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半學期期中自我總結(jié)4篇

字號:

初三上半學期期中自我總結(jié)【篇1】
    期中測試已經(jīng)結(jié)束,靜下心來思索前一段時間的教學和本次期中考試中所暴露出的問題,簡單地予以小結(jié)。
    我覺得在小學高段的數(shù)學教學中,讓學生理解數(shù)學概念(例如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圖、比和比例的概念等)是掌握數(shù)及其運算性質(zhì)、法則、公式等基礎知識的前提,又是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基礎。平時的練習和考試時學生在運算中發(fā)生錯誤,解題能力差,不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其主要原因我覺得是學生對某些數(shù)學概念掌握得差。對此我想只有組織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起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概念是從現(xiàn)實世界的具體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因此,我們在數(shù)學概念教學中,必須遵循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注意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觀察比較,或讓學生動手操作,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然后通過語言來逐步抽象、概括出數(shù)學概念。例如,在教學體積概念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一個鉛筆盒和一塊黑板擦,問學生誰大?緊接著,又讓學生觀察兩個棱長分別是2厘米和4厘米的方木塊,問學生哪個大?通過這樣比較,學生初步獲得了物體有大小的感性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概念的本質(zhì)屬性。拿出一個梭長是4厘米的正方體空紙盒,先將梭長是2厘米的方木塊放入盒內(nèi),學生便清楚地看到這方木塊只占據(jù)了盒子的一部分空間,然后把一個梭長為4厘米的方木塊放入盒內(nèi),正好占滿紙盒的整個空間,學生又從這一具體事例中獲得了物體占空間的感性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就能較自然地導出:物體所占有空間的大小,叫做“體積”這一概念。
    同時,課堂練習是教學上的反饋活動,是學生對教師輸出信息的反映信號。學生通過練習,不僅可以起到鞏固概念、深化概念的作用,而且通過練習可以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精心設計好練習題并及時評講、糾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概念教學中。如果能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及年齡特點及教學規(guī)律,合理采用各種教學手段與方法來進行教學,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可以使學生概念清晰、能力增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后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許多老師在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試之后都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試卷上有些題目都已講了好多遍,為什么仍有這么多的學生做不出來、考不好!接下來就會說為什么自己教的學生會有這么笨,講了這么多遍都記不住。于是乎在講評試卷時或在家長會上就不停地強調(diào)有多少多少題目是自己講過好多次的。把考得不好的責任都推給學生。如果只是個別學生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那可能是學生的問題;如果是群體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那教師就得反省自己了,是自己沒有講清楚,還是教學方法、教學常規(guī)上存在薄弱之處。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從兩個方面做了一些反思,供大家思考。
    1、從認識方面看:
    ①學生是參差不齊的。平時教師講過的內(nèi)容,哪怕是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講了很多遍,也仍會有部分學生掌握得不好。學生的認知能力有強弱之分,我們不能認為自己講了很多遍之后,學生就記住了、掌握了。我們的頭腦中始終應該有這樣一根弦:可能還有部分學生對某些內(nèi)容沒有掌握好。有了這根弦,也許我們就會經(jīng)常去查漏補缺,而不至于怨天尤人。
    ②學生沒有記住我們講過的內(nèi)容或題目也是合乎常理的,那么多的學科、那么多的內(nèi)容需要他們?nèi)ビ?,誰能記住那么多呢!但重要的是,在授課過程中我們是否幫助學生構(gòu)建了知識體系、培養(yǎng)了解題能力。從新課程理念看,教學應注重過程,結(jié)果是其次的。在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中就應積極地貫穿這一理念,我們講評某一方面的內(nèi)容或某一個題目時,我們是填鴨式的講評,還是在教師的啟發(fā)下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過程中自覺地理解、掌握這部分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否幫助學生構(gòu)建了知識體系、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解題能力。若完成了這一目標,哪怕有很多我們講過的題目學生記不住,也是不可怕的,因為學生具備了獲得正確答案的能力,而且我們沒有講過的題目學生也能解出正確的答案。我們這一生也許記不住我們騎過哪種型號、哪種顏色的自行車,但我們騎自行車的`能力是不會忘記、不會丟掉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追求的不是花多少課時去講多少題目(當然讓學生適當?shù)匾娮R一些題型是必要的),而是要不斷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我們常說“要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給學生一個蘋果,還是給學生一棵蘋果樹”,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
    2、從教學常規(guī)方面看:
    首先我們得熟悉自己任教的學科,并積累大量的經(jīng)驗。然后利用這些經(jīng)驗去幫助學生構(gòu)建知識體系并獲得解題能力。但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你把許多自認為很好的經(jīng)驗、方法傳授給學生,學生仍掌握不好。這里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注意,我們把經(jīng)驗、方法講給學生聽了,不等于學生就獲得了這個經(jīng)驗、方法,我們必須要有及時的、有針對性的練習去進行鞏固,才能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要把作業(yè)、知識點落到實處。另外,人都有懶惰的天性,要想大部分學生都掌握較好,還得在課堂上、作業(yè)上嚴格要求他們,并嚴防學生不做作業(yè)或假做作業(yè)。實際上許多高一學生在克服了知識障礙、能力障礙、行為障礙之后,在高二、高三年級便會進入良性循環(huán);反之,一旦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生便會自暴自棄,而且?guī)熒P(guān)系惡化。而在這個克服的過程中,教師的嚴格要求往往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要使學生考出好成績,并學得輕松,我們就必須構(gòu)建學生得知識體系、培養(yǎng)他們的解題能力,并使他們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如何做到這一點,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做法,希望我上面的反思能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初三上半學期期中自我總結(jié)【篇2】
    期中已經(jīng)考試結(jié)束了,縱觀學生成績雖然成績?nèi)考案瘢?0分以上的學生不是很多。為做好以后的語文教學工作,顧反思如下:
    首先,從學生的卷面看學生的基礎知識與積累運用部分丟分是個別學生與個別題。其中有一個詞語搭配的4分題,大部分學生都有丟分現(xiàn)象。究其原因:學生這方面的積累缺乏,教師也沒有進行過專門的訓練。由此想到,語文能力不是僅憑幾節(jié)語文課就可以形成的,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讀書,在這方面多積累,教師也要適當?shù)剡M行一些訓練,相信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其次,問題大的是習作園地中的修改片段。本題是個5分題,但學生沒有一個得滿分的,甚至有的學生1分不得。原因:學生這方面能力太差,雖然在平時的作為教學中也常進行這樣的訓練,但力度不夠,方法欠佳。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在這方面扎扎實實地訓練,指導學生經(jīng)常自改、互改,不久的將來,學生的習作能力和修改文章的能力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
    最后是個別學生的個性問題。在教學中除引導學生多讀書外,還要個別學生個別對待,是能力問題還是習慣問題,找準他們的缺漏,有的放矢地給予學生個別輔導,學生的語文能力會日漸提高的。
    總之,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應抓好課堂教學,在課堂上扎扎實實地訓練學生的語文基本功。
    初三上半學期期中自我總結(jié)【篇3】
    前幾天,一位語文老師在評課時,說了一句話,說我們初三老師就為中考而活著。話雖然說得稍稍過了一點,但也不難看出考試在我們教師心目中的地位,就像農(nóng)民對待自己的莊稼一樣,我想任何一位有責任心的教師都不會對別人說:學生的成績對我來說無所謂。
    周三改完試卷就拉了一下自己所帶班級的成績,不是太理想,五一假期的時候,就有點若有所失,感覺自己像做錯了事情的孩子一樣。雖然有人安慰我說學生的成績由多個方面決定的,不要太過自責??墒浅煽儾缓茫约赫娴倪€是有些責任的。那天考試看到了試卷,自己心里就感到了不妙,原來我的復習計劃是有偏差的,七年級語文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字詞方面考了不少的分,而我由于自己忙于學校的事情(當然是個借口),沒有時間細致地讓學生進行默寫方面的訓練;還有一些文言文的默寫,我太注重課后要求背誦的文言文,而有些沒有要求背誦的文言文也考到了,自然丟了不少的分;還有現(xiàn)代文,教研員說過七年級現(xiàn)代文要考查課內(nèi)的,而我對課內(nèi)的復習力度不夠,還有對一些自己認為不太重要的文章沒有關(guān)注,而恰恰考到的就是那些文章;還有我們平時的練習試卷,出題質(zhì)量不高,命中期中考試的地方太少……這些導致了這次的考試不理想,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的原因,整天忙這忙那,自己的教學便松懈了下來,對學生的關(guān)注和輔導太少了,不知不覺和學生的關(guān)系有些生疏了,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生疏了自然成績要下來了。
    雖然很多的教育家都認為不能僅僅以成績來對老師和學生進行評價,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作為教師,沒有成績,教學的可信度自然會下降,怎么說也難以讓人佩服。作為學校,教學質(zhì)量不能提高,家長和社會就會對學校投來懷疑的眼光,尤其是對學生,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成績不理想而想出人頭地(尤其是我們農(nóng)村的孩子)是很難的。但是如果只看成績這個事情,又會讓人的目光變得狹窄,使教育變得太過功利,所以這真是個糾結(jié)的事情啊,但是不管怎樣,作為一個基層的工作著,還是要關(guān)注一下學生的成績,關(guān)注一下自己的教學,一年兩次的考試雖然不能代表太多,但是對于我們教師針砭自己,改善自己的教學,還是有幫助的。
    初三上半學期期中自我總結(jié)【篇4】
    再過兩周就要期中考試了,這是我們第一次通考,也是我們走向中考的第一步。
    老師不斷的給我們加壓,雖說還有一周的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里,作業(yè)量,復習量卻不斷的加大,再加上小考等一些測試,讓我們苦不堪言。較多的作業(yè)也成為了我們的負擔,時間也越來越少。難道真的要熬夜嗎?不,我要把握自己的時間!
    我們學校雖然放學比較晚,但是在學校的時間卻很充分,比如大課間的25分鐘,只要抓緊時間,作業(yè)也可以完成。還有一晚和二晚空余下來的時間,只要節(jié)約起來,少說會兒話,不也能寫作業(yè)嗎?我中午去的也比較早,只要抓住這些空余的時間,即使一晚和二晚寫不了作業(yè),也不會給晚上的時間帶來壓力。
    時間是我們初三最重要的東西之一,時間不能停止,更不能買回來,所以我們只有抓緊每天的時間,不讓他白白從身邊溜走。下個星期就要開始其中復習了,但是復習也需要大把的時間,這更加考驗了我節(jié)約時間的方式,所以,我必須堅持下去,節(jié)省時間。
    復習很重要,復習需要時間,所以時間更重要,依靠時間管理的訓練,我相信,我肯定能節(jié)約出很多的時間,用這些時間來復習。
    寫后小記:時間使我們初三學生最需要的,而我更是經(jīng)過時間管理訓練的,所以我相信我自己一定可以節(jié)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