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復習指導:鋼筋驗收常見問題(6)

字號:

26.陽臺攔板豎向鋼筋應放在外側還是里側?
    答:內(nèi)側,否則人一推,可能連人加欄板都翻出去。
    27.如果說,框架梁伸到剪力墻區(qū)域就成了邊框梁(BKL)的話,那么,邊框梁(BKL)的鋼筋保護層是按框架梁的保護層來計算,還是按剪力墻的保護層來取定呢?
    答:問題提得很好,觀察問題比較細致。這個問題跟底層柱埋在土中部分與地面以上部分的保護層不一致有些類似。
    邊框梁有兩種,一種是純剪力墻結構設置的邊框梁,另一種是框剪結構中框架梁延伸入剪力墻中的邊框梁。前者保護層按梁取還是按墻取均可(當然按梁取鋼筋省一點),后者則宜按梁取,以保證鋼筋籠的尺寸不變。
    柱埋在土中部分的截面b×h應適當加大,即所謂的“名義尺寸”與“實際尺寸”問題。這里面應當體現(xiàn)“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不是埋在土中的“局部”柱的截面服從地面以上的“整體”柱截面,而是服從整體的鋼筋籠的截面。至今為止,尚未查閱到有任何一本著作談及。我們擬在基礎結構的有關技術文件中解決。
    由此可見,結構專業(yè)的諸多學識和某種學識的諸多方面仍舊存在大量的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有些看似很小,但有實際應用價值。
    28.錨固長度怎么定義?
    答:簡單地說,把受拉鋼筋安全地錨固在支座中所需要的鋼筋長度。
    29.技術文件中經(jīng)常有受拉區(qū)、受壓區(qū)、受拉鋼筋、受壓鋼筋等,施工時應如何判斷?
    答:混凝土結構中的受拉區(qū)、受壓區(qū)主要是指混凝土構件截面產(chǎn)生拉應力、壓應力的區(qū)域,通常,受壓區(qū)主要是基礎柱、墻、桁架上弦、受彎構件(梁、板)正彎矩區(qū)域(跨中)的上部和負彎矩區(qū)域(跨邊)的下部;受拉區(qū)主要是指桁架下弦桿、軸拉構件和受彎構件(梁、板)正彎矩區(qū)域(跨中)的下部和負彎矩區(qū)域(跨邊)的上部,當然,受壓構件處于大偏心受壓狀態(tài)下也可能在局部區(qū)域存在拉應力,在水平荷載(地震作用和較大風力)作用下,情況更為復雜,應由結構的內(nèi)力分析確定。
    混凝土結構中的受拉鋼筋、受壓鋼筋是指承載受力后構件中承受拉力、壓力的受力鋼筋,由于鋼筋與混凝土通過粘結錨固作用而共同受力,故受拉區(qū)和受拉鋼筋,受壓區(qū)和受壓鋼筋的位置基本一致。此外剪力、扭矩也會分別引起拉應力或壓應力,應根據(jù)內(nèi)力分析確定。
    受力性質(zhì)對配筋構造有重要影響,例如在受拉、受壓時鋼筋的錨固、搭接長度就有很大差別,但是對于施工單位而言,要區(qū)別受拉區(qū)、受壓區(qū)的受拉鋼筋、受壓鋼筋實際上是有困難的,通常,設計師不會把力學分析的內(nèi)力結果提供給施工方面;施工人員基本沒有條件進行整個結構體系的力學分析,當然可以通過一般的結構概念大致判斷,但并不準確,可靠性不高,要有長期經(jīng)驗和比較深厚的功底才能把握。因此如遇不明確處,則應詢問有關的設計單位。抗震框架梁的受力鋼筋均應按受拉考慮其搭接與錨固。
    30.何為4肢和6肢箍?
    答:對梁而言,箍筋垂直方向的根數(shù)為n根,則為n肢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