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旅游景點:五谷樹

字號:

建湖縣蔣營鎮(zhèn)談趙村,有一棵蒼勁古老的五谷樹,約有十多公尺高,粗可合抱,春天開花,夏天結(jié)果,葉形似榆錢,花開如飛雪,所結(jié)果實年年形狀各異,有時像小麥,有時像水稻,有時像高梁,有時像谷子,有時像蕎麥,"五谷樹"便由此得名。此外,有些年份結(jié)出的果實,還有象魚蝦的。更為奇特的是,五谷樹還有預(yù)報當?shù)啬瓿韶S欠的功能,當年果實形似水稻,則水作物豐收,形似高梁,則旱作物豐收,1991年結(jié)的果實似小魚,夏季就遭了水災(zāi),頗為靈驗。
    五谷樹來自何處?傳說不一。據(jù)一位九十高齡的老塾師介紹,乃明代鄭和下西洋攜回,共二侏,這是其中的一株,原種在南京古廟內(nèi),后被收成莊一漁民移植在此,已有了幾百年。明代周暉《金陵瑣事》載:五谷樹,"有二株,一在皇城內(nèi),一在報恩寺,不但結(jié)子如五谷,亦有如魚蟹之形者。乃三寶太監(jiān)西洋取來之物。"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花木條"記載:"大內(nèi)西華門里,內(nèi)監(jiān)傳聞本相府中有五谷樹,實生五谷,每生一種,則其年此種必大熟,云海外移至。金陵報恩寺亦有一株,今不知在何處。"
    五谷樹久負盛名,文人題詩頗多。清人周寶英詩曰:
    種自西洋來,佳名五谷樹。
    但看樹婆娑,便知豐欠歲,
    清人陳文述詩曰:
    樓船十萬泰西回,此樹曾隨泊越來。
    移植遠從鸚鵡地,扎根終傍鳳凰臺。
    種分蕭寺雙株老,花為豐年幾度開。
    野史紛紛說三寶,貂鏜亦自不凡才。
    民間的五谷樹傳說,就更神奇了,很久以前,東海龍王常到水蕩巡游,每來一次,滔滔大水都要淹掉上萬頃良田。一次,龍王身體不適,改派公主去巡游蘆蕩,要她淹沒百里村莊和萬頃良西。龍女來到蘆蕩,只見綠樹成蔭,蓮荷滿塘,人歌鳥語,風光旖旎。她變成一個農(nóng)家姑娘在岸上高高興興玩了一整天,她愛上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于是,她違背父王"用大水沖掉五谷,毀壞人間一切"的旨意,決定留在人間,做普通農(nóng)姑。從此,她就在這村莊上居住下來,和人們一塊播種五谷。可是好景不長,兇惡的東海龍王尋女來了,威逼女兒回宮,公主含淚大聲說:"女兒死了,也不會離開人間。"龍王大怒,施展法術(shù)讓女兒恢復(fù)了原形,人們看見一條鱗光閃閃的白龍騰空而起,又從一道閃電中飛落下來,化作一棵開滿白花的果樹,海龍王這才掀起巨浪回宮。潮水退去后,人們看見海龍王女兒變的果樹,依舊站立在那里。此后,每一年樹上結(jié)的果子都會變化,樹上結(jié)什么果,地里什么莊稼定豐收。人們?yōu)榧o念這位善良的龍女,就把這棵果樹稱為"五谷樹",年年培土澆灌。
    當然,這只是美好的傳說而已。然而有一個事實確是可靠的:哪一年,這棵樹結(jié)的何種谷物多,當年,這種谷物必定長勢良好。
    如今,這棵奇樹依然枝繁葉茂,樹干的側(cè)枝由于歲月的消磨都赤條條地伸向半空,顯得古老而蒼勁。新生的枝葉蔥蔥郁郁,其葉比槐葉大,比桃葉小,對稱生長。當?shù)厝嗣袷謵巯н@棵樹。建湖縣環(huán)保局采取了專門措施,列為縣級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