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關于信息流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與物流構成一一對應的關系
B.滯后于物流
C.不存在失真的現象
D.具有反饋功能
2.信息系統(tǒng)的核心是 ( )
A.計算機
B.網絡
C.其它信息技術
D.以上均對
3.管理的本質是 ( )
A.達到目標
B.協(xié)調
C.決策
D.程序
4.提出“虛擬企業(yè)指通過技術把人、資金和構思網羅在一個臨時的組織內,一旦任務完成即解散組織”的是 ( )
A.S. Malone
B. Business Week
C.Harrison
D.臺灣《經濟時報》
5.有關主存儲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價格較貴
B.存取速度快
C.容量較大
D.存在當前正在運行的程序和有關數據
6.下列關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應用簡單
B.打破了時空局限
C.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被廣泛應用
D.使全球資源可高度共享
7.目前大多采用分組交換為基礎的數據通信網是 ( )
A.局域網
B.廣域網
C.城域網
D.因特網
8.通常用于大型(跨國)連鎖集團內部經營或營銷信息的溝通過程的是 ( )
A. Internet
B. Extranet
C. Intranet
D. Intranet/Extranet
9.關系表學生(學號,姓名,年齡,專業(yè),籍貫)中,主碼為 ( )
A.學號
B.姓名
C.年齡
D.專業(yè)
10. Access中,若某字段前多了一個鑰匙形狀的標志,則表明該字段 ( )
A.被選中
B.為主關鍵字
C.待修改
D.定義完成
11. Access中,查詢1981年出生的人員記錄的準則表達式為 ( )
A.Year[出生日期]=1981
B.Year([出生日期]):1981
C.Year(出生日期)=1981
D.Year[(出生日期)]:1981
12.用原型法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先要提供一個原型,再不斷完善,原型是 ( )
A.系統(tǒng)的概念模型
B.系統(tǒng)的邏輯模型
C.系統(tǒng)的物理模型
D.可執(zhí)行模型
13. ERP、MRP、MRPⅡ的關系是 ( )
A. ERP MRP MRPⅡ
B.ERP MRPⅡ MRP
C. MRPⅡ MRP ERP
D.MRP MRPⅡ ERP
14.數據流程圖中的外部實體是指 ( )
A.本系統(tǒng)的單位或人員
B.本系統(tǒng)外的單位或人員
C.輸入的憑證單據
D.輸出的憑證單據
16.用戶界面設計不包括 ( )
A.系統(tǒng)輸入設計
B.輸出設計
C.人機界面設計
D.系統(tǒng)硬件設計
17.程序設計方法有 ( )
A.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B.速成原型式程序設計開發(fā)方法
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
D.以上均對
18.下列不屬于Microsoft Project包括的模塊的是 ( )
A.基本數據輸入模塊
B.數據計算處理模塊
C.人機交互調整模塊
D.項目信息輸入模塊
19.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簡稱 ( )
A.CMM
B.CMMI
C.MCM
D.MCMI
20.查詢成績在80~ 90分的學生記錄的準則表達式為 ( )
A. > 80 AND>90
B. >=80 AND<=90
C. Between 80 AND 90
D. Between 80—90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21.管理信息包括戰(zhàn)略信息、戰(zhàn)術信息和____三個層次。
22.決策支持系統(tǒng)所處理問題大部分屬于____性質的。
23.被歐美、日本的許多大型企業(yè)廣為采用的典型組織形式為_______。
24.運算器用于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它可以對數據進行_______和_______。
25.目前流行的主要協(xié)議有_______、以太網協(xié)議和_______等。
26. Internet的前身是_______。
27.建立表結構的方法有三種:一是使用_______創(chuàng)建表,二是在“數據表”視圖中直接在字段名處輸入字段名,三是_______。
28. Access中,用_______以特定的方式來分析和打印數據。
29.結構化生命周期法每一階段工作完成后,要按照要求完成相應的_______,以保證各個工作階段的良好銜接。
30.庫存定貨點法模型必須確定兩個參數:訂貨點與____。
31.數據流程圖具有_______和概括性,其所描述的內容是面向_______。
32.系統(tǒng)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功能結構設計、代碼設計、_______、輸入輸出設計、_______等。
33.對關系模式進行必要的分解,通常使用的分解方法有_______和垂直分解。
34.衡量程序的指標很多,包括可維護性、可靠性、____、效率等。
35.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體系主要涉及安全機制、安全服務以及_______等內容。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組織扁平化
37.網絡
38.供應鏈管理
39.多因素加權平均法
40.魚刺圖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簡述管理信息的主要特點。
42. Access中表與表之間的關系分為哪幾種?分別適用于哪些情況?
43.簡述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必要條件。
44.簡述數據流程圖導出初始模塊結構圖的過程。
45.如何理解商業(yè)風險、技術風險與管理風險?
五、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某企業(yè)負責處理訂貨單的部門每天能收到40份左右的來自顧客的訂貨單,訂貨單上的項目包括訂貨單編號、顧客編號、產品編號、數量、訂貨日期、交貨日期等。試根據這一業(yè)務情況和有關數據流程圖(略),寫出數據字典中的“訂貨單”數據流定義。
47.假定要為一個培訓中心研制一個計算機系統(tǒng),該培訓中心的業(yè)務活動有:
(1)報名:將報名數據送給負責報名事務的人員,查閱課程文件,看課程是否滿額,然后在學生課程文件上登記,開出報名單交財務室,財務室再開出發(fā)票經復核后通知學員。
(2)付款:由財務人員在賬目文件上登記,開出付款單,經復審后也給學員一張通知單。
(3)查詢:交查詢部門查詢課程文件后給出答復。
(4)注銷:由注銷人員在課程、學生、賬目文件上作相應修改,經復審后通知學員。請畫出培訓中心管理系統(tǒng)數據流程圖。
參考答案
一、1. C 2.D 3.B 4.B 5.C 6.C 7.B 8.C 9.A 10. B 11.B 12.D 13.B 14.B 15.C 16.D 17.D 18. D 19.A 20. B
二、21.作業(yè)信息 22.半結構化
23.事業(yè)部制 24.算術運算邏輯運算
25.OSI參考模型TCP/IP協(xié)議 26. ARPAnet
27.表向導使用“設計視圖” 28.報表
29.文檔報告與圖表 30.訂貨批量
31.抽象性用戶 32.數據庫設計物理配置方案設計
33.水平分解 34. 可理解性
35.網絡安全層次模型
三、36.組織扁平化主要是指通過組織結構的調整,削減中間管理層數量的工作過程。扁平化組織致力于廢除等級制度,創(chuàng)建精煉的管理結構,進行了一系列結構性調整,賦予一線管理人員更多參與決策的權利,從而提高管理效率。
37.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是將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tǒng),通過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利用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包括網絡通信協(xié)議、數據交換方式及網絡操作系統(tǒng)等)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系統(tǒng)。
38.供應鏈管理是指協(xié)助供應鏈中生產、存貨、選址以及運輸活動,從而在市場上達到響應速度與效率的佳組合。供應鏈管理有助于增加商品和服務的終銷售量,同時,降低存貨和運營費用,達到高水平的訂單滿足率、按時發(fā)貨率以及較低的無理由產品退貨率,較高的投資回報率,降低運營和銷售費用的途徑。
39.多因素加權平均法把各項指標列成表,請專家對每個指標按照其重要性確定一個權重,可以計算出加權平均分。
40.魚刺圖又稱為因果分析表,流程圖或“Ishikawa”(石川圖),用于確定風險的起因。每個刺代表了可能的差錯原因,用于查明問題之所在。此圖不僅可以用于風險分析,還可以用于質量缺陷問題的分析。來源:考試大
四、41.簡述管理信息的主要特點。
(1)信息量大:企業(yè)中有大量的原材料信息、物資設備信息、生產信息、人事信息、產品信息、市場信息、政策法規(guī)信息,等等。
(2)來源分散:企業(yè)內各部門、各產、供、銷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外的市場、客戶、政府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同行及相關企業(yè)都有對企業(yè)有用的信息。這使得信息的收集困難化、復雜化。
(3)常用加工方式:記錄、核對、分類、檢索、合并、傳輸、存貯、輸出等。
42. Access中表與表之間的關系分為哪幾種?分別適用于哪些情況?
表之間的關系存在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三種情況,在實際中:
(1)一對一的關系并不常用,因為兩個具有一對一關系的表,可以合并為一個表,這樣可能操作起來更為方便。
(2)-對多關系是關系中常用的類型。例如,在學生信息表和學生成績信息表中,一對多的關系體現在一個學生的學號可以對應若干個學生成績信息記錄,而每個學生成績信息記錄只對應著一個學號?!耙弧狈綄W生信息表稱為主表,“多”方學生成績信息表稱為相關表。
(3)多對多關系雖然看起來復雜,但實際操作中可以拆分為多個一對多的關系。
43.簡述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必要條件。
(1)合理地確定信息系統(tǒng)的目標。.
(2)企業(yè)具備一定的科學管理基礎。
(3)具備一定的物質資源保證。
(4)領導重視,業(yè)務人員配合。
(5)開發(fā)方配備結構合理的開發(fā)隊伍。
44.簡述數據流程圖導出初始模塊結構圖的過程。
整個導出過程分為四個部分:
(1)確定圖中有幾種導出類型;
(2)按事務型導出分析;
(3)按變換型導出分析;
(4)完成合并,給出完整的模塊結構圖。
45.如何理解商業(yè)風險、技術風險與管理風險?
按原因角度風險可劃分為商業(yè)風險、技術風險、管理風險等。其中,“商業(yè)風險”主要包括:市場風險,即開發(fā)的產品市場上不需要;開發(fā)的產品不再符合整個公司的戰(zhàn)略;銷售部缺乏銷售渠道;沒有得到預算保證;重要人員的變動等。“管理風險”主要包括:項目缺乏人員、進度、預算的管理,對資源、配置等缺乏計劃與控制,造成項目質量處于混沌水平?!凹夹g風險”主要指產品分析與設計、實施以及維護等方面的問題。另外,技術不確定、陳舊以及相對環(huán)境過于“先進”也是引發(fā)技術風險的因素。
五、46.數據流名稱:訂貨單
編號:DFO01
簡述:顧客送來的訂貨單
數據流來源:“顧客”外部實體
數據流去向:“訂貨單處理”處理邏輯
數據流組成:訂貨單編號+顧客編號+產品編號+數量+訂貨日期+交貨日期
流通量:40份左右/天
47.在繪制復雜一些的數據流程圖時,應遵循“逐層分解”的原則,采用“由外向里”的方法。
(1)先粗略畫出系統(tǒng)的流程圖。
(2)按系統(tǒng)的數據流向畫出系統(tǒng)的內部“加工”,如對數據流程“函電”的組成,可以畫出從“函電”到“通知單”輸出,隱含了一個值的變化以及四個組成部分,所以可將這個系統(tǒng)的內部畫出五個“處理過程”。
(3)畫出每個“處理過程”的內部即可得到如下數據流程圖。
1.關于信息流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與物流構成一一對應的關系
B.滯后于物流
C.不存在失真的現象
D.具有反饋功能
2.信息系統(tǒng)的核心是 ( )
A.計算機
B.網絡
C.其它信息技術
D.以上均對
3.管理的本質是 ( )
A.達到目標
B.協(xié)調
C.決策
D.程序
4.提出“虛擬企業(yè)指通過技術把人、資金和構思網羅在一個臨時的組織內,一旦任務完成即解散組織”的是 ( )
A.S. Malone
B. Business Week
C.Harrison
D.臺灣《經濟時報》
5.有關主存儲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價格較貴
B.存取速度快
C.容量較大
D.存在當前正在運行的程序和有關數據
6.下列關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應用簡單
B.打破了時空局限
C.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被廣泛應用
D.使全球資源可高度共享
7.目前大多采用分組交換為基礎的數據通信網是 ( )
A.局域網
B.廣域網
C.城域網
D.因特網
8.通常用于大型(跨國)連鎖集團內部經營或營銷信息的溝通過程的是 ( )
A. Internet
B. Extranet
C. Intranet
D. Intranet/Extranet
9.關系表學生(學號,姓名,年齡,專業(yè),籍貫)中,主碼為 ( )
A.學號
B.姓名
C.年齡
D.專業(yè)
10. Access中,若某字段前多了一個鑰匙形狀的標志,則表明該字段 ( )
A.被選中
B.為主關鍵字
C.待修改
D.定義完成
11. Access中,查詢1981年出生的人員記錄的準則表達式為 ( )
A.Year[出生日期]=1981
B.Year([出生日期]):1981
C.Year(出生日期)=1981
D.Year[(出生日期)]:1981
12.用原型法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先要提供一個原型,再不斷完善,原型是 ( )
A.系統(tǒng)的概念模型
B.系統(tǒng)的邏輯模型
C.系統(tǒng)的物理模型
D.可執(zhí)行模型
13. ERP、MRP、MRPⅡ的關系是 ( )
A. ERP MRP MRPⅡ
B.ERP MRPⅡ MRP
C. MRPⅡ MRP ERP
D.MRP MRPⅡ ERP
14.數據流程圖中的外部實體是指 ( )
A.本系統(tǒng)的單位或人員
B.本系統(tǒng)外的單位或人員
C.輸入的憑證單據
D.輸出的憑證單據
16.用戶界面設計不包括 ( )
A.系統(tǒng)輸入設計
B.輸出設計
C.人機界面設計
D.系統(tǒng)硬件設計
17.程序設計方法有 ( )
A.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B.速成原型式程序設計開發(fā)方法
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
D.以上均對
18.下列不屬于Microsoft Project包括的模塊的是 ( )
A.基本數據輸入模塊
B.數據計算處理模塊
C.人機交互調整模塊
D.項目信息輸入模塊
19.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簡稱 ( )
A.CMM
B.CMMI
C.MCM
D.MCMI
20.查詢成績在80~ 90分的學生記錄的準則表達式為 ( )
A. > 80 AND>90
B. >=80 AND<=90
C. Between 80 AND 90
D. Between 80—90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21.管理信息包括戰(zhàn)略信息、戰(zhàn)術信息和____三個層次。
22.決策支持系統(tǒng)所處理問題大部分屬于____性質的。
23.被歐美、日本的許多大型企業(yè)廣為采用的典型組織形式為_______。
24.運算器用于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它可以對數據進行_______和_______。
25.目前流行的主要協(xié)議有_______、以太網協(xié)議和_______等。
26. Internet的前身是_______。
27.建立表結構的方法有三種:一是使用_______創(chuàng)建表,二是在“數據表”視圖中直接在字段名處輸入字段名,三是_______。
28. Access中,用_______以特定的方式來分析和打印數據。
29.結構化生命周期法每一階段工作完成后,要按照要求完成相應的_______,以保證各個工作階段的良好銜接。
30.庫存定貨點法模型必須確定兩個參數:訂貨點與____。
31.數據流程圖具有_______和概括性,其所描述的內容是面向_______。
32.系統(tǒng)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功能結構設計、代碼設計、_______、輸入輸出設計、_______等。
33.對關系模式進行必要的分解,通常使用的分解方法有_______和垂直分解。
34.衡量程序的指標很多,包括可維護性、可靠性、____、效率等。
35.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體系主要涉及安全機制、安全服務以及_______等內容。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組織扁平化
37.網絡
38.供應鏈管理
39.多因素加權平均法
40.魚刺圖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簡述管理信息的主要特點。
42. Access中表與表之間的關系分為哪幾種?分別適用于哪些情況?
43.簡述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必要條件。
44.簡述數據流程圖導出初始模塊結構圖的過程。
45.如何理解商業(yè)風險、技術風險與管理風險?
五、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某企業(yè)負責處理訂貨單的部門每天能收到40份左右的來自顧客的訂貨單,訂貨單上的項目包括訂貨單編號、顧客編號、產品編號、數量、訂貨日期、交貨日期等。試根據這一業(yè)務情況和有關數據流程圖(略),寫出數據字典中的“訂貨單”數據流定義。
47.假定要為一個培訓中心研制一個計算機系統(tǒng),該培訓中心的業(yè)務活動有:
(1)報名:將報名數據送給負責報名事務的人員,查閱課程文件,看課程是否滿額,然后在學生課程文件上登記,開出報名單交財務室,財務室再開出發(fā)票經復核后通知學員。
(2)付款:由財務人員在賬目文件上登記,開出付款單,經復審后也給學員一張通知單。
(3)查詢:交查詢部門查詢課程文件后給出答復。
(4)注銷:由注銷人員在課程、學生、賬目文件上作相應修改,經復審后通知學員。請畫出培訓中心管理系統(tǒng)數據流程圖。
參考答案
一、1. C 2.D 3.B 4.B 5.C 6.C 7.B 8.C 9.A 10. B 11.B 12.D 13.B 14.B 15.C 16.D 17.D 18. D 19.A 20. B
二、21.作業(yè)信息 22.半結構化
23.事業(yè)部制 24.算術運算邏輯運算
25.OSI參考模型TCP/IP協(xié)議 26. ARPAnet
27.表向導使用“設計視圖” 28.報表
29.文檔報告與圖表 30.訂貨批量
31.抽象性用戶 32.數據庫設計物理配置方案設計
33.水平分解 34. 可理解性
35.網絡安全層次模型
三、36.組織扁平化主要是指通過組織結構的調整,削減中間管理層數量的工作過程。扁平化組織致力于廢除等級制度,創(chuàng)建精煉的管理結構,進行了一系列結構性調整,賦予一線管理人員更多參與決策的權利,從而提高管理效率。
37.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是將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tǒng),通過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利用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包括網絡通信協(xié)議、數據交換方式及網絡操作系統(tǒng)等)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系統(tǒng)。
38.供應鏈管理是指協(xié)助供應鏈中生產、存貨、選址以及運輸活動,從而在市場上達到響應速度與效率的佳組合。供應鏈管理有助于增加商品和服務的終銷售量,同時,降低存貨和運營費用,達到高水平的訂單滿足率、按時發(fā)貨率以及較低的無理由產品退貨率,較高的投資回報率,降低運營和銷售費用的途徑。
39.多因素加權平均法把各項指標列成表,請專家對每個指標按照其重要性確定一個權重,可以計算出加權平均分。
40.魚刺圖又稱為因果分析表,流程圖或“Ishikawa”(石川圖),用于確定風險的起因。每個刺代表了可能的差錯原因,用于查明問題之所在。此圖不僅可以用于風險分析,還可以用于質量缺陷問題的分析。來源:考試大
四、41.簡述管理信息的主要特點。
(1)信息量大:企業(yè)中有大量的原材料信息、物資設備信息、生產信息、人事信息、產品信息、市場信息、政策法規(guī)信息,等等。
(2)來源分散:企業(yè)內各部門、各產、供、銷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外的市場、客戶、政府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同行及相關企業(yè)都有對企業(yè)有用的信息。這使得信息的收集困難化、復雜化。
(3)常用加工方式:記錄、核對、分類、檢索、合并、傳輸、存貯、輸出等。
42. Access中表與表之間的關系分為哪幾種?分別適用于哪些情況?
表之間的關系存在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三種情況,在實際中:
(1)一對一的關系并不常用,因為兩個具有一對一關系的表,可以合并為一個表,這樣可能操作起來更為方便。
(2)-對多關系是關系中常用的類型。例如,在學生信息表和學生成績信息表中,一對多的關系體現在一個學生的學號可以對應若干個學生成績信息記錄,而每個學生成績信息記錄只對應著一個學號?!耙弧狈綄W生信息表稱為主表,“多”方學生成績信息表稱為相關表。
(3)多對多關系雖然看起來復雜,但實際操作中可以拆分為多個一對多的關系。
43.簡述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必要條件。
(1)合理地確定信息系統(tǒng)的目標。.
(2)企業(yè)具備一定的科學管理基礎。
(3)具備一定的物質資源保證。
(4)領導重視,業(yè)務人員配合。
(5)開發(fā)方配備結構合理的開發(fā)隊伍。
44.簡述數據流程圖導出初始模塊結構圖的過程。
整個導出過程分為四個部分:
(1)確定圖中有幾種導出類型;
(2)按事務型導出分析;
(3)按變換型導出分析;
(4)完成合并,給出完整的模塊結構圖。
45.如何理解商業(yè)風險、技術風險與管理風險?
按原因角度風險可劃分為商業(yè)風險、技術風險、管理風險等。其中,“商業(yè)風險”主要包括:市場風險,即開發(fā)的產品市場上不需要;開發(fā)的產品不再符合整個公司的戰(zhàn)略;銷售部缺乏銷售渠道;沒有得到預算保證;重要人員的變動等。“管理風險”主要包括:項目缺乏人員、進度、預算的管理,對資源、配置等缺乏計劃與控制,造成項目質量處于混沌水平?!凹夹g風險”主要指產品分析與設計、實施以及維護等方面的問題。另外,技術不確定、陳舊以及相對環(huán)境過于“先進”也是引發(fā)技術風險的因素。
五、46.數據流名稱:訂貨單
編號:DFO01
簡述:顧客送來的訂貨單
數據流來源:“顧客”外部實體
數據流去向:“訂貨單處理”處理邏輯
數據流組成:訂貨單編號+顧客編號+產品編號+數量+訂貨日期+交貨日期
流通量:40份左右/天
47.在繪制復雜一些的數據流程圖時,應遵循“逐層分解”的原則,采用“由外向里”的方法。
(1)先粗略畫出系統(tǒng)的流程圖。
(2)按系統(tǒng)的數據流向畫出系統(tǒng)的內部“加工”,如對數據流程“函電”的組成,可以畫出從“函電”到“通知單”輸出,隱含了一個值的變化以及四個組成部分,所以可將這個系統(tǒng)的內部畫出五個“處理過程”。
(3)畫出每個“處理過程”的內部即可得到如下數據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