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全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是中國最年輕的自治州。這里生活著土家族、苗族、漢族、侗族等27個民族。由于被崇山峻嶺所包圍,恩施州美麗的自然景色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得以保存完好。
恩施的美就在于自然景觀和民族風情,旅游者不必拘泥于線路,可以興之所至地游玩,這樣往往能隨時發(fā)現(xiàn)好風景。
恩施州風景以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和光怪陸離的奇洞異穴為主,主要景點有清江、騰龍洞、魚木寨、大水井宗祠、星斗山原始森林、土司王城、土家擺手堂、梭步埡石林等。除此以外,土家族的吊腳樓、侗鄉(xiāng)的風雨橋、七月的女兒會、耕耘時的薅草鑼鼓、葬禮時跳的撒爾荷、吉慶時跳的擺手舞,都展示著絢麗多彩的恩施風情。
重要數(shù)據(jù)
區(qū)號:0718
郵編:445000
位置:恩施州地處四川盆地與江漢平原間,屬云貴高原的東延部分,全境絕大部分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區(qū)劃:下轄恩施和利川兩市及鶴峰、建始、巴東、咸豐、來鳳、宣恩六縣。
當?shù)靥厣? 土家族風貌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在四川等地也有分布,現(xiàn)有人口570多萬人,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思是“土生土長的人”。2000多年前,他們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當?shù)氐钠渌贁?shù)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宋以后,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建國后,正式定名為土家族。土家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于長期與漢族人雜居,他們很早就會使用漢族的語言和文字了。
土家族人在服飾方面崇尚儉樸,以前,土家人多用自織自染的土布做衣料。男子多穿黑色或藍色,女子衣服上則有“鹿子鬧蓮”、“喜鵲鬧梅”和“雙鳳朝陽”等喜氣的圖案。
鄂西土家族以大米、包谷為主食,以小麥、紅薯、洋芋為副食,菜食多樣,蔬菜和雞鴨魚肉都很豐富,普遍喜好酸辣。
附:小知識
西蘭卡普——恩施的土家族姑娘出嫁時,都必須帶上西蘭卡普作為陪嫁。這是土家族一種織錦,在土家族語里,“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指花,所以“西蘭卡普”就是土家族的花鋪蓋。 土家族女孩兒都是親手編織自己出嫁時要帶的西蘭卡普,她們在木頭織布機上先將布織好,再在上面挑花刺繡。西蘭卡普的圖案紋樣豐富,色彩鮮明,具有一定觀賞價值。
旅游時間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屬季風性山地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霧多,雨量充沛。
由于地形復雜,海拔高差懸殊,恩施州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三千多米,最低六十多米,民間素有“低山稱谷、高山圍爐”、“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的諺語。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遞減,海拔300-1800米地域的年平均氣溫在17.4-7.8℃之間,長江河谷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區(qū)超過18℃,18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qū)則低于7.8℃,垂直差異明顯,全年氣溫最低在1月,在7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恩施州雨多、霧多,雨熱同期,所以在此地旅游常會因為一連幾天的壞天氣而影響游覽,所以前往恩施旅游避開雨季,并事先多了解一下當?shù)氐奶鞖鉅顩r。前往恩施旅游的季節(jié)是四、五月份。
節(jié)日
鄂西土家族的節(jié)日主要有趕年、牛王節(jié)、清明節(jié)、六月六(曬龍袍)、女兒會、社日、端午、月半、中秋、小年。
女兒會
女兒會是鄂西少數(shù)民族獨特的節(jié)日,每年舉辦一次,不同地方舉辦的日期也不同,有的是農(nóng)歷五月初三,有的是七月十二,有的是八月十五。其中,石窯鄉(xiāng)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二的"女兒會"從古至今一直保留了下來。
"女兒會"一般伴有鄉(xiāng)場,也就是土家人的大集,各種風土人情集于一體。每當此時,姑娘們?yōu)榱说却庵腥说牡絹?,便會?女兒會"上擺攤出售各種土產(chǎn),小伙兒們則假裝買東西,一旦看到中意的姑娘,小伙兒便上前問價購物,雙方開始討價還價,如果小伙兒也被姑娘看中了,價格就會越來越低,最后雙方就相約到鄉(xiāng)城附近的叢林中互表愛慕之情。如果小伙兒未被相中,價格則越來越高,他便會知趣地離開,再重新尋找自己的意中人。
恩施的美就在于自然景觀和民族風情,旅游者不必拘泥于線路,可以興之所至地游玩,這樣往往能隨時發(fā)現(xiàn)好風景。
恩施州風景以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和光怪陸離的奇洞異穴為主,主要景點有清江、騰龍洞、魚木寨、大水井宗祠、星斗山原始森林、土司王城、土家擺手堂、梭步埡石林等。除此以外,土家族的吊腳樓、侗鄉(xiāng)的風雨橋、七月的女兒會、耕耘時的薅草鑼鼓、葬禮時跳的撒爾荷、吉慶時跳的擺手舞,都展示著絢麗多彩的恩施風情。
重要數(shù)據(jù)
區(qū)號:0718
郵編:445000
位置:恩施州地處四川盆地與江漢平原間,屬云貴高原的東延部分,全境絕大部分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區(qū)劃:下轄恩施和利川兩市及鶴峰、建始、巴東、咸豐、來鳳、宣恩六縣。
當?shù)靥厣? 土家族風貌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在四川等地也有分布,現(xiàn)有人口570多萬人,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思是“土生土長的人”。2000多年前,他們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當?shù)氐钠渌贁?shù)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宋以后,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建國后,正式定名為土家族。土家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于長期與漢族人雜居,他們很早就會使用漢族的語言和文字了。
土家族人在服飾方面崇尚儉樸,以前,土家人多用自織自染的土布做衣料。男子多穿黑色或藍色,女子衣服上則有“鹿子鬧蓮”、“喜鵲鬧梅”和“雙鳳朝陽”等喜氣的圖案。
鄂西土家族以大米、包谷為主食,以小麥、紅薯、洋芋為副食,菜食多樣,蔬菜和雞鴨魚肉都很豐富,普遍喜好酸辣。
附:小知識
西蘭卡普——恩施的土家族姑娘出嫁時,都必須帶上西蘭卡普作為陪嫁。這是土家族一種織錦,在土家族語里,“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指花,所以“西蘭卡普”就是土家族的花鋪蓋。 土家族女孩兒都是親手編織自己出嫁時要帶的西蘭卡普,她們在木頭織布機上先將布織好,再在上面挑花刺繡。西蘭卡普的圖案紋樣豐富,色彩鮮明,具有一定觀賞價值。
旅游時間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屬季風性山地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霧多,雨量充沛。
由于地形復雜,海拔高差懸殊,恩施州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三千多米,最低六十多米,民間素有“低山稱谷、高山圍爐”、“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的諺語。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遞減,海拔300-1800米地域的年平均氣溫在17.4-7.8℃之間,長江河谷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區(qū)超過18℃,18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qū)則低于7.8℃,垂直差異明顯,全年氣溫最低在1月,在7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恩施州雨多、霧多,雨熱同期,所以在此地旅游常會因為一連幾天的壞天氣而影響游覽,所以前往恩施旅游避開雨季,并事先多了解一下當?shù)氐奶鞖鉅顩r。前往恩施旅游的季節(jié)是四、五月份。
節(jié)日
鄂西土家族的節(jié)日主要有趕年、牛王節(jié)、清明節(jié)、六月六(曬龍袍)、女兒會、社日、端午、月半、中秋、小年。
女兒會
女兒會是鄂西少數(shù)民族獨特的節(jié)日,每年舉辦一次,不同地方舉辦的日期也不同,有的是農(nóng)歷五月初三,有的是七月十二,有的是八月十五。其中,石窯鄉(xiāng)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二的"女兒會"從古至今一直保留了下來。
"女兒會"一般伴有鄉(xiāng)場,也就是土家人的大集,各種風土人情集于一體。每當此時,姑娘們?yōu)榱说却庵腥说牡絹?,便會?女兒會"上擺攤出售各種土產(chǎn),小伙兒們則假裝買東西,一旦看到中意的姑娘,小伙兒便上前問價購物,雙方開始討價還價,如果小伙兒也被姑娘看中了,價格就會越來越低,最后雙方就相約到鄉(xiāng)城附近的叢林中互表愛慕之情。如果小伙兒未被相中,價格則越來越高,他便會知趣地離開,再重新尋找自己的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