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總理塔奇宣布科索沃從塞爾維亞獨立,科議會以多數(shù)表決通過從塞爾維亞獨立議案。此前多數(shù)歐盟國家與美國均支持科索沃邁向獨立,但塞爾維亞及俄羅斯均表示反對。而聯(lián)合國安理會就科索沃問題的磋商也未能獲得突破。
美國敦促塞爾維亞動用足夠力量處理目前局勢
對西方國家支持科索沃獨立表示憤慨的數(shù)千名塞爾維亞*者21日在貝爾格萊德攻擊了一些西方國家的大使館。一些*者攻擊和進入了美國大使館官邸,并縱火焚燒部分使館建筑。美國使館當時已閉館,并無人看守。
有報道說,*者強行進入大使館并點火焚燒。這次強行闖入美國大使館事件發(fā)生在大約15萬人擠滿貝爾格萊德的街頭,舉行大規(guī)模*美國支持的科索沃獨立的*期間。警察對*者使用了瓦斯以驅散人群。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麥科馬克在華盛頓敦促塞爾維亞*動用足夠力量處理目前的局勢。
事件發(fā)生時,至少有15萬塞族*者在貝爾格萊德市中心舉行集會,塞爾維亞總理科什圖尼察對*者發(fā)表了譴責科索沃獨立的激情演講。大部分塞族人把科索沃視作塞爾維亞的宗教和文化發(fā)源地。
另據(jù)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科什圖尼察總理對揮舞著國旗的塞族人表示,塞爾維亞是個被西方強權施以高壓,要其放棄國家認同的國家。目前,美國、英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已表示承認科索沃獨立。
美國駐聯(lián)合國大使哈利勒扎德對美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遭襲表示憤怒,并說將請聯(lián)合國安理會對此提出譴責。早些時候,*科索沃獨立的塞爾維亞*者沖擊了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邊界的兩個邊境站。他們向警方投擲石塊,焚燒汽車輪胎,并高呼*口號。
在距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東北50公里的默爾德爾邊境檢查站,有人點燃了汽車輪胎,空中充滿了巨大的黑色濃煙。
塞爾維亞*者揮舞著塞爾維亞的三色國旗,高呼“科索沃就是塞爾維亞”的口號,并試圖沖過邊界線。*活動組織者德?lián)P·米洛舍維奇對記者表示,“我們是來支持那些仍然住在科索沃的塞爾維亞人?!?BR> 普京:西方承認科索沃獨立必將自食其果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2月22日發(fā)出嚴厲警告,稱西方承認科索沃獨立,必將自食其果,遭到報應。
普京當天在會見獨聯(lián)體國家領導人時說,科索沃獨立是一個可怕的先例,打破了數(shù)世紀以來的整個國際關系體系,必將帶來一系列無法預料的后果,那些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終有一天將自食其果,遭到報應。
在此之前,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德米特里·羅戈津說,如果在沒有聯(lián)合國協(xié)議的情況下,所有歐盟國家承認科索沃獨立,或者北約超越目前在科索沃的授權,俄羅斯也許將不得不動用武力。對此,美國國務院三號人物尼古拉斯·伯恩斯稱,羅戈津的言論極為不負責,應當受到本國政府的批評。
俄羅斯常駐歐盟代表則較為緩和地表示,科索沃問題應當通過政治手段解決。俄羅斯堅決支持塞爾維亞反對科索沃分裂,誓言將堅決阻止任何在聯(lián)合國承認科索沃獨立的行動。包括西班牙在內的一些歐盟國家也擔心科索沃被其他國家的分裂勢力視為效仿的榜樣。
各國對科問題的不同反應
美國、日本、法國、土耳其、阿富汗、愛沙尼亞等國:承認科索沃獨立。
德國:“不會在歐盟外長會議結束前”承認科索沃獨立。
意大利、瑞典:準備承認科索沃獨立。
俄羅斯、羅馬尼亞、西班牙、新西蘭等國:不承認科索沃獨立。
斯里蘭卡:不支持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
哈薩克斯坦:不歡迎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
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等待聯(lián)合國安理會討論的結果。
新加坡: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是富有爭議的行動。
奧地利:在科索沃獨立問題上將“既不冒尖,也不拖后”。
希臘:將在稍晚時候作出決定。
葡萄牙:將在適當?shù)臅r候決定是否承認。
越南:支持通過政治途徑解決。
獨立不會帶來成噸美元
科索沃宣布獨立,塞爾維亞堅決反對,外交難題棘手,但這只是科索沃人面臨的問題之一。法新社19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警告說,它要實現(xiàn)經濟上的獨立也很困難。
美聯(lián)社指出,即使得到外交承認后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科索沃在電力、基礎設施和人才等方面都捉襟見肘,老百姓恐怕將遭受長時間的停電和物資匱乏之苦。
電力短缺
科索沃地區(qū)40%電力供應和70%生活用品來自塞爾維亞其他地區(qū)。許多城鎮(zhèn)每天停電時間長達12小時,如果外界切斷對科索沃地區(qū)的電力供應,后果可想而知。美聯(lián)社19日說,也許科索沃人慶祝獨立的禮炮,將淹沒在眾多便攜式發(fā)電機的轟鳴聲中。
科索沃地區(qū)80%的商人認為,電力能源短缺是當?shù)孛媾R的問題。
“去掉幻想”
科索沃地區(qū)失業(yè)率高達50%;大量工人沒有受過教育;當?shù)鼐用裨缕骄べY僅為150歐元(220美元)。
法新社報道說,37%的科索沃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日生活費不足1.5歐元(2.2美元),其中日生活費不到1歐元的占總人口比例高達15%。
科索沃基礎設施薄弱。道路毀壞嚴重,年久失修,路面狀況極差。
國際危機研究組織官員亞歷克斯·安德森說:“誰都知道,這(科索沃的狀況)將非常困難。”
科索沃當?shù)亟洕鷮W家易卜拉欣·雷杰皮說:“我們必須拋棄幻想,不要以為宣布獨立會給街頭帶來成噸的美元。經濟危機很可能持續(xù)。”
依賴援助
科索沃前總統(tǒng)易卜拉欣·魯戈瓦喜歡向來訪者展示水晶和其他珠寶,以表明科索沃富含未開發(fā)礦產資源。然而,這些尚未開發(fā)的資源卻不能解決科索沃當下面臨的問題。
自1999年科索沃戰(zhàn)爭結束至2004年,國際社會每年用于科索沃建設的資金高達30億美元。在可預見的未來,科索沃仍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聯(lián)合國和歐盟援助。2007年,聯(lián)合國對科索沃的援助預算為1.5億歐元(2.2億美元)??扑魑钟媱?月召開國際援助會議,以期緩解資金短缺的困境。
和平?危險?美俄各執(zhí)一詞
撤使!刑控!塞方多管齊下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19日與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通電話,拉夫羅夫重申俄立場,他告訴賴斯,科索沃宣布獨立“不可接受”,將帶來“危險后果”。而正在非洲訪問的美國總統(tǒng)布什19日說,美支持科索沃獨立,并稱此舉將“帶來和平”。
拉夫羅夫
俄羅斯外交部19日發(fā)布簡短聲明說,當天應美方要求,拉夫羅夫與賴斯通電話討論科索沃問題。
聲明說:“我們重申我們的原則性立場, 普里什蒂納的單方面行動不可接受。”
聲明還說:“這一舉動的危險后果顯而易見。它將毀滅和平與秩序的準則,毀滅數(shù)十年來所營建的國際穩(wěn)定?!?BR> 路透社19日援引俄羅斯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的話說,科索沃宣布獨立是“明目張膽地破壞國際法的規(guī)范和準則”。
布什
布什19日對媒體記者說:“歷史將證明,這(科索沃宣布獨立)將成為給巴爾干半島帶來和平的正確舉動,美國支持這一舉動,因為我們相信,它會帶來和平?!?BR> 布什補充說:“現(xiàn)在該由我們大家來幫助科索沃人實現(xiàn)他們的和平了?!?BR> 美國國務院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尼古拉斯·伯恩斯19日宣布,美國今年承諾援助科索沃3.34億美元。這一數(shù)字遠多于去年美國向科索沃援助的7700萬美元。
科什圖尼察
塞爾維亞18日召回駐美大使,以示對美國承認科索沃獨立的*。此前,塞政府發(fā)誓,將召回所有駐在承認科索沃的國家的大使,但并不中斷與那些國家的外交關系。
塞爾維亞總理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18日晚些時候向議會解釋召回大使行動時說:“美國的決定不會讓一個偽國家成為真正的國家”。他說,科索沃宣布獨立是“在美國和北約殘暴軍隊保護下實施的單方面、非法、不道德行徑”。
科什圖尼察還說,美國迅速承認科索沃獨立,顯示了“美國的真實面目”,“美國出于自身利益破壞了國際法”。
黃恒(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俄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丘爾金(上)和美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哈利勒扎德出席安理會科索沃問題特別會議時交談。 新華社記者 侯俊 攝
俄羅斯議會上下兩院18日通過聯(lián)合聲明,譴責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稱此舉違反了國家領土完整不可改變的國際法基本準則。聲明還說,俄將重新審視與蘇聯(lián)圈有分離傾向地區(qū)的關系。
格魯吉亞自治共和國阿布哈茲和自治州南奧塞梯的領導人18日出現(xiàn)在莫斯科。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在蘇聯(lián)解體后宣布獨立,并一直與格魯吉亞中央政府處于對抗狀態(tài),但均與俄羅斯關系密切,考試大。
格總統(tǒng)薩卡什維利18日說:“有人在談論在格領土問題上采取報復措施,作為對西方承認科索沃的回應。我強烈建議他們不要插手惡化局勢?!?BR> 俄警告要重新審視國際關系
塞爾維亞政府18日宣布召回塞駐美國大使,以*美國承認科索沃獨立。塞政府還發(fā)誓阻止科索沃獲得國際承認。
塞總理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18日告訴議會:“塞爾維亞政府下令駐華盛頓的塞爾維亞大使緊急撤回貝爾格萊德”。塞政府此前表示,塞將召回駐在承認科索沃的國家的所有塞爾維亞大使。
塞外長武克·耶雷米奇說,塞將要求俄羅斯阻止科索沃取得聯(lián)合國成員資格,塞自身將阻止科索沃取得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以及歐洲委員會的成員資格。
“只要塞爾維亞還是(這兩個組織的)成員,所謂的科索沃國就不會是?!彼f。
根據(jù)規(guī)定,上述兩個歐洲集體組織的新加入者需得到每個現(xiàn)成員的同意。
前往紐約參加聯(lián)合國安理會會議的塞總統(tǒng)鮑里斯·塔迪奇說,他將要求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立即廢除科索沃的獨立聲明。
塞內務部18日發(fā)布聲明說,對科索沃總統(tǒng)法特米爾·塞伊迪烏、總理薩奇和議長亞庫普·克拉斯尼奇提出刑事指控,指控他們“在塞爾維亞境內組織宣稱建立偽國家”,“犯下一系列破壞憲法和塞爾維亞安全的嚴重刑事罪行”。
美國敦促塞爾維亞動用足夠力量處理目前局勢
對西方國家支持科索沃獨立表示憤慨的數(shù)千名塞爾維亞*者21日在貝爾格萊德攻擊了一些西方國家的大使館。一些*者攻擊和進入了美國大使館官邸,并縱火焚燒部分使館建筑。美國使館當時已閉館,并無人看守。
有報道說,*者強行進入大使館并點火焚燒。這次強行闖入美國大使館事件發(fā)生在大約15萬人擠滿貝爾格萊德的街頭,舉行大規(guī)模*美國支持的科索沃獨立的*期間。警察對*者使用了瓦斯以驅散人群。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麥科馬克在華盛頓敦促塞爾維亞*動用足夠力量處理目前的局勢。
事件發(fā)生時,至少有15萬塞族*者在貝爾格萊德市中心舉行集會,塞爾維亞總理科什圖尼察對*者發(fā)表了譴責科索沃獨立的激情演講。大部分塞族人把科索沃視作塞爾維亞的宗教和文化發(fā)源地。
另據(jù)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科什圖尼察總理對揮舞著國旗的塞族人表示,塞爾維亞是個被西方強權施以高壓,要其放棄國家認同的國家。目前,美國、英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已表示承認科索沃獨立。
美國駐聯(lián)合國大使哈利勒扎德對美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遭襲表示憤怒,并說將請聯(lián)合國安理會對此提出譴責。早些時候,*科索沃獨立的塞爾維亞*者沖擊了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邊界的兩個邊境站。他們向警方投擲石塊,焚燒汽車輪胎,并高呼*口號。
在距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東北50公里的默爾德爾邊境檢查站,有人點燃了汽車輪胎,空中充滿了巨大的黑色濃煙。
塞爾維亞*者揮舞著塞爾維亞的三色國旗,高呼“科索沃就是塞爾維亞”的口號,并試圖沖過邊界線。*活動組織者德?lián)P·米洛舍維奇對記者表示,“我們是來支持那些仍然住在科索沃的塞爾維亞人?!?BR> 普京:西方承認科索沃獨立必將自食其果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2月22日發(fā)出嚴厲警告,稱西方承認科索沃獨立,必將自食其果,遭到報應。
普京當天在會見獨聯(lián)體國家領導人時說,科索沃獨立是一個可怕的先例,打破了數(shù)世紀以來的整個國際關系體系,必將帶來一系列無法預料的后果,那些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終有一天將自食其果,遭到報應。
在此之前,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德米特里·羅戈津說,如果在沒有聯(lián)合國協(xié)議的情況下,所有歐盟國家承認科索沃獨立,或者北約超越目前在科索沃的授權,俄羅斯也許將不得不動用武力。對此,美國國務院三號人物尼古拉斯·伯恩斯稱,羅戈津的言論極為不負責,應當受到本國政府的批評。
俄羅斯常駐歐盟代表則較為緩和地表示,科索沃問題應當通過政治手段解決。俄羅斯堅決支持塞爾維亞反對科索沃分裂,誓言將堅決阻止任何在聯(lián)合國承認科索沃獨立的行動。包括西班牙在內的一些歐盟國家也擔心科索沃被其他國家的分裂勢力視為效仿的榜樣。
各國對科問題的不同反應
美國、日本、法國、土耳其、阿富汗、愛沙尼亞等國:承認科索沃獨立。
德國:“不會在歐盟外長會議結束前”承認科索沃獨立。
意大利、瑞典:準備承認科索沃獨立。
俄羅斯、羅馬尼亞、西班牙、新西蘭等國:不承認科索沃獨立。
斯里蘭卡:不支持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
哈薩克斯坦:不歡迎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
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等待聯(lián)合國安理會討論的結果。
新加坡: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是富有爭議的行動。
奧地利:在科索沃獨立問題上將“既不冒尖,也不拖后”。
希臘:將在稍晚時候作出決定。
葡萄牙:將在適當?shù)臅r候決定是否承認。
越南:支持通過政治途徑解決。
獨立不會帶來成噸美元
科索沃宣布獨立,塞爾維亞堅決反對,外交難題棘手,但這只是科索沃人面臨的問題之一。法新社19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警告說,它要實現(xiàn)經濟上的獨立也很困難。
美聯(lián)社指出,即使得到外交承認后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科索沃在電力、基礎設施和人才等方面都捉襟見肘,老百姓恐怕將遭受長時間的停電和物資匱乏之苦。
電力短缺
科索沃地區(qū)40%電力供應和70%生活用品來自塞爾維亞其他地區(qū)。許多城鎮(zhèn)每天停電時間長達12小時,如果外界切斷對科索沃地區(qū)的電力供應,后果可想而知。美聯(lián)社19日說,也許科索沃人慶祝獨立的禮炮,將淹沒在眾多便攜式發(fā)電機的轟鳴聲中。
科索沃地區(qū)80%的商人認為,電力能源短缺是當?shù)孛媾R的問題。
“去掉幻想”
科索沃地區(qū)失業(yè)率高達50%;大量工人沒有受過教育;當?shù)鼐用裨缕骄べY僅為150歐元(220美元)。
法新社報道說,37%的科索沃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日生活費不足1.5歐元(2.2美元),其中日生活費不到1歐元的占總人口比例高達15%。
科索沃基礎設施薄弱。道路毀壞嚴重,年久失修,路面狀況極差。
國際危機研究組織官員亞歷克斯·安德森說:“誰都知道,這(科索沃的狀況)將非常困難。”
科索沃當?shù)亟洕鷮W家易卜拉欣·雷杰皮說:“我們必須拋棄幻想,不要以為宣布獨立會給街頭帶來成噸的美元。經濟危機很可能持續(xù)。”
依賴援助
科索沃前總統(tǒng)易卜拉欣·魯戈瓦喜歡向來訪者展示水晶和其他珠寶,以表明科索沃富含未開發(fā)礦產資源。然而,這些尚未開發(fā)的資源卻不能解決科索沃當下面臨的問題。
自1999年科索沃戰(zhàn)爭結束至2004年,國際社會每年用于科索沃建設的資金高達30億美元。在可預見的未來,科索沃仍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聯(lián)合國和歐盟援助。2007年,聯(lián)合國對科索沃的援助預算為1.5億歐元(2.2億美元)??扑魑钟媱?月召開國際援助會議,以期緩解資金短缺的困境。
和平?危險?美俄各執(zhí)一詞
撤使!刑控!塞方多管齊下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19日與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通電話,拉夫羅夫重申俄立場,他告訴賴斯,科索沃宣布獨立“不可接受”,將帶來“危險后果”。而正在非洲訪問的美國總統(tǒng)布什19日說,美支持科索沃獨立,并稱此舉將“帶來和平”。
拉夫羅夫
俄羅斯外交部19日發(fā)布簡短聲明說,當天應美方要求,拉夫羅夫與賴斯通電話討論科索沃問題。
聲明說:“我們重申我們的原則性立場, 普里什蒂納的單方面行動不可接受。”
聲明還說:“這一舉動的危險后果顯而易見。它將毀滅和平與秩序的準則,毀滅數(shù)十年來所營建的國際穩(wěn)定?!?BR> 路透社19日援引俄羅斯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的話說,科索沃宣布獨立是“明目張膽地破壞國際法的規(guī)范和準則”。
布什
布什19日對媒體記者說:“歷史將證明,這(科索沃宣布獨立)將成為給巴爾干半島帶來和平的正確舉動,美國支持這一舉動,因為我們相信,它會帶來和平?!?BR> 布什補充說:“現(xiàn)在該由我們大家來幫助科索沃人實現(xiàn)他們的和平了?!?BR> 美國國務院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尼古拉斯·伯恩斯19日宣布,美國今年承諾援助科索沃3.34億美元。這一數(shù)字遠多于去年美國向科索沃援助的7700萬美元。
科什圖尼察
塞爾維亞18日召回駐美大使,以示對美國承認科索沃獨立的*。此前,塞政府發(fā)誓,將召回所有駐在承認科索沃的國家的大使,但并不中斷與那些國家的外交關系。
塞爾維亞總理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18日晚些時候向議會解釋召回大使行動時說:“美國的決定不會讓一個偽國家成為真正的國家”。他說,科索沃宣布獨立是“在美國和北約殘暴軍隊保護下實施的單方面、非法、不道德行徑”。
科什圖尼察還說,美國迅速承認科索沃獨立,顯示了“美國的真實面目”,“美國出于自身利益破壞了國際法”。
黃恒(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俄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丘爾金(上)和美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哈利勒扎德出席安理會科索沃問題特別會議時交談。 新華社記者 侯俊 攝
俄羅斯議會上下兩院18日通過聯(lián)合聲明,譴責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稱此舉違反了國家領土完整不可改變的國際法基本準則。聲明還說,俄將重新審視與蘇聯(lián)圈有分離傾向地區(qū)的關系。
格魯吉亞自治共和國阿布哈茲和自治州南奧塞梯的領導人18日出現(xiàn)在莫斯科。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在蘇聯(lián)解體后宣布獨立,并一直與格魯吉亞中央政府處于對抗狀態(tài),但均與俄羅斯關系密切,考試大。
格總統(tǒng)薩卡什維利18日說:“有人在談論在格領土問題上采取報復措施,作為對西方承認科索沃的回應。我強烈建議他們不要插手惡化局勢?!?BR> 俄警告要重新審視國際關系
塞爾維亞政府18日宣布召回塞駐美國大使,以*美國承認科索沃獨立。塞政府還發(fā)誓阻止科索沃獲得國際承認。
塞總理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18日告訴議會:“塞爾維亞政府下令駐華盛頓的塞爾維亞大使緊急撤回貝爾格萊德”。塞政府此前表示,塞將召回駐在承認科索沃的國家的所有塞爾維亞大使。
塞外長武克·耶雷米奇說,塞將要求俄羅斯阻止科索沃取得聯(lián)合國成員資格,塞自身將阻止科索沃取得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以及歐洲委員會的成員資格。
“只要塞爾維亞還是(這兩個組織的)成員,所謂的科索沃國就不會是?!彼f。
根據(jù)規(guī)定,上述兩個歐洲集體組織的新加入者需得到每個現(xiàn)成員的同意。
前往紐約參加聯(lián)合國安理會會議的塞總統(tǒng)鮑里斯·塔迪奇說,他將要求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立即廢除科索沃的獨立聲明。
塞內務部18日發(fā)布聲明說,對科索沃總統(tǒng)法特米爾·塞伊迪烏、總理薩奇和議長亞庫普·克拉斯尼奇提出刑事指控,指控他們“在塞爾維亞境內組織宣稱建立偽國家”,“犯下一系列破壞憲法和塞爾維亞安全的嚴重刑事罪行”。