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一位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今年54歲了。 她是我外婆的長女,她到上學年齡時,正是外婆家最繁忙的時候。大人們要到大生產(chǎn)隊里去勞動,她的主要任務是看管好5個年幼的弟妹,她只上了二年學,就一邊幫家里勞動,一邊照管弟妹了。 她17歲就嫁給了我父親。父親是一位教師,常在學校里,家里的大小事情幾乎都有母親操勞支撐著。母親在家既要照顧老人,又要哺育子女,整天忙里忙外,起早摸黑,任勞任怨,但她從不叫一聲苦,喊一聲累。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農(nóng)村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農(nóng)村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落實了“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這樂了母親,在她帶領下,我們家的責任田種得很好,不再像以前生產(chǎn)隊里年年要“超支”、年年吃不飽了。母親說“只要這政策不變,我再苦再累也甘愿”。母親也很關心我們兄妹的學習。我們學習上只要有少許的進步,母親總是把這高興的心情轉(zhuǎn)變成她更出色勞動的動力,當我們學習上遇到困難了,母親從不責怪我們,而是引導我們不要像她一樣沒文化只能干粗活,要像父親一樣多用功讀書出色的工作。 86年我考上了師范,已經(jīng)長大了,母親也仍然像關心小孩似的關心著我。有一次,我鬧了病,單純的我如實地把實情告訴了家里,母親急得連夜從200里外的家鄉(xiāng)趕到師范學校,真是虛驚一場,連我們班主任老師也感嘆我們母子親情感人至深。 今天,我早已成家立業(yè),也有了下一代,這更加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我母親對我的愛。她是崇高的,也是偉大的,我要永遠贊美和敬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