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西 湖
巴 金
還是在四月,我又來到西湖,房間面對西湖。不用開窗,便看見山、水、花、樹,還有蘇堤。我住在六樓,陽臺下香樟高聳,幽靜的花園外蘇堤斜臥在緞子一樣的湖面上。我每天幾次靠著欄桿朝蘇堤望去,眼光慢慢地在綠樹掩映的蘇堤上來回移動。忽然起了一陣風(fēng),樟樹的香氣吹到我的臉上,我再看前面明凈的湖水,我覺得心上的塵埃仿佛也給吹走了似的。要是早晨霧大,站在陽臺上,不但不見湖水,連蘇堤也消失在濃霧中,茂密的綠樹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很多人喜歡西湖。對于美麗的風(fēng)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全國也有不少令人難忘的名勝古跡,我卻偏愛西湖。我一九三○年十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十歲前我就知道一些關(guān)于西湖的事情。在幼小的腦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風(fēng)景連在一起。岳王墳就占著的地位。我讀過的第一部小說就是《說岳全傳》。我忘不了死者的親友偷偷掃墓的情景。后來我又在四川作家覺奴的長篇小說《松崗小史》中讀到主人公在西湖岳王墓前縱身捉知了的文字,仿佛身歷其境。再過了十幾年我第一次站在偉大死者的墓前,覺得來到了十分熟悉的地方,連那些石像、鐵像都是我看慣了的。以后我每次來西湖,都要到這座墳前徘徊一陣。有一天下午我在附近山上找著了牛皋的墓,仿佛遇到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于是小說中“氣死金兀術(shù)”的老將軍、舞臺上撕毀圣旨的老英雄各種感人的形象一齊涌上我的心頭。人物、歷史、風(fēng)景和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活起來了,活在我的心里,而且一直活下去。我偏愛西湖,原因就在這里。岳飛、牛皋、于謙、張煌言、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墳,不是鬼的化身。西湖是和這樣的人、這樣的精神結(jié)合在一起的,它不僅美麗,而且光輝。
五十二年來我到西湖不知多少次。我第一次來時,是一個作家,今天我還是作家,可見我的變化不大。西湖的變化似乎也不太大,少了些墳,少了些廟,多了些高樓……人民的精神面貌是有過大變化的。說出來會有人感到不可理解吧,我對西湖的墳?zāi)固貏e有興趣。其實并不是對所有的墓,只是對那幾位我所崇敬的偉大的愛國者的遺跡有感情,有說不盡的敬愛之情,我經(jīng)常到這些墳前尋求鼓舞和信心。
有一個時期我到處尋找秋瑾的《風(fēng)雨亭》。她是我們民族中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即使人們忘記了她,她也會通過魯迅小說中的形象流傳萬代。三十年代我寫短篇《蘇堤》時,小說中還提到“秋瑾墓”,后來連“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的風(fēng)雨亭也不見了,換上了一座矮小的墓碑,以后墓和碑又都消失了,我對著一片草坪深思苦想,等待著奇跡?,F(xiàn)在奇跡出現(xiàn)了,孤山腳下立起了“巾幗英雄”的塑像,她的遺骨就埋在像旁,她終于在這里定居了。我在平凡的面貌上看到無窮的毅力,她拄著寶劍沉靜地望著湖水,她的確給湖山增添了光彩。
有一個時期我尋找過于謙的墓,卻找到一個放醬缸的地方。當(dāng)時正在岳王廟內(nèi)長期舉辦“花鳥蟲魚”的展覽,大殿上陳列著最引人注目的展品——綠毛龜。我和一位來西湖養(yǎng)病的朋友談起,我們想起了三百多年前張煌言的詩句。蒼水先生抗清失敗,被捕后給押送杭州,在杭州就義。他寫了一首《入武林》,前四句是: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guī)煛?BR> 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我同朋友合作,借用了三、四兩句把它們改成“油鹽醬醋于氏墓,花鳥蟲魚岳家祠”。我們看見的就是這樣。
又過了若干年之后,今天我第若干次來到西湖,“于氏墓”的情況我不清楚,“岳家祠”給人搗毀之后又重新修建起來,不僅墳前石像還是舊日模樣,連堂堂大宰相也依然長跪在鐵欄桿內(nèi)。大殿內(nèi)、岳墳前瞻仰的人絡(luò)繹不絕,如同到了鬧市??磥?,岳王墳是要同西子湖長存下去的了。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14.文章為什么說“全國也有不少令人難忘的名勝古跡,我卻偏愛西湖”?(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對西湖的墳?zāi)固貏e有興趣”,具有怎樣的特點和內(nèi)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觀全文,試概括“五十二年來”西湖和西湖的墳?zāi)菇?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文章的首段或末段中任選一段,作簡明具體的鑒賞評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4分)
18.閱讀下面兩段話,回答后面的問題。(6分)
楊振寧先生說:“中國大學(xué)對社會的貢獻(xiàn)非常大,大學(xué)造就出來的人才對社會的貢獻(xiàn)人們時刻都能感覺到。相比之下,中國大一學(xué)生比美國大一學(xué)生基礎(chǔ)更扎實,學(xué)習(xí)更專注、更努力。”
錢學(xué)森先生說:“現(xiàn)在中國沒有完全發(fā)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xué)能夠按照培養(yǎng)科學(xué)技術(shù)發(fā)明創(chuàng)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xué),沒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這是很大問題?!?BR> 楊振寧從_______________的角度認(rèn)為中國的大學(xué)教育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錢學(xué)森從_______________的角度認(rèn)為中國的大學(xué)教育______________ 。
19.把下面各句填寫在后面的橫線上,組成前后銜接的一段話。(只填句子的序號)(3分)
①創(chuàng)造的自然 ②自然的創(chuàng)造 ③穿過千溝萬壑
④跨越千難萬險 ⑤向歷史的未來奔去 ⑥向生活的大海奔去
我站在昆侖山飛瀑面前,思緒馳聘。我清醒地意識到,我是這樣無限地?zé)釔壑鴂__________,然而也無比熱愛著___________。此時此刻,我怎能不惦念這昆侖山英勇的開拓者,和那荒古大漠艱苦的勘探者。這猶如博擊長空的海燕般的昆侖瀑布,正以無與倫比的滾滾洪流,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0.用一句話概括下面漫畫的主題。(5分)
注——圖中文字為:“老媽,我到了機會門前,能進(jìn)去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天,羊、狗、狐貍在草地上聊天。
羊:看,那只狼是多么威風(fēng)啊!見到它,我們羊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四處逃散。我要是變成狼就好了。
狗:羊就是羊,狼就是狼,我就這樣子有什么不好?
狐貍:你怎么變成狼呢?就是變成狼,狼也有倒運的時候。
若干天后,狗、狐貍在河邊相遇。
狗:你知道嗎?羊死了。
狐貍:怎么回事呢?
狗:它披上狼皮變成狼,果然很風(fēng)光。獵人追殺一只狼,狼從它身邊逃走了;它被獵人當(dāng)作狼打死了。
狐貍:糊涂啊!身上披了狼皮,變形不變心,還是一只羊。
圖變的心理無可厚非。為什么變?如何變?這其中大有講究。請以“變”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biāo)題。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西 湖
巴 金
還是在四月,我又來到西湖,房間面對西湖。不用開窗,便看見山、水、花、樹,還有蘇堤。我住在六樓,陽臺下香樟高聳,幽靜的花園外蘇堤斜臥在緞子一樣的湖面上。我每天幾次靠著欄桿朝蘇堤望去,眼光慢慢地在綠樹掩映的蘇堤上來回移動。忽然起了一陣風(fēng),樟樹的香氣吹到我的臉上,我再看前面明凈的湖水,我覺得心上的塵埃仿佛也給吹走了似的。要是早晨霧大,站在陽臺上,不但不見湖水,連蘇堤也消失在濃霧中,茂密的綠樹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很多人喜歡西湖。對于美麗的風(fēng)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全國也有不少令人難忘的名勝古跡,我卻偏愛西湖。我一九三○年十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十歲前我就知道一些關(guān)于西湖的事情。在幼小的腦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風(fēng)景連在一起。岳王墳就占著的地位。我讀過的第一部小說就是《說岳全傳》。我忘不了死者的親友偷偷掃墓的情景。后來我又在四川作家覺奴的長篇小說《松崗小史》中讀到主人公在西湖岳王墓前縱身捉知了的文字,仿佛身歷其境。再過了十幾年我第一次站在偉大死者的墓前,覺得來到了十分熟悉的地方,連那些石像、鐵像都是我看慣了的。以后我每次來西湖,都要到這座墳前徘徊一陣。有一天下午我在附近山上找著了牛皋的墓,仿佛遇到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于是小說中“氣死金兀術(shù)”的老將軍、舞臺上撕毀圣旨的老英雄各種感人的形象一齊涌上我的心頭。人物、歷史、風(fēng)景和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活起來了,活在我的心里,而且一直活下去。我偏愛西湖,原因就在這里。岳飛、牛皋、于謙、張煌言、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墳,不是鬼的化身。西湖是和這樣的人、這樣的精神結(jié)合在一起的,它不僅美麗,而且光輝。
五十二年來我到西湖不知多少次。我第一次來時,是一個作家,今天我還是作家,可見我的變化不大。西湖的變化似乎也不太大,少了些墳,少了些廟,多了些高樓……人民的精神面貌是有過大變化的。說出來會有人感到不可理解吧,我對西湖的墳?zāi)固貏e有興趣。其實并不是對所有的墓,只是對那幾位我所崇敬的偉大的愛國者的遺跡有感情,有說不盡的敬愛之情,我經(jīng)常到這些墳前尋求鼓舞和信心。
有一個時期我到處尋找秋瑾的《風(fēng)雨亭》。她是我們民族中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即使人們忘記了她,她也會通過魯迅小說中的形象流傳萬代。三十年代我寫短篇《蘇堤》時,小說中還提到“秋瑾墓”,后來連“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的風(fēng)雨亭也不見了,換上了一座矮小的墓碑,以后墓和碑又都消失了,我對著一片草坪深思苦想,等待著奇跡?,F(xiàn)在奇跡出現(xiàn)了,孤山腳下立起了“巾幗英雄”的塑像,她的遺骨就埋在像旁,她終于在這里定居了。我在平凡的面貌上看到無窮的毅力,她拄著寶劍沉靜地望著湖水,她的確給湖山增添了光彩。
有一個時期我尋找過于謙的墓,卻找到一個放醬缸的地方。當(dāng)時正在岳王廟內(nèi)長期舉辦“花鳥蟲魚”的展覽,大殿上陳列著最引人注目的展品——綠毛龜。我和一位來西湖養(yǎng)病的朋友談起,我們想起了三百多年前張煌言的詩句。蒼水先生抗清失敗,被捕后給押送杭州,在杭州就義。他寫了一首《入武林》,前四句是: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guī)煛?BR> 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我同朋友合作,借用了三、四兩句把它們改成“油鹽醬醋于氏墓,花鳥蟲魚岳家祠”。我們看見的就是這樣。
又過了若干年之后,今天我第若干次來到西湖,“于氏墓”的情況我不清楚,“岳家祠”給人搗毀之后又重新修建起來,不僅墳前石像還是舊日模樣,連堂堂大宰相也依然長跪在鐵欄桿內(nèi)。大殿內(nèi)、岳墳前瞻仰的人絡(luò)繹不絕,如同到了鬧市??磥?,岳王墳是要同西子湖長存下去的了。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14.文章為什么說“全國也有不少令人難忘的名勝古跡,我卻偏愛西湖”?(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對西湖的墳?zāi)固貏e有興趣”,具有怎樣的特點和內(nèi)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觀全文,試概括“五十二年來”西湖和西湖的墳?zāi)菇?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文章的首段或末段中任選一段,作簡明具體的鑒賞評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4分)
18.閱讀下面兩段話,回答后面的問題。(6分)
楊振寧先生說:“中國大學(xué)對社會的貢獻(xiàn)非常大,大學(xué)造就出來的人才對社會的貢獻(xiàn)人們時刻都能感覺到。相比之下,中國大一學(xué)生比美國大一學(xué)生基礎(chǔ)更扎實,學(xué)習(xí)更專注、更努力。”
錢學(xué)森先生說:“現(xiàn)在中國沒有完全發(fā)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xué)能夠按照培養(yǎng)科學(xué)技術(shù)發(fā)明創(chuàng)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xué),沒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這是很大問題?!?BR> 楊振寧從_______________的角度認(rèn)為中國的大學(xué)教育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錢學(xué)森從_______________的角度認(rèn)為中國的大學(xué)教育______________ 。
19.把下面各句填寫在后面的橫線上,組成前后銜接的一段話。(只填句子的序號)(3分)
①創(chuàng)造的自然 ②自然的創(chuàng)造 ③穿過千溝萬壑
④跨越千難萬險 ⑤向歷史的未來奔去 ⑥向生活的大海奔去
我站在昆侖山飛瀑面前,思緒馳聘。我清醒地意識到,我是這樣無限地?zé)釔壑鴂__________,然而也無比熱愛著___________。此時此刻,我怎能不惦念這昆侖山英勇的開拓者,和那荒古大漠艱苦的勘探者。這猶如博擊長空的海燕般的昆侖瀑布,正以無與倫比的滾滾洪流,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0.用一句話概括下面漫畫的主題。(5分)
注——圖中文字為:“老媽,我到了機會門前,能進(jìn)去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天,羊、狗、狐貍在草地上聊天。
羊:看,那只狼是多么威風(fēng)啊!見到它,我們羊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四處逃散。我要是變成狼就好了。
狗:羊就是羊,狼就是狼,我就這樣子有什么不好?
狐貍:你怎么變成狼呢?就是變成狼,狼也有倒運的時候。
若干天后,狗、狐貍在河邊相遇。
狗:你知道嗎?羊死了。
狐貍:怎么回事呢?
狗:它披上狼皮變成狼,果然很風(fēng)光。獵人追殺一只狼,狼從它身邊逃走了;它被獵人當(dāng)作狼打死了。
狐貍:糊涂啊!身上披了狼皮,變形不變心,還是一只羊。
圖變的心理無可厚非。為什么變?如何變?這其中大有講究。請以“變”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biāo)題。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