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文化--藏族

字號:

藏族,有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qū)以及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臨近省?! ?BR>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安┌汀庇职床煌赜蚍譃椤皟栋汀保ò⒗锏貐^(qū)),“藏巴”(日喀則地區(qū)),“衛(wèi)巴”(拉薩地區(qū)),“康巴”(四川西部地區(qū)),“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區(qū))。藏語依地區(qū)劃分為衛(wèi)藏、康、安多三個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占95%?! ?BR>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據史書記載:早在秦漢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由于草原遼闊,水草肥美,生產多以牧業(yè)為主。主要有綿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體大毛長,耐寒負重,除供奶、肉外,還是交通運載的“高原之舟”。農業(yè)以種植青稞為主,也有小麥、油菜、碗豆等農作物。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對研究藏族的服飾文化有著重要價值?! ?BR>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藏文的使用,加強了藏族與祖國中原地區(qū)經濟的聯系。公元641年,藏王松贊干布與唐文成公主聯姻,促進了藏族文化的發(fā)展,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是藏族文化的興盛時期,幾百年間,藏族文化大放異彩。除舉世聞名的《甘珠爾》、《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外,還有關于韻律、文學、哲理、史地、天文、歷算、醫(yī)藥等專著問世?! ?BR>    藏族人民熱情開朗、豪爽奔放。他們以歌舞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揚頓挫,合轍貼韻,悅耳動聽。唱時還伴以各種舞蹈。舞姿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鍋莊舞、弦子舞最為廣泛流傳?! ?BR>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公元13至16世紀中葉,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動頻繁,佛教寺廟遍及西藏各地。的寺廟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和布達拉宮?!   ?BR>     巍峨的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坐落于西藏拉薩市中心突起的紅山上。  
    布達拉,梵語意為“佛教圣地”。相傳七世紀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宮室。后經累世重修擴建,至清順治2年,達賴五世令第巴索南饒丹主持擴建工程,歷時8年,建成白宮部分??滴?9年,第巴桑吉嘉錯又建紅宮部分,累計擴建工程歷時50余年,始具今日規(guī)模。宮體建筑可分紅宮和白宮兩大部分。主樓13層,高117.19米,東西長360米,全部為石木結構。內設宮殿、佛堂、習經室、寢宮、靈塔殿、庫房、庭院等。全部建筑依山勢壘砌,群樓重疊,巍峨聳峙,氣勢磅礴,體現了藏式建筑的鮮明特色和藏漢文化的融合,為藏族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東大殿是白宮的宮殿,為歷世達賴坐床和舉行重大宗教活動之處。其上方日光殿是達賴寢宮,金碧輝煌,陳設豪華。達賴的靈塔殿共有八座,的是達賴五世的一座,高14.85米,塔身以金皮包裹,珠玉鑲嵌,璀爛耀眼。各殿堂內壁畫題材豐富、工筆細膩,瑰麗多姿。每座宮殿都保存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如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和西藏官員的詔敕、封誥、印鑒、幔帳、匾額和精雕細鏤的珍玩工藝;罕見的藏文經典以及各類佛像、唐卡(卷軸畫)、法器、供器等。1989年國家決定撥款大規(guī)模修葺年久失修的布達拉宮,直至1994年竣工。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穩(wěn)固如初,再現輝煌。
     大佛瞻仰節(jié)  
    藏族信仰佛教,不少節(jié)日均與宗教有關。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歷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jié)?! ?BR>    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BR>    扎什倫布寺的大佛瞻仰節(jié),是由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公元1357-1419)的第子根頓珠巴(公元1391-1474年)于公元1468年創(chuàng)辦的。最初的佛像與展佛臺僅有十幾米高。隨著宗教的興盛,從四世班禪洛桑·確吉堅贊(公元1567-1662年)開始,歷代班禪大師都對佛像及展佛臺進行更新和擴建,逐漸形成寬闊宏偉的規(guī)模。
    展佛臺建在扎什倫布寺的后山坡上,佛臺由磚石水泥砌成,高28米,長41米,四周有石砌圍墻。遠遠望去,猶如寬闊的銀幕?! ?BR>    瞻仰節(jié)歷時三日,每天展出不同的佛像,供信徒朝拜瞻仰。第一天,展出“過去佛”,即無量光佛;第二天,展出“現在佛”,即釋迦牟尼;第三天,展出“未來佛”,即吉尊強巴貢波?! ?BR>    大佛瞻仰節(jié)莊嚴隆重。節(jié)日期間,扎什倫布寺的五百名喇嘛身披袈裟,舉行盛大法會。每天清晨將彩緞制成的巨幅佛,捆在梯形木架上,由1 6 人抬起,前有“獅子”引路,后面儀仗隊尾隨,緩緩來到展佛臺前。9時左右,大佛懸掛空中,在陽光下,彩緞光彩奪目,極為壯觀?! ?BR>    節(jié)日期間,來自江孜、白朗、薩迦、拉孜、南木林等縣和日喀則各區(qū)的僧侶信徒,趕著毛驢、馬車,穿著節(jié)日服裝,聚集在扎什倫布寺的門前,瞻仰大佛。
    大佛瞻仰節(jié)上,扎什倫布寺的僧侶往銅像上倒吉祥圣水,以表對佛祖的虔誠。
     神奇的葬禮  
    美麗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的葬禮,目前仍沿襲著傳統(tǒng)的習俗。外界人不知“天葬”是怎么回事,覺得很神秘。其實,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婚禮,一個民族自然也有一個民族的葬禮。這合乎自然,了解了,也就沒有什么置疑的。從清朝那時清廷派到西藏的官員就向西藏宣傳土葬的好處,甚至下令禁止天葬。可是,并沒有禁止住,至今還仍然沿襲。追其因,人的心理起著很大作用,心理平衡了,自然也就淘汰消失了。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認為。天葬寄托一種升上“天堂”的幻想。從生態(tài)上說,天葬不像火葬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