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提倡“干一行,愛一行”,現(xiàn)在似乎找不到這種“螺絲釘式”的奉獻精神了,相反,“干一行,怨一行”的情形比比皆是,相當多的職場中人都感覺到“累”,就連微軟的員工都說,忍受微軟,就是忍受每天工作12小 時、每周工作6天的生活。當然,最主要的“累”不是工作緊張與壓力,而是“心”苦,“心”累,下屬反判,領導壓制,同事之間勾心斗角。其實,職場本身是個快樂天地,只是你“不知廬山真面目”罷了,自認為是職場“苦行僧”的你,如果試試下面三個處方,就會發(fā)現(xiàn)職場生存的真諦。
勝敗與否不重要,積極參與是關鍵
為了更愉快地生活,就必須要更加愉快地面對辦公室政治。
心理學者告訴所有的職業(yè)人士,只要辦公室存在,你就無法逃避辦公室政治。亞里斯多德在兩三千年以前就與他人分享他的智慧,人生來就是政治的動物。不要對“政治”這個字眼感冒。辦公室政治也許不像你想象中的可怕。在辦公室中,有政治行為是常態(tài),沒有政治活動才奇怪。如果你閉上眼睛漠視辦公室政治的存在,就如同關上電視拒看臺風來襲動態(tài)般的不智,因為你遲早會被卷入其中,有所準備,才有存活機會。
事情的真相是:一批貪婪、神經(jīng)質、以自我為中心、除此而外一切都很正常的人們湊合在一起,試圖要完成什么的時候,勾心斗角便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你面臨的挑戰(zhàn)是找到一個方法,游刃有余地控制并且試著享受。
一位辦公室政治專欄作家一針見血地說:“辦公室政治這場游戲,要是你不愿下場,那就不要抱怨升職無期,薪金原地踏步,人家對你視若無睹,甚至職位被裁掉?!辈灰偾甯吡耍k公室政治是你不下場就自動判輸?shù)挠螒?。你不玩,連期待輸贏的權利都沒有了,生活不也同樣沒有樂趣?放下所有的不屑和無奈,享受辦公室政治是在這之中斡旋明的想法。說明白點,辦公室政治不過是多結交應交的朋友,少在同事間結怨。看別人勾心斗角就算是每天上演免費的電影;電影看多了,自己也有當些小配角娛樂他人的必要;也許有一天你被推上了主角的地位,只有電影看得多了,了然于胸,才能享受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人生本來就是演戲,演得好或者不好都無所謂,享受自己的辦公室生活吧。
工作本身無法選擇,工作態(tài)度可以選擇
生命中,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慘淡的經(jīng)歷,讓我們覺得沮喪,感到這個世界簡直糟糕透頂了。那些勇敢的人往往會用孟子的那段話來激勵自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更多的人恐怕只會自我憐憫而已。
其實,大多數(shù)人的經(jīng)歷算得了什么?如果和《魚》的主人公瑪麗·簡比起來:恩愛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大筆拖欠的醫(yī)藥費,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更糟糕的是,接手一個“反應遲鈍、爭權奪利、貧乏消極”的團隊。對于工作的環(huán)境,瑪麗·簡在日記中記錄道:工作中發(fā)生的任何情況都不能使他們興奮起來。我下屬有30名員工,其中多數(shù)做事情緩慢,工作不飽和,工資很低。他們中有些人好幾年都是按同樣的方法重復著節(jié)奏緩慢的工作,簡直是無聊之極,當我在小工作間走動時,空氣中所有的氧氣都好像被抽走了,令人幾乎不能呼吸。
一次午餐時間,為了逃避“三樓”那令人窒息的氣氛,瑪麗·簡離開了辦公大樓。閑逛中,走進了派克街魚市,這里充溢著的快樂情緒與充滿活力的氣氛深深地打動了瑪麗·簡,一個叫羅尼爾的魚販子向她講述了這里的曾經(jīng)和現(xiàn)在,她才了解到派克街魚市也曾經(jīng)和其他市場一樣,簡單重復的工作、百無聊賴的時光,但一次討論卻改變了這一切,并使得派克街成為世界的旅游勝地。此后在反復的接觸中,瑪麗·簡從魚市場學到了這樣幾條重要的經(jīng)驗:
選擇自己的態(tài)度:即使你無法選擇工作本身,你可以選擇采用什么方式工作:用玩的心情對待你的工作,快樂每一天;帶著陽光、帶著幽默、帶著愉快的心情對待每一個人;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快樂工作上,就會產(chǎn)生一連串積極的情感交流。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在職場中哪怕是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比如“我很討厭這個上司”、“我覺得他很煩”之類的話都有可能把你的職場生活攪亂。但是想一想,凡成大業(yè)者,必重“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哪里都是無法生存的。能否愉快地工作除了你對工作的興趣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職場人際關系的好壞。人際關系好的人,整天樂哈哈,人人都愿意為他效勞。因此,在職場上你就不要用“合則來,不合則去”隨意態(tài)度來對待人際關系了。
其實能認識和接觸一些各式各樣的人,哪怕是那些你認為有“毛病”的人,不僅可以拓寬自己的生活與視野,更重要的是對于自我的成長也是有很大幫助的。當你在危難之時,同事、朋友伸出的援助之手正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體現(xiàn),這也正是“工作”給職場人帶來的很重要的附加價值。假如你懷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和同事和睦相處,工作就不那么辛苦和困難了。
在工作場合中,往往需要眾人齊心協(xié)力才能做好,靠自己一個人披荊斬棘,不僅做起事來很吃力,更重要的是會耽誤工作。因此,你就得學會向同事要智慧,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因此不要太過本位主義,只相信自己的看法,意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任何事情都是要經(jīng)過切磋琢磨,才能得出最理想的結果。但你也不能事事都去請教同事,那樣的話,人家會懷疑你的做事能力了。
作者:胡慧平
勝敗與否不重要,積極參與是關鍵
為了更愉快地生活,就必須要更加愉快地面對辦公室政治。
心理學者告訴所有的職業(yè)人士,只要辦公室存在,你就無法逃避辦公室政治。亞里斯多德在兩三千年以前就與他人分享他的智慧,人生來就是政治的動物。不要對“政治”這個字眼感冒。辦公室政治也許不像你想象中的可怕。在辦公室中,有政治行為是常態(tài),沒有政治活動才奇怪。如果你閉上眼睛漠視辦公室政治的存在,就如同關上電視拒看臺風來襲動態(tài)般的不智,因為你遲早會被卷入其中,有所準備,才有存活機會。
事情的真相是:一批貪婪、神經(jīng)質、以自我為中心、除此而外一切都很正常的人們湊合在一起,試圖要完成什么的時候,勾心斗角便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你面臨的挑戰(zhàn)是找到一個方法,游刃有余地控制并且試著享受。
一位辦公室政治專欄作家一針見血地說:“辦公室政治這場游戲,要是你不愿下場,那就不要抱怨升職無期,薪金原地踏步,人家對你視若無睹,甚至職位被裁掉?!辈灰偾甯吡耍k公室政治是你不下場就自動判輸?shù)挠螒?。你不玩,連期待輸贏的權利都沒有了,生活不也同樣沒有樂趣?放下所有的不屑和無奈,享受辦公室政治是在這之中斡旋明的想法。說明白點,辦公室政治不過是多結交應交的朋友,少在同事間結怨。看別人勾心斗角就算是每天上演免費的電影;電影看多了,自己也有當些小配角娛樂他人的必要;也許有一天你被推上了主角的地位,只有電影看得多了,了然于胸,才能享受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人生本來就是演戲,演得好或者不好都無所謂,享受自己的辦公室生活吧。
工作本身無法選擇,工作態(tài)度可以選擇
生命中,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慘淡的經(jīng)歷,讓我們覺得沮喪,感到這個世界簡直糟糕透頂了。那些勇敢的人往往會用孟子的那段話來激勵自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更多的人恐怕只會自我憐憫而已。
其實,大多數(shù)人的經(jīng)歷算得了什么?如果和《魚》的主人公瑪麗·簡比起來:恩愛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大筆拖欠的醫(yī)藥費,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更糟糕的是,接手一個“反應遲鈍、爭權奪利、貧乏消極”的團隊。對于工作的環(huán)境,瑪麗·簡在日記中記錄道:工作中發(fā)生的任何情況都不能使他們興奮起來。我下屬有30名員工,其中多數(shù)做事情緩慢,工作不飽和,工資很低。他們中有些人好幾年都是按同樣的方法重復著節(jié)奏緩慢的工作,簡直是無聊之極,當我在小工作間走動時,空氣中所有的氧氣都好像被抽走了,令人幾乎不能呼吸。
一次午餐時間,為了逃避“三樓”那令人窒息的氣氛,瑪麗·簡離開了辦公大樓。閑逛中,走進了派克街魚市,這里充溢著的快樂情緒與充滿活力的氣氛深深地打動了瑪麗·簡,一個叫羅尼爾的魚販子向她講述了這里的曾經(jīng)和現(xiàn)在,她才了解到派克街魚市也曾經(jīng)和其他市場一樣,簡單重復的工作、百無聊賴的時光,但一次討論卻改變了這一切,并使得派克街成為世界的旅游勝地。此后在反復的接觸中,瑪麗·簡從魚市場學到了這樣幾條重要的經(jīng)驗:
選擇自己的態(tài)度:即使你無法選擇工作本身,你可以選擇采用什么方式工作:用玩的心情對待你的工作,快樂每一天;帶著陽光、帶著幽默、帶著愉快的心情對待每一個人;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快樂工作上,就會產(chǎn)生一連串積極的情感交流。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在職場中哪怕是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比如“我很討厭這個上司”、“我覺得他很煩”之類的話都有可能把你的職場生活攪亂。但是想一想,凡成大業(yè)者,必重“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哪里都是無法生存的。能否愉快地工作除了你對工作的興趣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職場人際關系的好壞。人際關系好的人,整天樂哈哈,人人都愿意為他效勞。因此,在職場上你就不要用“合則來,不合則去”隨意態(tài)度來對待人際關系了。
其實能認識和接觸一些各式各樣的人,哪怕是那些你認為有“毛病”的人,不僅可以拓寬自己的生活與視野,更重要的是對于自我的成長也是有很大幫助的。當你在危難之時,同事、朋友伸出的援助之手正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體現(xiàn),這也正是“工作”給職場人帶來的很重要的附加價值。假如你懷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和同事和睦相處,工作就不那么辛苦和困難了。
在工作場合中,往往需要眾人齊心協(xié)力才能做好,靠自己一個人披荊斬棘,不僅做起事來很吃力,更重要的是會耽誤工作。因此,你就得學會向同事要智慧,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因此不要太過本位主義,只相信自己的看法,意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任何事情都是要經(jīng)過切磋琢磨,才能得出最理想的結果。但你也不能事事都去請教同事,那樣的話,人家會懷疑你的做事能力了。
作者:胡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