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寫作中的“結構重組”(一)

字號:

各類考試中英語寫作雖有模板可循,究其實質,仍是漢譯英。任何一名考生在英語寫作中,難逃“漢譯英”的邏輯套路,所走思路一般為先胸中形成漢語意思,再將漢語意思轉換為英文,即便英語素養(yǎng)較高的考生,在兩者轉換過程中沒有時間差,出手即英文也是不太可能的。就在這一轉換過程中,盡顯英雄本色,英語英雄者,妙筆生花,出手不凡;英語笨拙者,最后只能造出個不中不洋的拙劣句子。我們可以給漢譯英一個重新定位:包含所有語言信息的一種結構再造。具體說來就是面對一句中文,翻譯時要打亂原有語序和結構,自行設計,重組語言信息,無限靠近原汁原味的英語,姑且將這種方法稱之為“結構重組”。這一點是基于這么一個事實:英語跟中文的語序和結構不盡一樣。下面舉例說明:
    (1)簡單句類(所謂簡單句,即是含有一個動詞的句子)
    看一例:他嗓門大。最容易翻譯成:His voice is loud .
    評語:超級直白
    而更好的翻譯是:He has a loud voice. 其實就成了 他有一個大嗓門。如果第一步便翻譯成he has a loud voice,恭喜,你就被歸入少數具備英語思維的高手類了,就這么簡單。
    對策:多多積攢類似例句,然后多多模仿。
    試一個:她身材好,便可翻譯成:She has a good figure.
    (2)復雜句類
    看一例:我抬頭一看,只見一群衣衫襤褸的孩子,默默無聲得站于四周,觀看著我倆進餐。
    按照原文語序很容易翻成:I looked up and saw that a group of children in rags surrounding us silently and seeing us eating dinner.
    評語:直白,動詞堆砌,不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