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注稅預習講義:財務會計第三章

字號:

第三章財務預測和財務預算
    本章概述:本章的內(nèi)容比較重要,難度相對大一些。本章考試題型一般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計算題,個別內(nèi)容可能在綜合題中出現(xiàn)。其中銷售百分比法、本量利分析計算及財務預算在試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加留意。本章考試分數(shù)起伏較大,少的時候六七分,多的時候可以達到十五分以上。
    知識點一:資金需求量預測
    一、資金需要量預測的步驟:
    共四步即銷售預測、估計需要的資產(chǎn)、估計收入費用和留存收益、估計所需要的追加資金需要量從而確定外部融資數(shù)額。
    二、銷售百分比法
    第一、編制預計利潤表
    原理:假定利潤表中的收入、成本費用項目與銷售收入同比例變動,從而在銷售預測的基礎(chǔ)上預測企業(yè)利潤,并按一定的股利支付比例預測留存收益。其步驟分三步:
    1、計算基年利潤表各項目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2、預計預測年度利潤表各項目:取得預測年度銷售收入的預計數(shù),用該預計銷售收入乘以基年各項目的銷售百分比作為利潤表各項目的預測值;
    3、預計留存收益數(shù)額。
    第二,編制預計資產(chǎn)負債表
    原理:假定資產(chǎn)負債表的資產(chǎn)、負債部分項目與銷售收入同比例變動,從而在銷售預測的基礎(chǔ)上預測資產(chǎn)和負債,并將預計利潤表中的留存收益數(shù)額列入預計資產(chǎn)負債表,最后預測企業(yè)所需的外部融資數(shù)額。其步驟分四步:
    1、區(qū)分敏感項目與非敏感項目,計算基年資產(chǎn)負債表各敏感項目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2、預計預測年度資產(chǎn)負債表各項目,取得預測年度銷售收入的預計數(shù),用該預計銷售收入乘以基年各敏感項目的銷售百分比作為資產(chǎn)負債表各項目的預測值,非敏感項目使用上年數(shù)值;
    3、確定預計資產(chǎn)負債表中的留存收益數(shù)額;
    4、確定追加資金需要量。
    預測外部資金需要量的公式(教材沒有公式推導,為了讓同學們?nèi)菀子洃?,下面是推導過程):
    追加資金需要量=增加的資產(chǎn)-增加的負債-增加的留存收益(1)
    增加的資產(chǎn)=銷售增加額×基期敏感資產(chǎn)占基期銷售額的百分比(2)
    增加的負債=銷售增加額×基期敏感負債占基期銷售額的百分比(3)
    增加的留存收益=銷售增加額×銷售凈利潤率×收益留存率(4)
    將(2)(3)(4)代入公式(1)得:
    三、回歸分析預測法
    預測模型:y=a+bx
    其中a、b的值分別用下式求出:
    思考題:
    1、單項選擇題:一企業(yè)2007年年末敏感資產(chǎn)總額為4000萬元,敏感負債總額為2000萬元,該企業(yè)2007年銷售額為1000萬元,2008年度的銷售額比2007年度增加10%,預計2008年度留存收益增加50萬元,則本企業(yè)2008年度應該追加資金的數(shù)量為()萬元。
    A、0
    B、1000
    C、1500
    D、150
    2、單項選擇題:一企業(yè)采用銷售百分比法進行預測。假設(shè)該企業(yè)2007年度實現(xiàn)銷售收入5000萬元,實現(xiàn)利潤總額150萬元,預計2008年度銷售收入比2007年增長10%,所得稅率25%,設(shè)定的各年股利支付率為30%,則該企業(yè)預測的2008年度的留存收益為()萬元。
    A、66.2
    B、69.3
    C、65.2
    D、86.63
    3、某企業(yè)2001年至2006年六年的銷售額及資金需要量如下表(單位:萬元),如果2007年企業(yè)計劃銷售額為500萬元,利用回歸法分析預測2007年的資金需要量。
    要求:
    (1)關(guān)系式y(tǒng)=a+bX中a的值為()。
    A、12
    B、14
    C、16
    D、18
    (2)關(guān)系式y(tǒng)=a+bX中b的值為()。
    A、0.40
    B、0.49
    C、0.50
    D、0.59
    (3)2007年的資金需要量為()。
    A、256
    B、260
    C、263
    D、266
    知識點二:利潤預測
    一、利潤預測常用的幾項指標
    A、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與商品銷售數(shù)量沒有直接聯(lián)系,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的產(chǎn)銷數(shù)量范圍內(nèi)其發(fā)生總額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變的成本。比如直線法計提的固定資產(chǎn)折舊費,無論產(chǎn)銷量是多少,這一數(shù)值保持不變,所以其是固定成本。
    變動成本:是指其發(fā)生額隨商品產(chǎn)銷數(shù)量的增減變化而相應變動的成本,比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這些都與產(chǎn)銷量成正比例變化,所以是變動成本。
    這樣,總成本就是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和,即:
    總成本=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變動成本×產(chǎn)銷量
    邊際貢獻
    這是財管上經(jīng)常使用的一個指標,我們要認真領(lǐng)會。
    概念:是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后的余額。邊際貢獻再減去固定成本后就是利潤總額。
    計算公式:
    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價格-單位變動成本)×銷售數(shù)量
    =單位邊際貢獻×銷售數(shù)量=固定成本+利潤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額)
    概念:通俗地說,盈虧臨界點就是企業(yè)不虧錢也不賺錢的銷售量或銷售額,這時候企業(yè)的利潤為0。
    計算公式(教材上沒有公式推導,為了讓同學們好記憶,特推導如下):
    銷售單價×銷售量-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利潤
    由于盈虧臨界點就是企業(yè)不虧錢也不賺錢的銷售量或銷售額,這時候企業(yè)的利潤為0。所以:
    銷售單價×盈虧臨界點銷售量-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0
    所以: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總額/單位邊際貢獻
    盈虧臨界點銷售=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單價
    =固定成本總額/(1-變動成本率)=固定成本總額/邊際貢獻率
    思考題:
    4、單項選擇題:某企業(yè)計劃2008年度的銷售收入為1500000元,固定成本總額為125000元,變動成本率為60%,在該銷售目標下,企業(yè)的經(jīng)營狀況為( ?。?。
    A、盈利
    B、虧損
    C、盈虧平衡
    D、無法判斷
    5、單項選擇題:某企業(yè)A產(chǎn)品,本年銷售量為20000件,單價18元,單位制造變動成本為13元,單位銷售和管理變動成本1元,固定費用為5000元,則該產(chǎn)品邊際貢獻為(  )元。
    A、60000
    B、80000
    C、35000
    D、160000
    6、多項選擇題:下列公式中正確的是(?。?BR>    A.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B.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固定成本總額/(1-變動成本率)
    C.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邊際貢獻率
    D.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率
    E.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單位邊際貢獻
    7、公司只生產(chǎn)一種產(chǎn)品——甲產(chǎn)品,在2007年度該產(chǎn)品單位售價為10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60元,固定成本為120000元,假設(shè)公司銷售稅金減免。2007年實際銷售甲產(chǎn)品5000件。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1)遠大公司2007年度盈虧臨界點銷售量為( ?。┘?BR>    A.1200   
    B.2000   
    C.3000   
    D.12000
    (2)甲產(chǎn)品的單位邊際貢獻為(  )元。
    A.30   
    B.40   
    C.60   
    D.100
    (3)公司在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和實際銷售量下的邊際貢獻分別為(  )元。
    A.120000和200000   
    B.180000和300000
    C.0和80000      
    D.0和200000
    (4)公司實際變動成本率和實際邊際貢獻率分別為( ?。?BR>    A.60%和24%    
    B.84%和40%
    C.40%和24%    
    D.60%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