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勞動經濟學試題

字號:

浙江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勞動經濟學試題
    課程代碼:0016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規(guī)范分析方法首先使用什么基準來解決評價問題?( )
    A."互益"基準
    B."互惠"基準
    C."互助"基準
    D."互利"基準
    2.下列哪一項屬于勞動力的生產間接費用?( )
    A.生產費用
    B.教育費用
    C.工時損失費用
    D.社會公共支出
    3.對于等效用曲線特征的描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
    A.曲線離開原點越遠,效用水平越低
    B.等效用曲線的斜率為正
    C.同一個人的兩條等效用曲線可以相交
    D.等效用曲線凸向原點
    4.ES>1是表示勞動力供給彈性如何?( )
    A.供給無彈性
    B.供給有無限彈性
    C.供給缺乏彈性
    D.供給富有彈性
    5.長期勞動力需求調整與短期相比幅度更大,是因為下列哪個效應也開始起作用?( )
    A.規(guī)模效應
    B.收入效應
    C.替代效應
    D.外在化效應
    6.下列哪個選項屬于個人接受教育時的機會成本?( )
    A.學費
    B.由于上學而放棄的收入
    C.超出不上學時的部分生活費用
    D.書籍費
    7.下列哪個選項的勞動力具有較高的流動性?( )
    A.勞動力本身所具有的技巧能被許多企業(yè)利用
    B.鐵路機車司機
    C.石油工人
    D.整個社會對勞動力需求下降的一些行業(yè)
    8.下列哪個選項屬于延期支付?( )
    A.小時工資
    B.養(yǎng)老金
    C.住房
    D.免費午餐
    9.如下圖所示,基尼系數(shù)為:( )
    
    A.a/(a+b)
    B.b/(a+b)
    C.a/b
    D.b/a
    10.供應學派針對就業(yè)問題提出的措施,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
    A.拋棄自由放任政策
    B.實行相對有節(jié)制的貨幣管理
    C.增加投資、提高消費
    D.發(fā)行公債
    11.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造成勞動力市場歧視的因素?( )
    A.種族
    B.性別
    C.民族傳統(tǒng)
    D.勞動技能
    12.下列哪個選項屬于壟斷力量造成的市場歧視?( )
    A.男雇員不愿意在婦女領導下工作
    B.企業(yè)以5分鐘打字測試為依據(jù),拒絕得分低于55分的所有申請者
    C.雇主由于既定偏好,不愿意雇傭女性
    D.二元勞動力市場
    13.阿申菲爾特-約翰遜模型描述的是有關工會哪個方面的戰(zhàn)略選擇?( )
    A.弱化市場約束
    B.改變對工會勞動力的需求
    C.工會談判力
    D.罷工活動
    14.先頒布《低工資法》的國家是:( )
    A.英國
    B.法國
    C.新西蘭
    D.美國
    15.下列關于低工資保障制度的論述哪項是正確的?( )
    A.短期內我國國企低工資保障制度的實行,受到一定的限制
    B.從長期看,我國低工資的覆蓋面會逐漸縮小
    C.目前我國國企已經全面推行了低工資保障制度
    D.從長期看,我國低工資會由完全覆蓋型變?yōu)榉峭耆采w型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6.勞動要素的投入-產出機理由三部分理論構成:勞動投入生產理論、勞動投入成本理論和_______________。
    17.經濟學家使用實證分析方法分析經濟行為人的行為時,對經濟行為人的行為前提有兩個基本的假設: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18.典型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的特征是:掌握定量資源的單個生產者和消費者自主地進行生產、投資、消費,彼此以貨幣為媒介進行_______________,以滿足各自的需要。
    19.潛在勞動力資源具有兩個基本特征:(1)它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2)它是_______________。
    20.一般認為,邊際效用具有_______________趨勢。
    21.企業(yè)短期勞動力需求模型建立在_______________規(guī)律基礎之上。
    22.勞動力需求自身工資彈性值是_______________的。
    23.教育投資從投資主體來看,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4.勞動者主觀價值的實現(xiàn)率較低,職工趨于_______________。
    25.兩種基本的工資形式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6.凱恩斯用三大心理規(guī)律來解釋靠市場調節(jié)一般總是處于需求不足狀態(tài),它們是:_______________、心理對于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和_______________。
    27.個人偏見產生的勞動力市場歧視包括:_______________、顧客歧視和_______________。
    28.工會對工資率的影響包括兩種效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9.完全覆蓋模型下低工資法產生的總就業(yè)量減少的非熟練工人收入_______________。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0.勞動力
    31.勞動力需求
    32.工資水平
    33.統(tǒng)計性歧視
    34.失業(yè)風險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5.簡述勞動力市場的特點。
    36.試簡述家庭生產理論的基本內容。
    37.簡述一般培訓和特殊培訓的區(qū)別。
    38.計劃經濟體制中隱性失業(yè)形成的原因有哪幾個方面?
    39.影響工會化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0.試論述影響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位移有哪些因素?
    41.試從原因上對工資差別的形成進行分析并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