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莊子的記憶是從祖父嘴里那個《莊周夢蝶》的 “ 古 ” (講故事的意思)開始的。童年的時候,我最愛做的事情便是聽人講 “ 古 ” ,城里人講的 “ 古 ” 是極沒意思的,往往都是些東家長西家短的瑣事,對我們這些六七歲的小伙伴不具備吸引力, “ 古 ” 講的的還要數(shù)鄉(xiāng)下的祖父,他讀書私塾,當過兵,打過仗,寫的一手好字。只要他一開口,我就會纏著他,不到我心滿意足是決計不會放的了。也是從那時起,那只蝴蝶便在我的小腦袋里不停的飛呀飛,讓我兒時的夢中有了一次次醉心的微笑。
真正開始讀莊子,自己也記不得是什么時候了,只知道讀它的那些日子,突然感覺自己漂泊的心不再那么浮躁,有了歸宿。莊子(公元前 360 年 —280 年),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地人(今河南商丘人)。嘗為蒙地漆園小吏,生平事跡不詳。但就是這么一個漆園小吏,這么一個生平事跡都不詳?shù)娜?,卻開創(chuàng)了另外一種生活的方式,讓我們的靈魂從另一個角度找到皈依和平衡。今夜,透過薄薄的夜色,我在想你,想在兩千多年以前的你,怎樣去傾聽陽光的聲音,怎樣去尋找草地上的秘密,怎樣為一尾魚,而眼角溢出清淚 …… ,但,我還是沒有完全搞懂,在沒有陽光的夜里,你用什么去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呢?我熱愛你的痛苦,我喜歡看你端坐入神的思考,我喜歡你被風吹瘦的 枯發(fā) …… ,一步一 叩首,這是朝圣者的前行的語言,一步一 叩首,這也是我對你的朝圣。
你幽默,你滑稽,你是個小丑,同時也是個大散文家、大哲學家。在你浪漫的筆下,蟬、麻雀、斑鳩、甲魚、蝦個個都會說話,還個個都是講故事、辯道理的高手;在你詼諧的筆下,許多哲學的大思想、大觀點都輕輕松松的都表現(xiàn)了出來,而且非常生動,如《逍遙游》中許由蔽屣 功名的形象,《齊物論》中王倪口中 “ 至人 ” 的形象,《養(yǎng)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形象,《人世間》楚狂接輿 的形象等等,不可勝數(shù),不一而足;你是個 “ 真人 ” ,不埋怨、不夸耀、不強求、不因事情順利就自鳴得意,不為事情有差失而追悔喪氣。你內(nèi)心平靜,不以物喜、不以物憂,不求美食,不慕虛榮,精神曠達,自然而然之。還告訴人們,人生只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生命,和生命有任何抵觸的東西,都是違背天道的。我想,這或許就是最早的 ‘ 人權(quán)天賦說 ’ 吧。
人是人的世界。因此,人必有所言,人必有所行。而對于歷史,對于世界,對于宇宙,人短觸的 一生,又能了解多少,認識多少。驀然回首,似乎一切又是云在青山月 在樓,所以,真正美的風景,是無言的,是自然的,那里才有一份真的深玄 ,真的明澈!也只有那里才能讓智者沉吟,賢者神馳?。∫虼?,你說: “ 夫大道不稱,不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 謙,大勇不忮 。 ” 因此你提出了十種品德:一是以無私的態(tài)度去做,這是天的行為;二是以無偏見的語言去說,這就是公德;三是生來有愛惜他人的品性,行為有體察萬物的感情,這就是仁;四是求同存異,這就是大度;五是不出風頭,不刻意冒尖,這就是寬厚;六是萬眾的特點都集在我身,這就是富有;七是保持天然德行,這就是規(guī)范;八是保持自然德行有所成,這就是功業(yè);九是循實順理 去做,這就是完備;十是勝不驕,敗不退,這就是完美。做到了這十個方面,人的天然常態(tài)就恢復(fù)了。就能不為外物所馭,不為空名所累,就有了一顆赤子之心;就能立志高遠,胸懷廣大而無所不包;就能博大寬容,自省自律,有一種不衰的德行。所做所為 就是萬事萬物的大趨勢,力量磅礴而不可阻擋,體悟一切義理、道德和奧妙。
真正開始讀莊子,自己也記不得是什么時候了,只知道讀它的那些日子,突然感覺自己漂泊的心不再那么浮躁,有了歸宿。莊子(公元前 360 年 —280 年),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地人(今河南商丘人)。嘗為蒙地漆園小吏,生平事跡不詳。但就是這么一個漆園小吏,這么一個生平事跡都不詳?shù)娜?,卻開創(chuàng)了另外一種生活的方式,讓我們的靈魂從另一個角度找到皈依和平衡。今夜,透過薄薄的夜色,我在想你,想在兩千多年以前的你,怎樣去傾聽陽光的聲音,怎樣去尋找草地上的秘密,怎樣為一尾魚,而眼角溢出清淚 …… ,但,我還是沒有完全搞懂,在沒有陽光的夜里,你用什么去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呢?我熱愛你的痛苦,我喜歡看你端坐入神的思考,我喜歡你被風吹瘦的 枯發(fā) …… ,一步一 叩首,這是朝圣者的前行的語言,一步一 叩首,這也是我對你的朝圣。
你幽默,你滑稽,你是個小丑,同時也是個大散文家、大哲學家。在你浪漫的筆下,蟬、麻雀、斑鳩、甲魚、蝦個個都會說話,還個個都是講故事、辯道理的高手;在你詼諧的筆下,許多哲學的大思想、大觀點都輕輕松松的都表現(xiàn)了出來,而且非常生動,如《逍遙游》中許由蔽屣 功名的形象,《齊物論》中王倪口中 “ 至人 ” 的形象,《養(yǎng)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形象,《人世間》楚狂接輿 的形象等等,不可勝數(shù),不一而足;你是個 “ 真人 ” ,不埋怨、不夸耀、不強求、不因事情順利就自鳴得意,不為事情有差失而追悔喪氣。你內(nèi)心平靜,不以物喜、不以物憂,不求美食,不慕虛榮,精神曠達,自然而然之。還告訴人們,人生只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生命,和生命有任何抵觸的東西,都是違背天道的。我想,這或許就是最早的 ‘ 人權(quán)天賦說 ’ 吧。
人是人的世界。因此,人必有所言,人必有所行。而對于歷史,對于世界,對于宇宙,人短觸的 一生,又能了解多少,認識多少。驀然回首,似乎一切又是云在青山月 在樓,所以,真正美的風景,是無言的,是自然的,那里才有一份真的深玄 ,真的明澈!也只有那里才能讓智者沉吟,賢者神馳?。∫虼?,你說: “ 夫大道不稱,不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 謙,大勇不忮 。 ” 因此你提出了十種品德:一是以無私的態(tài)度去做,這是天的行為;二是以無偏見的語言去說,這就是公德;三是生來有愛惜他人的品性,行為有體察萬物的感情,這就是仁;四是求同存異,這就是大度;五是不出風頭,不刻意冒尖,這就是寬厚;六是萬眾的特點都集在我身,這就是富有;七是保持天然德行,這就是規(guī)范;八是保持自然德行有所成,這就是功業(yè);九是循實順理 去做,這就是完備;十是勝不驕,敗不退,這就是完美。做到了這十個方面,人的天然常態(tài)就恢復(fù)了。就能不為外物所馭,不為空名所累,就有了一顆赤子之心;就能立志高遠,胸懷廣大而無所不包;就能博大寬容,自省自律,有一種不衰的德行。所做所為 就是萬事萬物的大趨勢,力量磅礴而不可阻擋,體悟一切義理、道德和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