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術語中的基本名詞

字號:

投保人: 是指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的人,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的義務。
    被保險人: 在人身保險合同中是指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也可以為自己投保,成為被保險人。
    受益人: 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
    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我國《保險法》中對人壽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有如下規(guī)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薄巴侗H藢ο铝腥藛T具有保險利益:(一)本人;(二)配偶、子女、父母;(三)前項以外與投保人有撫養(yǎng)、贍養(yǎng)或者扶養(yǎng)關系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除前款規(guī)定外,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為其訂立合同的,視為投保人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
    保險金額:簡稱保額,指保險公司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限額
    保險費:簡稱保費,指投保人交付給保險公司的錢 ,據繳費方式可分為期繳和躉繳;
    承保:指壽險公司接受保戶的投保并簽發(fā)保險單的行為
    核保:指壽險公司對保險對象的風險進行評估,決定是否接受保戶的投保以及以什么條件來接受投保的過程
    主險:又稱基本險。是指不需附加在其他險別之下的,可以獨立承保的險別。
    附加險:是指附加在主險合同下的附加合同,參加附加險的前提是必須購買主險。
    保險猶豫期:也叫冷靜期,是指在投保人、被保險人簽收保險單后10天內,反悔的,可以無條件要求退保。(保險公司一般收取10元的合同工本費)
    保險等待期:又稱觀察期,或免責期,是指壽險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時期內,即使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人也不能獲得保險賠償,這段時期稱為等待期。等待期是為了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將發(fā)生保險事故,而馬上投保以獲得的行為,也就是所說的逆選擇
    保險期間:根據壽險合同,壽險公司在約定時間內對約定的保險事故負保險責任,該約定的時間稱為保險期間,也稱保障期,各個不同的險種有不同的保險期間,如航空旅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其保險期間僅為一個航程,如果是終身壽險,保險期間則指被保險人的有生之年
    保險現(xiàn)金價值:是指保戶在退保時可取回的現(xiàn)金。由于長期壽險通常采用均衡保險費,投保人交費若干期后,將會形成一定的責任準備金,責任準備金是對被保險人的一種負債。因此,在解約退保時,退保人需將這部分負債返還給投保人。保單的現(xiàn)金價值正是以責任準備金為基礎計算的。因投保初期投保人交費少,保單成本攤銷大,所以前期現(xiàn)金價值很低
    保單借款:在保單有效期內,如果本保單已具有現(xiàn)金價值,投保人可以書面形式向本公司申請借款,借款金額不得超過該保單當時的現(xiàn)金價值在扣除欠交保險費及利息,借款及利息后余額的70%或80%(各公司不一);
    保險費自動墊付:分期交付保險費的保單,在超過寬限期仍未交付保險費的,如本保單當時具有現(xiàn)金價值,且現(xiàn)金價值扣除欠交保險費及利息,借款及利息后的余額足以墊交到期應交保險費時,本公司將自動墊交該項欠交保險費,使本合同繼續(xù)有效,這就被稱為保險費自動墊交
    減額繳清:在保單具有現(xiàn)金價值的情況下,投保人可以按本保單當時的現(xiàn)金價值在扣除欠交的保險費及利息,借款及利息后的余額,作為一次交清的全部保險費,以相同的合同條件減少保險金額,使本保單繼續(xù)有效
    標準體:是指被保險人健康狀況符合《生命表》的基本范疇。對標準體保險公司可不附加任何條件,而依標準保險費率承保。在保險公司承保的被保險人中,標準體應占絕大多數(shù)。
    除外責任:指合同中事先約定的保險公司不予理賠的項目,如故意犯罪行為、故意自傷、兩年內自殺或災害(如地震、戰(zhàn)爭)等導致的保險事故,客戶在投保時應仔細閱讀條款中的除外責任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