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備選項中哪一項不屬于我國所說的五大類殘疾人中的一類的是( )
A.綜合殘疾 B.內臟切除后的殘疾
C.肢體殘疾 D.精神殘疾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是在什么時間起施行的?( )
A.1988年5月15日 B.1989年5月15日
C.1990年5月15日 D.1991年5月15日
18.專家們告訴我們:60歲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是平均患病率的( )
A.2.3倍 B.3倍
C.3.2倍 D.3.5倍
19.從個人的角度看,下列哪一項是實現(xiàn)就業(yè)的關鍵?( )
A.組建公司 B.轉變就業(yè)觀念
C.參加培訓 D.完善制度
20.在亞洲,大約有多少流浪兒童?( )
A.1800萬 B.2000萬
C.2500萬 D.2500-3000萬
二、判斷改錯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并改正。
21.標簽論,從觀察者的角度定義社會問題,注重結構,注重客觀方面,注重偏差的起因和由來。( )
22.中國人在擇偶標準、婚前性行為、生育等等問題上,存在著“大概率現(xiàn)象”和“大概率價值觀”,而在婚外戀、離婚、同性戀等等問題上,則不存在“大概率現(xiàn)象”和“大概率價值觀”。( )
23.殘疾人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種社會代價。( )
24.一般來說,凡是引起人們損失感、威脅感和不安全感的社會應激易導致精神疾病的發(fā)生。( )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5.結構性失業(yè)
26.社區(qū)考察
27.賣*亞文化
28.廣義的社會轉型期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9.社會問題的特殊性特征有哪四個方面?
30.恩格爾系數(shù)的公式是怎樣的?國際社會是如何采用恩格爾系數(shù)劃分貧富的?
31.當不良青少年受到不良社會亞文化的影響時,他們會出現(xiàn)哪些群體性行為特征?
32.乞討的原因分析。
33.社會問題研究方法論主要包括哪些觀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34.聯(lián)系我國實際,談談解決老年人問題的建議。
35.聯(lián)系我國社會實際,試論對賣*嫖娼的控制。
A.綜合殘疾 B.內臟切除后的殘疾
C.肢體殘疾 D.精神殘疾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是在什么時間起施行的?( )
A.1988年5月15日 B.1989年5月15日
C.1990年5月15日 D.1991年5月15日
18.專家們告訴我們:60歲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是平均患病率的( )
A.2.3倍 B.3倍
C.3.2倍 D.3.5倍
19.從個人的角度看,下列哪一項是實現(xiàn)就業(yè)的關鍵?( )
A.組建公司 B.轉變就業(yè)觀念
C.參加培訓 D.完善制度
20.在亞洲,大約有多少流浪兒童?( )
A.1800萬 B.2000萬
C.2500萬 D.2500-3000萬
二、判斷改錯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并改正。
21.標簽論,從觀察者的角度定義社會問題,注重結構,注重客觀方面,注重偏差的起因和由來。( )
22.中國人在擇偶標準、婚前性行為、生育等等問題上,存在著“大概率現(xiàn)象”和“大概率價值觀”,而在婚外戀、離婚、同性戀等等問題上,則不存在“大概率現(xiàn)象”和“大概率價值觀”。( )
23.殘疾人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種社會代價。( )
24.一般來說,凡是引起人們損失感、威脅感和不安全感的社會應激易導致精神疾病的發(fā)生。( )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5.結構性失業(yè)
26.社區(qū)考察
27.賣*亞文化
28.廣義的社會轉型期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9.社會問題的特殊性特征有哪四個方面?
30.恩格爾系數(shù)的公式是怎樣的?國際社會是如何采用恩格爾系數(shù)劃分貧富的?
31.當不良青少年受到不良社會亞文化的影響時,他們會出現(xiàn)哪些群體性行為特征?
32.乞討的原因分析。
33.社會問題研究方法論主要包括哪些觀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34.聯(lián)系我國實際,談談解決老年人問題的建議。
35.聯(lián)系我國社會實際,試論對賣*嫖娼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