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細節(jié)也是可以在托福寫作中加分哦,出國留學(xué)網(wǎng)托福欄目為大家?guī)砣绾卧谕懈懽髦姓_使用逗號,希望對大家備考托福有所幫助哦!
如何在托福寫作中正確使用逗號
Comma
1). 起源和爭議
現(xiàn)代英語中使用的逗號,由公元1490年左右,威尼斯的一個叫做 Aldo Manuzio的印刷商人首次使用。Comma一詞源自于希臘語 komma,意思是“something cut off”。
最初的目的是通過分割句子,來防止引起歧義。
到文藝復(fù)興時期,逗號開始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隨著使用的增多,慢慢的,對于逗號的作用也出現(xiàn)了兩派不同的理解
理解一:
“A comma marks a slight break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a sentence. Used properly, commas make the meaning of sentences clear by grouping and separating words, phrases, and clauses.”
能夠隔開一個句子中的不同部分,通過聚集或是分割單詞、詞組和從句,幫助我們準(zhǔn)確理解句子意思。
理解二:
“Comma is used to mark a pause, like dynamics in music; if you were reading aloud, the comma would suggest when to take a breath.”
這一派基本認(rèn)為,逗號與寫作文字的韻律感相關(guān),讓你知道什么時候提頓,什么時候繼續(xù)往下讀。
不論兩派都認(rèn)為對方的觀點如何的可笑,在老師我看來,其實這兩派的爭論頗有些瞎較勁。一般來說,朗讀的時候,你會在什么地方停頓,當(dāng)然是一個意群結(jié)束的時候,而這往往也是往我們理清句子結(jié)構(gòu),不造成歧義之處。
比如下面這個句子:
“When the Dutch reflect on their performance in this World Cup final, they will not find it hard to see why their agressive tactics lost them friends in 2010.”
很明顯在上面這個句子里,逗號所在的位置,既是你會停頓的地方,也是區(qū)分結(jié)構(gòu)的位置。
2). 使用
一般來講,逗號有以下五種主要的使用
** in lists 使用在列舉中
** in direct speech 使用在對話中
** to separate clauses 分割從句
** to mark off certain parts of a sentence
** with however
a. 使用在列舉當(dāng)中:
這個用法很好理解,就是用在列舉兩個以上的事物的時候,例如下面這個個句子:
“Saturday morning started with a hearty breakfast of scrambled eggs, bacon, sausage, and French toast.”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在舉例用法當(dāng)中,and 前面的逗號被稱作“serial comma”(已標(biāo)紅),有時也被叫做“the Oxford comma”,因為牛津大學(xué)出版社在它的編輯手冊里規(guī)定必須使用。
并不是所有的寫作者都會用,有人會覺得過于啰嗦和學(xué)究,尤其是在新聞寫作里,因為新聞寫作的重點就是時效性和簡潔,所以如果你看到列舉中and前面沒有逗號也無需驚訝。 不過,個人建議做好還是使用,不然就會出現(xiàn)以下情況:
“We invited the strippers, JFK and Stalin”
這個句子“有可能”表達的意思是:我們請了脫衣女郎,她們分別叫JFK和斯大林。整個句子聽起來十分荒謬。
如果有serial comma,意思就很明確:
“We invited the strippers, JFK, and Stalin”
你請了脫衣女郎,以及JFK和斯大林。
類似的句子:
“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my parents, Ayn Rand and God.”
所以你父母是Ayn Rand和上帝?
b. 使用在對話里
寫作者描寫直接對話時,當(dāng)說話人出現(xiàn)在對話內(nèi)容之前或之后時,需要使用逗號。
如:
Steve replied, ‘No problem.’ 此時逗號在引號前
‘I don’t agree,’ I replied. 此時逗號在引號里
(此處還涉及到單雙引號,以后的文章會再講)
**當(dāng)然也有例外:
當(dāng)直接對話內(nèi)容為問句或是感嘆句形式時,不用逗號,如:
‘Stop him!’ she shouted.
‘Did you see that?’ he asked.
如果對話內(nèi)容被說話人截斷
‘Yes,’ he said, ‘and I always keep my promises.’ 一個在里,一個在外了就。
c. 分割從句
用來分開復(fù)合句里的主句和從句。
例如:
“Having had lunch, we went back to work.”
當(dāng)然在這個句子里,如果沒有逗號,句子結(jié)構(gòu)雖說不太明確,句意倒是不會變化。
不過有些情況下,逗號就比較重要了。
比如說,在從句中,有一類句子由‘who’, ‘which’, ‘that’, ‘whom’, or ‘where’引導(dǎo),被稱作是關(guān)系從句。
我們先來看一下下面這兩個句子:
“Do not administer any liquids which are diuretic.”
“Do not administer any liquids, which are diuretic.”
這是定語從句。覺得上下兩句句意上有什么差異么?
差異在于:
“Do not administer any liquids which are diuretic** (some liquids are permissible).”
“Do not administer any liquids, which are diuretic** (all liquids are forbidden) .”
這就是屬于限制性從句和非限制性從句的區(qū)別了,也是我們在決定要不要使用逗號的一個很明顯的區(qū)分點。限制性從句無逗號;非限制性從句需要逗號。
限制性的從句是對它所修飾的部分進行限定和定義,就像上面的限定的第一個句子,表達的是某一些diuretic liquid是不被允許的;而非限制性從句則沒有限定和劃定一個范圍之意,僅僅是起一個補充的作用,所以第二個句子則表達的意思是:所有的liquids都不可以,以及這些liquids是 diuretic的。
拽了這么多專業(yè)詞匯,說一個最簡單區(qū)分該寫限制性從句還是非限制性從句的原則:如果從句和主句能夠?qū)懗蓛蓚€單獨的句子或者說你把從句去掉,只留下主句,句意不改變,則是非限制性的。
如:
”Nether Stowey, where Coleridge wrote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tiner, is a few miles from Bridgewater.”
此句就可以改寫為:
“Coleridge wrote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tiner at Nether Stowey. Nether Stowey is a few miles from Britainidgewater.”
意思上并無太大的變動,
或者你把從句去掉,只留下主句“Nether Stowey is a few miles from Bridgewater.” 對比之前,只是丟掉了一部分關(guān)于Nether Stowey 的信息而已。
而這個句子:
”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n’t throw stones.”
如果你去掉從句,只留下主句:
“People shouldn’t throw stones.”
就改變了原句的句意。所以這是限制性的。
因而在這個從句這個層面上,逗號的使用需要根據(jù)你所想寫的句意來就行判斷。
這里最后再做一個引申:逗號也不能用來把名詞和確定它身份的限制性短語分開,如:
“Billy the Kid”
“The novelist Jane Austen”
**補充一點趣聞,之前說到關(guān)于逗號有兩派觀點,但是兩派倒是也有都同意的點:逗號不能用來分隔主語和謂語。偏偏我們的大文豪查爾斯.狄更斯倒是這方面的”好手”,在他的Nicholas Nickleby 中他寫道:
“But what princip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Nicholas, was the old gentleman’s eye…Grafted upon the quaintness and oddity of his appearance, was something so indescribably engaging…”
不過,各位畢竟不是狄更斯,犯了語法錯誤,ETS還是會毫不留情的扣分的,所以還是先好好學(xué)習(xí)proper way of writing吧。
d. 標(biāo)記句子的某些特定部分
在此處使用中,逗號的作用是用來標(biāo)出句子中不屬于主句主要意思的附加信息。
舉個簡單的例子:
“Gunpowder is not, of course, a chemical compound.”
此句中,“of course”就屬于插入語,并不是主句的main idea的關(guān)鍵,所以需要使用逗號;
這和逗號的第三點用法有點類似:分隔非限制性從句的用途;隔開不是最essential的信息
我們再來看三個句子:
“Cynthia’s daughter, Sarah, is a midwife.”
“Cynthia’s daughter is a midwife.”
“Cynthia’s daughter Sarah is a midwife.”
這三個句子有什么區(qū)別么?
我們對照著來看:
第一句話和第二句話的差異是,第二句中間Sarah的名字和兩邊的逗號都去掉了,意思上沒有太大的差別,我們都知道Cynthia的女兒是midwife;差別就只是知不知道他女兒的名字;
第三句話,Sarah前后都沒有了逗號,這句話相較于前兩句話,雖說主要意思沒有變,但是多了一層暗示:Cynthia不只一個女兒,Sarah只是其中之一. 因為沒有逗號,意味著Sarah這個詞對于整個句子是至關(guān)重要的,知道m(xù)idwife的名字很關(guān)鍵,不寫出來讀者可能是不知道的。
所以此時,逗號對于分辨句子隱藏含義依舊有著很大的影響。
特別需要注意下,此處的用法也有另一個分支:逗號可以把泛指變?yōu)樘刂?。例如?BR> “The author David Marsh says this is more interesting than many grammar books.”
“The author, David Marsh, says this is more interesting than many grammar books.”
在這兩個句子里,第一句表明David Marsh只是一個author in general;
而第二句因為逗號的加入,我們能知道,句子特指了David Marsh是這本書的作者;
至于如何決定在某種情況下是否使用逗號,同樣地,試著把被逗號隔開的部分去掉,看看是不是影響整句話意思的理解。而且也依據(jù)寫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e. 與however一起使用
這點說起來就比較簡單,完全取決于however的使用。
當(dāng)however表示“by contrast”,使用逗號:
“However, a good deal of discretion is left in the hands of area managers.”
當(dāng)however表示“in whatever way”,去掉逗號:
“However you look at it, existing investors are likely to lose out.”
f. 補充
1. 在使用Serial comma的時候,有一種情況可以省掉:當(dāng)用來寫企業(yè)和公司的名稱的時候,如:
“Little,Brown and Company”
“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
2. 句子中的插入語成分需要用逗號分開,**而且記住兩邊都需要逗號。
如何區(qū)分插入語不是我們標(biāo)點符號所要解決的內(nèi)容,
這里主要給大家提幾個特別容易出錯的地方:
a). 日期。日期一般都包含屬于插入語成分的內(nèi)容;所以建議比較簡潔的寫法如下(美式):
March to May,2015
April 17, 2015
Monday, July 20, 2015
但是如果寫成:
17 April 2015. 此時不需要逗號,這也是Strunk and White最推崇的寫法
b). 對于像etc., i.e., and e.g., 這類的縮寫,或是學(xué)位縮寫以及直接跟在人名之后的頭銜,都屬于插入語,因而前后都需要逗號。如:
“Letters, packages, etc., should go here.”
“Horace Fulsome, Ph.D., presided.”
“Rachel Simonds, Attorney”
3. 不要在該用句號的地方用逗號。句號停止的作用更強,表明前一個句子一已經(jīng)結(jié)束,新的句子要開始了。特殊情況是:**當(dāng)你想要特意強調(diào)句子的某個部分時**比如:
“Again and again he called out. No reply”
4. 一個名詞前有多個形容詞來形容時,逗號的使用有時會比較含糊。
一般來講,原則是如果你把逗號換成“and”,句子意思依然成立,那么就可以使用逗號。這一原則背后的邏輯是名詞前面的多個形容詞之間,彼此的關(guān)系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大部分情況下是會有一個形容詞與所修飾的名詞關(guān)系會更緊密一些,或者作者在眾多形容詞中總有一個強調(diào)的重點。關(guān)于這點我們來看一個句子:
“Eve was across the room in a thin, burgundy dress that showed the faint outline of her stomach.”
— Light years, James Slater
乍看起來,句子沒有什么問題的“thin, burgundy dress”。但是句子后半截“ that showed the faint outline of her stomach”, 說裙子能夠展示出她肚子的線條,那顯而易見,thin是更要的修飾這條裙子的形容詞。所以“thin”和“burgundy”不是平等的,因而逗號最好是去掉;
當(dāng)然也有人會說,這個地方逗號很有可能是作者想要強調(diào)thin,而特意加上的,因為在朗讀上,這個地方有停頓,意思會更突出。這也是作者James Slater本人在別人對這個逗號提出質(zhì)疑所做的解釋。但是如果使用上面的原則用and替代逗號。變成:
“Eve was across the room in a thin and burgundy dress that showed the faint outline of her stomach.”
句子聽起來就有些怪怪的了吧?
Bryan Garner甚至提出了另一個檢驗方法:把兩個形容詞的順序調(diào)換,如果換了之后意思沒有變化,就可以用逗號
按照這個方法,你會寫說這是一個“burgundy and thin dress”么?
自然是不會的。
3. 結(jié)語
關(guān)于逗號的使用原則基本介紹完畢了。
記住一點,老師在這里強調(diào)逗號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做老學(xué)究。很多人會覺得說能看懂不就行么,哪有那么些條條框框。
可是實際情況是,我們所處的時代一方面使得大家表達自我更加的便捷和隨意,另一方面誤解,曲解別人話語的情況也比以前更常發(fā)生。
這對于我們的母語中文是如此,更別提作為外語的英文了。
所以知道正確的,標(biāo)準(zhǔn)的做法才是避開錯誤尷尬的第一步。畢竟,我想你應(yīng)該也不會想成為把 “Let‘s eat,grandpa” 變成 “Let’s eat grandpa” 的人吧?
托福作文欄目推薦:
托福寫作必備諺語
托福寫作高分開頭結(jié)尾模板
托福寫作備考必背的加分句式
7月10日托福綜合寫作范文Sample ans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