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托福的考試中,時間都是非常緊張的,合理安排各項考試的時間對于我們做題是非常有用的,托福閱讀時間怎么分配呢?來看看出國留學網(wǎng)的介紹吧!
一、托福閱讀時間分配
一般情況下如果不遇到加試的情況下,你有60分鐘來應對3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及42道左右的題目。那么如果你按照20分鐘一篇文章來解題的話,那么時間剛剛好是60分鐘。但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托福閱讀3篇文章的難易度是不一樣的,如果前面的文章偏難一些的話,那么你多用些時間,后面文章簡單一些問題還不大,但如果前面的文章題目較簡單你同樣是用20分鐘,在后面遇到較難的文章和題目的時候就會時間不夠用了。
所以建議大家在托福閱讀考試的時候第一篇閱讀做題時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如果超過20分鐘,那么后面難的文章你的時間真的就不夠用了,到最后時間快到的時候你后面的題目還沒有來得及看只能靠猜了,想想這樣的正確率將會大打折扣。
二、備考托福閱讀方法
詞匯
我們所具備的詞匯量要能夠“推理出生詞所在語境的意思”,如果把這一標準進行量化的話,我們必須要具備基礎詞匯和搭配4000-4500個,也就是達到大學四級的水平,以及專業(yè)詞匯2000個,才能保證基本正常的閱讀速度。
語法
1. 熟悉語法規(guī)則。對于托福閱讀,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有定語從句,主賓表同四個名詞性從句,以及非謂語動詞。對于多數(shù)的學生而言,單個的語法現(xiàn)象不足以成為閱讀的障礙,真正的障礙來自于文章句子里面所體現(xiàn)的多個語法現(xiàn)象,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長難句。備考階段需要有針對性,要加強長難句分析的訓練,由易到難,熟練掌握語法規(guī)則。
2. 精讀文章,分析段落結構,劃分句子成分,并翻譯文章大意。句子是語法的載體,在做完題目之后必須要精讀文章,把每段的段落層次劃分清楚,把比較難懂的句子單獨拿出來劃出主干部分,并翻譯出大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翻譯是必要的,翻譯其實就是語言的輸出,如果輸出的信息是正確的,那么我們的理解就是正確的,同時還有利于老師對于學生語法知識盲點的準確判斷,改進教學。
刷題
刷題資料的選擇?,F(xiàn)在我們有很多托福考試相關的資料,從OG到TPO,再到機經(jīng),似乎讓人無從下手。我認為,可以從閱讀的水平來進行選擇,比如如果分數(shù)在20分以下,那么可以從OG文章的閱讀開始,再進入TPO,如果在20分以上,可以從TPO中等難度的文章開始,如果在25分以上,可以從TPO和機經(jīng)中較難的文章開始,并結合平時的泛讀訓練。而對于一些較新的閱讀題和文章,則應該慎重選擇,因為很可能在文章內(nèi)容和出題方面都有錯誤。
熟悉閱讀十大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入刷題階段后,我們必須要對閱讀考試的題型非常熟悉,并要了解相應的解題思路和技巧,但同時要防止過分注重解題技巧,而忽略上文所提到的詞匯和語法方面的閱讀技能訓練,這樣,就會本末倒置,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分數(shù)也是一樣。
學科背景知識的了解。在平時的刷題訓練中,可以把文章重新洗牌,按照學科進行歸類,做完題目后,精讀文章,掌握學科相關的詞匯,并從中找到學科背景知識的一些規(guī)律,這樣,在考試中可以做到融會貫通,遇到類似的學科知識不至于太陌生而不知所云。
三、提高托福閱讀速度方法
提速從開頭段開始
花兩三分鐘時間掃描每篇文章頭一兩個句子,定位文章難易程度。雖然平均每篇文章做題時間為11分鐘,但是有的文章七八分鐘便可以輕松對付,有的文章則需要15分鐘左右。
一般來說,4篇文章中有2篇難度大一些,比方說:如果最后一篇文章難度較大,且12-14道題,在這種情況下,按部就班做題就有可能因時間不夠而做錯好幾道題,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首先定位文章難程度,同時目測文章的含金量(即題量分布),有助于科學分配閱讀部分的做題時間。
把握文章類型結構
所謂結構,即文章的骨架子。托福閱讀文章是純學術體(Academic),是學生在大學里天天都能接觸到的教科書風格的文章,這些文章涉及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均議論文、說明文,最顯著的特點是呈板塊結構。因此考生要做的就是通過大量閱讀同類文章學會把握這種學術體類型的文章結構,從而提升對此類文章的熟練度,確保在考試中能夠第一時間摸準文章結構找到自己需要重點查看的內(nèi)容。
重點看各段落首句
托福閱讀文章均由數(shù)個自然段組成,正確的閱讀文章的方法應該是把文章首句先吃透,文章首句經(jīng)常為文章主題。然后把首段的其他句子盡快略讀,文章其他段落采取同樣的方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