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字號:


    您在尋找好文章嗎我們建議您閱讀“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非常感謝您的到來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您帶來新的啟示。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做的提前準備,因此想要隨便寫的話老師們就要注意了。教案是實現(xiàn)課程質量和教育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篇1
    教學目的:
    1、在學習2、3、5乘法口訣的基本上引導學生學習4的乘法口訣,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方法。
    2、掌握4的乘法口訣,能運用4的乘法口訣正確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開火車口算卡片
    二、學習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小熊請客圖。
    師:今天小熊家來了許多客人,小熊采了許多紅果,要把它們串成糖葫蘆請客人們吃,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小熊準備了多少紅果吧。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貼出一串糖葫蘆圖和表格。
    師:小熊想把4個紅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個紅果呢?3串、4串9串分別有多少個呢?你能用所學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編出乘法算式嗎?
    (可先請一名基礎較好的'學生說出42=8或24=8,再編出口訣。)
    (1)獨立思考,填寫表格。
    (2)小組交流填表結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組派代表匯報結果。
    板書算式和口訣。
    (學生通過前面5、2、3的乘法口訣的學習,已對此類新知的學習過程及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填表,寫乘法算式和編口訣的工作。)
    (4)學生齊讀口訣。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記憶口訣。
    獨立背誦4的乘法口訣;同桌互背;師生對口令;小組選代表比賽對口令,看誰說得又對又快。
    2、說一說。
    可采用小組接龍游戲,引導學生用數桌腿來記憶口訣。
    3、練一練第1題連一連。
    學生理解題意,再獨立完成,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4、練一練第3題。
    此題也應先讓學生弄懂圖意,再獨立填寫算式,說說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義。
    5、數學游戲
    先算出每個算式的結果,小組合作找出復數的規(guī)律,按規(guī)律走出迷宮。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篇2
    《認識乘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本課的目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在認識幾個幾的基礎上學習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觀察現(xiàn)象,在與加法的比較中體會用乘法寫比較簡便。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合作意識。教學重點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lián)系。教學難點是能正確用乘法表示“幾個幾相加”。因此溝通幾個幾相加與乘法的聯(lián)系是本課的一個著力點。
    在備課時,我主要關注了以下四個方面:
    一、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幾個幾。
    一年級學生雖然經常見到幾個幾的現(xiàn)象,但很少用幾個幾來描述,在以前學過的加法中雖然也學過同數相加,但也并不要求說出幾個幾。在復習后,我?guī)ьI同學參觀動物樂園,分四個層次認識了幾個幾。第一層次,讓學生按群數出兔和雞的數量,兔有4個2只,雞有3個3只,根據圖列出連加算式,學生對幾個相同數連加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第二層次,讓學生人人動手操作擺小棒,先表示出4個2和2個4,然后按自己的想法每堆擺一樣多,擺出幾個幾,這樣就將剛剛形成的感性認識加工成表象,在親自操作中體驗幾個幾。第三層次,通過一個花片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別說出幾個幾并列出連加算式,這樣就使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第四層次,讓學生在身邊找找可以幾個幾個數的現(xiàn)象,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幾個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看圖數數,操作體驗,比較感知,聯(lián)系實際,在鮮活的具體情境中初步建立了幾個幾的表象。
    二、在現(xiàn)實問題中引入乘法。
    數學概念課的教學容易陷入枯燥、灌輸的現(xiàn)象中,只有賦予抽象的概念以實際含義,發(fā)揮學生已有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合作意識。本課中乘法知識的教學分三步進行,在數數、連加等方法后,自然引出乘法,使學生了解了乘法產生的背景。
    一是從實際問題里抽象出數學問題。從圖中看,每張桌上有2臺電腦,4張桌上一共有4個2臺,8張桌子就是8個2,100張桌子上就有100個2臺電腦。這時提示學生“還可以用乘法計算”,在引出乘法的時候就突出它是相同加數連加的新算法。二是教學乘法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有意義地接受“4個2相加可以寫成4×2=8”。利用實例,把相同加數連加的數學問題與乘法準確地聯(lián)系起來,初步教學乘法的含義。然后讓學生自學教材,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三是給教學留出了反思的空間。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把黑板上同數相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使學生體會,相同加數相加時可以用乘法表示。
    三、在強烈反差中感知幾個幾相加用乘法比較簡便。
    教材的意圖是,在電腦房里有4個2臺電腦那里揭示乘法算式,在教學中我略作改動,我連續(xù)出現(xiàn)了三個電腦房,分別解決4個2相加,8個2相加,100個2相加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到100個2相加用加法太煩了,這時教師指出,求幾個幾相加還可以用另一種計算方法,即乘法。使學生在強烈的反差中體會到乘法的必要性和簡便性。
    四、在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的乘法意識。
    有效的數學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我們要用數學的眼光和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分析生活現(xiàn)象,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乘法意識作為數學意識的一種,在學生初步學習乘法的時候就應該進行培養(yǎng)。在整堂課中,我結合乘法知識的學習,始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覺地溝通幾個幾的經驗和乘法的聯(lián)系,讓學生不斷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xiàn)象,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認識幾個幾的最后一層次,讓學生找找身邊可以幾個幾個數的現(xiàn)象,在全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乘法的眼光找找乘法現(xiàn)象時,學生可以聯(lián)系實際,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
    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2~3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比較、驗證等環(huán)節(jié)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而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乘整數和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師:仔細觀察,從圖中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這里的“個”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獨立思考)
    師:想一想,你還能找出不一樣的方法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嗎?
    師:我們先來比較第(1)和第(2)兩種方法,請分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
    提出質疑:3個六分之一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嗎?為什么?
    預設: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是一個分數。
    師:我們再來比較第(2)和第(3)兩種方法,這樣算可以嗎?為什么?
    引導說出:這兩個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個()相加是多少”。
    師:再來看這里的第(4)種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嗎?結合圖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進行交流。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三個算式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并且知道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它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設計意圖:呈現(xiàn)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個?”,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經歷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并驗證、小組交流等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地呈現(xiàn)個性化的方法,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習狀態(tài)。采用因勢利導的方式,通過比較分析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自主得出結論,加深了對分數乘整數意義的理解?!?BR>    師:剛才的第(4)種方法用語言描述得出計算結果的過程,結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回顧一下,計算過程用式子該如何表示?預設:
    生2:
    師: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相同嗎?它們的相同點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處又是什么?(根據學生回答分別打上方框)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預設:有多少個
    師: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更簡單?那么這種方法是怎樣計算的呢?
    師:剛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學是這樣計算的。與這里的第二種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預設:一種算法是先計算再約分,另一種是先約分再計算。
    師:比較一下,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簡單?為什么?
    小結:“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使參與計算的數字比原來小,便于計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約得的數與原數上下對齊。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明確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對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為什么分母不變,只用分子與整數相乘”這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多次追問,適度引導轉化,促進學生的理解。對于“先約分再計算”這種方法的教學,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引導學生經歷觀察與思考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BR>    師: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強化算法,突出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1)師: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該怎樣計算?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個12 L的和是多少。
    預設3:單位量×數量=總量,所以12×3=36(L)。
    (2)師: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據什么列式的?引導說出思考的過程并板書:“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題學生自練。引導說出:“12×3分之一表示求12 L的三分之一是多少?!痹谶@里都是把12 L看作單位“1”。
    (4)師: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你還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并解決嗎?(學生練習,交流。)
    歸納小結:在這里,我們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的關系式可以得出:一個數乘幾分之幾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經吃了它的三分之一,吃了多少千克?
    師:你能說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嗎?“求3千克的三分之二是多少?!?BR>    師:列出算式,并與前一個式子進行比較。這兩個式子有什么不同?
    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篇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游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快心情。
    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第二、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tài)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游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xiàn)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教學準備:圖、生字卡片、配樂磁帶;帶領學生到郊外去游玩。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秋天的美好;識字寫字。教學時間:
    兩課時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1.板書:秋
    說起“秋”,小朋友眼前會出現(xiàn)什么?
    [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學生有生活的經驗,而且識字和練習中學過關于秋的內容。調動學生大腦里相關的知識儲備,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2.是的,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天朗氣清。在這個宜人的季節(jié)里,讓我們手拉手一起去郊外游玩好嗎?(板書:游)齊讀課題。
    【當學生的熱情被激發(fā),他們會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地進入閱讀?!?BR>    二、進入情境。初步感知
    你都看到什么了?趕快讀讀課文。
    1.自讀。(師巡視)
    2.讀給同桌聽聽,請他幫幫忙,聽聽有沒有問題。(師巡視指導互糾)
    3.自由分段朗讀課文,及時評價,相機糾正“打滾兒”、“逮螞蚱”等詞。
    【關注學生的差異,給孩子充分的閱讀時間,扎實展開朗讀的過程,通過同桌幫助、難詞指導,切實過好認讀關。]
    三、對話交流。體悟課文
    1.引讀第一自然段。
    2.讓我們躺在松軟的草地上,仰起頭看看天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亮開嗓子喊一喊!(指導朗讀第二段)
    [關注學生的情感,創(chuàng)設寬松的情境,讓學生在喊一喊中說出對課文的理解,并自然地注入自己的情感,聲情并茂。而且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往往會自然調動
    生活經驗,對課文加以拓展,豐富語言。]
    3.讓我們站起來,走近農田看一看。(出示大幅可愛的稻子、高粱、棉花的農田圖,遠處可模糊些)你看到了什么?跟它們說說悄悄話好嗎?(指導朗讀第三段)
    [借助圖畫,讓學生和莊稼親切對話,其實就是在與課文對話、交流,在此基礎上讀好課文就水到渠成。而且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孩子與自然的交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友好相處。】
    說說你還看到了什么?背誦兒歌《秋天到》
    4.下面我們自由活動,同學們可以四處走走看看,好嗎?(師詢問孩子干了些什么?感覺怎樣?)(指導朗讀第四段)
    【讓學生動一動,把激趣放到重要位置,注重情感的投入,使學生愛讀。]
    5.引讀全文。(配樂)
    四、學習生字
    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字形,了解漢字的形體美,自能進行識字。
    【學生在課堂里,不僅需要知識,而且需要情感。他們需要與教材進行對話,需要與老師進行交流。只有關注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才能讓教材活起來,才能做到“我心入書,書入我心”。只有知識與情感共生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課堂!】
    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濃厚興趣
    3.初步培養(yǎng)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yǎng)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怎樣有序的進行排列組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想帶大家一起去數學王國玩,你們想去嗎?同學看數學王國到了,可是門是鎖著的,只有輸入正確的密碼門才可以打開,可是密碼是多少呢?提示密碼是由1和2這兩個數字擺成的兩位數。那么這個密碼是多少呢?
    師:試試看。(課件出示答案。)
    二、探究新知
    1、感知排列
    師:經過同學們的努力數學王國的大門打開了,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進入數學王國,怎么進不去,同學我們又遇到了障礙,數學王國的門上還上了一把超級數碼鎖哦,這把鎖的密碼是由1、2、3這三個數字其中的兩個擺成的兩位數,那么這個密碼可能是多少呢,你們能猜出來嗎?
    師:指一名同學猜。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使排列出的數字既不重復也不漏掉。
    師:請同學們用數字卡片擺一擺、試一試,并記錄下來。
    師:哪位同學愿意來匯報?
    師:大家都采用各種方法擺出了6個不同的兩位數。真了不起??!今后我們在排列數的時候,要想既不重復也不漏掉,就必須要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
    2.練習
    師:同學們我玩?zhèn)€猜電話號碼的`游戲你們愿意嗎?
    師:明明沒有參加今天的活動,老師想打個電話通知他,可是老師忘記了明明家的電話號碼后三位了,只記得后三位是1、3、9的組合,你能幫老師想想看明明家的電話號碼的后三位都可能是多少嗎?
    3.感知組合
    師:你太聰明了,老師很感激你和大家分享你的好辦法(教師不自主的一邊走一邊伸手和同學握手)。提到握手,老師又有一個問題想請大家?guī)兔?,愿意嗎?問題是:如果三個人握手,每兩個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師:到底幾次,小組為單位,看看每兩個人握一次手,三個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學生活動)
    師:兩個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老師現(xiàn)在有一個疑問,排數字卡片時用3個數可以擺出6個數,握手時3個同學卻只能握3次,都是3,為什么出現(xiàn)的結果會不一樣呢?
    結論:擺數與順序有關,握手與順序無關。
    擺數可以交換位置,而握手交換位置沒用。
    三、應用拓展
    1、搭配衣服
    師:數學王國要舉行時裝表演,這四件衣服有幾種不同的穿法呢?書上連一連,畫一畫。(學生操作) 看看有幾種不同的穿法呢?
    師:如果你是模特,你最喜歡穿那套衣服,為什么?
    2、猜路線
    師:小敏也想通知小兵今天數學王國有活動,從小敏家到小兵家有這么多條路,你能數出來由幾種走法嗎?
    3、買練習本
    師:數學王國準備買一些練習本做獎品,每個練習本5角錢,我們現(xiàn)在有這么多不同面值的錢幣,可以怎么付錢?
    四、總結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是生活中的簡單的排列與組合的問題。生活中有很多數學問題,只要小朋友細心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數學問題,掌握了這些數學知識,我們就可以把生活裝點的更加美麗!
    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篇6
    師:同學們,今天沈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蓚€朋友,你們看他們是誰?(出示圖片)
    師:這樣吧,我們調查一下,如果你喜歡松鼠的就用水彩筆把你的姓名寫在紅色紙片上,如果你喜歡熊的,就把你的姓名寫在綠色紙片上,如果你兩個都喜歡,你可以在兩張上都寫上你的姓名。
    師:為了方便,我們調查一個組好不好,請第二組的同學把你寫的貼到黑板上相應的位置。如果你兩個都喜歡的話,可以把你的兩個姓名分別貼到他們的下面。
    師:那么,喜歡ZIP和ZOOM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二、探究:
    1、四人小組合作,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喜歡ZIP和喜歡ZOOM的人數。
    師: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如果還有意見,就讓一個學生站起來,給全班同學數數,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確定12人。)
    師:那么,實際是12人,可是計算出來是其他的呢?原因在哪里?
    師:重復的有6人,算了兩次,而實際應該算一次,所以我把他重疊起來。(教師說著把這6人的`紙片重疊起來)
    師:剛剛,我們把他分成兩類這樣貼,很容易出錯,那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能不能用一些圖、表或者自己喜歡的其他方式,把這份名單再整理一下,使我們清楚地看出喜歡ZIP的有哪些人?喜歡ZOOM的有哪些人?兩樣都喜歡的有哪些人?能不能?
    師:那這樣吧,我們四人小組合作,合作之前給大家?guī)c合作建議:
    出示合作建議:
    (2)四人小組動手在紙上畫出方案。
    師:通過小組同學的努力,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同學都已經有了方案,那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成果呢?注意,展示的時候說說你是怎樣設計的?
    (1) 請學生上來展示成果,并介紹方案。
    3、看著集合圈計算總人數。
    師:那么,現(xiàn)在你知道喜歡ZIP和ZOOM的同學一共有多少人嗎?生報一遍
    三、鞏固練習:
    1、把下面的動物的序號填在合適的位置。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么動物呢?(讓學生說幾個)那他是怎樣行動的呢?那么,這些動物是怎樣行動的呢?(出示)請你按照他們的行動方式把他們的序號填在相應的集合圈里。
    讓學生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師:那你是怎樣填的呢?問:這部分表示什么?這部分表示什么?這個大圈表示什么?這個大圈表示什么?
    2、計算三(1)班加語文和數學課外興趣小組的人數。
    師:剛剛我們了解了同學們喜歡動物的情況,下面,我們走進三一班去了解以下他們參加興趣小組的情況,請看這里。
    先讓學生畫出集合圖。
    (5) 匯報,說說為什么這樣計算。
    3、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中這樣的例子。
    師:其實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你們可以舉例說一說嗎?
    4、我家招待客人,這些客人喜歡吃糖果的有4人,喜歡吃花生的有6人,喜歡吃花生又喜歡吃糖果的有2人,那么我應該準備花生多一點還是準備糖果多一點?
    (1)說說應該準備什么多一點。
    四、總結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什么?你覺得自己學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