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評:該公布就公布 高考信息無需過度防衛(wèi)

字號:

今年上海高考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網上出現“山寨版”作文題。語文考試結束,“金融風暴中的我”作為上海高考作文題在網上流傳。當人們津津樂道于這個“很有時代意義”的作文題時,網上又爆出作文題“真實版”,關于鄭板橋書法的材料題。就是這個材料題,不同網站揭示的內容也大相徑庭。孰真孰假?家長、老師,還有許多關心高考的人,著實忙亂了一陣。
    高考作文題出現“山寨版”,而且在較長一段時間里真假難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權威信息的缺失。高考,是中國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考作文題,牽動著許許多多人的視線。但是,這作文題該不該公布、何時公布,在有關部門看來,卻是件“復雜”之事,擔心過早公布會有泄密之嫌,而且會引來社會紛紛揚揚的評論,影響考生心情和高考秩序。但沒有權威部門發(fā)布信息,作文題的“以訛傳訛”便在所難免。何況,今年的作文題不是簡單的一個題目,而是材料作文。媒體要把作文材料一字不差地準確報道,并且趕在第一時間發(fā)布,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真不是件容易事。
    筆者看來,高考保密工作自然應該做得周全細致,確保萬無一失,但也無需“過度防衛(wèi)”。一門考試結束,其考題自然而然就解密了。既然公眾那么關注作文題,權威部門為何不能及時公布呢?考題公布,也許會引來社會議論,但相信集眾多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智慧出的考題,是經得起眾人評說的。而不及時公布公眾所關心的考題,反而容易造成假消息滿天飛,甚至有可能造成負面社會影響。
    對于重大社會事件,公眾有知情權。甲型H1N1流感每日一報,成都公交車燃燒事故發(fā)生后,有關部門一天開了三場新聞發(fā)布會,在如此重大、且?guī)в小柏撁嫔省钡氖录媲?,政府部門選擇了將信息公開透明,這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事實表明,“公開”比“封鎖”明智,“及時公布”比“拖延公布”更得人心。
    高考信息發(fā)布也是如此。除了高考作文題外,關于試卷評價、高分作文、滿分作文、閱卷現場、考生答題情況等,都是公眾關心的話題。進一步公開相關信息,不僅能滿足公眾知情權,還有助于完善高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