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①外耳位于頭顱兩側,左右對稱,在眼與枕乳突水平之間,從正面觀耳郭與顱側壁約成30°角,表面凹不平的解剖形態(tài),前后面皮膚中間夾以薄而具有彈性軟骨為支架。
②外耳可以因先天性和后天性各種原因造成畸形和缺損。耳郭由第一鰓溝和鄰近一部分第一、二鰓弓發(fā)育分化而成,當胚胎3月后第一、二鰓弓發(fā)育異常時可出現(xiàn)各種外耳郭畸形,如無耳、招風耳、杯狀耳、隱耳、先天性耳孔閉鎖與狹窄等,后天畸形多因外傷、擠壓傷、咬傷、切割傷、燒傷、感染等造成。外耳缺損、耳垂、耳輪缺損、外耳道閉鎖、菜花耳、耳郭粘連、金耳缺損等只有通過手術整復,但全耳缺損等是整復最困難及復雜的手術。
③手術指征:
A年齡10~12歲以上,不宜過早,因為小兒肋軟骨薄,整形操作不易雕刻。
B如耳部有感染病灶,先治愈待6個月后再進行,以防感染。
C乳突然襲擊區(qū)發(fā)線過低或該區(qū)外傷后廣泛疤痕,局部組織不能利用者,可考慮用顳筋膜2次成形術。
D中耳和外耳道手術等在耳部成形后進行。
護理:
①術前準備:
A術前檢查耳郭周圍是否有癤腫、炎癥、中耳炎、有濕疹等,需先治療后再做手術。
B清潔耳廓及外耳道,并剃去周圍5cm距離的毛發(fā),用1:5000新潔爾滅洗頭,取肋軟骨處備皮。
C備30ml(磨菇型擴張器)。
②術后護理:
A觀察傷口滲血情況,觀察血運。
B平臥或健側臥位,避免術區(qū)受壓。
C全耳再造取肋骨處,用砂袋加壓,腹帶包扎,防止出血和減輕呼吸活動時疼痛,注意呼吸情況,是否有氣胸,鼓勵病人咳嗽吐痰,痰液粘笛可用霧化吸入,勤翻身,防止肺部感染。
D如耳部用負壓引流管者,要注意觀察其色、量、壓力,并作記錄。
E外耳道閉鎖和狹窄手術的鱘模要待皮片成活后去除,去除后必須放置塑料管擴張新建耳道1年中,防止狹窄閉鎖復發(fā)。
F耳廓粘連手術后需較長期用塑料模型放置耳廓內(nèi),以防止皮片收縮,影響手術效果。
G用擴張器患者,須記錄注射后劑量,并觀察擴張器是否有漏、破損、避免受壓。待皮膚擴張致所需大小面積后,再行耳廓成形術。
①外耳位于頭顱兩側,左右對稱,在眼與枕乳突水平之間,從正面觀耳郭與顱側壁約成30°角,表面凹不平的解剖形態(tài),前后面皮膚中間夾以薄而具有彈性軟骨為支架。
②外耳可以因先天性和后天性各種原因造成畸形和缺損。耳郭由第一鰓溝和鄰近一部分第一、二鰓弓發(fā)育分化而成,當胚胎3月后第一、二鰓弓發(fā)育異常時可出現(xiàn)各種外耳郭畸形,如無耳、招風耳、杯狀耳、隱耳、先天性耳孔閉鎖與狹窄等,后天畸形多因外傷、擠壓傷、咬傷、切割傷、燒傷、感染等造成。外耳缺損、耳垂、耳輪缺損、外耳道閉鎖、菜花耳、耳郭粘連、金耳缺損等只有通過手術整復,但全耳缺損等是整復最困難及復雜的手術。
③手術指征:
A年齡10~12歲以上,不宜過早,因為小兒肋軟骨薄,整形操作不易雕刻。
B如耳部有感染病灶,先治愈待6個月后再進行,以防感染。
C乳突然襲擊區(qū)發(fā)線過低或該區(qū)外傷后廣泛疤痕,局部組織不能利用者,可考慮用顳筋膜2次成形術。
D中耳和外耳道手術等在耳部成形后進行。
護理:
①術前準備:
A術前檢查耳郭周圍是否有癤腫、炎癥、中耳炎、有濕疹等,需先治療后再做手術。
B清潔耳廓及外耳道,并剃去周圍5cm距離的毛發(fā),用1:5000新潔爾滅洗頭,取肋軟骨處備皮。
C備30ml(磨菇型擴張器)。
②術后護理:
A觀察傷口滲血情況,觀察血運。
B平臥或健側臥位,避免術區(qū)受壓。
C全耳再造取肋骨處,用砂袋加壓,腹帶包扎,防止出血和減輕呼吸活動時疼痛,注意呼吸情況,是否有氣胸,鼓勵病人咳嗽吐痰,痰液粘笛可用霧化吸入,勤翻身,防止肺部感染。
D如耳部用負壓引流管者,要注意觀察其色、量、壓力,并作記錄。
E外耳道閉鎖和狹窄手術的鱘模要待皮片成活后去除,去除后必須放置塑料管擴張新建耳道1年中,防止狹窄閉鎖復發(fā)。
F耳廓粘連手術后需較長期用塑料模型放置耳廓內(nèi),以防止皮片收縮,影響手術效果。
G用擴張器患者,須記錄注射后劑量,并觀察擴張器是否有漏、破損、避免受壓。待皮膚擴張致所需大小面積后,再行耳廓成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