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著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快,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凸現,特別是北京作為2008奧運主辦城市,改進城市環(huán)境樹立現代大都市的形象更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08年奧運會“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理念逐步深入到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風氣在北京各行各業(yè)如火如荼的興起。但與此同時,與北京奧運主辦城市環(huán)境格格不入現象的確存在。那就是鋪天蓋地亂貼、亂發(fā)小廣告。非法小廣告是影響城市容貌的一大頑癥,它不僅污染了城市的環(huán)境,擾亂了市民的生活秩序,也背離了城市的文明,降低了城市的品位,人們深惡痛絕地稱之為城市“牛皮癬”。因其投入少、收益大、且操作簡單,已日益成為影響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問題。長期以來,各地城市管理部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加大整治力度,但始終難以擺脫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
小廣告的危害很大,除了污染環(huán)境、浪費資源、擾亂秩序外,更大的危害是有人借機行騙。散發(fā)的小廣告沒有經過任何部門審查批準,魚目混珠,言過其實,真假難辨,不乏一些不法之徒見利忘義,以惠人之名,行騙人之實。筆者就親眼見過一個因聽信小廣告去美容,結果差點被毀容的人。
當前非法小廣告治理有三難,即發(fā)現張貼者難、清理難、處罰難;在利益驅動上有三個成本倒掛,即違章制造者的預期支出成本小于其非法所得,違章制造者的投入小于清除成本,可處罰的金額小于執(zhí)法的成本,是整治難、回潮快的主要原因。
一、堅持六管齊下,努力提高綜合治理的執(zhí)法效能
非法小廣告的整治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走綜合治理的路子。采取“巡、抓、停、追、清、疏”六管齊下的整治思路,收效顯著。巡,即巡查,是治理非法小廣告的基礎。加大對重點路段巡查力度,提高巡查密度和質量,對新出現的非法小廣告及時進行抄錄和拍照取證,為查處打下基礎;抓,即抓捕,是綜合治理的重點。積極發(fā)揮城管執(zhí)法和公安巡警兩支隊伍的作用,密切配合,聯合行動,從源頭入手,采取不間斷巡查、蹲點守候等方式,抓獲街頭亂畫*廣告者,收繳非法廣告,沒收制假工具,搗毀窩點,震懾制假、販假行為;停與追,即停機和追呼,是綜合整治的重要舉措。對本地電話進行停機。在充分調查取證的基礎上,對當事人進行電話整改通知,限期不整改的予以停機,利用電話追呼系統,切斷非法小廣告的傳播途徑,干擾其正常通信,阻止其違法行為。開通短信追呼系統,24小時對各種違規(guī)號碼發(fā)送付費短信,使其在經濟上承受損失,迫其停止違法行為;清,即清除,是綜合治理的關鍵。組織人員對城區(qū)主次干道兩側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各類設施上的小廣告進行專業(yè)清理。疏,即疏導,是綜合整治的核心。在對違法小廣告進行嚴厲打擊的同時,注意標本兼顧,做到堵疏結合,對一些與群眾生活貼近的服務性廣告,如招工、家政廣告等,不搞一刀切,而是開辟一些專門場所,如公共廣告欄,有了可貼的地點,亂貼的現象自然就少了。目前,城區(qū)各個小區(qū)內都設置了公共廣告欄,達到了攻克頑癥與美化環(huán)境的雙重目的。
二、推行市場運作,努力完善綜合治理的體制機制
張貼非法小廣告操作簡便,速度快捷,往往是這邊清那邊貼,上午清下午又出現。同時,非法小廣告的清理有一定的技術要求,過去清理中由于人員專業(yè)素質弱,裝備簡陋,往往是一撕二擦三覆蓋,作業(yè)方式原始,導致清理不徹底,甚至出現二次污染,嶄新的圍墻白一塊黃一塊,很難看,可謂清了“牛皮癬”成了“白癲瘋”。沒有一支專業(yè)的隊伍和一套完善的機制,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現了管干分離。使城管執(zhí)法部門從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負責制定標準、檢查考核、兌現獎懲。在推行市場運作的同時,從完善制度入手,把除“癬”工作納入長效管理的軌道。第一,健全執(zhí)法巡查制度。由城管執(zhí)法人員與協管員組成巡查隊伍,定期不定期上街檢查非法小廣告清理情況,隨時發(fā)現違章行為,責成有關人員及時清理。第二,健全分片包干制度。對城區(qū)街道路段劃片管理,指定責任人,明確責任主體、覆蓋要求、完成時限、考核獎懲辦法,強化了非法小廣告的治理力度。第三,健全舉報整改制度。發(fā)動群眾舉報違規(guī)違章行為。第四,健全檢查考評制度。將非法小廣告整治納入各市容中隊的年度考核,與先進單位的評選和表彰獎勵掛鉤,以制度的完善促進工作的落實。
[三、積極整合力量,努力構建綜合治理的強大合力
過去非法小廣告的清理通常由執(zhí)法人員或協管員完成,由于清理工作點多、面廣,力量明顯不足,往往是重大活動或重要節(jié)日清理好一些,平時標準低一些,效果難以保證和落實,要積極整合力量,努力做到三個結合。即:在力量使用上,堅持專業(yè)隊伍清理與群眾參與相結合。堅持專業(yè)隊伍的主渠道作用,把主要道路、主要地段包下來,確保清理效果,對小街巷、居民區(qū)等次要地段發(fā)動群眾自行清除,以彌補專業(yè)力量的不足;在整治方法上,堅持清洗隊伍清與城管執(zhí)法、公安巡警兩支隊伍打擊相結合,實現標本兼治;在職能劃分上,堅持城管執(zhí)法部門與其他部門清除相結合。非法小廣告的載體即城市構成要素分屬建管、供電、園林、電信等單位,在堅持自主清除的基礎上,按照“門前五包”責任制的要求,監(jiān)督各城市構成要素產權單位和沿街單位嚴格落實責任制,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探討共同治理的路子。
四、廣泛宣傳發(fā)動,努力營造綜合治理的濃厚氛圍
群眾是城市的主人,群眾的素質高低和對市容工作參與、支持程度是做城市環(huán)境工作的基礎,同樣也是非法小廣告綜合治理的基礎。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宣傳力度,著力營造利于整治的三個氛圍。一是營造支持治理的氛圍。借“五城聯創(chuàng)”等活動為契機,利用網絡、電視、報刊媒體廣泛宣傳,引導市民認清非法小廣告對城市環(huán)境的危害性,認清亂寫亂畫的違法本質,自覺增強維護城市環(huán)境的意識,積極支持對非法小廣告的治理行動,自覺抵制各種違反市容市貌的不法行為;二是營造打擊違章者的氛圍。制“癬”者往往利用夜晚實施張貼行為,讓人防不勝防。在當前執(zhí)法力量相對緊缺的情況下,發(fā)動群眾參與打擊制“癬”者是行之有效的舉措,設立舉報電話和網上舉報,全天侯值班,隨時受理群眾舉報,發(fā)動群眾及時制止、檢舉城市違章行為,使執(zhí)法的范圍和時段得到拓展和延伸,陷制“癬”者于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三是營造主動清除非法小廣告的氛圍。由于經費有限、力量有限,所有地段都由專業(yè)人員承包下來難以達到,廣大的小街小巷、居民區(qū)既是非法小廣告張貼的重災區(qū),也是管理的盲區(qū),唯有發(fā)動群眾主動清理,才能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居住環(huán)境。我們把非法小廣告清理作為“五城聯創(chuàng)”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組織青年志愿者、學生、門頭業(yè)戶義務清理非法小廣告等活動,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引導作用,一種全民參與、全民支持、全民清除非法小廣告的氛圍已在我市初步形成,非法小廣告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明水城區(qū)展現出潔凈亮麗、和諧文明的城市風貌。
小廣告的危害很大,除了污染環(huán)境、浪費資源、擾亂秩序外,更大的危害是有人借機行騙。散發(fā)的小廣告沒有經過任何部門審查批準,魚目混珠,言過其實,真假難辨,不乏一些不法之徒見利忘義,以惠人之名,行騙人之實。筆者就親眼見過一個因聽信小廣告去美容,結果差點被毀容的人。
當前非法小廣告治理有三難,即發(fā)現張貼者難、清理難、處罰難;在利益驅動上有三個成本倒掛,即違章制造者的預期支出成本小于其非法所得,違章制造者的投入小于清除成本,可處罰的金額小于執(zhí)法的成本,是整治難、回潮快的主要原因。
一、堅持六管齊下,努力提高綜合治理的執(zhí)法效能
非法小廣告的整治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走綜合治理的路子。采取“巡、抓、停、追、清、疏”六管齊下的整治思路,收效顯著。巡,即巡查,是治理非法小廣告的基礎。加大對重點路段巡查力度,提高巡查密度和質量,對新出現的非法小廣告及時進行抄錄和拍照取證,為查處打下基礎;抓,即抓捕,是綜合治理的重點。積極發(fā)揮城管執(zhí)法和公安巡警兩支隊伍的作用,密切配合,聯合行動,從源頭入手,采取不間斷巡查、蹲點守候等方式,抓獲街頭亂畫*廣告者,收繳非法廣告,沒收制假工具,搗毀窩點,震懾制假、販假行為;停與追,即停機和追呼,是綜合整治的重要舉措。對本地電話進行停機。在充分調查取證的基礎上,對當事人進行電話整改通知,限期不整改的予以停機,利用電話追呼系統,切斷非法小廣告的傳播途徑,干擾其正常通信,阻止其違法行為。開通短信追呼系統,24小時對各種違規(guī)號碼發(fā)送付費短信,使其在經濟上承受損失,迫其停止違法行為;清,即清除,是綜合治理的關鍵。組織人員對城區(qū)主次干道兩側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各類設施上的小廣告進行專業(yè)清理。疏,即疏導,是綜合整治的核心。在對違法小廣告進行嚴厲打擊的同時,注意標本兼顧,做到堵疏結合,對一些與群眾生活貼近的服務性廣告,如招工、家政廣告等,不搞一刀切,而是開辟一些專門場所,如公共廣告欄,有了可貼的地點,亂貼的現象自然就少了。目前,城區(qū)各個小區(qū)內都設置了公共廣告欄,達到了攻克頑癥與美化環(huán)境的雙重目的。
二、推行市場運作,努力完善綜合治理的體制機制
張貼非法小廣告操作簡便,速度快捷,往往是這邊清那邊貼,上午清下午又出現。同時,非法小廣告的清理有一定的技術要求,過去清理中由于人員專業(yè)素質弱,裝備簡陋,往往是一撕二擦三覆蓋,作業(yè)方式原始,導致清理不徹底,甚至出現二次污染,嶄新的圍墻白一塊黃一塊,很難看,可謂清了“牛皮癬”成了“白癲瘋”。沒有一支專業(yè)的隊伍和一套完善的機制,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現了管干分離。使城管執(zhí)法部門從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負責制定標準、檢查考核、兌現獎懲。在推行市場運作的同時,從完善制度入手,把除“癬”工作納入長效管理的軌道。第一,健全執(zhí)法巡查制度。由城管執(zhí)法人員與協管員組成巡查隊伍,定期不定期上街檢查非法小廣告清理情況,隨時發(fā)現違章行為,責成有關人員及時清理。第二,健全分片包干制度。對城區(qū)街道路段劃片管理,指定責任人,明確責任主體、覆蓋要求、完成時限、考核獎懲辦法,強化了非法小廣告的治理力度。第三,健全舉報整改制度。發(fā)動群眾舉報違規(guī)違章行為。第四,健全檢查考評制度。將非法小廣告整治納入各市容中隊的年度考核,與先進單位的評選和表彰獎勵掛鉤,以制度的完善促進工作的落實。
[三、積極整合力量,努力構建綜合治理的強大合力
過去非法小廣告的清理通常由執(zhí)法人員或協管員完成,由于清理工作點多、面廣,力量明顯不足,往往是重大活動或重要節(jié)日清理好一些,平時標準低一些,效果難以保證和落實,要積極整合力量,努力做到三個結合。即:在力量使用上,堅持專業(yè)隊伍清理與群眾參與相結合。堅持專業(yè)隊伍的主渠道作用,把主要道路、主要地段包下來,確保清理效果,對小街巷、居民區(qū)等次要地段發(fā)動群眾自行清除,以彌補專業(yè)力量的不足;在整治方法上,堅持清洗隊伍清與城管執(zhí)法、公安巡警兩支隊伍打擊相結合,實現標本兼治;在職能劃分上,堅持城管執(zhí)法部門與其他部門清除相結合。非法小廣告的載體即城市構成要素分屬建管、供電、園林、電信等單位,在堅持自主清除的基礎上,按照“門前五包”責任制的要求,監(jiān)督各城市構成要素產權單位和沿街單位嚴格落實責任制,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探討共同治理的路子。
四、廣泛宣傳發(fā)動,努力營造綜合治理的濃厚氛圍
群眾是城市的主人,群眾的素質高低和對市容工作參與、支持程度是做城市環(huán)境工作的基礎,同樣也是非法小廣告綜合治理的基礎。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宣傳力度,著力營造利于整治的三個氛圍。一是營造支持治理的氛圍。借“五城聯創(chuàng)”等活動為契機,利用網絡、電視、報刊媒體廣泛宣傳,引導市民認清非法小廣告對城市環(huán)境的危害性,認清亂寫亂畫的違法本質,自覺增強維護城市環(huán)境的意識,積極支持對非法小廣告的治理行動,自覺抵制各種違反市容市貌的不法行為;二是營造打擊違章者的氛圍。制“癬”者往往利用夜晚實施張貼行為,讓人防不勝防。在當前執(zhí)法力量相對緊缺的情況下,發(fā)動群眾參與打擊制“癬”者是行之有效的舉措,設立舉報電話和網上舉報,全天侯值班,隨時受理群眾舉報,發(fā)動群眾及時制止、檢舉城市違章行為,使執(zhí)法的范圍和時段得到拓展和延伸,陷制“癬”者于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三是營造主動清除非法小廣告的氛圍。由于經費有限、力量有限,所有地段都由專業(yè)人員承包下來難以達到,廣大的小街小巷、居民區(qū)既是非法小廣告張貼的重災區(qū),也是管理的盲區(qū),唯有發(fā)動群眾主動清理,才能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居住環(huán)境。我們把非法小廣告清理作為“五城聯創(chuàng)”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組織青年志愿者、學生、門頭業(yè)戶義務清理非法小廣告等活動,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引導作用,一種全民參與、全民支持、全民清除非法小廣告的氛圍已在我市初步形成,非法小廣告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明水城區(qū)展現出潔凈亮麗、和諧文明的城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