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津作文:秋天隨想

字號:

王 力
    很多人都不喜歡秋天,對這一點我一直很不理解。我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J為秋風無情,我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J為落葉飄零是一種悲哀。然而我卻很固執(zhí),我就喜歡秋天。多少年了,對秋天的這種偏愛,對秋天的這種特別的感受至死不渝、深情依舊。
    (從第一句話導入議論,開門見山,表明自己的觀點:“我”就喜歡秋天。)
    我不知道每年自己是不是第一個感受秋天到來的人。在夏末的一個清晨,當我照舊推開窗子,迎面撲來的是一股清爽怡人的風,我頓時會精神百倍,我知道,久違的秋天果真來了。于是我會迫不及待地向天空望去,果然在不知不覺中天高了許多,好久不見的瓦藍瓦藍的顏色又游于天際。隱隱約約地還看到遠處林子飄緲的霧氣。從這樣的一個早晨開始,我的心情就猶如一只出籠的小鳥,快樂的心情自不必說,也是從這一天開始的。我會常常流連于大自然中不知回歸,突然間我會珍視每一天,每一分鐘,珍視每一草,每一木。我覺得秋風盡染的一切萬物都賦予我靈性,賦予我一種沖動,這個美麗而又多情的季節(jié)總是讓我的生命更加鮮活起來。
    (整段文字的描寫,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風景如畫的秋天,澄明的天,淡淡的云,清爽的風,令人心曠神怡。)
    秋天的日子里,我更多地走在傍晚時分。我喜歡那種“高遠遼闊,寧靜安詳”的感覺。夕陽若隱若現(xiàn),一抹紅云總是羞答答地散在湛藍的天邊,有棱有角的千奇百怪的云彩讓人隨意去想,沒有人會限制你的自由,只要不是白癡,誰都會編出一個美麗而神奇的故事。總是在這個時候,我愿意和所愛的人一起,倘徉在幽幽的小徑。彎彎曲曲的小徑一眼望不到頭,兩旁的樹木密密的,把我們和世界隔開了,哼著小曲,說著無關緊要的話悠然自得,什么塵世的喧囂,什么人情冷暖,都不復存在。只有自然淳樸的真情,只有安然寧靜的心靈。如果是在中秋以后來,那會更有一番情趣。清風縷縷的,樹葉落在小徑上,但還沒有落滿,依稀地點綴著,兩邊的草早就不綠了,卻透著暖色。樹林盡管不是密密的了,可也遮得住外面的世界。走在這樣的小徑上,每個人的心情都會豁然開朗,有誰還能郁郁寡歡,愁腸百結呢?
    (抓住秋天“高遠遼闊,寧靜安詳”的特點,抒寫秋天給人安然寧靜、悠然自得的感受。)
    如果說秋天的天空是高遠寧靜的,那么秋天的水就顯得格外地明凈清澈。河水清得透明,沙石可見。偶爾幾條小魚在嬉戲追趕。仰面躺在河水*露著的一大片沙灘上,置身在一片樹林間,耳聽潺潺流水,眼望流云,突然之間會覺得天地如此之大。成群結隊的燕子忽高忽低、忽遠忽近、忽急忽緩地往來穿梭??吹剿鼈兂C健的身姿我也明白了普普通通的燕子原來也是個勇士,就連那小小的麻雀也在小試身手,還有那數(shù)不清的蜻蜓,它們漂亮地飛在靜謐的樹林間,仿佛要把這美麗散盡。再看那被太陽曬得暖暖的沙灘上,一群群螞蟻和那些小蟲在忙不迭地爬來爬去。這大自然的生靈們原來是那么頑強,那么積極地活著,這遠比人強多了。每當我和這大自然的生靈們?nèi)诤显谝黄鸬臅r候,我覺得自己的靈魂洗刷得一塵不染。自私狹隘,悲觀懦弱,仿佛都離我很遠,我又會覺得自己高尚起來了。這一切都源于自然,源于我珍愛的秋天。
    (輕快的筆調(diào),細膩的描寫,讓整個秋天更添了幾份詩意,很多秋天特有的景象感染了“我”,使“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
    體會秋的感受,我還愿意到田間,金黃色的稻穗,火紅的高粱,秋風里到處都是莊稼的幽香,暖暖的陽光格外鮮亮。放假望去,與藍色的天空相接一體,那真是天然的一幅美景。我甚至覺得我貧乏的語言的描述是對自然美景的褻瀆,置身其中,感受著農(nóng)家人豐收的喜悅,我會又一次不想回歸。淳樸自然的辛勤耕耘,收獲的必定是沉甸甸的果實,我為這不染塵埃的收獲而歌唱。
    多少年來,我對秋天的感覺是一個“靜”,一個“遠”,一個“清”,一個“雅”。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不是有很多人在追求一種“寧靜致遠”的境界嗎?其實這不用刻意去追求,它就在我們身邊,去感受秋風吧!去感受陽光吧!去感受大自然中所有的能讓你感動的一切吧……秋天是美好的,生活更是美好的!
    (對全文的總結和升華:感受自然,感受生命的意義!)
    賞析
    “一葉落而知秋”,秋天,在人們的眼里,似乎意味著蕭瑟和悲涼,中國的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傳統(tǒng)。然而這篇《秋天隨想》,作者卻一反傳統(tǒng)的“悲秋”,從愛秋、贊秋的角度出發(fā),描繪了一幅幅美麗、寧靜、典雅、清幽的秋景圖。作者抓住了秋天景物的特征,淡淡的碧云天,厚厚的紅葉地,澄明的空氣,清澈的河水,金黃的稻田,在群雁南歸的時節(jié),老農(nóng)忙著在秋陽下曝曬剛收割的谷粒,一張張淳樸的臉上,浮現(xiàn)著滿足的微笑。這是作者眼里的秋天:靜、遠、清、雅。行文結尾處,作者又將秋天與“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結合起來,鼓勵讀者感受大自然,感受美好的秋天,感受美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