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在城里住久了,一旦進入山水之間,競有一種生命復(fù)蘇的快感。
下車后,我們舍棄了大路,挑選了一條半隱半現(xiàn)在莊稼地里的小徑,彎彎繞繞地來到了十渡渡口。夕陽下的拒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對我們表示歡迎。
岸邊山崖上刀斧痕猶存的崎嶇小道,高低凸凹,雖沒有“難于上青天”的險惡,卻也有踏空了滾到拒馬河洗澡的風(fēng)險。狹窄處只能手扶巖石貼壁而行。當(dāng)“東坡草堂”幾個紅漆大字赫然出現(xiàn)在前方巖壁時,一座鑲嵌在巖崖間的石砌茅草屋同時躍進眼底。草屋被幾級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下俯瞰著一彎河水,屋前順山勢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側(cè)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涼亭,內(nèi)設(shè)石桌石凳,亭頂褐黃色的茅草像流蘇般向下垂瀉,把現(xiàn)實和童話串成了一體。草屋的構(gòu)思者最精彩的一筆,是設(shè)在院落邊沿的柴門和籬笆,走近這兒,便有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意思。
當(dāng)我們重登涼亭時,遠處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為剪影,好象就要展翅撲來,拒馬河趁人們看不清它的容貌時豁開了嗓門韻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魚兒和青蛙蹦//跳成聲,像是為了強化這夜曲的節(jié)奏。此時,只覺世間唯有水聲和我,就連偶爾從遠處趕來歇腳的晚風(fēng),也悄無聲息。
當(dāng)我漸漸被夜的凝重與深邃所融蝕,一縷新的思緒涌動時,對岸沙灘上燃起了篝火,那鮮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動感。篝火四周,人影綽約,如歌似舞。朋友說,那是北京的大學(xué)生們,結(jié)伴來這兒度周末的。遙望那明滅無定的火光,想象著篝火映照的青春年華,也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樂趣。
(節(jié)選自 劉延《十渡游趣》,《北京日報》1994·5·9,共553字。)
[語音提示]
⑴ 朋友 péngyou
⑵ 莊稼 zhuāngjia
⑶ 彎彎繞繞地 wānwān-ràorào de
⑷ 凸凹 tū'āo
⑸ 空地 kòngdì
⑹ 蘑菇 mógu
⑺ 籬笆 líba
⑻ 這兒 zhèr
⑼ 蝙蝠 biānfú
⑽ 嗓門 sǎngménr
⑾ 小魚兒 xiǎoyúr
⑿ 悄無聲息 qiǎowú-shēngxī
⒀ 深邃 shēnsuì
⒁ 篝火 gōuhuǒ
⒂ 綽約 chuòyuē
下車后,我們舍棄了大路,挑選了一條半隱半現(xiàn)在莊稼地里的小徑,彎彎繞繞地來到了十渡渡口。夕陽下的拒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對我們表示歡迎。
岸邊山崖上刀斧痕猶存的崎嶇小道,高低凸凹,雖沒有“難于上青天”的險惡,卻也有踏空了滾到拒馬河洗澡的風(fēng)險。狹窄處只能手扶巖石貼壁而行。當(dāng)“東坡草堂”幾個紅漆大字赫然出現(xiàn)在前方巖壁時,一座鑲嵌在巖崖間的石砌茅草屋同時躍進眼底。草屋被幾級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下俯瞰著一彎河水,屋前順山勢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側(cè)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涼亭,內(nèi)設(shè)石桌石凳,亭頂褐黃色的茅草像流蘇般向下垂瀉,把現(xiàn)實和童話串成了一體。草屋的構(gòu)思者最精彩的一筆,是設(shè)在院落邊沿的柴門和籬笆,走近這兒,便有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意思。
當(dāng)我們重登涼亭時,遠處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為剪影,好象就要展翅撲來,拒馬河趁人們看不清它的容貌時豁開了嗓門韻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魚兒和青蛙蹦//跳成聲,像是為了強化這夜曲的節(jié)奏。此時,只覺世間唯有水聲和我,就連偶爾從遠處趕來歇腳的晚風(fēng),也悄無聲息。
當(dāng)我漸漸被夜的凝重與深邃所融蝕,一縷新的思緒涌動時,對岸沙灘上燃起了篝火,那鮮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動感。篝火四周,人影綽約,如歌似舞。朋友說,那是北京的大學(xué)生們,結(jié)伴來這兒度周末的。遙望那明滅無定的火光,想象著篝火映照的青春年華,也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樂趣。
(節(jié)選自 劉延《十渡游趣》,《北京日報》1994·5·9,共553字。)
[語音提示]
⑴ 朋友 péngyou
⑵ 莊稼 zhuāngjia
⑶ 彎彎繞繞地 wānwān-ràorào de
⑷ 凸凹 tū'āo
⑸ 空地 kòngdì
⑹ 蘑菇 mógu
⑺ 籬笆 líba
⑻ 這兒 zhèr
⑼ 蝙蝠 biānfú
⑽ 嗓門 sǎngménr
⑾ 小魚兒 xiǎoyúr
⑿ 悄無聲息 qiǎowú-shēngxī
⒀ 深邃 shēnsuì
⒁ 篝火 gōuhuǒ
⒂ 綽約 chuòyu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