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抵押、合同履行地試題分析

字號:

甲木材廠與乙木器加工廠訂立了一份木材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在付清全部價款之前由甲廠保留木材所有權。乙廠收到木材后,認為質量低于約定,遂按低于合同約定價格800元的價格支付了貨歉,雙方對此爭執(zhí)不下。在爭議期間, 乙廠和丙貿(mào)易公司簽訂了一份加工200套木器制品的合同。乙廠用從甲廠購買的部分木材進行生產(chǎn),一個月后,丙支付貨款并提走200套木器制品。之后,乙廠因欠丁公司貨敕,用剩余木材向丁公司作抵押,訂立了抵押合同,但未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此時又有A公司和乙廠洽談,訂立了一份加工家具的合同。雙方約定:如乙廠遲延交貨,則應當按日支付遲延交貨違約金;A公司遲延付款,則應支付逾期付款的利息。合同成立后, 乙廠即用剩余木材加工此家具,但突然機器發(fā)生故障,便和某市的B公司聯(lián)系,從B公司處租來一臺同型號的機器使用?!∮捎诓扇〈胧┘皶r,乙廠按期完成訂單,然后通知A公司提貨付款。就在這時,丁公司得知乙廠和A公司之間的合同,遂告知A公司制作家具的木材巳抵押給丁公司, 并出具了抵押合同。A公司便通知乙廠提供擔保,并停止付款。乙廠認為木材巳抵寸甲, 與A公司無關,堅持要求A公司提貨付款。乙廠與A公司之間為爭論此事,履行期已過了兩個月。
    請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原理回答下列問題:
    (1)乙廠和丁公司之間的抵押合同是否成立?是否生效?
    (2)若A公司向法院起訴乙廠違約,A公司能否勝訴?為什么?
    (3)甲木材廠為追回余款可不可以:
    ①行使債權人的撤銷權,請求法院判決乙廠與丙公司、A公司之間的合同無效,為什么?
    ②以自己保留了對木材的所有權為由,要求法院確認用該木材加工的木器制品和家具歸自己所有,為什么?
    (4)假設乙廠與B公司之間的租賃合同未明確約定履行地點, 而B公司將機器主動運給乙廠,對于B公司所支付的運輸費應怎樣處理?為什么?
    [答案]
    (1)該抵押合同成立但不生效。因為以企業(yè)財產(chǎn)抵押的必須進行抵押登記。
    (2)能勝訴。根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買受人有確切證據(jù)證明第三人可能就標的物主張權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應價款。因此本案中A公司中止支付并不違約,乙廠沒有提供相應擔保,致使超過合同履行期,應承擔違約責任。
    (3)①不能行使撤銷權。因為行使撤銷權只能是在債務人的行為危害債權情況下。乙廠與丙公司、A公司之間的合同是正常交易行為,不會危害債權,根據(jù)《合同法》第74條規(guī)定,不屬于可以行使撤銷權的情形。②甲廠保留了木材的所有權,在乙廠未付清余款之前,擁有對木材的所有權。乙廠將木材加工成家具等,使木材的價值大幅增加,依據(jù)添附制度,取得對家具等的所有權,從而有權將其出賣和抵押。甲廠喪失了對木材的所有權,只能要求乙廠予以賠償,而不能取得家具等的所有權。
    (4)該運輸費由乙廠承擔。根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在履行地點不明確的情況下,交付其他標的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而乙廠和B公司之間的租賃合同,屬于交付動產(chǎn),因此應在B公司所在地履行。在B公司所在地B公司將機器交付給乙廠的費用屬履行費用,應由B公司承擔,而B公司幫助乙廠將機器托運至乙廠所在地,屬于無因管理行為,由此而產(chǎn)生的費用由乙廠承擔。
    [解題思路]
    本題的民事主體共計有6個,即甲、乙、丙、丁及A、B公司,相互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可謂十分復雜。所以,解開本題的關鍵,是在紛繁復雜的法律關系中找出主線來。
    本題的主角是乙廠,應以乙廠的民事法律行為為線索,排出乙廠與其他5個民事主體的關系,并重點注意乙廠與甲廠、乙廠與丁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如此,整個試題的解答脈絡就清晰了。
    [法理詳解]
    (1)依《擔保法》第42條第5項之規(guī)定,以企業(yè)的動產(chǎn)作抵押的,應到財產(chǎn)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又依第41條規(guī)定,辦理抵押物登記后,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本案中乙廠與丁公司就木材抵押一事達成了合意,并訂立了抵押合同,應認定該抵押合同已經(jīng)成立,但由于未辦理登記手續(xù)而未生效。
    (2)依《合同法》第152條規(guī)定,買受人有確切證據(jù)證明第三人可能就標的物主張權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應的價款,但出賣人提供適當擔保的除外。本案中A公司有確切證據(jù)證明丁公司對木材主張權利,但乙廠拒絕提供擔保。在這種情況下,A公司停付價款,并不構成違約。倒是乙廠未按期供貨,應負違約責任o
    (3)關于此點,答案中已有詳述,此處不再贅述。
    (4)此問的法律依據(jù)在于《合同法》第62條第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