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理論知識
(26~125題,共100道題,滿分為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26~85題,每題1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恰當?shù)拇鸢?,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
26、與易受暗示性和武斷性相反的意志品質(zhì)是( )。
(A)堅韌性
(B)果斷性
(C)自制性
(D)自覺性
27、動機產(chǎn)生的內(nèi)在條件是( ?。?。
(A)感覺
(B)需要
(C)氣質(zhì)
(D)性格
28、多血質(zhì)的人其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的基本特征是( ?。?BR> (A)強、平衡、靈活
(B)強、不平衡
(C)強、平衡、不靈活
(D)弱
29、性格屬于( ?。?BR> (A)情感過程
(B)認知過程
(C)人格特征
(D)社會特征
30、社會學習論的理論根源是( )。
(A)心理分析
(B)行為主義
(C)認知理論
(D)人本主義
31、個體根據(jù)任務(wù)的要求把注意從一個對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個對象上,稱為注意( ?。?。
(A)分散
(B)分配
(C)動搖
(D)轉(zhuǎn)移
32、人大腦皮質(zhì)中威爾尼克區(qū)嚴重受損可能會出現(xiàn)( ?。?。
(A)失寫癥
(B)接受性失語癥
(C)失讀癥
(D)表達性失語癥
33、海德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理論是( )。
(A)角色理論
(B)認知失調(diào)論
(C)平衡理論
(D)社會交換論
34、在吃“大鍋飯”的單位,最容易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 ?。?。
(A)社會促進
(B)社會抑制
(C)觀眾效應
(D)社會懈怠
35、在一項實驗中,給被試呈現(xiàn)一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現(xiàn)的次數(shù)不同。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照片呈現(xiàn)的次數(shù)越多,被試越喜歡,這說明人際吸引受( ?。┑挠绊憽?BR> (A)熟悉
(B)相似
(C)鄰近
(D)外貌
36、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起關(guān)鍵作用的人或者人群稱為( ?。?。
(A)抽象化他人
(B)重要他人
(C)概括化他人
(D)一般他人
37、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人際距離是( ?。?。
(A)個人距離
(B)社交距離
(C)公眾距離
(D)親密距離
38、一般來說,最能吸引人的人格品質(zhì)是( )。
(A)熱情
(B)真誠
(C)善良
(D)智慧
39、“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這是一種社會( ?。┈F(xiàn)象。
(A)助長
(B)逍遙
(C)強化
(D)抑制
40、與行為主義關(guān)系最小的概念是( )。
(A)替代學習
(B)自我實現(xiàn)
(C)自我獎賞
(D)行為自控
41、心理發(fā)展成熟后,人對現(xiàn)實的反應方式一般是( ?。?。
(A)感性反應
(B)理性反應
(C)知性反應
(D)悟性反應
42、兒童處于感知運動階段的主要特征是( ?。?BR> (A)只限于對當前直接感知的環(huán)境施以動作
(B)能夠運用語言符號代表他們經(jīng)歷的事物
(C)獲得了守恒概念
(D)思維具有可逆性
43、埃里克森劃分人格發(fā)展階段的標準是( ?。?。
(A)力比多發(fā)揮作用
(B)心理社會危機
(C)自我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D)心理防御機制
44、學習的期限是指( )。
(A)心理機能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的時候
(B)學習條件已經(jīng)完全具備的時候
(C)心理機能開始形成之前
(D)心理機能開始形成之時
45、個體認知發(fā)展中最早發(fā)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過程是( ?。?BR> (A)動作
(B)感覺
(C)知覺
(D)意志
46、4個月以后的嬰兒對熟悉的人比對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這種笑的反應屬于( ?。?。
(A)條件反射性的笑
(B)自發(fā)性微笑
47、有精神障礙的人其心理活動( ?。?。
(A)部分異常
(B)不能被矯正
(C)完全異常
(D)可直接測量
48、經(jīng)典精神分析認為,人類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動的( ?。?。
(A)過程
(B)潛意識
(C)動力
(D)前意識
49、病理性錯覺的特點是( ?。?。
(A)能夠進行自我校正
(B)屬于感知綜合障礙
(C)不能接受現(xiàn)實檢驗
(D)屬于思維形式障礙
50、抑制性思維聯(lián)想障礙的一種常見形式是( )。
(A)思維遲緩
(B)思維云集
(C)被洞悉感
(D)妄想心境
51、精神發(fā)育遲滯形成的原因是( ?。?。
(A)內(nèi)心沖突變形
(B)獲得性知識的喪失
(C)內(nèi)心沖突強烈
(D)早期大腦發(fā)育不良
52、直接阻礙和破壞個體生存與種族延續(xù)的事件是( ?。?。
(A)災難性壓力
(B)生物性壓力源
(C)疊加性壓力
(D)精神性壓力源
53、在順序量表中,變量具有( ?。?。
(A)相等單位
(B)等級
(C)絕對零點
(D)可以做四則運算
54、由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人所組成的一個群體,或者是該群體的一個樣本,稱為( ?。?。
(A)團體
(B)常模團體
(C)樣本
(D)受測人群
55、影響信度的是( )。
(A)系統(tǒng)誤差
(B)隨機誤差
(C)恒定效應
(D)概化理論
56、同質(zhì)性信度主要代表測驗內(nèi)部( ?。┲g的一致性。
(A)分測驗
(B)所有題目
(C)題目與分測驗
(D)兩半測驗
57、在心理測驗中,效度是指所測量的與所要測量的心理特點之間符合的程度,或者簡單地說是指一個心理測驗的( )。
(A)穩(wěn)定性
(B)準確性
(C)可信度
(D)區(qū)分性
58、難度是指項目的難易程度,用P代表。P值越( ?。?,難度越低。
(A)大
(B)小
(C)低
(D)接近O
59、正確的咨詢態(tài)度包含的五種要素是尊重、熱情、真誠、共情和( ?。?。
(A)咨詢特質(zhì)
(B)積極關(guān)注
(C)咨詢技巧
(D)職業(yè)理念
60、“完整地接納”求助者,并不意味著( )。
(A)接納求助者全部的優(yōu)點和缺點
(B)對求助者的惡習無動于衷
(C)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極面
(D)充分尊重求助者的價值觀
61、“真誠不等于說實話”的含義是( ?。?BR> (A)真誠與說實話之間沒有聯(lián)系
(B)表達真誠不能通過言語
(C)表達真誠應有助于求助者成長
(D)實話實說不利于表達真誠
62、收集求助者資料時下述問題中最重要的是( )。
(A)who(誰)
(B)what(什么)
(C)why(為什么)
(D)how(怎樣)
63、求助者的主要問題不一定是( ?。┑膯栴}。
(A)最關(guān)心
(B)最困擾自己
(C)最先提出
(D)最需要解決
64、咨詢的終極目標與具體目標的關(guān)系是( )。
(A)從終極目標著眼,從具體目標著手
(B)以具體目標為指導,實現(xiàn)終極目標
(C)從具體目標著眼,從終極目標著手
(D)由具體目標出發(fā),確定終極目標
65、咨詢方案中需要明確的求助者的權(quán)利包括( )。
(A)遵守職業(yè)道德
(B)提供真實資料
(C)提出中止咨詢
(D)完成自我探索
66、心理咨詢的次數(shù)一般是( )。
(A)每周1~2次
(B)每周3~4次
(C)兩周5~6次
(D)每月1次
67、參與性技術(shù)中不包括( ?。?。
(A)情感反應
(B)面質(zhì)
(C)內(nèi)容反應
(D)傾聽
68、關(guān)于傾聽技術(shù),錯誤的做法是( )。
(A)設(shè)身處地地聽
(B)適當?shù)乇硎纠斫?BR> (C)給予價值評價
(D)通過言語或非言語形式作出反應
69、傾聽時的鼓勵性回應技巧中最常用、最簡便的是( ?。?。
(A)點頭
(B)目光注視
(C)手勢
(D)言語表達
70、咨詢師將求助者談話的實質(zhì)性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在咨詢活動中稱之為( ?。?BR> (A)概括
(B)總結(jié)
(C)歸納
(D)釋義
72、心理咨詢能否成功主要取決于( )。
(A)心理咨詢師的經(jīng)驗
(B)求助者的配合
(C)心理咨詢師的修養(yǎng)
(D)家屬們的配合
73、攝入性會談中由于某種特殊原因,需要錄音或錄像,必須( )。
(A)征得督導師同意
(B)符合求助者的利益
(C)征得求助者同意
(D)符合咨詢進程需要
77、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初步診斷中,對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的是求助者的( ?。?。
(A)精神分裂癥家族史
(B)內(nèi)心沖突的性質(zhì)
(C)各種神經(jīng)癥家族史
(D)內(nèi)心沖突的原因
78、WAIS-RC的測驗問題“‘趁熱打鐵’是比喻什么?”屬于( )分測驗。
(A)知識
(B)領(lǐng)悟
(C)詞匯
(D)相似性
81、比內(nèi)-西蒙量表的智力等級為優(yōu)秀,其智商范圍是( )。
(A)110~119
(B)110~129
(C)120~129
(D)120~139
82、使用手工方式對16PF記分的模版有( )。
(A)2張
(B)14張
(C)8張
(D)16張
85、WAIS-RC中的詞匯測驗分為( ?。?。
(A)城市和農(nóng)村共用一種
(B)成人和兒童共用一種
(C)城市用和農(nóng)村用兩種
(D)成人用和兒童用兩種
(26~125題,共100道題,滿分為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26~85題,每題1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恰當?shù)拇鸢?,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
26、與易受暗示性和武斷性相反的意志品質(zhì)是( )。
(A)堅韌性
(B)果斷性
(C)自制性
(D)自覺性
27、動機產(chǎn)生的內(nèi)在條件是( ?。?。
(A)感覺
(B)需要
(C)氣質(zhì)
(D)性格
28、多血質(zhì)的人其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的基本特征是( ?。?BR> (A)強、平衡、靈活
(B)強、不平衡
(C)強、平衡、不靈活
(D)弱
29、性格屬于( ?。?BR> (A)情感過程
(B)認知過程
(C)人格特征
(D)社會特征
30、社會學習論的理論根源是( )。
(A)心理分析
(B)行為主義
(C)認知理論
(D)人本主義
31、個體根據(jù)任務(wù)的要求把注意從一個對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個對象上,稱為注意( ?。?。
(A)分散
(B)分配
(C)動搖
(D)轉(zhuǎn)移
32、人大腦皮質(zhì)中威爾尼克區(qū)嚴重受損可能會出現(xiàn)( ?。?。
(A)失寫癥
(B)接受性失語癥
(C)失讀癥
(D)表達性失語癥
33、海德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理論是( )。
(A)角色理論
(B)認知失調(diào)論
(C)平衡理論
(D)社會交換論
34、在吃“大鍋飯”的單位,最容易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 ?。?。
(A)社會促進
(B)社會抑制
(C)觀眾效應
(D)社會懈怠
35、在一項實驗中,給被試呈現(xiàn)一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現(xiàn)的次數(shù)不同。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照片呈現(xiàn)的次數(shù)越多,被試越喜歡,這說明人際吸引受( ?。┑挠绊憽?BR> (A)熟悉
(B)相似
(C)鄰近
(D)外貌
36、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起關(guān)鍵作用的人或者人群稱為( ?。?。
(A)抽象化他人
(B)重要他人
(C)概括化他人
(D)一般他人
37、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人際距離是( ?。?。
(A)個人距離
(B)社交距離
(C)公眾距離
(D)親密距離
38、一般來說,最能吸引人的人格品質(zhì)是( )。
(A)熱情
(B)真誠
(C)善良
(D)智慧
39、“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這是一種社會( ?。┈F(xiàn)象。
(A)助長
(B)逍遙
(C)強化
(D)抑制
40、與行為主義關(guān)系最小的概念是( )。
(A)替代學習
(B)自我實現(xiàn)
(C)自我獎賞
(D)行為自控
41、心理發(fā)展成熟后,人對現(xiàn)實的反應方式一般是( ?。?。
(A)感性反應
(B)理性反應
(C)知性反應
(D)悟性反應
42、兒童處于感知運動階段的主要特征是( ?。?BR> (A)只限于對當前直接感知的環(huán)境施以動作
(B)能夠運用語言符號代表他們經(jīng)歷的事物
(C)獲得了守恒概念
(D)思維具有可逆性
43、埃里克森劃分人格發(fā)展階段的標準是( ?。?。
(A)力比多發(fā)揮作用
(B)心理社會危機
(C)自我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D)心理防御機制
44、學習的期限是指( )。
(A)心理機能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的時候
(B)學習條件已經(jīng)完全具備的時候
(C)心理機能開始形成之前
(D)心理機能開始形成之時
45、個體認知發(fā)展中最早發(fā)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過程是( ?。?BR> (A)動作
(B)感覺
(C)知覺
(D)意志
46、4個月以后的嬰兒對熟悉的人比對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這種笑的反應屬于( ?。?。
(A)條件反射性的笑
(B)自發(fā)性微笑
47、有精神障礙的人其心理活動( ?。?。
(A)部分異常
(B)不能被矯正
(C)完全異常
(D)可直接測量
48、經(jīng)典精神分析認為,人類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動的( ?。?。
(A)過程
(B)潛意識
(C)動力
(D)前意識
49、病理性錯覺的特點是( ?。?。
(A)能夠進行自我校正
(B)屬于感知綜合障礙
(C)不能接受現(xiàn)實檢驗
(D)屬于思維形式障礙
50、抑制性思維聯(lián)想障礙的一種常見形式是( )。
(A)思維遲緩
(B)思維云集
(C)被洞悉感
(D)妄想心境
51、精神發(fā)育遲滯形成的原因是( ?。?。
(A)內(nèi)心沖突變形
(B)獲得性知識的喪失
(C)內(nèi)心沖突強烈
(D)早期大腦發(fā)育不良
52、直接阻礙和破壞個體生存與種族延續(xù)的事件是( ?。?。
(A)災難性壓力
(B)生物性壓力源
(C)疊加性壓力
(D)精神性壓力源
53、在順序量表中,變量具有( ?。?。
(A)相等單位
(B)等級
(C)絕對零點
(D)可以做四則運算
54、由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人所組成的一個群體,或者是該群體的一個樣本,稱為( ?。?。
(A)團體
(B)常模團體
(C)樣本
(D)受測人群
55、影響信度的是( )。
(A)系統(tǒng)誤差
(B)隨機誤差
(C)恒定效應
(D)概化理論
56、同質(zhì)性信度主要代表測驗內(nèi)部( ?。┲g的一致性。
(A)分測驗
(B)所有題目
(C)題目與分測驗
(D)兩半測驗
57、在心理測驗中,效度是指所測量的與所要測量的心理特點之間符合的程度,或者簡單地說是指一個心理測驗的( )。
(A)穩(wěn)定性
(B)準確性
(C)可信度
(D)區(qū)分性
58、難度是指項目的難易程度,用P代表。P值越( ?。?,難度越低。
(A)大
(B)小
(C)低
(D)接近O
59、正確的咨詢態(tài)度包含的五種要素是尊重、熱情、真誠、共情和( ?。?。
(A)咨詢特質(zhì)
(B)積極關(guān)注
(C)咨詢技巧
(D)職業(yè)理念
60、“完整地接納”求助者,并不意味著( )。
(A)接納求助者全部的優(yōu)點和缺點
(B)對求助者的惡習無動于衷
(C)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極面
(D)充分尊重求助者的價值觀
61、“真誠不等于說實話”的含義是( ?。?BR> (A)真誠與說實話之間沒有聯(lián)系
(B)表達真誠不能通過言語
(C)表達真誠應有助于求助者成長
(D)實話實說不利于表達真誠
62、收集求助者資料時下述問題中最重要的是( )。
(A)who(誰)
(B)what(什么)
(C)why(為什么)
(D)how(怎樣)
63、求助者的主要問題不一定是( ?。┑膯栴}。
(A)最關(guān)心
(B)最困擾自己
(C)最先提出
(D)最需要解決
64、咨詢的終極目標與具體目標的關(guān)系是( )。
(A)從終極目標著眼,從具體目標著手
(B)以具體目標為指導,實現(xiàn)終極目標
(C)從具體目標著眼,從終極目標著手
(D)由具體目標出發(fā),確定終極目標
65、咨詢方案中需要明確的求助者的權(quán)利包括( )。
(A)遵守職業(yè)道德
(B)提供真實資料
(C)提出中止咨詢
(D)完成自我探索
66、心理咨詢的次數(shù)一般是( )。
(A)每周1~2次
(B)每周3~4次
(C)兩周5~6次
(D)每月1次
67、參與性技術(shù)中不包括( ?。?。
(A)情感反應
(B)面質(zhì)
(C)內(nèi)容反應
(D)傾聽
68、關(guān)于傾聽技術(shù),錯誤的做法是( )。
(A)設(shè)身處地地聽
(B)適當?shù)乇硎纠斫?BR> (C)給予價值評價
(D)通過言語或非言語形式作出反應
69、傾聽時的鼓勵性回應技巧中最常用、最簡便的是( ?。?。
(A)點頭
(B)目光注視
(C)手勢
(D)言語表達
70、咨詢師將求助者談話的實質(zhì)性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在咨詢活動中稱之為( ?。?BR> (A)概括
(B)總結(jié)
(C)歸納
(D)釋義
72、心理咨詢能否成功主要取決于( )。
(A)心理咨詢師的經(jīng)驗
(B)求助者的配合
(C)心理咨詢師的修養(yǎng)
(D)家屬們的配合
73、攝入性會談中由于某種特殊原因,需要錄音或錄像,必須( )。
(A)征得督導師同意
(B)符合求助者的利益
(C)征得求助者同意
(D)符合咨詢進程需要
77、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初步診斷中,對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的是求助者的( ?。?。
(A)精神分裂癥家族史
(B)內(nèi)心沖突的性質(zhì)
(C)各種神經(jīng)癥家族史
(D)內(nèi)心沖突的原因
78、WAIS-RC的測驗問題“‘趁熱打鐵’是比喻什么?”屬于( )分測驗。
(A)知識
(B)領(lǐng)悟
(C)詞匯
(D)相似性
81、比內(nèi)-西蒙量表的智力等級為優(yōu)秀,其智商范圍是( )。
(A)110~119
(B)110~129
(C)120~129
(D)120~139
82、使用手工方式對16PF記分的模版有( )。
(A)2張
(B)14張
(C)8張
(D)16張
85、WAIS-RC中的詞匯測驗分為( ?。?。
(A)城市和農(nóng)村共用一種
(B)成人和兒童共用一種
(C)城市用和農(nóng)村用兩種
(D)成人用和兒童用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