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財的復試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很正規(guī)的。說說復試的程序吧:先是筆試,然后是導師面試和英語口語,這三門總分都是一百分,然后按照比例折合后乘以1.5,加上初試分數后綜合排名,確定錄取不錄取還是公費自費。
筆試的題目都很簡單,只要看過指定參考書的就沒問題,我們復試的時候就有好幾道都是參考書上的原題。
因為涉及到很多復試的同學都是跨專業(yè)考的,所以在出題時相對來說沒有初試那么嚴格,只是對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大致參考。而且老師在改卷子給分時也會酌情考慮的。不過不是因為這樣就說復試可以不好好準備,這是絕對不行的,因為考試分數涉及到整體的排名,而且在后面的面試中老師也會問一些比較專業(yè)的問題,所以指定的兩本書一定要好好看。考試的時候考財務管理,好帶上計算器,我當時沒帶計算器,結果后一個題涉及到很繁瑣的計算,我只寫了個過程,沒寫出后結果,這樣是很不好的。至于英語的聽力,很簡單的,感覺上跟四級聽力速度差不多,而且很清楚,不必擔心。
面試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因為都是你所報方向的幾個老師面試你,如果在面試時表現得好,給導師留的印象好,不僅對總體排名很有幫助,關鍵是在開學后的選導師的過程中是很有競爭力的。象系里的徐湘瑜、欒華老師等報的人很多,報上去后如果他們對你有印象,那么就不容易被調劑了。面試的導師分組一般是投資經濟學方向的老師一組,項目管理方向的導師一組,還有一組就是房地產方向的導師。我是跨專業(yè)考的,總的感覺自己的面試很失敗,在此介紹點經驗教訓給師弟師妹,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建議準備復試時不要只看指定的參考書,還要看一點同報的方向相關的專業(yè)書。當時幾個導師都沒問我指定參考書上的知識,而是針對我報的方向問了很專業(yè)的問題,由于準備不充分,回答得很糟糕。同時,好看看所報考方向的幾個導師的主要學術觀點,復試時才知道你的觀點和老師的觀點是否一致。我復試時,回答的觀點和有個導師觀點是相反的,雖然我們一般都認為學術觀點上存在分歧很正常,而且只要你自己說得同,說得有道理就無可厚非,但是遇到的那位老師卻不那么認為,當場就爭了起來,搞得整個面試氣氛很不好,后的成績也很不理想。所以大家一定要做這方面的準備,可以看看導師的論文,在導師名錄中我都列出來了一部分,大致了解一下。另外,跨專業(yè)考的同學注意一下,一般老師都會問一些以前專業(yè)的問題,學的什么阿,什么樣的思維阿,為什么要跨專業(yè)考阿,以前接觸過經濟方面的課程沒有阿,這些很簡單的大家都想得到的問題,好準備一下,把答案想得好些,聽起來舒服些會比較好,否則很容易被老師得出結論:以前的學習思維方法和經濟思維方法大相徑庭,那樣就會很慘。
至于英語口試,那大可不必緊張,面試的老師是很好的。在你很緊張的時候,他們都會調節(jié)氣氛,引導你放松。而且進去后給一個很簡單的topic,比如愛好,家庭,大學生活等等,不必說快,把意思表達清楚,說得多些,流暢些,老師就會很滿意了。當時復試我們英語口語的是張小利老師,從國外回來的,口語很好,但是也很和藹,所以不必擔心這一塊。
后再說說復試的準備。中財由于不是自主劃線,所以從拿到分數到復試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多看點相關方面的書,不僅僅是指定參考書。在前面我已經說了,看看和自己報考方向相關的書,尤其是跨專業(yè)的同學,一定要把經濟基礎打扎實,這樣對以后的研究生學習也比較有幫助。例如當時面試是投資經濟方向很愛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是固定資產投資,很簡單的概念,但很多人都沒回答清楚,就是因為經濟的基礎知識不太牢。這種東西只能靠平時的努力,臨時抱佛腳是不行的。高分同學尤其要注意,不要以為初試分高就一定是公費,復試的分數對公費的影響可謂是決定性的,我們這屆好幾個初試排前幾名的都是自費,就在于復試的發(fā)揮不好。
筆試的題目都很簡單,只要看過指定參考書的就沒問題,我們復試的時候就有好幾道都是參考書上的原題。
因為涉及到很多復試的同學都是跨專業(yè)考的,所以在出題時相對來說沒有初試那么嚴格,只是對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大致參考。而且老師在改卷子給分時也會酌情考慮的。不過不是因為這樣就說復試可以不好好準備,這是絕對不行的,因為考試分數涉及到整體的排名,而且在后面的面試中老師也會問一些比較專業(yè)的問題,所以指定的兩本書一定要好好看。考試的時候考財務管理,好帶上計算器,我當時沒帶計算器,結果后一個題涉及到很繁瑣的計算,我只寫了個過程,沒寫出后結果,這樣是很不好的。至于英語的聽力,很簡單的,感覺上跟四級聽力速度差不多,而且很清楚,不必擔心。
面試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因為都是你所報方向的幾個老師面試你,如果在面試時表現得好,給導師留的印象好,不僅對總體排名很有幫助,關鍵是在開學后的選導師的過程中是很有競爭力的。象系里的徐湘瑜、欒華老師等報的人很多,報上去后如果他們對你有印象,那么就不容易被調劑了。面試的導師分組一般是投資經濟學方向的老師一組,項目管理方向的導師一組,還有一組就是房地產方向的導師。我是跨專業(yè)考的,總的感覺自己的面試很失敗,在此介紹點經驗教訓給師弟師妹,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建議準備復試時不要只看指定的參考書,還要看一點同報的方向相關的專業(yè)書。當時幾個導師都沒問我指定參考書上的知識,而是針對我報的方向問了很專業(yè)的問題,由于準備不充分,回答得很糟糕。同時,好看看所報考方向的幾個導師的主要學術觀點,復試時才知道你的觀點和老師的觀點是否一致。我復試時,回答的觀點和有個導師觀點是相反的,雖然我們一般都認為學術觀點上存在分歧很正常,而且只要你自己說得同,說得有道理就無可厚非,但是遇到的那位老師卻不那么認為,當場就爭了起來,搞得整個面試氣氛很不好,后的成績也很不理想。所以大家一定要做這方面的準備,可以看看導師的論文,在導師名錄中我都列出來了一部分,大致了解一下。另外,跨專業(yè)考的同學注意一下,一般老師都會問一些以前專業(yè)的問題,學的什么阿,什么樣的思維阿,為什么要跨專業(yè)考阿,以前接觸過經濟方面的課程沒有阿,這些很簡單的大家都想得到的問題,好準備一下,把答案想得好些,聽起來舒服些會比較好,否則很容易被老師得出結論:以前的學習思維方法和經濟思維方法大相徑庭,那樣就會很慘。
至于英語口試,那大可不必緊張,面試的老師是很好的。在你很緊張的時候,他們都會調節(jié)氣氛,引導你放松。而且進去后給一個很簡單的topic,比如愛好,家庭,大學生活等等,不必說快,把意思表達清楚,說得多些,流暢些,老師就會很滿意了。當時復試我們英語口語的是張小利老師,從國外回來的,口語很好,但是也很和藹,所以不必擔心這一塊。
后再說說復試的準備。中財由于不是自主劃線,所以從拿到分數到復試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多看點相關方面的書,不僅僅是指定參考書。在前面我已經說了,看看和自己報考方向相關的書,尤其是跨專業(yè)的同學,一定要把經濟基礎打扎實,這樣對以后的研究生學習也比較有幫助。例如當時面試是投資經濟方向很愛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是固定資產投資,很簡單的概念,但很多人都沒回答清楚,就是因為經濟的基礎知識不太牢。這種東西只能靠平時的努力,臨時抱佛腳是不行的。高分同學尤其要注意,不要以為初試分高就一定是公費,復試的分數對公費的影響可謂是決定性的,我們這屆好幾個初試排前幾名的都是自費,就在于復試的發(fā)揮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