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點與代碼行,誰將最后勝出?二

字號:

與LOC方法陷入的窘境相比,FP正逐步突破其原有缺陷,重新受到重視。
    這些趨勢包括,來自許多國家的軟件度量團體,一直不停的對FP方法進行改進和完善,FP的歷史數據也已經有了非常大的積累,這促使FP技術向成熟快速邁進;在應用方面,隨著相關培訓和認證制度的不斷完善,專業(yè)人員將更方便的獲得認證,對人員的統(tǒng)一資質認定,將極大的提高功能點計數的“一致性”, 從而減少計數結果的“差異性”。
    國際上近的進展包括:
    1998年 ISO公布ISO/IEC 14143 ,功能點成為國際標準
    2000年 功能點分析方法開始和掙值管管理(EVM)結合
    2001年 功能點分析和平衡計分卡結合使用
    國內的新進展包括:
    國內在中國軟件行業(yè)協(xié)會系統(tǒng)與軟件過程改進分會等機構主持了一些基礎工作:
    2005年 與IFPUG達成諒解備忘錄,引進和翻譯《功能點計數標準手冊》
    2006年 成立ISBSG中國代表處(CSBSG),開始搜集中國功能點數據并建立行業(yè)軟件過程能力基準。
    2006年 與臺北、臺中和臺南軟體協(xié)會簽署備忘錄,將建立海峽兩岸一致的度量元標準,并開展數據交換。
    2007年 與Total Metrics等國際機構合作,引進CFPS 認證前培訓
    2007年 籌劃建立“中日韓軟件度量聯(lián)盟”
    FP的發(fā)展,來自于有關國際組織和研究團體的協(xié)同努力。這方面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包括IFPUG(美國國際功能點組織)和ISBSG(國際軟件過程基準組織)以及各國的軟件度量協(xié)會。事實上,在經歷了90年代的發(fā)展低谷后,FP正再受到廣泛重視,FP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困難正在被一一克服。顯著的事例是韓國,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視,發(fā)布政府公文促進產業(yè)界對FP的使用,韓國的認證功能點專家(CFPS)數量目前已經躍居全球第一,僅僅三星總部一家就有超過100名的CFPS。
    值得說明的是,盡管代碼行有很多的缺點,也不應該棄置不用,在開發(fā)管理的某些環(huán)節(jié)和某些應用方面,它仍是一件很方便使用的有用工具,比如具體一個項目內部的缺陷密度統(tǒng)計等等。所以在實踐應用中,在全生命周期采用FP的同時,在項目內部局部結合使用LOC作為補充手段,也是有價值的選擇。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FP和LOC應該還會繼續(xù)并存,隨著對兩者換算因子的更深入研究,二者的競爭將顯得不重要,而配合應用將成為主流。
    目前,國內部分知名咨詢公司已經嘗試開展軟件度量相關領域的專項業(yè)務,包括:Soft Tech、賽柏科技、隨濟公司等。其中的部分公司也在推動功能點的應用,這些工作將會帶來有益的變化,有助于增加各類專項服務的提供,使過程方法論服務市場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