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學長苦勸別擠獨木橋

字號:

就在這邊上戲考生蜂擁而至、熱火朝天地擠著報名,并沉浸在對未來前景的美妙幻想之際,前幾天已經(jīng)迎來招考“狂潮”的上音也傳來了“不同音”。
    曾攻讀上音鋼琴專業(yè)、如今正遠在法國留學的溫翔向天真的考生發(fā)出了冷靜的勸告———“李云迪只是億萬之一的幸運兒,何苦大家都來擠獨木橋?”
    溫翔今年23歲,目前在法國某高等音樂學校就讀。他從上音附小、附中一直到大學,十年學習對上音產(chǎn)生了特殊的深厚情感。談及前幾天舉行的上音招生考試,一下子打開了他的話匣子,他激動地說:“這些都是我當年一一經(jīng)歷的,但是作為過來人,我想提醒這些考生,千萬別對未來前程過多幻想,如果你確定把音樂當成一輩子的情人,我堅決支持你。如果企圖把音樂當成謀生的手段,那么你就大錯而特錯了。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不少才華橫溢的中國留學生,即使在歐美音樂學院取得了博士學位,但是找工作還是很困難。所以我奉勸考生報考音樂學院時要三思?!?BR>    溫翔當年在上音鋼琴專業(yè)大一就讀時就獲得了出國機會,因此前往法國繼續(xù)攻讀鋼琴專業(yè),后來在摩洛哥國際鋼琴比賽和香港亞洲鋼琴比賽中都獲得優(yōu)異成績。他回憶自己當初之所以踏入藝術(shù)陣地,最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興趣,但是后來就身不由己了。
    溫翔帶著戲謔的口氣說:“當我進了大學后繼續(xù)學鋼琴時,就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沒有路可退了。所以我勸熱衷于報名的考生,現(xiàn)在決心下'賊船'還來得及,否則你將把一生獻身于藝術(shù),而搞藝術(shù)注定是要和清貧、寂寞為伴的,這一點絕對要有思想準備?!?BR>    談及目前李云迪和郎朗等人在國內(nèi)鋼琴界樹立的模范作用,溫翔明確反對這種風氣:“流行音樂包裝偶像的作法也蔓延到了古典音樂界,但這會對很多喜歡鋼琴的青少年造成誤解,認為通過鋼琴可以輕而易舉的享受到明星般的輝煌。全中國13億人,'鋼琴天才'可能有好幾百人,但是這幾百人最后又有幾個人能成為李云迪或者郎朗式的人呢?而且很多音樂學院的學生還遠遠談不上天才。這種億萬分之一的概率太小了,如果考生都希望運氣好,那只能是投機心理泛濫的結(jié)果。可是如此以來,把自己的一生作為本錢,是不是代價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