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準時生產方式
(一)準時生產方式綜述
1.準時生產方式的概念
準時生產方式即JIT生產方式,又稱為無庫存生產方式、零庫存或超級市場生產方式。它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實行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
JIT指的是將需要的零件按需要的數量在需要的時間送達生產線。
2.JIT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
(1)JIT代表的是一種理念,一種管理思想 在這種理念和管理思想指導下運行的生產系統(tǒng),存貨水平最低,浪費最小,空間占用最小,生產過程沒有中斷,生產物流得到優(yōu)化,生產系統(tǒng)根據產品品種及其所能控制的數量范圍而具備柔性。
(2)JIT采取的是多品種小批量、短周期的生產方式 豐田公司的JIT采取的是多品種小批量、短周期的生產方式,實現了消除庫存、優(yōu)化生產物流、減少浪費的目的。
(3)“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 JIT基本思想可概括為“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也就是通過生產的計劃和控制及庫存的管理,追求一種無庫存,或庫存達到最小的生產系統(tǒng)。
JIT生產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種無庫存的生產系統(tǒng),或使庫存達到最小的生產系統(tǒng)。
(4)JIT系統(tǒng)能夠對人力資源進行深度開發(fā) 一人多崗、一崗多職、多機看管、技術革新和質量保證、提高效率等方面的能力成為一線工人必備的基本技能。
(5)自發(fā)暴露和糾正生產系統(tǒng)運行中的問題和隱患,并進行自我完善 JIT指導思想上是要求生產系統(tǒng)形成一種自發(fā)的節(jié)約機制,在系統(tǒng)輸出產品的同時也能使自身得到動態(tài)的完善。
JIT生產方式以準時生產為出發(fā)點,首先暴露出生產過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費,然后,對設備、人員等進行淘汰、調整,達到降低成本、簡化計劃和增強控制能力的目的。
(6)看板系統(tǒng)是JIT生產現場控制技術的核心 在生產現場控制技術方面,JIT的基本原則是在正確的時間,生產正確數量的零件或產品,即時生產。它將傳統(tǒng)生產過程中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貨,改為后道工序根據“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貨,看板系統(tǒng)是JIT生產現場控制技術的核心,但JIT不僅僅是看板管理。
例題:JIT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是()。
A. 在需要的時候,生產需要的產品
B. 在正確的時間,生產正確的零件或產品
C. 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
D. 在正確的時間,生產正確數量的零件或產品
答案:C
(二)準時生產系統(tǒng)的支持手段及其運行基礎
JIT生產方式把“獲取利潤”作為企業(yè)經營的最終目標,把“降低成本”作為基本目標。
支持手段:適量生產、彈性配置作業(yè)人數和保證質量
運行基礎:生產同步化、生產均衡化、縮短作業(yè)變更時間、準時采購和資源配置合理化等
1.JIT生產系統(tǒng)的支持手段 最終目標:獲取
利潤 質量目標 次品最低,甚至零次品
生產過程
管理目標 庫存量最低、搬運量最低、搬運次數最少、搬運距離最短和設備故障率最低
時間目標 生產準備時間最短、生產提前期最短
JIT生產方式至少有以下三種支持手段:
(1)適時適量生產
適時適量生產指的是“只將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數量、只在正好的需要的時間送到生產線”,這也是JIT的所要表達的含義。
(2)彈性配置作業(yè)人數
彈性配置作業(yè)人員一反傳統(tǒng)的生產作業(yè)系統(tǒng)中通常實行的“定員管理”,強調根據生產量的變動,彈性地增減各生產線及作業(yè)工序的作業(yè)人數,保持合理的作業(yè)人數,通過排除多余人員和通過不斷減少原來作業(yè)人數實現降低成本。這種以盡可能少的人員完成較多的生產的管理技術稱為“少人化管理”。
(3)質量保證
在JIT生產方式中,通過將質量管理貫穿于每一工序之中來實現提高質量與降低成本的一致性,具體方法是“自動化”。
自動化是指融人生產組織中的這樣三種機制:
第一,使設備或生產線具有防錯檢錯糾錯機制,能夠自動檢測不良產品;
第二,生產第一線的操作工人自主管理和參與管理機制,當發(fā)現產品或設備的問題時,有權自行停止生產的管理機制。
第三,完善的反饋機制,一旦發(fā)現質量問題,就立即追究問題的根本原因,提出改善對策并適時改善,以防止問題再度發(fā)生。
另外,生產工藝的模塊化設計,設計的產品盡量使用通用件、標準件,易生產、易裝配和易實現自動化等都是JIT生產方式下的一系列質量保證的措施。
2.JIT生產系統(tǒng)的運行基礎
(1)生產同步化
生產同步化即工序間不設置倉庫,前一工序的加工結束后,使半成品立即轉到下一工序去,裝配線與機械加工幾乎平行進行。在鑄造、鍛造和沖壓等必須成批生產的工序,則通過盡量縮短作業(yè)更換時間來縮小生產批量。生產的同步化通過“后工序領取”這樣的方法來實現?!昂蠊ば蛑辉谛枰臅r間到前工序領取所需的加工品;前工序中按照被領取的數量和品種進行生產?!边@樣,制造工序的最后一道工序即總裝配線成為生產的出發(fā)點,生產計劃只下達給總裝配線,以裝配為起點,在需要的時候,向前道工序領取必要的加工晶,而前道工序提供該加工品后,為了補充被領走的量,必須向本工序的前道工序領取物料,這樣把各工序都連接起來,實現同步化生產。
(2)生產均衡化
生產均衡化是實現適時適量生產的前提條件。生產均衡化是指總裝配線在向前工序領取零部件時應均衡地使用各種零部件,混流生產各種產品。為此在制定生產計劃時就必須全面考慮,然后,將其體現在產品生產順序計劃之中。
(3)縮短作業(yè)更換時間
JIT生產方式要求縮小批量,這使得整個作業(yè)調整更換變得非常復雜。所以,為了實現JIT生產方式的要求,必須縮短整個生產過程的閑置時間和等待時間,關鍵問題是縮短整個作業(yè)更換時間,使得生產過程更加緊湊,生產效率得到提高。
(4)準時采購
采購中有大量活動是不增加產品價值的。準時采購的目的就是要消除這些浪費,消除原材料與外購件的庫存。從供貨源頭上保證質量,選擇合格的供應商,并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wěn)定地合作關系。
(5)資源配置合理化
資源配置合理化體現在生產線內外的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等都得到最合理的調配和分派,這是實現降低成本目標的根本途徑。JIT生產方式下的資源合理配置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對車間進行重新布置和整理,實行定置管理。
②依所生產的產品和零部件的種類,將設備重新排列,使每個零件從投料、加工到完工都有一條明確的流動路線。
③設備的單元式布置,需要多技能操作的“多面手”式作業(yè)員。
(三)準時生產方式的動態(tài)運行機制——看板管理和強制改善
1.看板管理
(1)看板及其功能
看板是一張卡片??窗迳系男畔⑼ǔ0ǎ毫慵柎a、產品名稱、制造編號、容器形式、容器容量、看板編號、移送地點和零件外觀等??窗逡喾Q視板。
在JIT生產方式中,看板的功能如下:
①傳遞生產以及運送的工作指令
②防止過量生產和過量運送
看板數量代表零件的庫存量?!皼]有看板不能生產,也不能運送。”
③促進工作改善
立即使問題暴露,必須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來解決問題。
(2)看板的運行原理
2.JIT的動態(tài)自我完善機制和強制改善機制
JIT系統(tǒng)具有對其自身進行動態(tài)調整逐步趨于完善的功能。它的動態(tài)自我完善機制體現在:
(1)從根本上解決現行系統(tǒng)高效率與強應變不相容的矛盾
(2)強制揭露問題
(3)有效控制和自我完善
例題:JIT生產系統(tǒng)的支持手段包括()。
A. 準時采購
B. 適量生產
C. 保證質量
D. 資源配置合理化
E. 彈性配置作業(yè)人數
答案:BCE
(一)準時生產方式綜述
1.準時生產方式的概念
準時生產方式即JIT生產方式,又稱為無庫存生產方式、零庫存或超級市場生產方式。它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實行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
JIT指的是將需要的零件按需要的數量在需要的時間送達生產線。
2.JIT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
(1)JIT代表的是一種理念,一種管理思想 在這種理念和管理思想指導下運行的生產系統(tǒng),存貨水平最低,浪費最小,空間占用最小,生產過程沒有中斷,生產物流得到優(yōu)化,生產系統(tǒng)根據產品品種及其所能控制的數量范圍而具備柔性。
(2)JIT采取的是多品種小批量、短周期的生產方式 豐田公司的JIT采取的是多品種小批量、短周期的生產方式,實現了消除庫存、優(yōu)化生產物流、減少浪費的目的。
(3)“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 JIT基本思想可概括為“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也就是通過生產的計劃和控制及庫存的管理,追求一種無庫存,或庫存達到最小的生產系統(tǒng)。
JIT生產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種無庫存的生產系統(tǒng),或使庫存達到最小的生產系統(tǒng)。
(4)JIT系統(tǒng)能夠對人力資源進行深度開發(fā) 一人多崗、一崗多職、多機看管、技術革新和質量保證、提高效率等方面的能力成為一線工人必備的基本技能。
(5)自發(fā)暴露和糾正生產系統(tǒng)運行中的問題和隱患,并進行自我完善 JIT指導思想上是要求生產系統(tǒng)形成一種自發(fā)的節(jié)約機制,在系統(tǒng)輸出產品的同時也能使自身得到動態(tài)的完善。
JIT生產方式以準時生產為出發(fā)點,首先暴露出生產過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費,然后,對設備、人員等進行淘汰、調整,達到降低成本、簡化計劃和增強控制能力的目的。
(6)看板系統(tǒng)是JIT生產現場控制技術的核心 在生產現場控制技術方面,JIT的基本原則是在正確的時間,生產正確數量的零件或產品,即時生產。它將傳統(tǒng)生產過程中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貨,改為后道工序根據“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貨,看板系統(tǒng)是JIT生產現場控制技術的核心,但JIT不僅僅是看板管理。
例題:JIT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是()。
A. 在需要的時候,生產需要的產品
B. 在正確的時間,生產正確的零件或產品
C. 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
D. 在正確的時間,生產正確數量的零件或產品
答案:C
(二)準時生產系統(tǒng)的支持手段及其運行基礎
JIT生產方式把“獲取利潤”作為企業(yè)經營的最終目標,把“降低成本”作為基本目標。
支持手段:適量生產、彈性配置作業(yè)人數和保證質量
運行基礎:生產同步化、生產均衡化、縮短作業(yè)變更時間、準時采購和資源配置合理化等
1.JIT生產系統(tǒng)的支持手段 最終目標:獲取
利潤 質量目標 次品最低,甚至零次品
生產過程
管理目標 庫存量最低、搬運量最低、搬運次數最少、搬運距離最短和設備故障率最低
時間目標 生產準備時間最短、生產提前期最短
JIT生產方式至少有以下三種支持手段:
(1)適時適量生產
適時適量生產指的是“只將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數量、只在正好的需要的時間送到生產線”,這也是JIT的所要表達的含義。
(2)彈性配置作業(yè)人數
彈性配置作業(yè)人員一反傳統(tǒng)的生產作業(yè)系統(tǒng)中通常實行的“定員管理”,強調根據生產量的變動,彈性地增減各生產線及作業(yè)工序的作業(yè)人數,保持合理的作業(yè)人數,通過排除多余人員和通過不斷減少原來作業(yè)人數實現降低成本。這種以盡可能少的人員完成較多的生產的管理技術稱為“少人化管理”。
(3)質量保證
在JIT生產方式中,通過將質量管理貫穿于每一工序之中來實現提高質量與降低成本的一致性,具體方法是“自動化”。
自動化是指融人生產組織中的這樣三種機制:
第一,使設備或生產線具有防錯檢錯糾錯機制,能夠自動檢測不良產品;
第二,生產第一線的操作工人自主管理和參與管理機制,當發(fā)現產品或設備的問題時,有權自行停止生產的管理機制。
第三,完善的反饋機制,一旦發(fā)現質量問題,就立即追究問題的根本原因,提出改善對策并適時改善,以防止問題再度發(fā)生。
另外,生產工藝的模塊化設計,設計的產品盡量使用通用件、標準件,易生產、易裝配和易實現自動化等都是JIT生產方式下的一系列質量保證的措施。
2.JIT生產系統(tǒng)的運行基礎
(1)生產同步化
生產同步化即工序間不設置倉庫,前一工序的加工結束后,使半成品立即轉到下一工序去,裝配線與機械加工幾乎平行進行。在鑄造、鍛造和沖壓等必須成批生產的工序,則通過盡量縮短作業(yè)更換時間來縮小生產批量。生產的同步化通過“后工序領取”這樣的方法來實現?!昂蠊ば蛑辉谛枰臅r間到前工序領取所需的加工品;前工序中按照被領取的數量和品種進行生產?!边@樣,制造工序的最后一道工序即總裝配線成為生產的出發(fā)點,生產計劃只下達給總裝配線,以裝配為起點,在需要的時候,向前道工序領取必要的加工晶,而前道工序提供該加工品后,為了補充被領走的量,必須向本工序的前道工序領取物料,這樣把各工序都連接起來,實現同步化生產。
(2)生產均衡化
生產均衡化是實現適時適量生產的前提條件。生產均衡化是指總裝配線在向前工序領取零部件時應均衡地使用各種零部件,混流生產各種產品。為此在制定生產計劃時就必須全面考慮,然后,將其體現在產品生產順序計劃之中。
(3)縮短作業(yè)更換時間
JIT生產方式要求縮小批量,這使得整個作業(yè)調整更換變得非常復雜。所以,為了實現JIT生產方式的要求,必須縮短整個生產過程的閑置時間和等待時間,關鍵問題是縮短整個作業(yè)更換時間,使得生產過程更加緊湊,生產效率得到提高。
(4)準時采購
采購中有大量活動是不增加產品價值的。準時采購的目的就是要消除這些浪費,消除原材料與外購件的庫存。從供貨源頭上保證質量,選擇合格的供應商,并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wěn)定地合作關系。
(5)資源配置合理化
資源配置合理化體現在生產線內外的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等都得到最合理的調配和分派,這是實現降低成本目標的根本途徑。JIT生產方式下的資源合理配置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對車間進行重新布置和整理,實行定置管理。
②依所生產的產品和零部件的種類,將設備重新排列,使每個零件從投料、加工到完工都有一條明確的流動路線。
③設備的單元式布置,需要多技能操作的“多面手”式作業(yè)員。
(三)準時生產方式的動態(tài)運行機制——看板管理和強制改善
1.看板管理
(1)看板及其功能
看板是一張卡片??窗迳系男畔⑼ǔ0ǎ毫慵柎a、產品名稱、制造編號、容器形式、容器容量、看板編號、移送地點和零件外觀等??窗逡喾Q視板。
在JIT生產方式中,看板的功能如下:
①傳遞生產以及運送的工作指令
②防止過量生產和過量運送
看板數量代表零件的庫存量?!皼]有看板不能生產,也不能運送。”
③促進工作改善
立即使問題暴露,必須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來解決問題。
(2)看板的運行原理
2.JIT的動態(tài)自我完善機制和強制改善機制
JIT系統(tǒng)具有對其自身進行動態(tài)調整逐步趨于完善的功能。它的動態(tài)自我完善機制體現在:
(1)從根本上解決現行系統(tǒng)高效率與強應變不相容的矛盾
(2)強制揭露問題
(3)有效控制和自我完善
例題:JIT生產系統(tǒng)的支持手段包括()。
A. 準時采購
B. 適量生產
C. 保證質量
D. 資源配置合理化
E. 彈性配置作業(yè)人數
答案: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