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國小留學生感言

字號:

進入新世紀,中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留學生”,與以往人們所熟知的留學生不同的是,他們都是在還沒有上大學甚至高中前就開始留學海外。
    “由于要同時學習英文和高中的課程,如果孩子在國內的成績不好,那么出國讀書也同樣會非常困難。家長也不能有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來新西蘭讀一年高中就想考上大學會比較困難,通常要兩年半才會達到這樣的目標?!毙挛魈m林菲爾德學院國際教育部主任吉爾·奧斯汀這樣提醒中國的家長們。這所學院位于奧克蘭市郊,是新西蘭幾所知名的國際中學之一,這里接納的100多外國學生分別來自15個國家,26名中國學生是其中人數多的群體。
    國外中學學習不比國內輕松
    今年17歲的李奕燊出生在廣州東山,他在廣東實驗中學讀到初三之后就來到林菲爾德學院,目前正在讀13年級(相當于國內的高三)。再有四個多月,他將面臨新西蘭的大學入學考試。
    “其實國外中學的學習并不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比中國學校簡單和容易,只不過側重點有所不同罷了。”李奕燊的數學課本有兩百多頁,這只是一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微積分等高等數學的知識占據了其中相當的篇幅。“我回國與我在'省實'的同學交流的時候,他們都很驚訝,說這是大學里的內容呀。”
    李奕燊說,國內中學的教學內容比較偏重理論性,基礎非常扎實,而國外則偏重于實際應用,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一些開放性的課程對中國學生來說壓力比較大,老師會布置一些非常有趣的作業(yè),比如拿著秒表去游樂場坐過山車,研究過山車運行時的向心力和軌跡,然后在物理課堂上大家一起討論。“大的好處就是培養(yǎng)了主觀能動性,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想辦法解決?!?BR>    吉爾·奧斯汀說,很多中國家庭將送子女出國讀書視為接受教育的好方式。“其實可以有很多種選擇,很多新西蘭孩子就并未把自己的目標鎖定在讀大學,而是鉆研技術,比如烹飪、汽車工程、木工,學校也根據他們的興趣設置了這些技術類的課程,讓他們自己選擇不同的方向來發(fā)展。
    李奕燊也說,他現在所在學校里成績好的同學不一定就立志要考大學,比如一位物理學得很好的同學,對修車課程很感興趣,他希望讀完中學就去讀技校學修車?!案袊募议L總是認為孩子讀書越多越好不一樣,國外個人發(fā)展途徑多種多樣?!?BR>    “小留學生”可塑性非常強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攻讀醫(yī)學博士的鄭晶晶15歲時她就來到悉尼讀書。多元文化的沖擊讓她時時有著新的體驗和思考。在她看來,小留學生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那就是可塑性非常強,在海外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下,視野更加寬泛,更善于用“世界眼光”來思考問題。
    與鄭晶晶有著類似經歷的郝潔如今已經是悉尼大學的國際關系經理,她說,前些年有人把小留學生叫做“留學垃圾”,其實,垃圾行為在國外國內都有,不要只看到小留學生的'垃圾'行為。“那些自暴自棄的學生只是人群中很少的一部分,而且不光在中國的留學生當中。前些年媒體的夸大宣傳使很多人對'小留學生'形成了歧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