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

字號:

隨著2008年各地方公務員考試徐徐落下帷幕,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開始浮出水面、受到眾多考生的矚目。由于招考職位豐富、報考人數眾多、淘汰比率高、競爭激烈,近年來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取代司法考試和注冊會計師考試等專業(yè)資格類考試,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考”。在每年參加考試的隊伍當中,有不少是沒有公務員考試經驗的考生。因國家公務員考試試題結構存在特殊性,希望考生在進入正式復習之前就對此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宏觀上把握考試特點,以利于在復習備考甚至臨場發(fā)揮過程中抓大放小,事半功倍。
    目前,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部分一律采用四選一的客觀試題,難易試題交錯分布,后根據每題的難易程度確定各題的分值??忌粝朐?20分鐘內準確地完成145道題,并非易事,除了充足的知識儲備外,復習中對各類題型的熟練掌握、對全真考試環(huán)境的模擬,以及臨場應試心態(tài)都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正是準備國家公務員考試的預熱階段,考生在具體復習之前有必要先熟悉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測試內容: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五個部分。金路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言語理解與表達教研室的研究員通過多年對該模塊的研究認為,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應試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數量關系主要測查應試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技能,主要涉及數字和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判斷推理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識判斷主要測查應試者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資料分析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形、表格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數據性、統(tǒng)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結構與題型是由命題者所欲考察的應試者的綜合素質決定的,申言之,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所測查的主要是與公務員職業(yè)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明晰的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敏捷的數字推理與運算能力、寬廣的社會科學知識尤其是依法行政中不可或缺的法律識別能力、以及面對海量信息時篩選提取有效信息進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做好一般性行政管理工作所必需的的影響面較廣、穩(wěn)定性較高的潛在能力。因此,當考生面對一道道試題時,事實上是用自己的積累向用人機關展示自己的素質和潛在能力。
    但凡參加過公務員考試的人都有一個這樣的經驗:試題本身難度并不是很大,如果再延長兩個小時的作答時間,各位考生之間的分數差距并不會太顯著——難就難在時間緊題量大。可見,對于每一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而言,本身的知識積累是基本達到應試要求的,欠缺的是將這種積累以有效的途徑表現為素質。如何通過近半年的準備大限度地將知識轉化為素質才是正道。在這一過程中,技巧性訓練必不可少,對于公務員考試而言“學海無涯‘巧’作舟”是完全適用的。答題技巧、做事技巧事實上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思維活則辦事巧,建議考生在平時的復習中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思維方式,不滿足于正確作答,而是再思考一步“還有沒有更好更快的方法”,并做好總結,把各種技巧類型化做到舉一反三。事實上,我們所有的考前培訓也都是在此思路下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