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隧道工程局第一工程處承建的南昆鐵路橫口3#大橋、八渡4#大橋主跨均為2×64m上承式連續(xù)鋼桁梁,借鑒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懸臂灌筑的方法,采用雙向對稱全懸臂拼裝架設,獲得成功。該工法機械設備投入少,拼裝工作量減少一半,增加一個工作面,施工周期短,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關鍵詞:綱結構桁架拼工法
1、前言
鐵道部隧道工程局一處承擔施工的南昆鐵路橫口3#大橋全長369.45m,其中6#跨、7#跨為2×64m連續(xù)鋼桁梁、5#墩、6#墩、7#墩身高分別為57m、61m、38m;八渡4#大橋全長355.33m,其中5#跨、6#跨為2×64m連續(xù)鋼桁梁,4#墩、5#墩、6#墩身高分別為61m、74m、40m。
兩座大橋由于溝谷深切、橋墩身高,原設計采用單向全懸臂拼裝,該方案鐵道部有成熟的施工經驗,懸拼時結構安全容易保證,但需拼裝及拆除64m平衡梁,增加了一倍工作量,工期延長,且高強度螺栓經過一次使用后,表面狀況發(fā)生變化,扭短系數(shù)離散值增大,第二次使用施擰質量難以控制。
經過反復研究比選,決定借鑒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懸臂灌筑的方法采用自中間墩頂向兩側雙向對稱全懸臂拼裝方案,與原設計方案相比,實際采用方案投入設備少,施工周期短拼裝工作量減少,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2、工法特點及適用范圍
(1)相鄰墩臺不受懸拼影響,均可正常施工;
(2)不需架設32m軍用梁及滿布膺架;
(3)依靠鋼梁自重平衡,不需加壓重,主桁拼裝工作量減少一半,增加一個作業(yè)面;
(4)原設計20t高架索道改為3×3.5t高架索道,減小了索道造價,并充分利用索道運輸能力,取消了軌道運梁設備及拼裝吊機;
(5)本工法適用于高山深谷中連續(xù)鋼桁梁架設。
3、工藝原理
該方案雙向對稱懸拼,依靠鋼梁自重平衡,施工過程中保證結構安全的關鍵是墩、梁間臨時固結措施,經過比選,選用焊接工字型鋼板梁作為施工托梁,與三角形墩旁托架相比,結構簡單,安裝、拆除方便。施工托梁在鋼梁拼裝過程中使中間墩與鋼桁梁形成T型剛構,傳遞鋼桁梁恒載、施工荷載、不平衡力矩等,中間兩個節(jié)間的拼裝平臺。
施工托梁的高度根據(jù)受力情況及鋼梁懸臂端撓度、支座高度、千斤頂工作高度等多方面綜合計算確定。因實際施工過程中不可能保持絕對平衡,施工托梁應能承受不平衡力矩。
4、施工工藝
4.1 施工托梁
(1)考慮到施工托梁加工、運輸方便及高架索道起重能力限制,每片托梁分為三段制造,在中間墩頂現(xiàn)場拼裝。
(2)施工中應加強對施工托梁的觀測,可用水準儀觀測托梁撓度值,推計托梁內力;有條件的話也可用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觀測托梁應變情況。施工過程中還有必要重點監(jiān)測施工托梁的焊縫、栓接等部位,確保結構安全。
4.2 施工準備
高架索道是桿件吊裝的關鍵設備,人員亦需通過索道上橋,施工前應對高架索道進行加載試驗,確保索道安全;
鋼梁桿件進行清點,按拼裝順序堆碼整齊;
預拼場地進行清理,砌筑預拼臺座;
中間墩頂設工字型施工托梁,調整中線標高。
4.3 桿件預拼
為加快架設進度,減少高空作業(yè)量,根據(jù)鋼梁結構特點、施工方案特點、高架索道起吊能力等因素,對鋼梁桿件在橋下預拼,主要方法如下:
(1)下弦桿懸臂前方的節(jié)點板、拼裝板、填板、下平縱聯(lián)節(jié)點板與下弦桿預拼裝,為方便下個節(jié)間下弦桿安裝入檔,保留適量沖釘,所有高強度螺栓均未擰緊。
(2)斜桿單獨安裝。
(3)上、下游豎桿與鐵路橫梁及橫向聯(lián)結器預拼成整體吊裝,為方便上弦桿安裝入檔,按規(guī)定保留適量沖釘,高強度螺栓不擰緊。
(4)上弦桿單獨擰緊,為方便下節(jié)間上弦桿安裝入檔,上弦桿懸臂端上部拼裝板暫不安裝。
(5)平縱聯(lián)交叉桿在橋下預拼為整體吊裝。
(6)縱梁安裝時由于橋上施工場地較好,不在橋下預拼。
桿件預拼前檢查桿件編號、尺寸、保護涂裝情況,對少量銹蝕脫落的噴鋁面按要求補噴。
每組桿件預拼后,均由檢驗員全面檢查拼裝件的各部分尺寸、編號、數(shù)量、位置、方向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確認無誤后,填寫預拼桿件檢查表,并在桿件上標識橋上安裝位置及“合格”字樣。
4.4 懸臂拼裝
(1)鋼梁有代表性的節(jié)間為E6、E4,拼裝時應盡快使主桁形成穩(wěn)定結構,兩側桿件必須對稱拼裝,保持兩側平衡,減小不平衡力矩,確保結構穩(wěn)定,盡快安裝好縱橫向聯(lián)結系,保證鋼梁結構的空間穩(wěn)定性;先裝的桿件不妨礙后裝桿件的安裝。
(2)架梁用沖釘,材質為35號碳素鋼,直徑?φ22.7(-0.05~+0),HRC~40。
(3)主桁桿件拼裝時,按孔眼總數(shù)的50%均勻分布打入沖釘和上足30%的高強度螺栓,并作一般擰緊后方可松鉤,其他桿件上足30%沖釘、30%高強度螺栓后松鉤,松鉤后立即補足剩余孔的高強度螺栓,并作一般擰緊,然后將這部分高強度螺栓按施擰工藝逐一循序初擰和終擰。
(4)第二步將沖釘換成高強度螺栓,并作一般擰緊,一次卸下的沖釘數(shù)量,最多不超過沖釘總數(shù)的20%;將全部沖釘換成高強螺栓后,按工藝進行初擰和終擰。
(5)鋼梁拼成立體系統(tǒng),經檢查桿件編號和數(shù)量符合設計要求,板束密貼情況滿足規(guī)定即可進行栓合。主桁節(jié)點栓合方向,應由節(jié)點中心向外呈輻射狀擴展栓合。
(6)為保證鋼梁安全和設計預拱度,主桁節(jié)點高強度螺栓終擰應不落后于懸拼端兩個節(jié)間。
(7)安裝過程中,對施工臨時荷載及其位置必須嚴格控制,不得任意搬運多余施工用具和施工材料進入懸臂端;當懸臂安裝接近相鄰墩時,對鋼梁上所有臨時荷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以保證施工安全,為盡量減小鋼梁自重,鐵路縱梁、檢查設備等暫不安裝,待鋼梁上到兩相鄰墩后再安裝。
(8)桿件對孔時,應用數(shù)個沖釘均勻地插入孔中,再用小錘輪番輕擊沖釘,使桿件孔眼重合,嚴禁用大錘猛擊沖釘強行過孔。
(9)懸拼過程中,對鋼梁的平面和立面位置應隨時測量并做好記錄,以便指導施工。
(10)高強度螺栓應按規(guī)定、規(guī)格、方向安裝,不得以長代短或以短代長,同一節(jié)點同一規(guī)格不宜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批號的高強度螺栓,造成多種施擰扭矩上橋,不便管理。
(11)安裝過程中,制動聯(lián)結器不能成為完整的體系,使其不能受力。
(12)為避免平縱聯(lián)因主桁變形產生拼裝應力,在拼裝過程中,僅對上下平縱聯(lián)兩端的高強度螺栓進行初擰,以保證拼裝過程中鋼梁的剛度和空間穩(wěn)定性,鋼梁拼裝完畢并調整位置后,再把上下平縱聯(lián)兩端高強度螺栓放松重新施擰。
(13)懸拼至相鄰墩后,支點附近各大節(jié)點和其相關的聯(lián)結系,應在起頂前栓合完成。
(14)因懸臂拼裝時下弦桿將產生下?lián)?,會造成斜桿及上弦桿安裝困難,可在斜桿及上弦桿一端安裝就位后,用一5t倒鏈牽引其另一端就位。
關鍵詞:綱結構桁架拼工法
1、前言
鐵道部隧道工程局一處承擔施工的南昆鐵路橫口3#大橋全長369.45m,其中6#跨、7#跨為2×64m連續(xù)鋼桁梁、5#墩、6#墩、7#墩身高分別為57m、61m、38m;八渡4#大橋全長355.33m,其中5#跨、6#跨為2×64m連續(xù)鋼桁梁,4#墩、5#墩、6#墩身高分別為61m、74m、40m。
兩座大橋由于溝谷深切、橋墩身高,原設計采用單向全懸臂拼裝,該方案鐵道部有成熟的施工經驗,懸拼時結構安全容易保證,但需拼裝及拆除64m平衡梁,增加了一倍工作量,工期延長,且高強度螺栓經過一次使用后,表面狀況發(fā)生變化,扭短系數(shù)離散值增大,第二次使用施擰質量難以控制。
經過反復研究比選,決定借鑒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懸臂灌筑的方法采用自中間墩頂向兩側雙向對稱全懸臂拼裝方案,與原設計方案相比,實際采用方案投入設備少,施工周期短拼裝工作量減少,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2、工法特點及適用范圍
(1)相鄰墩臺不受懸拼影響,均可正常施工;
(2)不需架設32m軍用梁及滿布膺架;
(3)依靠鋼梁自重平衡,不需加壓重,主桁拼裝工作量減少一半,增加一個作業(yè)面;
(4)原設計20t高架索道改為3×3.5t高架索道,減小了索道造價,并充分利用索道運輸能力,取消了軌道運梁設備及拼裝吊機;
(5)本工法適用于高山深谷中連續(xù)鋼桁梁架設。
3、工藝原理
該方案雙向對稱懸拼,依靠鋼梁自重平衡,施工過程中保證結構安全的關鍵是墩、梁間臨時固結措施,經過比選,選用焊接工字型鋼板梁作為施工托梁,與三角形墩旁托架相比,結構簡單,安裝、拆除方便。施工托梁在鋼梁拼裝過程中使中間墩與鋼桁梁形成T型剛構,傳遞鋼桁梁恒載、施工荷載、不平衡力矩等,中間兩個節(jié)間的拼裝平臺。
施工托梁的高度根據(jù)受力情況及鋼梁懸臂端撓度、支座高度、千斤頂工作高度等多方面綜合計算確定。因實際施工過程中不可能保持絕對平衡,施工托梁應能承受不平衡力矩。
4、施工工藝
4.1 施工托梁
(1)考慮到施工托梁加工、運輸方便及高架索道起重能力限制,每片托梁分為三段制造,在中間墩頂現(xiàn)場拼裝。
(2)施工中應加強對施工托梁的觀測,可用水準儀觀測托梁撓度值,推計托梁內力;有條件的話也可用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觀測托梁應變情況。施工過程中還有必要重點監(jiān)測施工托梁的焊縫、栓接等部位,確保結構安全。
4.2 施工準備
高架索道是桿件吊裝的關鍵設備,人員亦需通過索道上橋,施工前應對高架索道進行加載試驗,確保索道安全;
鋼梁桿件進行清點,按拼裝順序堆碼整齊;
預拼場地進行清理,砌筑預拼臺座;
中間墩頂設工字型施工托梁,調整中線標高。
4.3 桿件預拼
為加快架設進度,減少高空作業(yè)量,根據(jù)鋼梁結構特點、施工方案特點、高架索道起吊能力等因素,對鋼梁桿件在橋下預拼,主要方法如下:
(1)下弦桿懸臂前方的節(jié)點板、拼裝板、填板、下平縱聯(lián)節(jié)點板與下弦桿預拼裝,為方便下個節(jié)間下弦桿安裝入檔,保留適量沖釘,所有高強度螺栓均未擰緊。
(2)斜桿單獨安裝。
(3)上、下游豎桿與鐵路橫梁及橫向聯(lián)結器預拼成整體吊裝,為方便上弦桿安裝入檔,按規(guī)定保留適量沖釘,高強度螺栓不擰緊。
(4)上弦桿單獨擰緊,為方便下節(jié)間上弦桿安裝入檔,上弦桿懸臂端上部拼裝板暫不安裝。
(5)平縱聯(lián)交叉桿在橋下預拼為整體吊裝。
(6)縱梁安裝時由于橋上施工場地較好,不在橋下預拼。
桿件預拼前檢查桿件編號、尺寸、保護涂裝情況,對少量銹蝕脫落的噴鋁面按要求補噴。
每組桿件預拼后,均由檢驗員全面檢查拼裝件的各部分尺寸、編號、數(shù)量、位置、方向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確認無誤后,填寫預拼桿件檢查表,并在桿件上標識橋上安裝位置及“合格”字樣。
4.4 懸臂拼裝
(1)鋼梁有代表性的節(jié)間為E6、E4,拼裝時應盡快使主桁形成穩(wěn)定結構,兩側桿件必須對稱拼裝,保持兩側平衡,減小不平衡力矩,確保結構穩(wěn)定,盡快安裝好縱橫向聯(lián)結系,保證鋼梁結構的空間穩(wěn)定性;先裝的桿件不妨礙后裝桿件的安裝。
(2)架梁用沖釘,材質為35號碳素鋼,直徑?φ22.7(-0.05~+0),HRC~40。
(3)主桁桿件拼裝時,按孔眼總數(shù)的50%均勻分布打入沖釘和上足30%的高強度螺栓,并作一般擰緊后方可松鉤,其他桿件上足30%沖釘、30%高強度螺栓后松鉤,松鉤后立即補足剩余孔的高強度螺栓,并作一般擰緊,然后將這部分高強度螺栓按施擰工藝逐一循序初擰和終擰。
(4)第二步將沖釘換成高強度螺栓,并作一般擰緊,一次卸下的沖釘數(shù)量,最多不超過沖釘總數(shù)的20%;將全部沖釘換成高強螺栓后,按工藝進行初擰和終擰。
(5)鋼梁拼成立體系統(tǒng),經檢查桿件編號和數(shù)量符合設計要求,板束密貼情況滿足規(guī)定即可進行栓合。主桁節(jié)點栓合方向,應由節(jié)點中心向外呈輻射狀擴展栓合。
(6)為保證鋼梁安全和設計預拱度,主桁節(jié)點高強度螺栓終擰應不落后于懸拼端兩個節(jié)間。
(7)安裝過程中,對施工臨時荷載及其位置必須嚴格控制,不得任意搬運多余施工用具和施工材料進入懸臂端;當懸臂安裝接近相鄰墩時,對鋼梁上所有臨時荷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以保證施工安全,為盡量減小鋼梁自重,鐵路縱梁、檢查設備等暫不安裝,待鋼梁上到兩相鄰墩后再安裝。
(8)桿件對孔時,應用數(shù)個沖釘均勻地插入孔中,再用小錘輪番輕擊沖釘,使桿件孔眼重合,嚴禁用大錘猛擊沖釘強行過孔。
(9)懸拼過程中,對鋼梁的平面和立面位置應隨時測量并做好記錄,以便指導施工。
(10)高強度螺栓應按規(guī)定、規(guī)格、方向安裝,不得以長代短或以短代長,同一節(jié)點同一規(guī)格不宜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批號的高強度螺栓,造成多種施擰扭矩上橋,不便管理。
(11)安裝過程中,制動聯(lián)結器不能成為完整的體系,使其不能受力。
(12)為避免平縱聯(lián)因主桁變形產生拼裝應力,在拼裝過程中,僅對上下平縱聯(lián)兩端的高強度螺栓進行初擰,以保證拼裝過程中鋼梁的剛度和空間穩(wěn)定性,鋼梁拼裝完畢并調整位置后,再把上下平縱聯(lián)兩端高強度螺栓放松重新施擰。
(13)懸拼至相鄰墩后,支點附近各大節(jié)點和其相關的聯(lián)結系,應在起頂前栓合完成。
(14)因懸臂拼裝時下弦桿將產生下?lián)?,會造成斜桿及上弦桿安裝困難,可在斜桿及上弦桿一端安裝就位后,用一5t倒鏈牽引其另一端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