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有甲、乙、丙、丁、戊五個人,每個人頭上戴一頂白帽子或黑帽子,每個人顯然只能看見別人頭上帽子的顏色,看不見自己頭上帽子的顏色。并且,一個人戴白帽子當且僅當他說真話,戴黑帽子當且僅當他說假話。已知:
甲說:我看見三頂白帽子和一頂黑帽子。
乙說:我看見四頂黑帽子。
丙說:我看見一頂白帽子和三頂黑帽子。
戊說:我看見四頂白帽子。
根據(jù)上述題干,下列陳述都是假的,除了
A.甲和丙都戴白帽子。
B. 乙和丙都戴黑帽子。
C.戊戴白帽子,但丁戴黑帽子。
D.丙和丁都戴白帽子。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
解這道題只能用假設法和歸謬法。先假設甲的話為真,則甲戴白帽子,加起來共有四頂白帽子一頂黑帽子,于是乙和丙的話就是假的,于是乙和丙都戴黑帽子,這與甲的話為真的結果(一頂黑帽子)矛盾,因此甲的話不可能為真,必定為假,甲戴黑帽子。再假設乙的話為真,則他自己戴白帽子,共有一頂白帽子和四頂黑帽子;這樣,由于丙看不見他自己帽子的顏色,當他說:“我看見一頂白帽子和三頂黑帽子”時,他所說的就是真話,于是他戴白帽子,這樣乙和丙都戴白帽子,有兩頂白帽子,與乙原來的話矛盾。所以,乙所說的只能是假話,他戴黑帽子。既然已經(jīng)確定甲、乙都戴黑帽子,則戊說的:“我看見四頂白帽子”就是假話,戊也戴黑帽子?,F(xiàn)假設丙的話為假,則他實際看見的都是黑帽子,他自己也戴黑帽子,于是五個人都戴黑帽子,這樣,乙的話就是真話;但我們證明乙的話不可能為真,因此丙的話也不可能為假,于是丙和未說話的丁戴白帽子。最后結果是:甲、乙、丙說假話,戴黑帽子;丙、丁說真話,戴白帽子。
例2.
有些無錫人不愛吃辣椒。因此,有些愛吃甜食的人不愛吃辣椒。
以下哪項能保證上述論證的成立?
A.有些無錫人愛吃辣椒。
B. 有些愛吃甜食的無錫人愛吃辣椒。
C.所有的無錫人都愛吃甜食。
D.有些無錫人不愛吃辣椒也不愛吃甜食。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C。
題干中涉及到三類人:愛吃甜食的人、不愛吃甜食的人、不愛吃辣椒的人、無錫人,分別用字母S、P、M代表。從其結論可知,“愛吃甜食的人”是小項S,“不愛吃辣椒的人”是大項P,而“無錫人”在在前提中出現(xiàn)而在結論中未出現(xiàn),是中項M。已知M與大項P聯(lián)系,故省略的是M與小項S之間的聯(lián)系;再根據(jù)其結論為特稱肯定命題,則該三段論兩前提必定為肯定命題,且一全稱一特稱。已知有些無錫人不愛吃辣椒,MIP;因此省略的前提有兩種可能:一種是MAS,所有的無錫人都愛吃甜食;另一種是SAM,所有愛吃甜食的人都是無錫人。若為SAM,則結合另一前提MIP,將不能得出有效的三段論結論,因為M在這兩個前提中都不得周延:一個作為肯定命題的謂項,另一個作為特稱命題的主項,因此答案是MAS,即所有的無錫人都愛吃甜食。
例3.
某些經(jīng)濟學家是大學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因此,某些大學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是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則能夠保證上述論斷的正確?
A.某些經(jīng)濟學家專攻經(jīng)濟學的某一個領域,對企業(yè)經(jīng)營沒有太多的研究。
B. 某些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經(jīng)濟學家不是大學數(shù)學系畢業(yè)的。
C.所有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都是經(jīng)濟學家。
D.所有經(jīng)濟學家都是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
本題題干的推理可以看成是個省略三段論,要保證推理的成立,必須保證省略的小前提是真的。如果D項真,即如果事實上所有的經(jīng)濟學家都是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則依據(jù)某些經(jīng)濟學家是大學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自然可以得出,某些大學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是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其余各項都不能保證題干論斷成立。
例4.
有些導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門。
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須補充以下哪項作為前提?
A.有些導演是大嗓門。
B. 所有大嗓門的人都是導演。
C.所有導演都是大嗓門。
D.有些大嗓門的不是導演。
E. 有些導演不是大嗓門。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C。
補充C到題干,得:“所有導演都是大嗓門。有些導演留大胡子。所以,有些留大胡子的是大嗓門?!边@是有效三段論。
補充A或D或E到題干所構成的三段論的兩個前提都是特稱的,根據(jù)規(guī)則,都推不出結論。補充B到題干構成的三段論犯“中項兩次不周延”的錯誤。
例5.
全運會男子10000米比賽,大連、北京、河南各派了三名運動員參加。賽前四名體育愛好者在一起預測比賽結果。甲斷言:“傳統(tǒng)強隊大連隊訓練很強,這次比賽前三名非他們莫屬。”乙則說:“據(jù)我估計,后起之秀北京隊或者河南隊能夠進前三名?!北A測:“第一名如果不是大連隊的,就是北京隊的。”丁堅持:“今年與去年大不相同了,前三名大連隊最多能占一席。”比賽結束后,發(fā)現(xiàn)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預測是正確的。
以下哪項最可能是該項比賽的結果?
A.第一名大連隊,第二名大連隊,第三名大連隊。
B. 第一名大連隊,第二名河南隊,第三名北京隊。
C.第一名北京隊,第二名大連隊,第三名河南隊。
D.第一名河南隊,第二名大連隊,第三名大連隊。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
這一次我們先假設某個選項為真,看它能否與給定的前提相容,若不相容,則該選項不可能成立。設選項A成立,則甲的話真,丙的話也真,因為丙說的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并且它的前提為假,根據(jù)前面給出的真值表,該充分條件假言命題肯定為真,這樣就有兩句真話,與題干中“四人中只有一人預測正確”矛盾,因此選項A不成立。再設選項B成立,則乙和丁的預測是正確的,這又與給定條件“四人中只有一人預測正確”矛盾,因此B不成立。再設C成立,則乙、丙、丁的話都是真的,與給定條件矛盾,故C不成立。所以,正確的選項是D,因為這時只有乙的話是真的,甲、丙、丁的話都是假的,與給定條件相符。
有甲、乙、丙、丁、戊五個人,每個人頭上戴一頂白帽子或黑帽子,每個人顯然只能看見別人頭上帽子的顏色,看不見自己頭上帽子的顏色。并且,一個人戴白帽子當且僅當他說真話,戴黑帽子當且僅當他說假話。已知:
甲說:我看見三頂白帽子和一頂黑帽子。
乙說:我看見四頂黑帽子。
丙說:我看見一頂白帽子和三頂黑帽子。
戊說:我看見四頂白帽子。
根據(jù)上述題干,下列陳述都是假的,除了
A.甲和丙都戴白帽子。
B. 乙和丙都戴黑帽子。
C.戊戴白帽子,但丁戴黑帽子。
D.丙和丁都戴白帽子。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
解這道題只能用假設法和歸謬法。先假設甲的話為真,則甲戴白帽子,加起來共有四頂白帽子一頂黑帽子,于是乙和丙的話就是假的,于是乙和丙都戴黑帽子,這與甲的話為真的結果(一頂黑帽子)矛盾,因此甲的話不可能為真,必定為假,甲戴黑帽子。再假設乙的話為真,則他自己戴白帽子,共有一頂白帽子和四頂黑帽子;這樣,由于丙看不見他自己帽子的顏色,當他說:“我看見一頂白帽子和三頂黑帽子”時,他所說的就是真話,于是他戴白帽子,這樣乙和丙都戴白帽子,有兩頂白帽子,與乙原來的話矛盾。所以,乙所說的只能是假話,他戴黑帽子。既然已經(jīng)確定甲、乙都戴黑帽子,則戊說的:“我看見四頂白帽子”就是假話,戊也戴黑帽子?,F(xiàn)假設丙的話為假,則他實際看見的都是黑帽子,他自己也戴黑帽子,于是五個人都戴黑帽子,這樣,乙的話就是真話;但我們證明乙的話不可能為真,因此丙的話也不可能為假,于是丙和未說話的丁戴白帽子。最后結果是:甲、乙、丙說假話,戴黑帽子;丙、丁說真話,戴白帽子。
例2.
有些無錫人不愛吃辣椒。因此,有些愛吃甜食的人不愛吃辣椒。
以下哪項能保證上述論證的成立?
A.有些無錫人愛吃辣椒。
B. 有些愛吃甜食的無錫人愛吃辣椒。
C.所有的無錫人都愛吃甜食。
D.有些無錫人不愛吃辣椒也不愛吃甜食。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C。
題干中涉及到三類人:愛吃甜食的人、不愛吃甜食的人、不愛吃辣椒的人、無錫人,分別用字母S、P、M代表。從其結論可知,“愛吃甜食的人”是小項S,“不愛吃辣椒的人”是大項P,而“無錫人”在在前提中出現(xiàn)而在結論中未出現(xiàn),是中項M。已知M與大項P聯(lián)系,故省略的是M與小項S之間的聯(lián)系;再根據(jù)其結論為特稱肯定命題,則該三段論兩前提必定為肯定命題,且一全稱一特稱。已知有些無錫人不愛吃辣椒,MIP;因此省略的前提有兩種可能:一種是MAS,所有的無錫人都愛吃甜食;另一種是SAM,所有愛吃甜食的人都是無錫人。若為SAM,則結合另一前提MIP,將不能得出有效的三段論結論,因為M在這兩個前提中都不得周延:一個作為肯定命題的謂項,另一個作為特稱命題的主項,因此答案是MAS,即所有的無錫人都愛吃甜食。
例3.
某些經(jīng)濟學家是大學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因此,某些大學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是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則能夠保證上述論斷的正確?
A.某些經(jīng)濟學家專攻經(jīng)濟學的某一個領域,對企業(yè)經(jīng)營沒有太多的研究。
B. 某些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經(jīng)濟學家不是大學數(shù)學系畢業(yè)的。
C.所有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都是經(jīng)濟學家。
D.所有經(jīng)濟學家都是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
本題題干的推理可以看成是個省略三段論,要保證推理的成立,必須保證省略的小前提是真的。如果D項真,即如果事實上所有的經(jīng)濟學家都是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則依據(jù)某些經(jīng)濟學家是大學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自然可以得出,某些大學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是對企業(yè)經(jīng)營很有研究的人。其余各項都不能保證題干論斷成立。
例4.
有些導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門。
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須補充以下哪項作為前提?
A.有些導演是大嗓門。
B. 所有大嗓門的人都是導演。
C.所有導演都是大嗓門。
D.有些大嗓門的不是導演。
E. 有些導演不是大嗓門。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C。
補充C到題干,得:“所有導演都是大嗓門。有些導演留大胡子。所以,有些留大胡子的是大嗓門?!边@是有效三段論。
補充A或D或E到題干所構成的三段論的兩個前提都是特稱的,根據(jù)規(guī)則,都推不出結論。補充B到題干構成的三段論犯“中項兩次不周延”的錯誤。
例5.
全運會男子10000米比賽,大連、北京、河南各派了三名運動員參加。賽前四名體育愛好者在一起預測比賽結果。甲斷言:“傳統(tǒng)強隊大連隊訓練很強,這次比賽前三名非他們莫屬。”乙則說:“據(jù)我估計,后起之秀北京隊或者河南隊能夠進前三名?!北A測:“第一名如果不是大連隊的,就是北京隊的。”丁堅持:“今年與去年大不相同了,前三名大連隊最多能占一席。”比賽結束后,發(fā)現(xiàn)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預測是正確的。
以下哪項最可能是該項比賽的結果?
A.第一名大連隊,第二名大連隊,第三名大連隊。
B. 第一名大連隊,第二名河南隊,第三名北京隊。
C.第一名北京隊,第二名大連隊,第三名河南隊。
D.第一名河南隊,第二名大連隊,第三名大連隊。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
這一次我們先假設某個選項為真,看它能否與給定的前提相容,若不相容,則該選項不可能成立。設選項A成立,則甲的話真,丙的話也真,因為丙說的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并且它的前提為假,根據(jù)前面給出的真值表,該充分條件假言命題肯定為真,這樣就有兩句真話,與題干中“四人中只有一人預測正確”矛盾,因此選項A不成立。再設選項B成立,則乙和丁的預測是正確的,這又與給定條件“四人中只有一人預測正確”矛盾,因此B不成立。再設C成立,則乙、丙、丁的話都是真的,與給定條件矛盾,故C不成立。所以,正確的選項是D,因為這時只有乙的話是真的,甲、丙、丁的話都是假的,與給定條件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