑就了這宏偉的金字塔。
師:的確,是古埃及的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用無數(shù)血汗才筑起了一座座宏偉精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人民的驕傲。讓我們一起來表達自己對埃及人民的崇敬之情。
師:剛才我們好好領略了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那么它們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想知道嗎?
六、自主閱讀,感悟升華。
1、師(出示課件八):默讀課文四五自然段,可以動筆劃一劃、做一做。
①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話,這是個什么句子?(了解過渡句承上啟下的作用)
②古埃及人民怎樣把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相信你一定能夠補全這個句子。
據(jù)說人們先XXXXXXXXXXXXX,然后XXXXXXXXXXXXX,然后XXXXXX。這樣一層層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最后XXXXX,讓金字塔顯露出來。
6的古埃及人?
1、是啊!孩子們,在那遙遠的古代,沒有起重機,沒有汽車,沒有任何先進的設備,有的只是埃及人民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他們硬是靠自己的智慧與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砌成了這一座座人間奇跡。四五千年過去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站在金字塔的面前,摸著這一塊塊巨石,想到勤勞智慧的埃及人民,你一定有許多的話想說。指名說。
2、說的真好,阿拉伯人有一句話,時間能改變一切,就是改變不了金字塔。金字塔不僅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與血汗的結晶,更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chǎn)。如:我國的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等等,我們在欣賞的同時,一定要保護好它們,讓它們成為一個又一個永恒的奇跡。
八、課外延伸、知識拓展。
1、了解世界十大古代建筑奇跡。
2、請同學們自己收集一些有關長城的資料,仿照本課寫法,寫一篇介紹長城的短文。
今天我講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第15課——《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課時。我覺這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一、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二、憑借網(wǎng)絡平臺溝通課堂內(nèi)外,將文字形象化、音效化,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力求體現(xiàn)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修養(yǎng)。
三、能抓住重點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對處于小學高年級學段的五年級學生來說,已經(jīng)具備了較為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語言感悟能力。但由于孩子們沒有去過埃及,所以對金字塔缺乏了解和具體形象的感知,對文中語言文字的描寫很難在腦海中形象化,課堂容易顯得沉悶、枯燥。因此,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與文本的優(yōu)化整合,從而拉近與文本的距離。
四、整體感知和重點品讀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對文本有了一個全面而豐富的認識。
五、合作學習和獨立自主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充分鍛煉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還鍛煉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六、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課堂上,我充分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通過學生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精確,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在緊扣朗讀的同時,遵循情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通過質(zhì)疑激趣法、合作探究法、直觀演示法使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充實、完善起來,以激起學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
七、創(chuàng)景激趣,自主設疑。為了不讓課堂顯得沉悶,我在一上課就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仿佛是去埃及觀光,然后讓學生說說看到課題后最想了解什么,從而引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奠定了基礎。
八、多元導悟,合探解疑。化抽象為直觀,把數(shù)字具體化,體會特點感受金字塔的特點是本文的重點,課文在介紹時出現(xiàn)的只是一系列的數(shù)字。這些是抽象的,無畫面的,孩子們只能淺層次的、機械的告訴我們金字塔高、大,但如何高、如何大、如何宏偉,還體會的不夠深刻、具體。于是我抓住了幾組數(shù)字,讓它們和周圍的事物作對比,將
9它們具體化。 “146米、40層”的高度,和我們普通的住宅樓作對比,相當于幾個疊加的高度呢?學生很快得出“10個,需要費力的仰頭才能看到頂?!庇辛诉@樣真實的感受,自然體會到金字塔的高。
九、鞏固深化,學用延展。學生在初讀課文階段提出的問題,有的通過前面的精讀品味已經(jīng)找到答案,有的還懸而未決。還有些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又產(chǎn)生了新的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主編題,測試學習的效果,品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走向課外,走向生活!
十、板書設計板書設計力求簡單明了,體現(xiàn)了文章的寫作重點。
十一、做到了先學后教、達到了當堂鞏固,節(jié)時高效的學習效果。
以上就是我對《埃及的金字塔》一課第二課時的執(zhí)教反思,不足之處望各位評委、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金字塔課件【篇4】
教學理念:
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的過程,引導他們?nèi)ゾ捉牢谋?,在師生對話中實現(xiàn)對文本的超越。
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有悟。
2、懂得作者是怎樣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以及這樣寫的好處。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重、難點:
通過讀、議等方式,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1、通過上次課的學習,哪些詞語印在你的腦海里了?(指名說,并寫下來)
2、用上剛才寫的詞語,說說課文講了什么?
3、分組分節(jié)讀課文。
過渡:通過上次課的學習以及剛才的朗讀,你已了解“埃及的金字塔”是……
導言:
讀一讀相關的句子,這說明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下文哪句話做了具體介紹?
請用文中的詞語來形容。
1、默讀課文,思考:從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文中勾畫出來)
五、總結:
同學們,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全人類的財富。
試著用上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介紹你熟悉的景物。
金字塔課件【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澄、譯”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澄”。
2.默讀課文。說說你對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3.了解兩篇短文分別采用了怎樣的方式來介紹金字塔。兩種方式有什么不同。
4.根據(jù)兩篇短文介紹的金字塔的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
教學重點
了解兩篇短文分別采用了怎樣的方式來介紹金字塔。兩種方式有什么不同。
教學難點
根據(jù)兩篇短文介紹的金字塔的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出示金字塔的圖片。學生發(fā)言。說說自己對金字塔的了解。
2.今天。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對金字塔的介紹有什么不同。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金字塔夕照》
朗讀課文。課文是什么體裁?結構是怎樣的?(寫景散文。“總一分”結構。)
(1)第一自然段總起全文。
(2)第二自然段寫金字塔與周圍的景物構成了一幅開闊雄渾的畫卷。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是感嘆句。改為陳述句是:真是一幅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
(3)第三自然段寫作者對“金字塔”這個漢文譯名來歷的思考。
(4)第四自然段寫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難忘。
全文描寫了金字塔在夕陽照耀下的美麗圖景和作者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金字塔這一人類建筑奇跡的贊嘆之情。
2.《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本文是一篇圖文結合的非連續(xù)性文本。是一篇說明性質(zhì)的文章。
(1)本文由兩部分組成
①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讀非連續(xù)性文本。要注意讀圖和篩選信息。說一說你從這一部分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約600萬噸。體積約260萬立方米。塔底面積約5.3萬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開羅郊外的沙漠里。(引導:讀圖。有駱駝說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歷史悠久。(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觀雄偉。(“用大約230萬塊石頭砌成。平均每塊重2.5噸。整個胡夫金字塔相當于50層樓高。塔基面積有126個籃球場那么大。體積是1萬多個教室的總和?!?(引導: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金字塔的雄偉。)
生5:工藝精湛。(“中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至今仍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引導: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生6:設計巧妙。(兩個“正好”突出了這一設計的巧妙。)
②建造金字塔時的古埃及利用前面學過的方法。篩選概括信息。
這一部分主要講了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和取得的成就。
有哪些成就?
(建造了金字塔。在天文學、數(shù)學、幾何學、地理學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精湛的造船技術、采石技術和石窟陵墓、神廟等建筑成就。)
(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的結晶。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你能搜集資料?;卮鹫n文中提出的問題嗎?(答案不唯一。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金字塔是一偉大奇跡。體會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篇課文包含兩篇短文。體裁各不相同。描寫的都是金字塔。但角度各異。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描寫一處景物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式。查找相關資料。試著介紹一下金字塔吧。
教學反思
1.課前設置預習方案。讓學生搜集金字塔的資料。了解金字塔的基本情況??梢约ぐl(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非連續(xù)性文本是閱讀文本的一種。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學會了讀圖和篩選信息。在教學時。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總結。培養(yǎng)他們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的興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