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蘇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機械原理》復習指南

字號:


    機械原理是機械類各專業(yè)的一門主干技術基礎課程,它在培養(yǎng)學生的機械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機構學和機器動力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對常用機構分析和綜合方法,并具有進行機械系統(tǒng)運動方案設計的初步能力。
    一、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1. 掌握零件、構件、運動副及運動鏈、機構、機械、機器的概念;
    2. 掌握機構運動簡圖、機構示意圖的概念及繪制方法;
    3. 掌握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計算及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并能識別機構中的復合鉸鏈、局部自由度和虛約束;
    4. 了解平面機構的高副低代方法,Ⅱ級和Ⅲ級桿組的結構特點,了解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和結構分析方法。
    二、平面機構運動分析
    1.掌握速度瞬心的概念、機構速度瞬心數(shù)目的確定、機構速度瞬心的確定方法以及速度瞬心法在機構速度分析中的應用;
    2.掌握用矢量方程圖解法對機構進行運動分析的方法;
    3. 會用用復數(shù)矢量法對曲柄搖桿機構和曲柄滑塊機構進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會列出求解方程)。
    三、平面機構的力分析和機械效率
    1.了解平面連桿機構動態(tài)靜力分析方法;
    2. 掌握運動副中摩擦力的確定、不考慮運動副摩擦時的機構靜力分析方法;
    3. 掌握機械效率的概念及計算方法,掌握機械自鎖的概念,能通過力分析或效率分析進行機械自鎖性判別和自鎖條件的建立。
    四、機械的平衡
    1. 掌握平衡的目的和機械平衡的類型;
    2. 掌握剛性回轉件的靜平衡與動平衡的原理和平衡設計計算方法;
    3. 了解平面機構的平衡原理。
    五、機械的運轉及其速度波動的調節(jié)
    4. 了解機械的運轉,作用在機械上力的類型;
    5. 掌握機械系統(tǒng)等效動力學模型的建立與求解方法;
    6. 了解機械運轉的平均速度和不均勻系數(shù)的概念,周期性與非周期性速度波動的原因及調節(jié)方法;
    7. 了解機器周期性速度波動的飛輪調速原理及飛輪設計方法。
    六、平面連桿機構及其設計
    1.了解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型式、特點及其演化方法;
    2.掌握平面四桿機構的主要工作特性,包括平面四桿機構的曲柄存在條件,急回特性與極位夾角,壓力角、傳動角的概念及計算方法,機構最小傳動角出現(xiàn)的位置及計算方法,機構死點位置的概念及應用。
    3.掌握平面四桿機構的常用設計方法,重點是圖解法,主要包括:
    (1)實現(xiàn)連桿二、三位置的平面四桿機構設計;
    (2)實現(xiàn)連架桿二、三對應位置的平面四桿機構設計;
    (3)已知行程速比系數(shù)及其它附加條件的平面四桿機構設計;
    4. 了解解析法設計機構的思路,會使用矢量法、復數(shù)法及矩陣法列出曲柄搖桿機構、曲柄滑塊機構和轉動導桿機構的機構位置方程。
    七、凸輪機構及其設計
    1.了解凸輪機構的類型、特點和應用;
    2.掌握凸輪機構從動件基本運動規(guī)律及其特性,能推導等速運動規(guī)律、等加速等減速運動規(guī)律和簡諧運動規(guī)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表達式;
    3.掌握凸輪機構偏心、基圓、推程運動角、遠休止角、回程運動角、近休止角、理論輪廓與實際輪廓,從動件行程及機構壓力角等概念,并能在凸輪機構或結構圖中標出;掌握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正配置、負配置對壓力角的影響,基圓半徑與壓力角的定性影響關系;掌握凸輪機構基本參數(shù)的確定原則與方法,引起從動件運動失真的原因以及避免運動失真的措施;
    4.掌握用圖解法按給定運動規(guī)律設計盤形凸輪輪廓曲線(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廓線設計、擺動從動件盤形凸輪廓線設計);
    5. 了解解析法設計凸輪廓線的思路與方法。
    八、齒輪機構及其設計
    1.了解齒輪傳動的特點、應用及類型;
    2. 掌握齒廓嚙合基本定律;
    3. 掌握圓的漸開線形成原理,漸開線齒廓的嚙合性質;
    4. 掌握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各部分名稱、基本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計算;
    5. 掌握嚙合線、嚙合角、節(jié)圓、標準齒輪、標準安裝與標準中心距等概念;
    6. 掌握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正確嚙合傳動應滿足的條件(正確嚙合條件、無側隙嚙合條件及標準安裝、連續(xù)傳動條件);
    7. 掌握漸開線齒輪的切齒原理和方法、標準齒輪與變位齒輪的切制特點、根切現(xiàn)象及最少齒數(shù);
    8. 了解變位齒輪及變位齒輪傳動;
    9. 掌握標準斜齒圓柱齒輪齒廓曲面的形成、法面參數(shù)與端面參數(shù)的關系、幾何尺寸計算、當量齒輪的概念及當量齒數(shù);
    10. 掌握平行軸斜齒圓柱齒輪的正確傳動條件,了解交錯軸斜齒輪傳動的特點;
    11. 了解蝸桿傳動的特點和類型;掌握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計算;掌握蝸桿、蝸輪轉向與輪齒旋向之間的關系;
    12. 了解直齒圓錐齒輪的齒廓曲面形成與特點,掌握背錐、當量齒輪的概念、當量齒數(shù)及幾何尺寸計算。
    九、輪系及其設計
    1. 了解類型的類型,各類輪系的組成、運動特點和應用;
    2. 掌握定軸輪系、周轉輪系和復合輪系傳動比的計算方法及主、從動輪轉向關系的確定;
    3. 了解行星輪系各輪齒數(shù)和行星輪數(shù)的確定方法。
    十、其它常用機構
    了解棘輪機構、槽輪機構、不完全齒輪機構和萬向聯(lián)軸節(jié)的組成、工作原理及運動特點、適用場合和設計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