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難民黑市居民:在黑暗中無聲掙扎

字號:

正當越來越多新移民抱怨工作無著,被社會遺忘之時,一批遭遇更慘、乏人同情者的人數正在不斷增長,他們絕大部份沒有社會醫(yī)療保險、打工卡以及社會救濟服務等資源,而且如“過街老鼠”,時時都有被遣返的可能,他們只能稱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一族,但卻不知能否熬到黎明的到來。這就是被拒難民、黑市居民的苦況。
    來自沈陽的楊先生不久前被警察拘押進了多倫多國際機場旁的移民拘留中心,一個半月後被遣返回中國。這只是司空見慣非法移民遣返案中的一例,但楊先生的經歷卻與眾不同。
    10年前楊先生以商務考察身份來到加拿大,以後就申請難民身份暫留下來,隨後他在多倫多打工并艱苦創(chuàng)業(yè),漸漸經營起一間較有規(guī)模的廣告招牌公司,每年納稅就達5萬元,本地不少華人超市、商戶、餐館都有其生意。但相隨的移民身份問題就相當不順,從難民申請、上訴、司法復核,至人道同情理由申請、遣返風險評估等,全部“不幸”被拒絕,僅花費在律師費方面,楊先生已耗用了逾10萬元,為身份問題奔走令他心力疲竭。去年他在本地二度結婚,不料配偶移民申請還未完結,他就被遣返上了回中國的飛機。未來至少在遣返一年后,才有機會重新申請家庭團聚,回到加拿大,但成敗仍是未知數。
    已回到中國的楊先生在與多倫多朋友通話中,顯得相當無奈,他稱,在拘留中心時見到一對在多倫多生活多年的夫婦,兩人本來是不同國籍,在多倫多相戀結婚,而且女的還有孕在身,最終還是兩人被遣返回不同的國家,妻子被迫到西班牙老家。這個情景令他非?;倚?,他感受不到人道的關愛。
    自然這宗遣返案涉及楊先生律師申訴的水準,據本地一些移民服務界人士介紹,像楊先生這種沒有犯罪紀錄,10年生活在本地,為加拿大經濟有貢獻,家庭又在本地的情況,在當時被拘留期應有多種方式避免被立即遣返,包括申請“中止遣返令”、“延緩遣返令”等,移民部倉促遣返有不公道之疑。最近主流傳媒報導一些其他族裔的遣返案,都可以社會壓力在人道理由下避免遣返,華人也應勇於將個案曝光,爭取社會同情。
    楊先生雖無成功居留加拿大,卻在本地創(chuàng)業(yè)有成,但對可能成千上萬滯留加國的非法黑市居民而言,絕大部份人根本只能維持基本生活。在失去短期居留身份后(有些非法居留的華人根本沒有申請過任何身份),他們看病自己花錢,生活困難得不到任何政府的資助,打工也只能打最低下的體力工,受欺不敢出聲,因為他們最擔驚受怕的就是被政府發(fā)現而被遣返。
    現在還有不少中國留學生,以難民申請或逾期不歸等方式留在多倫多,一旦沒有合法短期居留身份,隨時都有被遣返回國的可能。最近有一位中國女留學生,在與友人飯后于街上有小爭吵,路人見到生怕女生吃虧,馬上報警,警方到場一查此女生申請難民被拒,雖現在還在申請人道同情理由居留,但還是馬上拘押女生進移民拘留中心,準備遣返回國,最后通常友人擔保才得還自由,但友人需付上24小時監(jiān)護的責任。
    賴昌星可以花巨資,利用加拿大法律各種有利渠道,推延被遣返,但絕大部份黑市居民沒有如此大的政治影響力及經濟能力,他們只有躲的能力,即使現在已申請人道同情理由居留者,按法例仍可隨時被遣返,回國再等候審理的結果,但既然已被遣返,通過人道同情理由申請已無現實可能,法例悖背就是有遣無回。
    據一些來自中國的曾被拘留者稱,在移民部實際操作上,對被拘留者要求簽字同意代辦中國護照,以備遣返之用,否則就不能進入下個難民或移民審核程序,這也便利移民局迅速進行遣返。
    由於黑市居民是一常人看不清的黑洞,自動曝光者少之又少,具體拘留時間、人數乃至遣返數量,都很難查實,許多人就是默聲來,默聲走。
    加拿大中國難民援助協(xié)會會長于啟義表示,這批人士完全沒有任何社會、居留保障,隨時可能被遣返。其協(xié)會聯(lián)絡的中國被拒難民或逾期非法居留人數就達數千人,但全加具體滯留的中國被拒難民人數仍沒辦法統(tǒng)計,關進去的人的消息更難得到,大部份人生活、精神情況相當差,最近一位上海人來了6年多了,突然中風,生活本來就貧困,現在住病治病完全要自理,精神趨於崩潰。
    華人社會及至主流社會,對於“黑市居民”一向都存在兩極化的態(tài)度,而加拿大并沒有如美國般的移民大赦制度,曾經在九十年代中期,以特例方式推出“延緩遣返令”(DROC)的移民計劃,給當年一大批長年居加、有工作經歷、無犯罪紀錄等條件的被拒難民等予以移民身份,但僅是一個非常短期的計劃。10年多過後,現在加國社會又累積起一大批沒有合法身份的居留者,去年底本地的移民服務社團再度呼吁政府重啟類似的移民計劃,聯(lián)邦新民主黨也在國會中提出類似DROC移民計劃的動議,將在秋季國會復會時展開辯論。能否解決這一問題,最終決策權仍在執(zhí)政的保守黨手中。
    無論政府未來的政策如何,但在短期內這批人仍將在黑暗中掙扎。去年底獲得人道同情理由通過的廣東人黃先生表示,“社會上很多人不滿難民或是黑市勞工是可以理解的,但現實點來講,許多人申請難民只是不得已想居留下來,有些人根本是糊里糊涂聽人說就去申請了,這一申請到被拒上訴,再人道同情申請,一過就是幾年時間,再想回國也可能性很低,律師費也花了很多,申請被拒后沒有任何社會服務資助或是醫(yī)療保險,他們也沒有任何拖累社會,精神上卻是非常痛苦的,不是一般移民所能體會到的?!?BR>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加拿大始終面臨著黑市居民的問題,短期內也不可能出現一個萬全解決之策,但他們不能吶喊,卻還是在我們生活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