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初試經濟學考試大綱

字號:

817 經濟學 考試大綱
    第一章 導言
    本章介紹宏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本章的重點包括:
    (1)稀缺性、選擇的含義,以及這兩個概念與經濟學的關系。
    (2)西方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假設和研究對象。
    (3)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含義。
    (4)實證經濟學與規(guī)范經濟學的區(qū)別。
    第二章 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
    本章是全書的重點章之一,介紹價格的形成及其對經濟的調節(jié)。市場經濟就是以價格調節(jié)為中心的經濟,這一章正是說明市場經濟運行的,所以.非常重要。本章的重點包括:
    (1)需求的含義與需求規(guī)律。
    (2)需求變動與需求量變動的區(qū)別
    (3)供給的含義與供給規(guī)律。
    (4)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的區(qū)別。
    (5)均衡價格的含義。
    (6)需求價格彈性、需求收入彈性、需求交叉彈性、供給價格彈性,彈性理論的應用
    (7)供求規(guī)律。
    (8)價格在經濟中的作用
    (9)支持價格與限制價格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理論
    本章是對消費者行為的分析,通過這種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需求定理。本章的重點包括:
    (1)效用、總效用、邊際效用的含義
    (2)總效用與邊際效用的關系。
    (3)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含義。
    (4)消費者均衡(數學表達及圖示)。
    (5)邊際替代率
    (6)無差異曲線的含義與特征。
    (7)收入消費曲線、Engel曲線、價格-消費曲線。
    (8)價格效應的分解圖示,商品的分類
    第四章 企業(yè)和生產理論
    本章是對生產者行為的分析,通過這種分析可以加深理解供給定理。本章的重點包括:
    (1)企業(yè)及其目標
    (2)短期生產函數(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關系,生產要素報酬遞減規(guī)律及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
    (3)長期生產函數(等產量線的含義與特征、邊際技術替代率、等成本線的含義、兩種生產要素組合的數學表達與圖形)
    (4)規(guī)模報酬與規(guī)模經濟的含義與原因
    第五章 成本理論
    本章仍然是分析生產者的行為.所分析的是成本與收益的關系。本章的重點包括:
    (1)短期與長期的含義與區(qū)別
    (2)短期成本分類與變動規(guī)律
    (3)短期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的關系
    (4)利潤化的基本原則。
    (5)機會成本、外顯成本和內含成本。
    (6)長期成本(長期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長期邊際成本的定義及圖示)
    第六章 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市場中價格和產量的決定
    本章分析廠商在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市場上的行為,即廠商如何通過價格與產量的決定來實現利潤化。本章的重點包括,考試大:
    (1)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壟斷競爭與寡頭壟斷的含義。
    (2)完全競爭市場上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的條件、圖示。
    (3)完全壟斷市場的利潤化條件,圖示。勒納條件的含義。
    (4)壟斷的價格歧視及其公式推導和計算。
    第七章 壟斷競爭市場與寡頭壟斷市場中價格和產量的決定
    本章分析廠商在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市場上的行為,并介紹博弈論的基本思想。本章的重點包括:
    (1)壟斷競爭廠商的行為(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2)寡頭壟斷(古諾模型、卡特爾的含義、價格模型)
    (3)博弈論基本概念和思想
    第八章 要素價格與收入分配
    本章是說明“為誰生產”問題,即收入分配的決定。分配問題也就是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本章第一節(jié)介紹各種生產要素需求與供給的基本原理,是其他各節(jié)的基礎。第二節(jié)論述工資、利息、地租、利潤的決定,即市場經濟的分配機制。第三節(jié)是社會分配問題。本章的重點包括:
    (1)生產要素需求的特點,利潤化與生產要素的需求,成本最小化與生產要素的需求,
    (2)工資的決定及工會在工資決定中的作用。
    (3)利息與地租的決定
    (4)洛倫茨曲線與基尼系數的含義。
    第九章 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
    本章介紹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分析思路,并介紹福利經濟學的基本思想。本章重點包括:
    (1)一般均衡問題的含義
    (2)帕累托效率的相關概念
    (3)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條件
    第十章 微觀經濟政策
    本章討論市場失靈問題以及政府如何利用微觀經濟政策進行校正的問題。本章重點包括:
    (1)壟斷與反壟斷政策
    (2)外部影響及其校正措施
    (3)公共物品及公共物品的決定程序
    (4)不完全信息與市場失靈(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委托-代理關系和內部人控制問題)
    (5)公共選擇與政府失靈問題
    第十一章 國民收入核算
    國民收入核算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它所計算的各種指標是衡量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標準。本章的重點包括:
    (1)三大產業(yè),GDP的含義及準確理解
    (2)GDP的計算原理
    (3)國民收入核算中五個總量的關系
    (4)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關系(兩部門經濟中的收入流量循環(huán)模型與恒等關系、三部門經濟中的收入流量循環(huán)模型與恒等關系、四部門經濟中的收入流量循環(huán)模型與恒等關系)
    第十二章 國民收入的決定:收入-支出模型
    本章是宏觀經濟學的重要一章,所論述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是分析各種宏觀經濟問題與決定宏觀經濟政策的基礎。本章的重點包括:
    (1)消費函數、平均消費傾向與邊際消費傾向的含義,消費函數的進一步發(fā)展(消費函數之謎、Duesenbery的相對收入假定、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定、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定)
    在總供給為既定時總需求如何決定國民收入。
    (2)兩部門經濟的均衡產出、三部門經濟的均衡產出、四部門經濟的均衡產出
    (3)乘數的含義與各種乘數的定義和計算。
    (4)國民收入的調節(jié)原理
    第十三章 國民收入的決定:IS-LM模型
    本章介紹作為Keynes理論標準解釋的IS-LM模型。本章的重點包括:
    (1)IS曲線的含義、推導、斜率、移動。
    (2)LM曲線的含義、推導、斜率、移動
    (3)Kenyes陷阱
    (4)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同時均衡與IS-LM模型
    第十四章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本章介紹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基本工具和原理。本章的重點包括:
    (1)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2)財政政策的工具及實施原理,自動穩(wěn)定器和擠出效應,功能財政
    (3)貨幣政策的工具及實施原理
    (4)宏觀經濟政策的協(xié)調
    第十五章 國民收入的決定:AD-AS模型
    本章在IS-LM模型的基礎上,討論AD-AS模型。本章的重點包括:
    (1)總需求函數的含義,AD曲線(推導、曲線性質的討論),利用AD曲線進一步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2)三種不同的總供給曲線,不同總供給曲線下,總需求變動時國民收入與價格的影響
    (3)古典模型下的AD-AS均衡分析,Keynes主義的AD-AS均衡分析
    第十六章 通貨膨脹與失業(yè)
    本章是運用國民收入理論來分析宏現經濟中的兩個重要問題。本章的重點包括:
    (1)通貨膨脹的含義
    (2)通貨膨脹的類型及原因
    (3)通貨膨脹后果及危害,通貨膨脹的治理
    (4)充分就業(yè)的含義。
    (5)失業(yè)的分類與原因,自然失業(yè)的含義。
    (6)凱恩斯對需求不足失業(yè)的解釋。
    (7)菲利浦斯曲線的含義,不同學派對菲利浦斯曲線的不同解釋及政策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