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yè)大學2014年材料與能源學院專業(yè)介紹

字號:


    專業(yè)設置: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金屬材料制備及模具)、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熱電工程方向)、能源與動力工程(制冷與空調方向)、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方向)、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學院概況:
    材料與能源學院是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的學院,已有40多年的辦學歷史。在新型電子功能材料,納米與非晶材料,現(xiàn)代模具設計與制造(CAD/CAM/CAE)技術,材料成型裝備及控制技術,能源材料與能源技術,材料表面工程新技術,有色金屬及功能復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加工等研究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
    學院堅持“與廣東崛起共成長,為廣東發(fā)展作貢獻”的辦學理念。堅持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與廣東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相結合,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2010年以來,共承擔國家級項目40多項,省部級項目120多項,以及一大批地方政府及企業(yè)委托項目;科研經費達6000多萬元;科研成果顯著,發(fā)表SCI,EI論文400多篇,獲授權專利40多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等省級以上獎勵10余項。學院科研成果在企業(yè)廣泛地被應用,長期與珠三角地區(q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大量的研究課題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學院現(xiàn)有在校碩士研究生300多人,博士生30多人,本科學生3400多人。學院在“材料科學與工程”省重點攀峰學科的支撐下,已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優(yōu)秀本科生可推免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經2012年第九輪廣東省重點學科評審,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獲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熱能工程”二級學科獲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安牧峡茖W與工程學科”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具有教授評審權,是省“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學院有二級學科博士點5個: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能源材料與工程、土木材料與工程。有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工程碩士領域3個:材料工程、集成電路工程、動力工程,另外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2個專業(yè)具有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
    科研設備:
    學院擁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和實驗場地,現(xiàn)有設備總資產約5000萬元,實驗室面積約9000平方米。學院共設有15個專業(yè)實驗室;建有廣東省功能軟凝聚態(tài)物質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高等學校功能材料的制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動力電池及太陽能轉換與儲存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廣東省金屬成型與模具新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探針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粒子成像測速系統(tǒng)、X射線衍射儀、實時紅外光譜分析儀等一大批大型儀器設備,為學生開展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實踐平臺。
    師資力量:
    學院設有金屬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能源工程系、微電子材料與工程系等5個系及實驗中心、學院辦公室。學院擁有一支精干的教學與研究隊伍,現(xiàn)有教職工106人,其中專任教師76人,教授27人,副教授33人;有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3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0人,約占80%。有省級教學團隊1支,“珠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省級“千百十工程”教師1人,校級“千百十工程”教師7人。學院長期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教授和哈佛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所的專家為客座教授。
    學院教師積極組織和指導學生參與各項實踐創(chuàng)新活動,主要包括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的各類競賽。近3年來,學生參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過百項,其中國家級立項30項,省級立項40項,合生珠江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10項,學生團隊參加廣東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和畢昇杯全國電子創(chuàng)新設計競賽,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學生在參與科研項目的過程中,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20多項。
    國際交流:
    學校重視對外合作與交流,多年來,先后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學院積極推薦學生參與聯(lián)合培養(yǎng)、交換生等國際交流。
    學子風采:
    學院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積極鼓勵學生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近五年來,學院先后獲廣東省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6篇,研究生發(fā)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0多篇;本科生在2010年、2012年先后獲全國“挑戰(zhàn)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大賽銀獎和金獎。學院連續(xù)多年獲學?;@球和足球比賽冠軍。
    就業(yè)前景:
    各專業(yè)立足廣東省的汽車、家電、電子、五金、建材和玩具等支柱制造業(yè)和海關等政府事業(yè)單位的需求制定培養(yǎng)方案,以培養(yǎng)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一定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目標,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力強。學生在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電網、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yè)及政府部門工作均獲得一致好評。多年來本科生就業(yè)率保持在96%以上,為社會輸送了過萬名應用型人才,涌現(xiàn)出一大批管理和技術專家和企業(yè)家。
    知名校友:
    序號
    姓名
    單位
    職務、職稱
    1
    賴成幕
    廣州廣興牧業(yè)設備有限公司
    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2
    吳朝育
    科技部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董事長
    3
    李慰
    合富輝煌集團
    副總經理
    4
    曾旭釗
    廣東巨輪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5
    王海
    廣東省韶鑄集團有限公司鑄鋼分廠
    廠長、高級工程師
    6
    鄧煦騫
    新世紀五金塑膠制品廠
    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