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稅師考試輔導:公司其他相關制度

字號:

(一)公司資本制度
    1、公司資本制度概述
    (1)注冊資本的內容
    ①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公司設立時所有的資產,是投資者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際出資額的總和。
    ②注冊資本是公司作為法人民事主體對內經營和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財政能力。③股東和發(fā)起人的出資不實應當承擔不實部分的民事責任,依照《公司法》和《證券法》的有關規(guī)定對此負有責任的其他股東、發(fā)起人、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2)注冊資本的構成
    由現金、動產、不動產和知識產權構成。
    (3)公司資本的原則
    ①資本確定原則
    ②資本維持原則
    ③資本不變原則
    公司財務制度
    公司財務制度的核心,是通過真實報表核清公司的收入和費用、資產與負債,虧損與贏利。
    1、公司的收入與費用
    公司凈利潤等于其收入減去費用之差。公司的收入包括營業(yè)內的收入和營業(yè)外的收入,費用是指公司在一定期間內為維持運轉所作的全部支出。
    2、公司的財務報表
    (1)財務報表是會計程序的最終結果,以便于公司決策和管理機構以及政府、銀行、債權人、股東、交易所等根據提供的財務數據資料,對公司的管理、信用、融資和投資作出相應的決策。
    (2)一般情況下,財務報表包括下列項目:資產、負債、股東權益(投資者權益)、出資人的出資情況、股東回報、企業(yè)全面收益、企業(yè)收入、費用、凈利潤、損失。(3)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利潤分配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3、公司的公積金
    (1)公司的公積金包括法定公積金和任意公積金兩種。法定公積金是依法在稅后利潤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有特定用途的專項資金,公司在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會決議,可以提取任意公積金。
    (2)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并提取利潤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的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3)法定公積金轉為資本時,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于注冊資本的25%。
    公司投資制度
    1、公司有權以自己的資產對外投資,方式有貨幣、實物、無形資產、證券投資等。但不得向其他任何非有限責任的主體投資。
    2、公司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除國務院規(guī)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50%;投資后接受被投資公司以利潤轉增的資本,其增加額不包括在內。
    公司債券制度
    1、公司債券制度概念及種類
    (1)公司債券是公司為了籌集生產經營資金,依照《公司法》和《證券法》及有關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向社會公開發(fā)行并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2)公司債券分為記名債券、無記名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
    2、公司債券的發(fā)行
    (1)股東發(fā)行債券主體的資格:股份有限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和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yè)或者其他兩個以上的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發(fā)行公司債券,目前尚不包括非國有的有限責任公司和小型有限責任公司,也不包括非公司企業(yè)。
    (2)發(fā)行的條件:
    ①資產條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3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6000萬元。
    ②發(fā)行公司債券總額的限制:無論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如何,公司發(fā)行債券的總額累計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的40%。
    ③贏利條件:擬發(fā)行債券的公司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債券一年的利息。
    ④利率條件:公司債券的利率不得超過國務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⑤資金用途限制:公司必須將籌集的資金用于審批機關批準的用途,不得用于彌補虧損和非生產性支出。
    (3)發(fā)行的程序:股東會決議;申請;報批;批準;募集辦法;停止。
    (4)發(fā)行公司債券的限制
    不得再次發(fā)行公司債券的情形:
    ①前一次發(fā)行的公司債券尚未募足的;
    ②對已經發(fā)行的公司債券或者其他債務有違約或者延遲支付本息的事實,且仍然處于繼續(xù)狀態(tài)的。
    3、公司債券的轉讓
    公司債券可以轉讓,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1、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概述
    (1)概念:是指公司作為法人要設有相應的機關去經營管理公司和維護股東的合法權益。
    (2)比較典型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包括設立職能明確的股東會、董事會、經理、監(jiān)事會四個機關。
    2、股東會
    (1)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決定公司的設立、變更和消滅的事宜,決定公司董事會成員,決定公司章程和其他重大事項。
    (2)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各股東根據自己的出資額在股東會行使表決權。而股份有限公司的權力機構是股東大會。
    (3)理解股東會的職能。
    3、董事會
    (1)董事會是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由股東(大)會選舉的董事組成,對股東(大)會負責,按照股東(大)會和公司章程的授權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是公司的代表機關。公司董事長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2)董事分為自任董事和委任董事,擔任董事有資格限制。
    (3)董事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在董事會會議上的表決權,在董事會與公司章程授權范圍內行使自己對公司的全部或者部分管理權,對外談判權和簽約權等。董事應當對董事會的決議承擔責任。
    (4)董事會的職能:具體內容見教材234~235頁。
    4、公司的經理
    (1)公司經理根據董事會和公司章程的授權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并對董事會負責。
    (2)理解公司經理的職權與職責。
    5、公司的監(jiān)事會
    (1)監(jiān)事會是公司專門為了保障董事和其他高層職員忠實執(zhí)行股東會和公司章程而設立的一個職能機關。
    (2)監(jiān)事會的成員不得少于三人,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
    (3)監(jiān)事會的職權
    ①列席董事會會議。
    ②檢查公司財務。
    ③監(jiān)督公司高層管理人員。
    ④采取糾正措施。
    ⑤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⑥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