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典型題型分析(二)

字號:

(六)易混同音詞辨析
    1.包含——里邊含有。如:這段話包含好幾層意思。
       包涵——請人原諒。如:請多包涵。
    2.反應——事情所引起的意見、態(tài)度或行為,名詞。如:反應十分強烈。
       反映——把客觀情況告知上級或有關部門,動詞。如:把情況反映到縣里。
    3.及時——①正趕上時候。如:及時雨。②不拖延。如:及時解決問題。
       即時——立即。如:即時投入戰(zhàn)斗。
    4.啟事——公開聲明某事的文字,名詞。如:征稿啟事。
       啟示——啟發(fā),既作動詞,也作名詞。如:這篇文章給人很大的啟示。(這里用作名詞)
    5.啟用——開啟使用。如:啟用印章。
       起用——重新任用。如:起用退休干部。
    6.清凈——沒有事物打擾。如:耳根清凈。
       清靜——安靜,不嘈雜。如:環(huán)境清靜。
    7.溶化——物質(zhì)在液體中化開。如:糖溶化在水中。
       熔化——固體受熱后變成液體。如:鐵熔化成鐵水。
       融化——變成水。如:積雪融化了。
    8.時勢——某一時期的客觀形勢。如:時勢造英雄。
       時事——最近發(fā)生的國內(nèi)外大事。如:時事政治。
    9.授獎——發(fā)獎。如:授獎儀式。
       受獎——得獎。如:他立功受獎。
    10.熟悉(xī)——知道得清楚。如:熟悉情況。
        熟習(xí)——學習得很熟練或了解得很深刻。如:要熟習業(yè)務。
    11.統(tǒng)率——統(tǒng)轄率領,動詞。如:統(tǒng)率三軍。
        統(tǒng)帥——統(tǒng)領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人,名詞。如:三軍統(tǒng)帥。
    12.統(tǒng)治——以政權來控制、管理。如:封建統(tǒng)治。
        統(tǒng)制——統(tǒng)一控制。如:統(tǒng)制軍用物資。
    13.推脫——推卸,推辭。如:推脫責任。
        推托——借故拒絕。如:他推托病了,不肯來。
    14.委曲——事情的底細。如:告知委曲。
        委屈——因冤枉而難過。如:受委屈。
    15.消逝——消失。如:殘霞消逝了。
        消釋——解除。如:誤會消釋了。
    16.形式——事物的形狀、結(jié)構等。如:內(nèi)容和形式。
        形勢——事物的發(fā)展趨勢。如:形勢大好。
    17.致病——使得病。如:查明致病原因。
        治病——治療病痛。如:到醫(yī)院治病。
    18.制定——定出。如:制定計劃(強調(diào)不得變更,必須執(zhí)行)。
        制訂——創(chuàng)制擬定。如:制訂漢語拼音方案(強調(diào)經(jīng)過草擬修訂)。
    19.分子——屬于某一階級、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如:知識分子、積極分子。
        份子——①集體送禮時各人分攤的錢。如:湊份子。②泛指做禮物的現(xiàn)金。如:出份子。
    20.終身——一輩子,多就切身之事來說。如:終身大事。
        終生——一生,多就事業(yè)來說。如:奮斗終生。
    21.中止——做事中途停止。如:剛做了一半就中止。
        終止——結(jié)束,停止。如:演奏終止。
    22.眷戀——(對自己喜愛的人或地方)深深地留戀。如:《涉江》流露出詩人對楚國的無限眷戀。
        眷念——想念。如:離別家鄉(xiāng)多日,對親友甚為眷念。
    23.界限——盡頭處,限度。如:他的野心沒有界限。
        界線——兩個地區(qū)分界的線。如:兩省不分界線。
    24.化妝——用脂粉之類使容貌美麗。如:中學生是不允許化妝的。
        化裝——①演員修飾容貌。如:化裝師。②假扮。如:他化裝成敵特工人員。
    25.出生——胎兒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個人早期的經(jīng)歷或身份。如:工人出身。
    26.利害——①利益和損害。如:這是利害攸關的事。②難以對付或忍受;劇烈,兇猛。如:這人可利害;天熱得利害。
      厲害——難以對付或忍受;劇烈,兇猛。(與利害②相同)
    27.必須——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動詞。如:學習必須刻苦。②表示加強命令語氣,副詞。如:你必須離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動詞。如:煤和鐵是工業(yè)所必需的原料。
    28.偵察——為弄清作戰(zhàn)情況而進行活動。如:敵人正進行火力偵察。
        偵查——為確定犯罪事實或犯罪人而進行調(diào)查。如:偵查經(jīng)濟案件。
    29.學力——在學習上達到的程度。如:同等學力。
        學歷——學習的經(jīng)歷,指曾在哪些學校肄業(yè)或畢業(yè)。如:大學本科學歷。
    30.截止——(到一定時期)停止。如:報名已截止。
        截至——截止到(某個時期)。如:截至9月中旬。
    31.物質(zhì)——①獨立存在于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如:由精神到物質(zhì)。②指金錢、生活資料等。如:物質(zhì)享受。
        物資——生產(chǎn)和生活上所需的物質(zhì)資料。如:抗旱物資。
    32.聲明——①公開表示態(tài)度和說明立場。如:聲明立場。②聲明的文告。如:發(fā)表聲明。
        申明——鄭重說明。如:申明理由。
    33.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如:釣竿、百尺竿頭。
        桿子——有一定用途的細長木頭或類似的東西。如:電線桿子。
    34.篡改——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經(jīng)典、理論、政策等)。如:歷史不容篡改。
        竄改——改動(成語、文件、古書等)。如:他將“望洋興嘆”竄改成“望山興嘆”。
    35.捉摸(zhuō mō)——猜測;預料(多用于否定句)。如:不可捉摸。
        琢磨(zhuó mó)——雕刻和打磨玉石,引申為加工而使之精美。如:文章幾經(jīng)琢磨。
        琢磨(zuó mo)——反復思考,考慮。如:他琢磨了好半天。
    36.征(zhēng)候——發(fā)生某種情況的跡象,“征”指跡象。如:病人有好的征候。
        癥(zhèng)候——病情,病狀。如:肺結(jié)核有咳嗽的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