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論壇)臨近。新公布的我省高考報名數據顯示,在總人數比去年減少4000余人的規(guī)模下,文科生逆勢而上,增加1200多人。這一現象并非首次,自從高校擴招以來,我省高考文科生持續(xù)增加,尤其是近三年,增幅較大。這加劇了文科高考競爭,尤其是去年,文科投檔線整體上揚。
相反,近些年來,文科生就業(yè)一直不易,今年受經濟大環(huán)境的影響,經濟類、管理類的需求量減少,給文科生就業(yè)帶來陣陣寒意。
大學“怪狀”:
文科碩士與中專生競聘
昨日,武漢科技大學法學專業(yè)應屆畢業(yè)生小易打開郵箱,里面除了幾封垃圾郵件,沒有她想看到的用人單位通知。逛百度貼吧時,當她看到有高三學生問該讀什么專業(yè)時,小易想回答的就是:“千萬別讀文科,尤其是法學。”
回想當年高考期間,只聽說法學是熱門專業(yè),就盲目填報。進校后,卻聽說這門專業(yè)在全國都不好就業(yè)。小易把希望放在考研(論壇) 上。今年2月,考研失敗的她加入應聘大軍,可是放眼各大招聘會,“招收法學專業(yè)”的招聘啟事微乎其微。終于盼到一場律師專場招聘會,排隊、自薦,一上午下來,卻一份簡歷也沒投出去,因為律師崗位都有“通過司法考試”的要求。無奈之下,小易轉向網絡編輯、銷售等一些專業(yè)不對口的崗位,至今,她還在尋覓中。據了解,小易所在班級有36人,目前不到10人簽約,其中僅有1人簽約單位與法學專業(yè)沾邊。
而法學專業(yè)的碩士生和中專生競聘銷售崗位,讓記者觀后尤為感慨。在上月的一場部屬院校招聘會上,武漢一家企業(yè)招收“材料類”銷售人員,清楚標明“高中學歷即可”。但在現場,一名法學碩士生努力向招聘人員推介自己。這家企業(yè)的招聘人員說,在人才市場,他們多次遇到這類事件。
今年2月,武漢一所部屬高校公布各專業(yè)就業(yè)率:勞動與社會保障17.74%、編輯出版12.12%、法語7.40%、經濟學6.84%。相比當時全校32%的平均就業(yè)率而言,這足以說明,文科就業(yè)異常慘烈。
高中“一景”:
開大會勸學生改理科
但在高中,文、理科之間,卻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目前,武漢各高中仍實行文理分科,并且多數將時間從高二提前至高一。多年以前,人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在連日的采訪中,多位高中校長告訴記者,近三年來,選擇文科的學生逐年增加。
以某省示范高中為例,四年前,該校一個年級文、理科班的比例為1:6。今年高一進行文理分班時,卻有6個班的學生意向選文,14個班的學生選理?!案咝N目普猩媱潧]有增加,這么多的學生選擇文科,那我們不死路一條?開家長會,給他們講講形勢。”家長會后,有兩個班的學生改選理科,該校校長才長噓了一口氣。
這種情況并非個案。江岸區(qū)是武漢市的教育強區(qū),三年前,該區(qū)重點高中文科生占有量不到30%,現在已超過40%。這種情況在二三類高中更為明顯,由于這些高中,不少學生的理科基礎薄弱,文理分班時選擇文科的學生遠遠多于省重點高中,有的學校文理科學生規(guī)模相當,甚至文科生多于理科生。
數據調查:
文科升學、就業(yè)都“吃虧”
這三年來,我省文科生的規(guī)模增加了多少?高考文科錄取率又是怎樣一種情景?以下表格就可說明問題。
湖北省近三年文史類報名人數及錄取情況
年份 報名人數 所占規(guī)模 招生計劃 錄取率
2006年 129594 24% 74936 84.4%
2007年 142823 28% 71986 67.5%
2008年 149939 28.6% 77444 59.6%
(注:尚未計入藝術、體育類考生)
我省高考研究專家張才生分析,這三年來,全省理工類報名人數是文史類2.1倍,招生計劃卻是文史類的2.5倍,尤其是在一本院校中,理工類計劃是文史類的5倍。由此可以看出,文科生的增幅高于理科,招生規(guī)模卻低于理科,這也就是近些年來文科高考競爭加劇、錄取率逐年下滑的原因。
從2007年開始,麥可思公司“中國大學畢業(yè)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課題組每年都對畢業(yè)半年后大學生的就業(yè)狀態(tài)進行全國性調查。據該課題組向記者提供的《湖北省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專業(yè)分析》稱,2008年我省畢業(yè)生供給量大的5個專業(yè)分別是: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論壇)、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其中,文科專業(yè)就占有3個(法學、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當畢業(yè)生的供給量大于需求量時,失業(yè)比例自然提高,由此,從供求關系的客觀數據出發(fā),該課題組又列出了建議湖北省減招的十大“熱門專業(yè)”。它們分別是: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機電一體化技術。其中排在前三甲的都是文科。
相反,近些年來,文科生就業(yè)一直不易,今年受經濟大環(huán)境的影響,經濟類、管理類的需求量減少,給文科生就業(yè)帶來陣陣寒意。
大學“怪狀”:
文科碩士與中專生競聘
昨日,武漢科技大學法學專業(yè)應屆畢業(yè)生小易打開郵箱,里面除了幾封垃圾郵件,沒有她想看到的用人單位通知。逛百度貼吧時,當她看到有高三學生問該讀什么專業(yè)時,小易想回答的就是:“千萬別讀文科,尤其是法學。”
回想當年高考期間,只聽說法學是熱門專業(yè),就盲目填報。進校后,卻聽說這門專業(yè)在全國都不好就業(yè)。小易把希望放在考研(論壇) 上。今年2月,考研失敗的她加入應聘大軍,可是放眼各大招聘會,“招收法學專業(yè)”的招聘啟事微乎其微。終于盼到一場律師專場招聘會,排隊、自薦,一上午下來,卻一份簡歷也沒投出去,因為律師崗位都有“通過司法考試”的要求。無奈之下,小易轉向網絡編輯、銷售等一些專業(yè)不對口的崗位,至今,她還在尋覓中。據了解,小易所在班級有36人,目前不到10人簽約,其中僅有1人簽約單位與法學專業(yè)沾邊。
而法學專業(yè)的碩士生和中專生競聘銷售崗位,讓記者觀后尤為感慨。在上月的一場部屬院校招聘會上,武漢一家企業(yè)招收“材料類”銷售人員,清楚標明“高中學歷即可”。但在現場,一名法學碩士生努力向招聘人員推介自己。這家企業(yè)的招聘人員說,在人才市場,他們多次遇到這類事件。
今年2月,武漢一所部屬高校公布各專業(yè)就業(yè)率:勞動與社會保障17.74%、編輯出版12.12%、法語7.40%、經濟學6.84%。相比當時全校32%的平均就業(yè)率而言,這足以說明,文科就業(yè)異常慘烈。
高中“一景”:
開大會勸學生改理科
但在高中,文、理科之間,卻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目前,武漢各高中仍實行文理分科,并且多數將時間從高二提前至高一。多年以前,人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在連日的采訪中,多位高中校長告訴記者,近三年來,選擇文科的學生逐年增加。
以某省示范高中為例,四年前,該校一個年級文、理科班的比例為1:6。今年高一進行文理分班時,卻有6個班的學生意向選文,14個班的學生選理?!案咝N目普猩媱潧]有增加,這么多的學生選擇文科,那我們不死路一條?開家長會,給他們講講形勢。”家長會后,有兩個班的學生改選理科,該校校長才長噓了一口氣。
這種情況并非個案。江岸區(qū)是武漢市的教育強區(qū),三年前,該區(qū)重點高中文科生占有量不到30%,現在已超過40%。這種情況在二三類高中更為明顯,由于這些高中,不少學生的理科基礎薄弱,文理分班時選擇文科的學生遠遠多于省重點高中,有的學校文理科學生規(guī)模相當,甚至文科生多于理科生。
數據調查:
文科升學、就業(yè)都“吃虧”
這三年來,我省文科生的規(guī)模增加了多少?高考文科錄取率又是怎樣一種情景?以下表格就可說明問題。
湖北省近三年文史類報名人數及錄取情況
年份 報名人數 所占規(guī)模 招生計劃 錄取率
2006年 129594 24% 74936 84.4%
2007年 142823 28% 71986 67.5%
2008年 149939 28.6% 77444 59.6%
(注:尚未計入藝術、體育類考生)
我省高考研究專家張才生分析,這三年來,全省理工類報名人數是文史類2.1倍,招生計劃卻是文史類的2.5倍,尤其是在一本院校中,理工類計劃是文史類的5倍。由此可以看出,文科生的增幅高于理科,招生規(guī)模卻低于理科,這也就是近些年來文科高考競爭加劇、錄取率逐年下滑的原因。
從2007年開始,麥可思公司“中國大學畢業(yè)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課題組每年都對畢業(yè)半年后大學生的就業(yè)狀態(tài)進行全國性調查。據該課題組向記者提供的《湖北省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專業(yè)分析》稱,2008年我省畢業(yè)生供給量大的5個專業(yè)分別是: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論壇)、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其中,文科專業(yè)就占有3個(法學、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當畢業(yè)生的供給量大于需求量時,失業(yè)比例自然提高,由此,從供求關系的客觀數據出發(fā),該課題組又列出了建議湖北省減招的十大“熱門專業(yè)”。它們分別是: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機電一體化技術。其中排在前三甲的都是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