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匈牙利后東方味無處不在

字號:

   匈牙利是進入東歐的門戶,而布達佩斯可以說是門上的鎖。這個素有“多瑙明珠”美譽的城市甚至被喜歡熱鬧的法國人評為世界上最安靜的首都之一。
    布達和佩斯原本是兩個獨立的城市,多瑙河的西岸是布達,東岸是佩斯,這兩座城市原先隔河相望,后經過幾個世紀的經營,兩城逐漸成為一體,于1873年合為一座城市,稱為布達佩斯。橫跨于多瑙河上的九座橋梁把布達和佩斯緊緊相連,然而,歷史形成的迥異風格讓兩者至今仍在演繹雙城故事的現(xiàn)實生活版。
    泡溫泉
    匈牙利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僅布達佩斯就有溫泉多達120多個,18世紀,羅馬人和土耳其人的入侵帶來了洗澡文化,使這里幾百年來一直熱汽騰騰,而且匈牙利人還將溫泉與泳池相結合,讓泡溫泉演變成為當?shù)厝松畹囊徊糠?。當?shù)厝税褱厝禺斪魉麄冎匾纳缃粓鏊?,下棋、聊天、看書,甚至是睡覺,匈牙利人都想泡在泉水里解決,就連許多藝術家、政治家、作家等也經常在這里出沒。布達佩斯的溫泉價格一般是400——1500弗林,而且按小時收費,有趣的是,沒有泡足時間的可以按比例退回相應的金額。
    游船河
    美麗的多瑙河在布達佩斯穿城而過,分隔開布達與佩斯兩個城區(qū),也隔開了兩種文化。由于許多別具特色的建筑分別設立于沿河兩岸,乘游船欣賞岸上風光就成了最輕松、最愜意的事情了。強烈建議在傍晚時分登船,隨著夜幕的降臨,多瑙河畔的萬家燈火映照在水面上,更顯璀璨奪目。船由伊麗莎白橋旁的七號碼頭出發(fā),沿途可以瀏覽布達城堡山上的皇宮、漁人堡、馬加什教堂、橫跨布達與佩斯間九座橋中的六座(阿爾帕德橋、瑪爾吉特橋、鏈子橋、伊麗莎白橋、自由橋、裴多菲橋)、老城教堂、音樂廳、國會大廈等建筑。
    聽歌劇
    雖然說,與布達佩斯僅有3個小時車程的維也納才是人們心目中的音樂之都,但許多維也納人也經常跑到這里來欣賞藝術表演,不僅因為這里的藝術水準高,門票也相對來說便宜很多,而且臨近開演的時候還會有額外的折扣。最省心的辦法是到瓦茨大街,那里到處是前來觀光購物的人,票販子也夾雜在其中向路人兜售。位于安德拉希大街的國家歌劇院最好能去參觀一下,這幢建筑是大街上最華美的。贏得了匈牙利人的心的茜茜公主是這個歌劇院的???,人們甚至會告訴你她偏愛舞臺左手邊的二樓包廂,而她的丈夫弗蘭茨正是劇院的捐贈者。
    中國風:匈牙利生活中透出了東方味
    “亞洲,我們的故鄉(xiāng),我們過去的祖國。”著名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他的敘事史詩中,曾這樣表述匈牙利人的東方情結。多年來,關于匈牙利民族的起源一直是史學界懸而未決的話題。盡管身處歐洲,但匈牙利人身上的東方氣質卻給每個來到這里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匈牙利,擁有黑色直發(fā)、黑色瞳孔以及偏深膚色的漂亮女郎很常見。從背后看,時常會把她們錯當成亞洲人。當然,也有很多匈牙利人金發(fā)碧眼、鼻梁高挺,是典型的歐洲白人長相。這種相貌上的多樣化,源于匈牙利人和周圍民族的長期融合。
    不少匈牙利人談到歷史話題時,都認同自己的祖先來自東方,是地地道道的游牧民族。歐洲許多語言中的“匈牙利”一詞,是由“匈奴”演化而成的。據(jù)說當年正是匈奴大單于阿提拉帶領子民,以今天的匈牙利為中心建立起了龐大帝國。時至今日,“阿提拉”仍是匈牙利男子的常用名,就像美國名字中的“約翰”一樣。布達佩斯安德拉士大街最東端的英雄廣場中央,聳立著36米高的柱形千年紀念碑。碑座上有7位馳騁在馬背上的勇士,代表的正是匈牙利祖先最早的7個部落。其裝束明顯具有東方游牧民族“胡服騎射”的特點。
    土豆燒牛肉是國菜
    在飲食上,中國人比西方人口味重,因此很多人出國吃不慣西餐,但這種困擾在匈牙利會減少很多。盡管這里餐館的正餐依然遵從著“開胃菜、湯、主菜、甜點”的西餐程序,但其內容卻與中國北方菜頗為相似。就是著名的匈牙利國菜———土豆燒牛肉。這道菜的傳統(tǒng)做法是在草地上支起架子,將大鍋吊在架子上,下面點起篝火,將牛肉、土豆、面疙瘩加上辣椒粉、香葉等調料放在一起煮。到匈牙利的中國游客也非常喜歡這道菜,認為其口味很有東方感覺。
    其實,匈牙利人東方式的烹調手藝還體現(xiàn)在放作料上。一般的歐洲人是在菜上桌后再撒調料或蘸醬,而匈牙利人卻和亞洲人一樣,喜歡在烹調過程中加料。記者在布達佩斯吃過一次正宗的烤魚,那鮮美濃厚的味道,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匈餐與中餐最大的不同在于肉多菜少,而這個習慣正是源于過去長期的游牧生活。當?shù)剡€有一種傳統(tǒng)民居,其房屋呈正方形,整體形狀與帳篷很相似,應該也與游牧歷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