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伯克利的日子

字號:

8月20日,我的電子信箱收到了伯克利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誼會的郵件,邀請我次日參加為中國籍新生舉行的迎新Party.
    樹木掩映的教學樓,會議廳外簽到后有一包資料,里面是對新來伯克利的中國學生的所有學習和生活指南,特意用中文和英文并寫。甚至里面還有一張半小時電話卡,讓一時無法買手機或開通電話的同學向家里報平安。還提供附近旅游城市舊金山一日游的免費券。
    盡管到美幾次,但接受一些二十幾歲中國留學生的體貼還是第一次,特別感慨??上攵?,剛到美國的中國年輕學生更需要了。據(jù)說,每一個沒有美國親友的中國留學生,全是這個聯(lián)誼會去安排新生安頓。
    那天party的目的也是讓同學適應美國新生活,適應得快的甚至有獎勵:回中國的機票!
    伯克利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誼會的現(xiàn)任會長叫周曄,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本科畢業(yè)后,來伯克利直接攻讀電子工程系和計算機科學博士生,如今已是三年級,才24歲。
    他說,伯克利的聯(lián)誼會一直辦得很出色,還接待過許多國內(nèi)高校訪問團。周曄說,中秋節(jié)準備花800美元租學校學生會大樓一層樓舉辦晚會。
    從在伯克利求學的中國人分析,能看出中國教育的一些影子:中國國籍在伯克利讀本科、碩士生和博士的共有400多位,但本科人數(shù)不到十幾位。每年來入學的中國籍學生有七八十位。這當中,一部分是直接從中國過來,攻讀研究生、博士生或做訪問學者的;另一部分是已經(jīng)在美國其他大學有了碩士學位,繼續(xù)來伯克利讀博士學位的;還有一部分是中國籍學生從歐洲等大學轉(zhuǎn)來,讀碩士和博士學位都有。歐洲不少大學有和美國大學交換學生的計劃。
    此外,在伯克利的華人學生很多,估計有上千人。他們中有的是ABC,有的是隨父母移民持美國綠卡,按美國學生標準在美國讀高中后,報考伯克利的。
    凡是中國內(nèi)地直接過來讀碩士生或博士生的年輕人,基本對我“高中來讀好還是研究生來讀好?”這一問題,作了一致的回答:如果下決心放棄國內(nèi)高考,那么要早點來美國高中就讀,取得美國高中成績后,被錄取后,本科學費是2.7萬美元,可以享受美國助學貸款等。如果國內(nèi)高中畢業(yè)后來申請,那么要冒萬一不被錄取的高風險,以及每年30萬人民幣的學費和生活費。但語言是問題。如果從國內(nèi)大學本科畢業(yè)來伯克利的,被錄取為碩士生或博士生后,基本都有學校資助,無需家里再出一分錢。周曄告訴我,他們在伯克利完成學業(yè)之后,也許會在美國繼續(xù)工作一段時間。他說,國內(nèi)發(fā)展那么好,我們都想回去,但不能空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