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四六級簡短回答命題的趨勢

字號:

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日全國大學(xué)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公布了“全國大學(xué)英語四、六級考試新題型”的通知。通知中規(guī)定:“簡短回答題”安排在“閱讀理解”部分之后。每次考試為一篇文章,文章后有5個問題或不完整的句子,要求在閱讀文章后用簡短的英語(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單詞或短語)回答所提的問題或補(bǔ)足不完整的句子。實際上是閱讀理解的深化和延展??荚嚂r間為15分鐘。本試題是一篇和六級“閱讀理解”材料難度相當(dāng)、長短相仿的文字材料。所謂難度相當(dāng),就是說“簡短回答題”的文章題材廣泛,包括科技、科普、社會、文化等方面,但其背景知識應(yīng)為學(xué)生所熟知。體裁趨于多樣化:敘述文、議論文或說明文等。文章長度一般在300一350詞左右。
    題型分析: “簡短回答題”這一項目的問題可分為兩大類:1)提問;2)補(bǔ)充不完整的句子。出題者可以采用任何一種形式。在有些情況下,為了讓命題更好地體現(xiàn)“簡短回答題”的特點(diǎn),更好地反映出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dá)能力等因素,采用其中一種形式會比另一種形式更好。總體來講,不管采取那種形式,所有問題都是圍繞試卷上出現(xiàn)的書面材料、針對不同的目的而設(shè)計的。所有這些問題都有一定的共性。簡短回答題的題目可以歸納起來分為三大類型:概括題、細(xì)節(jié)題和推論題。
    Ⅰ 概括題
    概括性題型主要考核考生對所有的書面材料內(nèi)容的篇章主旨、段落大意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觀點(diǎn)和態(tài)度等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也可以用來考核考生對某一細(xì)節(jié)內(nèi)容的概括能力。以下從概括文章的主旨、段落大意、作者的目的和觀點(diǎn)以及特定細(xì)節(jié)等四方面加以說明。
    1.文章的主旨
    作者可以在文章開頭就直接用一個主題句陳述全文的主旨,也可以用實例、軼事或者背景知識等開篇,引出全文的主題。在第二種情況下尋找文章的主旨時,應(yīng)該注意區(qū)分概括性的陳述與具體的細(xì)節(jié)和事實論據(jù),還要注意他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一般來說,作者所運(yùn)用的實例、軼事和背景知識等都具有相對的獨(dú)立性和完整性,文章的主旨在實例、背景介紹結(jié)束時以一個概括性的陳述出現(xiàn)。還有一種情況是,文章的主旨很隱蔽。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必須自己作出正確的判斷。然而,無論文章的主旨是直接的還是隱含的,讀者必須考慮以下兩個問題:
    1) What is the subject or topic of this passage?
    2) 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us to understand about the subject or topic?
    通常,針對全文的主旨進(jìn)行提問的題型有兩方面:主題(topic or subject)與主旨(main idea)。常用的提問句型有:
    (1)主題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What is the topic of this passage?
    This passage mainly concerns/discusses/explains/analyzes .
    (2)主旨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central idea of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theme/thesis 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message of this passage?
    this passage, the author intends to tell the reader that .
    
    2.段落的主旨
     同文章的主旨一樣,段落主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隱蔽的。對段落的理解不僅要理解其中心意思,還要理解其在整篇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中的作用。有的段落是承上啟下的過渡段,有的是闡述或舉例說明上一段的觀點(diǎn),而有的是概括和總結(jié)性的段落。對段落主旨進(jìn)行提問,除了使用類似文章主旨部分的句型外,還經(jīng)常使用以下句型:
    The author\'s intention in the use of the example in paragraph 3 is 
    The author uses the example/anecdote of … in paragraph 2 to show 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fourth paragraph?
    
    3.作者的目的和觀點(diǎn)
    針對作者的寫作目的、觀點(diǎn)、態(tài)度等方面進(jìn)行提問的常見句型有: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about…?
    In the authors opinion,…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at is the general tone of this passage?
    正確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是理解全文不可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同的文章,寫作的目的也不同,
    但是,我們可以把常見的類型歸納分類,作者的目的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解釋(explain)、介紹(inform or introduce)、描寫(describe)、批評(criticize)、勸說(persuade)或說服(convince)、討論(discuss)、爭辯(argue)和分析(analyze)等。
    4.概括細(xì)節(jié)內(nèi)容
    在簡短回答題中,有的題目要求對文章的某一細(xì)節(jié)內(nèi)容進(jìn)行概括以考查考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做這一類題時,要注意運(yùn)用歸納、分析等方法從不同的個性中找出共性,從特殊中總結(jié)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